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博物馆陈展策划方案文本(可编辑)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125892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平市博物馆陈展策划方案文本(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平市博物馆陈展策划方案文本(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平市博物馆陈展策划方案文本(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高平市博物馆陈展策划方案文本(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平市博物馆陈展策划方案文本(可编辑)(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平市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方案文本(二 稿)河北金大陆展览装饰有限公司2011年7月27日目 录 序 言 一、炎帝故里 人文肇始 ?炎帝文化专题陈列 二、秦赵争锋古长平 旷古大战著丹青 ?长平之战专题陈列 三、丹水遗珍 ? 馆藏文物精品陈列 四、华彩土木 ?高平古建筑文化专题陈列 五、黄土丰碑 ?高平中共党史专题陈列 人文故里 历史热土?高平历史文化陈列序言: 高平地处黄河腹地,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势北高南低,周围环山,境内丘陵起伏,丹河从北至南纵贯中南部,俯视全景。 夏商时,高平属冀州之域。春秋属晋,始称泫氏邑。战国晚属韩赵上党郡地。秦始置泫氏县。西汉、东汉、西

2、晋因之。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于泫氏县置长平郡,并分泫氏县西境新置高平县,治今高平市王报村,同隶长平郡。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泫氏、高平两县合并,更名平高。天统五年(569年),又更名平高县为高平县,自此高平再没有易名,只是隶属关系有所变化。 这里是一块神奇而瑰丽的土地,勤劳智慧的高平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处有山,弥漫着“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和炎帝初创农耕文明的羊头山;有水,荡漾着历史烽烟的丹河水;有史,汉初立邑,绵延数千年;有典,壮士舍身赴义,文人吟哦风月。 在这片约占共和国版图万分之一的历史热土上,汉代度辽将军陈龟、晋代名医王叔和、唐代上柱国李修、宋代抗金名将王彦、

3、元代水利学家贾鲁、书法家李肯堂、明代天文算学家王友古、清代湖广布政使毕振姬、两广总督祁贡等历史名人辈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平厚重的历史人文。 高平境内古迹名胜众多,地上地下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古寺庙、古碑亭、古墓葬、古民居、古关隘、古战场等历史文化遗迹遍布高平全境。特别是反映炎帝文化的遗迹数量之多,世所罕见;反映旷古大战的长平之战古战场,引无数后人亲临评点感怀。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和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这些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高平人民建设和谐高平,建设文化强市,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新的历史伟绩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百年磨剑铸辉煌,炎帝故里展新颜。电子翻书:高平历史文化名人和成语典故电子翻书:高平

4、古迹名胜一览炎帝故里 人文肇始?炎帝文化专题陈列序言 高平市,位于太行之巅,是一块富丽神奇的地方:川原山隰相间,土肥水美,气候宜人。早在遥远的蛮荒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新石器文化时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的区域,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率领部族不畏艰险,上下求索,得嘉谷创耒耜,教民稼穑;制陶器冶斤斧,优化体质;尝百草兴医药,以疗民疾;作琴瑟行腊祭,使民知礼;开集市济有无,以解民需,开启了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耕文化时代,迎来了华夏文明的曙光。 炎帝神农氏开创的业绩,惠及人类,恩泽华夏,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而长远

5、的影响。“我国皆炎黄子孙”,千百年来,他与黄帝一同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崇拜炎帝成为一种民族自觉。炎帝故里的高平人民,对炎帝神农氏的崇拜情结寓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地名、建筑、时节、庙会、戏曲和面塑,平淡而不平凡,朴素中见证深刻,历时弥久,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印记的象征。表:考古学与传统史学关系对应表 画像:神农氏画像画像:炎帝画像沙盘:高平市炎帝主要文化遗存分布情况沙盘第一单元 人文之光 源远流长前言 高平市,地形多样,土肥水美,气候宜人,是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上世纪50年代,在神农镇李家庄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址,说明最迟在旧石器晚期,这里就有人类聚居。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6、,在高平市东部和东北部发现多处文化遗存,采集有通体磨光的石锛、石斧、石镰和陶制生活用具。这些考古调查与发现表明,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率先开始了由采集狩猎经济,向耒耕方式的农耕经济过度,在距今五千年甚至更早的新石器阶段,已初步掌握了黍、稷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这些与文献记载关于:“神农之兴、百谷滋阜、羊头黍为律、上党禾为书”等有关炎帝神农氏“教民稼穑”的传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相近。第一组 李家庄旧石器晚期遗址前言 二十世纪50年代,在神农镇李家庄发现了旧石器晚期遗址,距今2.6-1.4万年。遗址面积约3000平米,石制品以细小石器为主,原料多燧石,类型有锥状、半锥状、楔状和柱状等细

