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96853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085482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202 大小:6.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0396853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40396853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40396853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资源描述:

《40396853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396853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Wen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二O一四年四月责 任 表 项目名称: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改项目编制单位: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评价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2014号法人代表:朱彬项目负责人:黄会林(环评工程师登记证号B20140110500)责任与分工:姓 名专 业职 称环评上岗证号工程师登记证号分工内容签 名黄会林环境工程工程师B2014003

2、8B20140110500负 责何 慧环境工程工程师B20140073编 写郑新环境保护高 工B20140013B20140020900审 核高必登环境保护高 工审 定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附件:1、 技改项目备案通知书;2、 现有工程环评批复文件;3、 公众参与调查样表及公示证明4、 危险废物收集协议5、 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清单6、 排污权证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I温州市车站大道神力大厦4幢7楼 联系电话:0577-88980762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路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 言1、项目由

3、来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为电子工业厂家配套生产高档印制电路板的企业。主要从事单、双面线路板生产,2005年企业报批年产9万平方米印刷线路板项目获得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审批(温开环建200521号),并于2009年通过开发区环保局的竣工环保验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为了顺应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将生产能力提高至25万平方米,目前生产线改造已经完成,配套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处于施工阶段。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以及项目本身的环境影响特点,技术改造后,产量有大幅增加,根据中华

4、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环境影响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企业需补充技术改造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受业主单位委托,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与建设方密切配合,收集了有关项目的资料,并赴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踏勘,获取了有关现场资料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现状资料等。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技术改造项目(送审稿),温州市环境科学学会于2014年1月22日在温州支持召开了本项目的环评评审会,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环评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认真组织了修改,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现提交管理部门审批。2、项目概

5、况本项目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B306号小区,技术改造总投资3500万元,企业总用地面积为668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113平方米,投产后形成年产25万平方米高精密电路板规模。3、评价工作过程(1) 收集有关项目的资料,并赴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踏勘,获取有关现场资料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现状资料等;(2) 根据设计对项目工程内容分析,核算污染物排放量;(3) 对项目污染排放和本项目对外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4)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5) 征求评价区域内相关团体和个人对本项目的看法。图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4、评价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环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环保

6、问题包括线路板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生产废气以及固废对环境及敏感目标产生的影响。5、报告书主要结论根据分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环保审批原则,项目在将来的营运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染物,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可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经济环境效益明显,从环保角度论证,该项目实施可行。第一章 总 论1.1编制依据1.1.1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1.1.1.1 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2月26日第七次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7、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3年9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1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10、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12、国家

8、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年2月14日;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2月16日;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5、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国家环境保护部;16、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17、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18、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9、,2000.10.25;19、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控1997232号),1997.4.14;19、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6.2。1.1.1.2 浙江省地方法规1、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环发200855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8年9月26日;2、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浙政令第216号,2006年9月1日施行;3、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4、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浙政令第216号,2006年9月1日施行;5、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6);6、

10、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6.1);7、浙江省人大会常委会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1.1实施);8、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32号),2012年10月18日;9、关于加强全省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87号;10、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2011年10月25日;11、关于印发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的通知(浙环发200757号);12、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年4月;1

11、3、浙江省环保局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94号),2007年12月14日;14、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0977号,2009.10.29;15、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的通知(试行)(浙环发201210号);16、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132号),2012年10月18日;1.1.1.3 温州市相关法规1、温州市重点行业落后产能认定标准指导目录2013版;2、关于印发温州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

12、法(试行)的通知,温环发201088号;3、 温州市人民政府第123号令 温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行办法,2011年3月1日实施;4、温州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严格内河流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温环发201073号,2010年6月28日;1.1.2区域规划及相关行业规范规划文件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温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温州市人民政府,2008年2月;3、温州市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02); 4、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6.2。;5、浙江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省政府印发实施,2011.08);5、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

13、”规划(国务院,2011年4月)6、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1.1.3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12月。7、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2005年4月;8、常用危

