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089444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数字电视2网络报刊3拟态环境4网络暴力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何为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手机报面临怎样的困境?可以从哪些方面解决?3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4新媒介形态和新产业对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造成了哪些冲击?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40分)1请结合长尾理论阐述你所熟悉的某种新媒体是如何盈利的。2有人说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是获得了重构,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一、名词解释1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igital TV,DTV)指节目信号的摄取、记录、处理、传播、接收和显示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包括了节目采集、

2、节目制作、节目传播到用户端接收的全过程。2网络报刊:即通过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的报刊,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报刊出版、发行、利用的全过程。网络报刊有网络报纸和网络杂志。3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4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其表现形式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

3、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二、简述题1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主要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针对特征作简要阐述。2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

4、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运营模式: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手机报用户之间共同构成产业链,并有此完成手机报的采集和传输。困境内容:纸质报纸翻版,信息高度同质化;价格:320元,无竞争优势阅读习惯挑战;受众狭窄:手机用户海量,但手机报用户比例小解决方案:一是建立独立的采编队伍,创新新闻内容,增加信息资源的价值;二是建立适合手机报的运营管理机制,与传统报媒互动,以品牌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增强与受众的互动3媒介融合特征:

5、技术化与全能化集约生产与全民写作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针对各点进行简要的阐述。4冲击如下;(1)动摇了传统媒体作为主要的内容信息提供商的地位。(2)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分流,尤其是年轻读者和年轻观众打量流失,相应带来广告流失。(3)传统媒体会争夺读者,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或者增加投入,由此增加的成本摊薄了利润。(4)传统媒体往往独立运营,造成媒介资源分散化、媒介价值的碎片化、媒介利益的分割化、媒介品牌的孤立化。各点做简要阐述。三、论述题1长尾理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被认为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

6、的彻底叛逆。但是长尾之父克里斯安德森自己也承认,你能在长尾中赚到钱吗?这取决于你是谁。如果你是一位aggregator,那么,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你是长尾上大多数的小生产者,想要得到直接的收益还是比较难的。案例:google或者亚马逊对自己选择的案例进行详细阐述。2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指“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公共领域向公众开放,所有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在这块地方自由讨论有关公共利益的任何事务”。公共领域的构成:(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就此,阐述自己对公共领域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通过分析新媒体的特征,论述是否能重构公共领域,案例和理论彼此观照,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