7、石核、石片。器型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文化面貌与下川遗址群出土石器类型极为相似,这表明当时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经济生活仍以狩猎采集为主,复合工具的使用为早期农业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表:人类发展演化表时代时期工具经济居所社会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手工制造物和自然物 ? 棍棒、凿尖的石头、刀、手斧、铲、矛、弓箭、镖、针、刮锥等采集、狩猎居无定所 ? 洞穴、茅屋、骨牙或皮制帐篷,多数临近湖泊和河流原始族群-由采集者、猎人组成,25-100人中石器时代手工制造物和自然物-弓箭、鱼篮、船只等族群和部落新石器时代手工制造物和自然物-凿子、锄犁、轭、镰刀、织机、陶器和武器等农业、采集、狩猎、捕鱼、驯养

8、农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城市(青铜时代正式形成)部落,新石器时代末期某些部落开始出现酋长,青铜时代开始出现酋长制部落和国家青铜时代铜质和青铜质工具、手拉胚(制陶工具)农业、畜牧、工艺、贸易铁器时代铁质工具文版:知识卡片 旧石器时代,英文名称:Palaeolithic Age 考古学上将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时期泛称旧石器时代,它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划定此时期为距今260万年延续到1万多年以前,相当于地质年代的整个更新世。旧石器时代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对应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

9、限制,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到了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拣拾的方法有时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要求,在有条件时,便从适宜制造石器的原生岩层开采石料,制造石器。文版:知识卡片 打制石器的方法 a.碰砧(zhen)法:以较小块石料向另一块作为石砧的较大的自然砾石上碰击,碰下来的石片经过第二步加工(第二部加工有锤击法、指垫法、压制法等)即可作为工具使用。 b.摔击法(投击法):将选择好的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另一块石头摔技放在地上的石料,以此打下所需要的石片。 c.锤击法:吧选择好的一块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一块石头

10、作为石锤去锤击石料。 d.砸击法(两极打击法):把选择好的一块石料放在另一块作为石砧的大石块上用一只手辅助,然后用另一只手握着石锤砸击放在石砧上的石料。 e.间接打击法:在选择好的一块石料上面放置一根木棍或者骨料,然后再用一块石头作为石锤,用力捶击木棍或者骨料,把重力传递到石料上,使其剥落下石片。 示图:远古人类打制石器示意图文版:知识卡片 打制石器的种类 砍砸器:以石片、石核或砾石打制而成,个体大而重。 刮削器:多用小块石片加工而成。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常见的石器器形。 尖状器:顶端有一个尖刃,多经二次加工修整。 雕刻器:多用小石片加工而成。先在小石片的边缘打出一个斜向小平面,然后再错开

11、一个角度打去另一块石片。两石片疤痕相交处,即为该器的刃部。 斧形器:多为经两面修理打制的石核工具。一端有刃,另一端为手握的柄部。 镞形器:多用压制法加工而成。其尖端锋刃往往向一边歪斜。 刀形器:石片的一侧较厚,似为刀背。 石球状器:一般也称为“石核工具”,呈不甚规整的球形,通体经过加工修整,球体上有明显的剥片疤痕。灯箱:李家庄旧石器遗址全景 遗址位于羊头山山前坡地。石器出土于土状堆集的扰土中和灰绿色页岩的风化层中。采集器物80余件。距今2.6-1.4万年。文化面貌与下川遗址群出土石器类型极为相似,表明当时已较普遍地使用了复合工具,经济生活仍以狩猎采集为主,但为早期农业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模拟场景

12、:远古人类生活场景复原。实物:旧石器时代圆头刮削器4件,旧石器时代,李家庄旧石器遗址采集。实物:旧石器时代燧石石片 4件 ,旧石器时代,李家庄旧石器遗址采集。实物:旧石器时代燧石石核5件 ,旧石器时代,李家庄旧石器遗址采集。实物:旧石器时代燧石砍砸器 1件、燧石尖状器1 件 旧石器时代,李家庄旧石器遗址采集。第二组 店上、东庙新石器遗址前言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以磨制石器、制陶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获得发展。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已有磨光石器发现,器形有用于砍伐加工木材的石锛、石斧、石凿和用于农耕的石刀、石镰、石铲和石磨盘,以及用于战争的石镞、矛头、弹丸等兵器。高平东部和东北部

