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7张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30137457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7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7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7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7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共37张PPT)(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春秋时期,应运而春秋时期,应运而生生战国后期,蔚然战国后期,蔚然大宗大宗秦朝时候,遭到秦朝时候,遭到打击打击西汉初年,逐渐西汉初年,逐渐复苏复苏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正统思想儒儒 学学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严峻挑战严峻挑战第第3 3课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宋明理学一、宋明理学1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 1、魏晋至隋唐,

2、儒、佛、道、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思潮不断发展的思潮不断发展2 2、唐末五代以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唐末五代以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需要重建伦理纲常到极大破坏,需要重建伦理纲常3 3、宋代重文轻武,激发了士人更新儒学、宋代重文轻武,激发了士人更新儒学热情热情4 4、两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两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者需要新思想来巩固统治(根本原因)统治者需要新思想来巩固统治(根本原因)5 5、唐宋儒学大师展开儒学复兴运动。、唐宋儒学大师展开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1 1)先声)先声韩愈韩愈2 2)掀起)掀起北

3、宋士大夫们北宋士大夫们 2 2、“理学理学”一词的概念:一词的概念: 理学理学是以是以“理理”( (或或“天理天理”) )为核为核心心,既贯通,既贯通宇宙自然宇宙自然和和人生命运人生命运,又继又继承承孔孟正宗孔孟正宗,并能,并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新儒学。的新儒学。道、佛道、佛儒儒( (根本根本) )( (目的目的) )红花白藕青荷叶,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三教原来是一家。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发展创立:创立:北宋二程等人北宋二程等人集大成:集大成:南宋朱熹南宋朱熹发展:发展: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3 3、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

4、派1)1)发展历程:发展历程:2)2)主要流派:主要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 4、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1)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颐程颐程颢程颢朱熹朱熹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材料1 1:宇宙之间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

5、得之而为地地得之而为地, ,凡生于天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又各得之以为性性;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有物必有则, ,一物需有一一物需有一理。有理而后有象理。有理而后有象, ,有象有象然后有数。然后有数。理学的宇宙观:理学的宇宙观: “理理”是世界的本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原,先有理后有物。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神、上帝的意志。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阅

6、读下列材料, ,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材料2 2: “所谓天理,复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人欲胜则天理灭”。 理学的道德观理学的道德观是什么?是什么?天理即天理即“三纲五三纲五常常”;应存天理,应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材料3 3:今日格一件,明: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

7、积习既多,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怎么才能通达怎么才能通达“理理”?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理学的方法论理学的方法论通过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的方法把握“理理” 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理”体验、最终贯通明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理”。 个人修养要敬畏天理个人修养要敬畏天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 理理程朱理学世界观程朱理学世界观社会:社会:“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8、”个人:个人:“人性人性”方法论方法论: :“格格物致物致知知”道德观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从从哲学高度哲学高度论论证证专制统治专制统治和和君臣父子尊卑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等级秩序的的合合理性理性 朱熹朱熹家训家训 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力主以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力主以“存天理、去人存天理、去人欲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注重伦理纲常、道德规范,为内容的道德修养,注重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 倡导家庭亲睦:倡导家庭亲睦:父母对子女要父母对子女要“慈慈”、“教教”。子女对父母要子女对父母要“孝孝”。夫妻关系要和睦。兄弟之间。夫妻关系要和睦

9、。兄弟之间要友爱。要友爱。 倡导人际和谐:倡导人际和谐:“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长”。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而谕之”。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于信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倡导重德修身:倡导重德修身:“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朱熹朱熹家训家训指出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指出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

10、睦任和相应的角色义务,构建了彼此关怀、相亲和睦的理想家庭图景。的理想家庭图景。 适应统治的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适应统治的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科举考试的教科书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崇尚道德注重气节利于塑造民族性格崇尚道德注重气节利于塑造民族性格 思想流传海外在日本等形成朱子学派思想流传海外在日本等形成朱子学派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扼杀自然欲求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扼杀自然欲求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结合程朱理学的主要思结合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思考:程朱理学有哪些影响?想思考:程朱理学有哪些影响?2)2)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陆陆九九渊渊王王守守仁仁陆九渊陆九渊

11、(1139-1192) (1139-1192) 南宋著名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朱陆”。陆九渊是中国陆九渊是中国“心学心学”的创始人。的创始人。王阳明王阳明 (1472-1529) (1472-1529) 名守仁名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世称阳明先生, ,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明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事家。发展陆九渊学说发展陆九渊学说, ,成为成为“心学心学”之集大成者之集大成者,形成形成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陆王学派”, ,是朱熹后的大儒。是朱熹后的大儒。

