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30132962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3 3课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一、三教合一 1 1、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2 2、魏晋南北朝儒学面临严重挑战;、魏晋南北朝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原因:原因: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自孔子到董仲舒自孔子到董仲舒, ,多伦理原则和教条,多伦理原则和教条,思辨性、理论性较弱。思辨性、理论性较弱。最主要最主要) 3 3、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 4 4、隋唐时期“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隋唐时期“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1 1)隋朝儒

2、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 (2 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5 5、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吸收佛、道思想,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韩愈率先提出;北宋士大夫们掀起。韩愈率先提出;北宋士大夫们掀起。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 A 佛教、道教、墨家佛教、道教、墨家 B

3、 道教、墨家、儒家道教、墨家、儒家 C 佛教、儒家、墨家佛教、儒家、墨家 D 佛教、道教、儒家佛教、道教、儒家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墨、儒、法、道 C

4、法、儒、道、墨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道、法、墨、儒 D D 思考:思考: 什么是理学?什么是理学? 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是什么?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是什么? 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什么?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什么? 二二、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1、理学:理学: 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更为理论化理论化、思辩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新兴的儒学。所谓的所谓的“理理”,既是指,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自

5、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然原则。 “理学”“理学”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

6、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的一大贡献。 程颐程颐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立者之一。 朱熹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理学集大成者 程颢程颢 北宋思想家,理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学创立者之一。 2、宋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宋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

7、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是理。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学的核心思想。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提出提出 格物致之格物致之 的认识论的认识论 3.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特点: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特点: 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 4 4、朱熹、朱熹 (1)(1)南宋时南宋时期理学的集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思想家。 三纲五常是天理三纲五常是天理, , 人性本来与天理是一致的确人性本来与天理是一致的确, ,强调强调 存天存天理灭人欲理灭人欲 (2)代表作: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 (3)思想:思

8、想: (4)影响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远及日本、朝鲜、欧洲。远及日本、朝鲜、欧洲。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说: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又说: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遏人欲而存天理理” 。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朱熹思请回答:结

9、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想主张的理解。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朱熹认为朱熹认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即是天理,“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是根本对立的。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顺应天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顺应天理。理。 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王朝的统治秩序。的是维护专制王朝的统治秩序。 三、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 1.地位地位: 理学发展到新阶段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号称心学心学 2.2.陆久渊陆久渊( (南宋时人南宋时人):): (1)(1)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2)(2)宇宙便是吾心宇宙便

10、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吾心即是真理 (3)(3)与格物致之不同的是他认为穷理不与格物致之不同的是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必向外探求, ,只需反醒内心就可得到只需反醒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天理. . (1)(1)背景背景 3.王阳明心学王阳明心学 明中叶,明朝的封建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术思潮。 吸收佛教禅宗的思想

11、,认为人心是世吸收佛教禅宗的思想,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任何事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物便不存在。 形成形成 心即理心即理 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 提出:提出:“致良知致良知”和和 知行全一知行全一 (2)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 (3)思想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良知”是人固

12、有的善性,主张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发挥了儒家“仁仁”的思想。的思想。 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的权威。 由程朱理学的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王阳明转变为王阳明心学的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探究探究: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然欲求。 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