13、发现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存,采集有通体磨光的石锛、石斧、石镰和陶制生活用具。其中,位于建宁乡东庙遗址和东城办的店上遗址出土物最具典型。文版:知识卡片 新石器时代,英文名称:Neolithic Period), 考古学上把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称作新石器文化时代。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灯箱:店上新石器遗址全景 店上新石器遗址,位于高平东城街道店上村南500米丹河支流西岸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

14、袋足鬲和罐,石器有铲、斧、凿等,属龙山文化小神类型。灯箱:东庙新石器遗址全景 东庙新石器遗址位于建宁乡东庙村北100米的台地上。面积约40万平方米。采集龙山文化小神类型的夹砂灰陶绳纹侈口袋足鬲、泥质灰陶绳纹鼓腹罐等,石器有铲、凿等。实物:石斧5件 ,新石器时代,店上、东庙新石器遗址采集。实物:青石石镰1件,新石器时代,店上、东庙新石器遗址采集。实物:石铲3件 ,新石器时代,店上、东庙新石器遗址采集。1实物:石锛1 件 ,新石器时代,店上、东庙新石器遗址采集。实物:灰陶片1件 ,新石器时代,店上、东庙新石器遗址采集。示图:石器工具进化及使用示意图板(旧石器?细石器?磨光石器?农耕用具)第二单元

15、华夏始祖 羊头圣迹前言 高平、长子、长治三县市的交界处的羊头山,是炎帝神农氏主要的活动地。正是在这里,炎帝创立了原始农业,以羊头山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有关炎帝的遗迹、遗址以及纪念炎帝的陵、庙、祠、宫、城的文化遗存,其范围之大,密集度之高,为全国所仅见。丰富的文化遗迹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了高平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电子沙盘:羊头山核心区域炎帝文化遗存分布沙盘书影和文版:历史文献中的炎帝陵描述 太平寰宇记、明朱载育羊头山新记照片:羊头山全景照片 羊头山在长治县、长子县和高平市交界处,海拔1297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因山之巅有羊头状巨石而得名。以羊头山为核心区域,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谷,教民农耕

16、主要的活动区域,山上现存有神农城、炎帝行宫和炎帝陵和传说中神农氏耕耘过的五谷畦等,历代典籍和当地志书对此多有记载。照片:羊头石 位于羊头山之巅,形似羊头状。羊头山因此巨石而得名。照片:神农井照片:炎帝岭、神农城照片:炎帝中庙照片:古中庙大门匾额照片:改修炎帝行宫碑记照片:庄里村炎帝陵遗址照片:炎帝陵石碑和五谷庙照片或复制:北齐清化寺碑照片或复制:明清化寺碑照片或复制:明神农炎帝庙碑记照片或复制: 清司百川重修炎帝庙记第二单元 创世之功 恩泽千秋前言 新石器时代,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变化,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分工。农业从渔猎分离出来而得到发展,从此人类由逐水草而居转向农业定居生活,文明

17、曙光初现。古史传说中相当于这一时期的炎帝神农氏获嘉谷创耒耜,启农政;尝百草,兴医药;作琴瑟,明礼仪;开集市,易货物;制腊祭,昭文明等,将中国社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第一组 创耒耜 启农政前言 距今一万年前后,中国的农业开始出现。但最早的农业,尚无农具,种植方法很原始。炎帝神农氏东徙来到了“与天为党”的上党地区,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生活。寻找到籽种,发明了农具,促使原始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发展,同时也导致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并促使社会进一步分工。因此后世尊炎帝神农氏为农业之祖。书影和文版:记载炎帝的历史文献: 易?系辞下:“应牺氏没,神农氏作,祈木为粕,揉木为耒,未褥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18、。” 史记?补三皇本纪:“祈木为粕,揉木为耒。来褥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绎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栗,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相组褥,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风俗通义卷一:“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耙,教民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 白虎通义?号卷一称:“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耙,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绘画:鸟衔嘉谷图画 传说炎帝对农业的贡献,首先是从发现和培育可种植之“嘉谷”?粟开始的。炎帝发现“嘉禾”(粟)、种嘉禾是受到

19、了鸟兽的启示。东晋王嘉拾遗记云:“时有丹鸟衔九穗禾,有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神农时代,有人类生息的地方大约就有鸟兽活动。鸟兽觅食,衔来禾穗,掉在地上被人们拣拾起来,从中受到启示:飞鸟衔来的东西大约也是可食之物,品尝结果,味道不错,于是就成了人们食物中的佳品。人们循鸟而行,以鸟之佳食为佳食,可以少走弯路,避免了某些毒伤之害,而且增加了可食之美味。实物(复制):黎城县宝泰寺碑说明:隋代,青石质,首身一体,无座,通高200,宽71厘米。首高103厘米,雕刻一佛二菩萨。全碑现存663字,书体主要为楷体,杂有篆隶。碑文中有“秦将定燕卒之乡,炎帝获嘉禾之地。”照片:原始社会人类使用的耒耜等农具实物