12、南宋思想家南宋思想家陆九渊陆九渊是心学的是心学的开创者开创者。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已经完成。 王守仁王守仁,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卷三十六“反省内心

13、反省内心”以求理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心学”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

14、物。 王阳明王阳明传习录传习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王阳明传习录传习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主张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主张陆九渊陆九渊( (创立者创立者) )王阳明王阳明( (集大成者集大成者) )心是心是本源本源认识认识论论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心是天地万物的

15、本源,心即理也源,心即理也“反省内心反省内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理“致良知致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同同学派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儒学的表现形式( (理学理学) )内容内容实质实质影响影响继承儒学仁、礼思想;世界的本源是继承儒学仁、礼思想;世界的本源是“理理”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们的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课堂活动:课堂活动: 比较程朱理学与

16、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异异认识认识“理理”实现实现“理理”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理是内在的“心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5 5、宋明理学的特点:、宋明理学的特点: (1 1)继承孔孟儒学、吸收佛道思继承孔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想,开创了儒学新时代,使儒家思想开创了儒学新时代,使儒家思想哲学化和思辩化哲学化和思辩化。 (2 2)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和作为)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和作为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伦理道德、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

17、走向走向一致化一致化。 (3 3)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走向极端化极端化。 观点观点1 1: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批判多于肯多于肯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定,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 ,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浊流。” 观点观点2 2: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肯定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宋明

18、理学史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畴、命题, ,所讨论的问题所讨论的问题, ,是新的是新的, ,它探究的学术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是前所未有的。是前所未有的。” 6 6、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 李清照李清照:“生当作人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 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乐而乐。” 顾炎武顾炎武:“天

19、下兴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 林则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岂因祸福避趋之。避趋之。”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在今天理学在今天三从四德:三从四德: “三从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翻开历史一查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字是“吃人吃人” 。鲁迅鲁迅贞洁牌

20、坊背后的血泪贞洁牌坊背后的血泪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清人戴震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消极影响消极影响 维系封建专制,成为官方哲学;维系封建专制,成为官方哲学;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不利创新发展。压抑、扼杀自然欲求,不利创新发展。积积 极极 影影 响响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1、;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凸显人性的庄严。 宋明理学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宋明理学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 (1)(1)宋明理学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和谐意识;忧患意识。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身体力行;自主自强。身体力行;自主自强。(2)(2)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 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 扼杀人的自

22、然欲求和创造力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和创造力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理学学的的发发展展创立:北宋二程创立:北宋二程成熟:南宋朱熹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背景: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任何时代任何时代, ,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 ,一是一是籍宗教信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

23、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 ,没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从事战争的人, ,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大都投入宗教大都投入宗教, ,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柏杨 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 佛教佛教是外来是外来的宗教,它创自的宗教,它创自古代印度,西汉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国内地,魏晋时魏晋时期盛行。期盛行。佛教宣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尘说,主张超脱尘世,出家修行,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

24、落发为僧。福建泉州老君岩福建泉州老君岩道教圣地武当山道教圣地武当山道教在民间传播:道教在民间传播: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汉末年,汉末年,东晋时道教日盛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传播,儒学独尊地位动摇。传播,儒

25、学独尊地位动摇。 三教论衡三教论衡 佛教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它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是外来的宗教,它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尘世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出家修行,落发为僧。 道教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汉末年,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始于东汉末年,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等。道教追求长生不

26、死长生不死成神仙。成神仙。 儒家儒家讲的是讲的是入世入世主义,宣扬治平之道,即所主义,宣扬治平之道,即所谓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重谓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重视的是视的是现实现实社会的治理。社会的治理。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三教合一的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处处留痕处处留痕三教合一三教合一 儒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道家哲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道教道教理论和理论和儒家

27、儒家思想结合,提思想结合,提出道教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出道教要以忠孝仁信为本; 佛教分别佛教分别调整了与世俗王权、调整了与世俗王权、儒学和儒学和民俗三者之间关系。民俗三者之间关系。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处处留痕处处留痕三教合一三教合一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西游记”里面,里面,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1.1.汉武帝以后汉武帝以后2.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3.3.隋朝时期隋朝时期4.4.唐朝时期唐朝时期儒学繁盛儒学繁盛, ,确立正统地位确立正统地位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儒学提出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并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正统受挑战政策,儒学正统受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