20、(复制):各种农具照片:故关村照 故关村是传说中,炎帝教民耕种的地方。相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每天身先士卒,和子民们一起劳动,但笨拙的工具使劳动效率极为低下,炎帝不禁动了脑子,一日忽见两个年轻人一个把一根尖木棒插在谷田的虚土中,另一个玩耍似的双手握住木棒的上端用力一拉,木棒竟向前把田土拉出了一道壕沟,炎帝神农氏眼前一亮,让人们学着做,并不断改进木棒头的形状和结构,后来又装上了石制的头,又改手拉为绳拉,便逐步形成了后来的犁。模拟场景:神农氏时代生产生活情景(半穴居)第二组 尝百草 兴医药前言 炎帝种五谷,虽然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但是疾病仍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危害。相传炎帝神农氏和众官到处巡视,看到许多人

21、面色黄肿,患有疾病,于是炎帝亲自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寻求良药来解救万民。为寻找良方,炎帝“一日而遇七十毒”,依据药性分类相配,医道兴始。书影和文版:记载炎帝的历史文献:淮南子?修务篇:“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云:“以猪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实物(复制):高平羊头山清化寺碑唐 碑现存羊头山神农庙内。行书,遒劲有力,为乡贡牛元敬并书,立石时间为天授二年(691年)。正面碑文1400字左右。碑文中说“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摄其纪岁之后,燧人化火之前,穴处巢居,茹毛饮血”等等。是羊头山早在唐代就有炎帝活动的实物材料。绘画:炎

22、帝采药以疗民疾第三组 作琴瑟 明礼仪前言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炎帝首作弦琴”,发明“神农琴”,创立音乐。这更反映了炎帝神农氏时的汉族先民,农耕文化获得了稳步发展。人们可在农耕之余,创造音乐,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希望通过音乐,人们禁淫僻,去邪欲,而明礼仪,以匡正天下,从而达到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书影和文版:历史文献资料 世本八种卷九 :“神农作琴。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桓谭新论说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又云:“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 汉代扬雄语:“昔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绘画:

23、神农氏削桐作琴实物(复制):琴瑟乐器第四组 开集市 易货物前言 在原始社会渔猎、采集时代,人类由于生产技术低下,食物没有剩余或剩余很少,人与人之间之间没有什么可交换的,只有在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的时代,食物有了较多的剩余,才有可能进行交换。历史文献记载说炎帝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说明以炎帝为首的汉族先民,随着农耕生产的稳定发展,以及农耕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专门设立市场方便人们进行物品交流。市场的产生及其逐步发展,又推动了汉族先民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开拓和传播。 模拟场景:神农氏时代集市贸易情景照片或实物(复制):原始社会时期充当固定货币用的贝壳等物第四单元 伟

24、业昭昭 后世景仰前言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为了使部落生存、发展壮大,领导部族成员不断积累经验,与大自然斗争,从而改变了先民茹毛饮血、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状态,由完全依赖消耗自然资源的社会进入生产性社会。炎帝神农所创功业,恩泽千秋,因此炎帝崇拜也十分久远。以羊头山为核心的区域是炎帝制耒冶陶,启农政的地方,因而也成为祭祀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面塑、时节、庙会、戏剧,祭祀活动形式多样,己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印记的象征。第一组 神农炎帝 文献评述前言 炎帝神农氏是重要的史前人物,以其标题式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其活动事迹在长期的传说中不断得到丰富,且随时代不同而有发展。关于他

25、们活动事迹的传说有时是幻影式的,但感觉十分亲切和真实。春秋之时,中国历史上有了炎帝和神农氏的身影,但那个时候,指的是两个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常以古人之事为其学说作证,于是在本为单名的古帝王,多以二名结合为一人,如黄帝与轩辕氏相结合一样,将炎帝与神农氏结合一起,称炎帝神农氏。神农氏的事迹也一并归在炎帝的名义之下,炎帝本身的传说渐被告淡忘。在历史文献中,将炎帝与神农氏结合一起,则始自东汉。照片:汉代石刻炎帝像画像:炎帝像塑像:炎帝像书影和文版: 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郊子来朝。”昭子问:“少啤氏鸟名官,何故也?”郊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

26、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眸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书影和文版: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春秋末年风胡子对楚王之言: 轩辕、神农、赫青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藏,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藏。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阀,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圣德。 说明:这段话夹杂了许多神话,但所分的四个时代,以所使用的工具为依据,即石、玉、铜

27、、铁,这与近代考古学者对于古代社会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代完全一致,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是在古代传说中保留下来的一点古代真相。按照此说,轩辕、神农、赫青都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而黄帝则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炎帝在黄帝之后,自然是同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书影和文版: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黑辘琳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琢鹿

28、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书影和文版:汉书卷二十一下?律历志第一下炎帝 易曰:“炮牺氏没,神农氏作。”言共工伯而不王,虽有水德,非其序也。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第二组 昭昭伟业 千古流芳前言 炎帝神农氏所创业绩,惠及人类,恩泽千秋。炎帝故里的高平人民,崇拜炎帝成为一种自觉。并将这种崇拜寓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地名、建筑、时节、庙会、戏曲和面塑,祭祀活动形式多样,己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印记的象征。电子翻书:有关炎帝的传说故事连环画表:与炎帝有关的地名一览表示图:祭祀炎帝陵示意图照片或复制:元代“后歌碑”照片:百姓面祭场面实

29、物仿制:各种面祭品照片和影像:高平历届炎帝文化节照秦赵争锋古长平 旷古大战著丹青?长平之战专题陈列序言 长平之战是对中国统一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典例。表面上看,这次战役是秦赵两国为了争夺上党郡展开的一场普通的战争,实质上是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列国纷争,到战国晚期是由谁来承担完成统一全国领导权的争斗。 此次战役经历了上党归赵、秦赵对峙、秦使反间,赵国易将、白起暗使长平、围歼赵卒等阶段,持续三年,结果以赵军全军覆没,秦大胜而告终。 这场战役是战国末秦、赵两强在政治力、经济力和军力上的全方位的决战,战役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伤亡人数之多、场面之惨烈,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标志

30、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为时代特征的战国时代即将终结,中国一统的序幕徐徐拉开。示图:战国形势图 第一单元 战国七雄 秦赵争锋 ?长平之战背景前言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国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为增强国力,立于不败之地,七雄相继展开了富国强兵的变法活动。与此同时,为了争夺人口、土地等资源,列国间相互征伐,此消彼长,到战国末,这种角逐愈来愈呈现出统一战争的性质。当时国力强盛,具有统一实力者,首推关中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盛的秦国,其次是经过赵武灵王“

31、胡服骑射”盛极一时的赵国。示图:秦赵对峙形势图第一组 秦据河山之固 东向以制诸侯前言 战国初期,地处西陲的秦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仍然比较落后。孝公时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任用商鞅变法,国富人足,兵革大强,其战略目标是: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而成“帝王之业”。经惠文君、武王两代经营,国力渐强,不断用兵四邻,开疆拓土;昭襄王时,派兵南取巴蜀、汉中和南阳,西灭义渠,北据上郡,然后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兵锋向东,不断蚕食韩、魏两国疆土,甚至攻打远在东部的齐国和北部的燕、赵两国。画像:秦孝公画像图文: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闲小国十余。

32、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于是,孝公“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硅胶塑像:商鞅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濮阳)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图版:商鞅变法措施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

33、降敌同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绘画:竖木立信 商鞅在变法前,想测试一下民众对变法的态度,更为了取信于民,以便新法能顺利地贯彻、实施下去。商鞅派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老百姓纷纷来看,但都抱怀疑的态度,无人去搬;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大家更加猜疑:秦国可是从来没有出这么重的奖赏的。有一人扛起木头,搬到北门。商

34、鞅如数地兑现了奖金,大家相信:商鞅出令必行!第二天,商鞅颁布新法,并使新法顺利地实施了下去。秦国大治,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得到飞速发展。表:孝公、惠文君、武王时期对外用兵简表。 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 二十四年前338年,与魏战岸门许州长社县西北二十八里,今名西武亭。”,虏其将魏错。 惠文君六年前332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 七年前331年,公子?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 八年前330年,魏纳河西地。 九年前329年,渡河,取汾阴、皮氏。围焦,降之。 十年前328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 十一年前327年,县义渠。归魏焦、曲沃。义渠君为臣。更名少梁曰

35、夏阳。 十二年前326年,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 十四年前324年,更为元年。 七年前318年,乐池二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九年前317年,司马错伐蜀,灭之。伐取赵中都、西阳。 十年前316年,韩太子苍来质。伐取韩石章。伐败赵将泥。伐取义渠二十五城。 十一年前315年,魏焦,降之。败韩岸门,斩首万,其将犀首走。 十二年前314年,攻赵,虏赵将庄。张仪相楚。 十三年前313年,庶长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十四年前312年,伐楚,取召陵。蜀相壮杀蜀侯来降

36、。 武王元年前332年,伐义渠、丹、犁。 三年前306年秋,使甘茂、庶长封伐宜阳。 四年前307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实物(复制):秦权。实物:秦“半两”钱币9第二组 赵国“胡服骑射” 渐成东方强国前言 赵国是三晋中地理位置最为靠北的国家,北面与楼烦、林胡部族相邻,东北面与燕国相接,东面与中山、齐国相连,西面与秦错壤,南面与韩、魏交界,时号为“四达之国”。立国之初并不强大,经献侯的守成以及烈侯的改革,有所发展,在诸侯争战中可求自保。公元前321年赵武灵王即位后,进行了“胡服骑射”改革,国力强盛。向西向北击溃楼烦部族,向东兼并中山国,与齐国错壤,使赵成为东方强国。在与秦的几次交峰中

37、,秦并未得到好处。经惠文王,到赵孝成王时,赵国尽管存在着不少社会问题,但赵仍然是七国中最强的国家之一。示图:赵武灵王即位前赵国形势图绘画:赵武灵王身穿胡服练习骑射画像示图:胡人冠帽(中国历代奇兵P25)文版:赵武灵王建立骑兵队伍的措施 一、在全国特别是靠近“三胡”地区,招募会骑马射箭之人,组建第一批骑兵; 二、调集部分步兵到原阳基地训练骑射,改组步兵为骑兵; 三、收编胡骑,扩充赵国骑兵队伍; 四、从代地、原阳一带收编胡兵经营战马,通过对胡人作战缴获战马等多渠道筹措战马。照片:赵国胡服骑射骑士复原像(中国历代奇兵P26)仿真模型:赵武灵王操练军队的武灵丛台(邯郸)示图: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后的赵国疆

38、域图(公元前296年)彩照:北阴山下赵长城遗址彩照:内蒙包头赵长城遗址实物:战国绳纹砖1实物:战国绳纹筒瓦1实物:战国绳纹板瓦 2件实物:战国圆瓦当2件复制展品:M251大墓部分文物。第三组 秦国东进扩张 赵国首当其冲前言 秦到昭襄王时,任用张仪、范睢等人为相,一边取今四川、重庆和陕西陕南、陕北、商洛地区,巩固后方。另一方面则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不断用兵三晋,占据今河南大部和今山西临汾和运城部分,兵锋直指赵国。赵国时有一批象赵奢、廉颇、虞卿、蔺相如、苏代、毛遂等贤臣良将,使得赵国在政治军事上与强秦屡次相抗,而不落下风。示图:秦国东进攻伐示意图表:秦昭襄王时秦国东进攻伐年表 昭襄王四年前303年,

39、取蒲阪(山西运城永济市西)、阳春(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封陵(山西运城芮城封陵渡)。秦再攻韩,陷武遂(山西运城垣曲)。 六年前301秦攻韩,占领穰城(河南南阳邓州市)。 十三年前294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 十四年前293秦任白起为元帅,大败魏韩于伊阙(河南洛阳南),斩24万人。 十六年前291秦攻韩,陷宛城(河南南阳)。 十七年前290魏割河东(山西)400里、韩割武遂地(山西运城垣曲东南)200里于秦。 十八年前289 秦攻魏,军至轵城(河南济源),陷大小61邑。 二十年 前287秦攻魏,陷新垣(山西运城垣曲)、曲阳(河南济源)。 二十一年前286秦攻魏,魏割故都安邑(山西

40、运城夏县)求和,秦尽驱安邑之民入魏,仅据其城。 二十二年前285秦大将蒙武攻齐,陷9城。 二十四年前283秦攻魏,陷安城(河南新乡原阳),前锋至魏都大梁而还。 二十五年 前282 秦攻赵,陷两城。 二十六年 前281秦再攻赵,陷石城(石家庄)。 二十七年 前280 秦大将白起攻赵,斩首2万,陷代郡(河北张家口蔚县)光狼城。 三十一年前276秦武安君白起攻魏,陷两城。 三十二年前275魏割温城(河南焦作温县)8城与秦。秦穰侯魏冉再攻魏,韩遣大将暴鸢救魏。魏冉大破韩援军,斩首4万,围大梁。 三十三年前274秦穰侯魏冉再攻魏,陷4城,斩首4万。 三十四年前273魏、赵联军攻韩华阳(河南郑州新郑市),

41、秦救韩,败魏军于华阳城下,斩首13万,魏割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与秦求和。秦又败赵军,沉赵军2万于黄河。 三十七年前270秦攻赵,围阏与(山西晋中和顺),赵大将赵奢救之,大败秦军。 三十八年前269秦再攻阏与,不能胜。 三十九年前268秦攻魏,陷怀城(河南焦作武陟)。 四十二年前265秦攻赵,陷3城。 四十四年前263秦武安君白起攻韩,陷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绝太行山道。 四十五年前262年,攻韩,取十城。绘画:完璧归赵图 公元前283,秦昭襄王嬴稷向赵国索和氏璧,声称用15城交换。赵遣舍人蔺相如执璧赴秦,见秦无诚意,完璧归赵。图版:阏与之战说明:公元前269年,秦昭王以赵不履行交换

42、城邑的协议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军攻赵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命赵奢领兵往救。赵奢见秦军势盛,为隐蔽作战意图,率部出邯郸(今属河北)30里,即坚壁不进。时秦军一部进屯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西面,击鼓呐喊,耀武扬威,以钳制赵军。赵奢不为秦军声威所动,严厉制止驰援武安的主张,并增设营垒,造成赵军怯弱、唯保邯郸的假象,终使秦军轻敌麻痹。赵奢停留28天后,乘秦军不备,偃旗息鼓,率军疾进,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50里处筑垒列阵。秦军久攻阏与不克,突闻赵援兵至,仓促全力迎击。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严阵以待,并派万人抢先占领北山高地。秦军攻山不下,赵奢挥兵反击,大败秦军,遂解阏与之围。照片:秦国士兵照片:

43、秦国战马(中国历代奇兵P28、P30)照片:战国剑第二单元 长平之战 月落丹河前言? 前265年开始,秦连续4年不间断的攻打韩国,相继占领了韩国的少曲、高平、南阳、野王并阻断了韩上党郡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企图抢占大行山以西各军事要点,对赵魏两国造成高屋建瓯之势,为下一步军事行动做准备。韩桓惠王在秦军凌厉的攻势之下焦头烂额,知上党必不保,故献上党与秦,求和以自保。韩上党太守冯亭为促成三晋联合共同抗秦的局面,拒绝执行王命,反将上党十七县献与赵国,从而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战争持续了三年,双方动用百万大军,整个战争一波三折,最后以赵国大败,秦坑杀赵军四十万而结束。长平之战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打

44、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示图:长平之战战前形势图电子沙盘:长平古战场地理形势沙盘 高平市,略呈矩形。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状若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平行纵贯全境。西、北方面有高平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军事地理位置重要,山地有险可凭,丘陵于部队无大碍却可隐蔽行事,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食饮之虞。示图:长平之战示意图图版:秦赵两军军力对比情况:秦国:1.秦国是当时军事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军有奋击之士(轻锐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2.秦地近西北,故民风凶悍尚武,且加秦马优良,秦车迅猛,故真称得上是超级军

45、事大国。3.秦军得兵法之教,注重各兵种协同作战,以步兵方阵为单位,令行禁止、进退有据,作战经验丰富,极难对付。4.此役秦国前后投入的兵力总数估计在六十万左右。赵国:1.赵国有带甲之士(精锐步兵)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2.赵国在总兵力的数量上不如秦军,但赵国以弩弓骑兵见长,赵组建骑兵部队较早,故赵骑兵训练有素,且军事素养高,经验丰富。3.此役,赵国投入的总兵力大概在五十万以上。第一组 冯亭献地 上党归赵前言 公元前262年,秦取韩国野王(河南沁阳县),将韩国截为两段,韩国上党郡与韩本土分离。韩王欲献上党求和于秦,而上党郡守冯亭以地近赵而将十七城献给赵国。赵国接受上党郡,并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大将

46、廉颇进驻长平。秦大怒,派大将王屹率兵攻取上党,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拉开序幕。示图:韩国上党郡位置示意图文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书影照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日:“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日:“ 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日:“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七年前260,秦使左庶长王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

47、上党民。四月,屹攻赵。赵使廉颇将。硅胶人物像: 冯亭第二组 廉颇拒秦 长平对峙前言 秦将王屹率军经翼城、沁水,抵老马岭,顺势取得二障城,攻占光狼城,据有丹河以西地区。赵军在老将廉颇的率领下,依据丹河、大粮山等有利地势,修筑了自丹朱岭至陵川马鞍豁的百里东垒,坚壁固垒,有效遏止秦军进攻,双方形成对峙局面。电子地图:廉颇进军长平路线图(包括赵军防线图) 解说文字: 公元前262年,廉颇统率大军由赵都邯郸西行,逾“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壶口关(今山西黎城东阳关),进入上党腹地后,折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西南),过秦关?(今高平东北与长治界故关)进入长平战区

48、,再循小东仓河河谷,经金门镇(今高平东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然后由此分兵布防。 依次设置了如下三道防线:第一空仓岭防线,以当今高平、沁水界的空仓岭为中心,北至今高平、长子交界的丹朱岭,南至高平、晋城界的武神山,南北长约30公里。在关内浩山南麓和北麓构筑了二鄣城(今高平西南的古塞和秦城),以为空仓岭的后援,形成犄角之势。 第二丹河防线,丹河纵贯高平全境,谷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开阔,便于大部队运动,廉颇利用这道天然屏障,于丹东沿山一线构筑了赵军的纵深主体防线。这道防线以泫氏为中心,北至丹朱岭南抵高平、晋城交界的蒲水河人丹口,此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而以南北向为主,长约40公里。 第三百里石长城防

49、线,亦大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惟以东西向为主,西起丹朱岭、逶迤向东经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直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以沿山亘岭而构筑有长达百里的石砌长城故名。此线是赵的后路,地当最东北即最深人赵后方,为关系到上党乃至邯郸安危的最后一道巨防。 文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书影照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硅胶人物像: 战国名将廉颇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

50、名将”。展品(复制):古光狼城石刻(现存康营村东阁上)灯箱:老马岭高平关遗址 老马岭高平关位于与沁水交界处,亦称空仓岭。属太岳山脉,最高处海拔1217米。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曾伪装置粮于此,故名。山岭纵横南北,蜿蜒起伏,夕阳晚晖宜人,有“天晚日不落,黄昏当天明”之述。灯箱:大粮山远景 大粮山,原名摩天岭。位于高平市米山镇境内,北南走向,属太行山脉。北倚七佛山,东接定林寺,主峰海拔1009米。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这里曾是赵军的指挥中心、了望台、粮仓所在地,大粮山故名。赵将廉颇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演绎了以沙代粮、积米成山的历史故事。为了纪念廉颇老将,当地群众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了廉颇庙,后庙

51、宇毁于历代战火。后为高平八大景之一?“大粮积雪”。灯箱:安贞堡实景:东垒局部石长城 百里石长城,为长平之战时,秦赵对峙时所构建的军事工事。西起丹朱岭长平关,逶迤向东经南公山至羊头山,再经金泉山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一作豁,因为沿山亘岭而构筑有简易的长达百里的石长城故名。时至今日,仍依稀可见,有的段落保存尚好。底宽约4米,最高者尚1米多,石块不整,石质不一,是以知当年就地取材,仓卒而成。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赵军筑垒壁而守之廉颇坚壁以待秦”,即此。 照片或复制:战国三戈戟照片或复制:战国蝉纹铜矛照片或复制:战国铁剑示图:战国抛石机示图:战国攻城云梯第三组 赵王易帅 括母进谏前言 长期对峙于秦

52、不利,秦王使用反间计,播言廉颇老矣,秦军惧怕赵括。赵孝成王忠伪不辩,弃廉颇而起用赵括。蔺相如拖着病体劝阻孝成王,并断言换将赵国必败无疑。括母听说赵王以赵括代廉颇为将,告诫赵王:赵括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本事,若代廉颇为将,赵军后果不堪设想。赵王坚持以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统率三军。文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书影照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问,曰:“秦之所恶,独畏 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

53、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画像:赵括画像 赵括(?-前259),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熟读兵书,但不晓活用。于长平之战后期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指挥错误而使得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影像:赵王易帅,括母进谏的故事。绘画: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后人因此故事比喻人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组 纸上谈兵 白起坑赵前言 公元前260年,赵括挂帅来到长平,一反廉颇战

54、略防御,伺机进攻的军事策略,采取积极进攻的方针:换将领,变旗语,撤工事,主动出击。秦军以白起实际负责指挥作战,白起以诱赵深入的策略,将赵国大军包围在今围城、企甲院、石门一带。赵军在外无援助,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坚守46天,在多次突围无果的情况下投降。白起担心赵军反叛,除将240名年幼放归赵国外,将40万赵国降卒全部坑杀,血流成河,尸鸿遍野,惨绝人寰。文照: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书影照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于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

55、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日:“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硅胶人物像: 战国名将白起 白起?前257,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

56、白起号称“人屠”,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今陕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示图:长平之战决战示意图场景:长平之战灯箱:永录村尸骨坑 1995年 5月,在将军岭下的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照片:永录村尸骨坑发掘现场照片:骷髅庙全景 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谷口村。相传这里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很,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照片:战国兵器文物: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