14、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1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8.1;12、清洁生产标准 印制电路板制造业(HJ450-2008)。13、温州市印制电路板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试行),温环发2012115号;1.1.4项目技术文件1、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方米高精电路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3、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年产25万平方米高精电路板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改造设计方案;

15、3、企业现有工程环评批复文件及验收文件;3、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委托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咨询合同;4、温州银河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的其它项目有关资料。1.2评价目的及重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事前预防污染,并为主管部门审批决策、监督管理,为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后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厂址周围环境状况,本评价拟达到以下目的:1、从国家和浙江省产业政策的角度,结合当地总体规划要求,确定项目建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2、在对厂址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16、进行现状监测,查清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并做出评价;调查并明确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环境特征。3、全面分析工程建设内容,掌握生产设备及设施的主要污染物产生特征,调查现有工程产排污情况,计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污染物排放特点,评价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结合现状调查、监测数据、分析项目投产后排放污染物的影响范围以及引起的周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建设工程的可行性。4、根据国家对企业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多方面论述建设项目产品、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对工程环保设施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达标水平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为环境

17、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建议,更好地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根据该项目的建设性质及排污特征,结合评价区域环境状况,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确定为:工程分析及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水污染防治措施论证、清洁生产分析论证。1.4环境功能区划1.4.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滨海四路308号,项目选址根据温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为二类区。图1.4-1 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1.4.2水环境功能区划评价范围内的水体按照其功能区划方案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尚没有划定功能区划方案的水体,依据其实际使用功能,项目所在地为工业区,

18、参照执行相应的标准,区内内河水用途为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属于IV类水域。1.4.3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以及浙环函2009275号文,工程区附近海域为三类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保护目标为二类水质标准,标号为WZC08。1.4.4声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根据温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可知,所在地为3类声功能区。1.4.4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温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7.8),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1-40305C10),属于重点准入区。1.5评价标准1.5.1环境质

19、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温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常规因子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氯化氢、硫酸雾、甲醛、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规定,详见表1.5-1。表1.5-1 大气评价执行标准污染物名称标准限值(mg/m3)参考标准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NO20.200.080.04NOX0.250.100.05CO104/TSP/0

20、.300.20PM10/0.150.07PM2.5/0.0750.035 续表1.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标准名称氯化氢一次0.0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日平均0.015硫酸雾一次0.30日平均0.10甲醛一次0.05丙酮一次0.8氨一次0.20(2) 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附近水体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1.5-2。表1.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水质参数评价标准水质参数评价标准pH值69BOD56溶解氧3氨氮1.5高锰酸盐指数10总磷(以P计)0.3

21、COD30石油类0.5锌2.0铜1.0六价铬0.05氰化物0.2铅0.05镉0.005根据浙环函2009275号文,工程区附近海域为三类环境功能区,海水水质保护目标为二类水质标准,标号为WZC08。具体标准见表1.3-4。表1.5-3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单位:mg/L(除pH外)参数第二类参数第二类标准来源pH7.88.5汞0.0002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COD3镉0.005DO5铅0.005石油类0.05六价铬0.01无机氮0.3挥发性酚0.005活性磷酸盐0.030氰化物0.005铜0.010锌0.05砷0.03(3) 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位于温州

22、市经济开发区滨海园区,属于工业集中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的标准,见表1.5-3。表1.5-3 声环境噪声标准类别适用区域昼间dB夜间dB3工业集中区6555(4) 地下水环境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区域地下水主要适用于工业用水,执行类区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1.5-4。表1.5-4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标准pH值总铜(mg/L)氰化物(mg/L)铅(mg/L)砷(mg/L)六价铬(mg/L)氨氮(mg/L)类6.58.530.050.050.050.050.2(5) 土壤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23、-1995)三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5-5所示。表1.5-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项 目CuZnAsNiCrPbHgCd三级标准400500302004005001.51.0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废气主要为硫酸雾、氯化氢、氮氧化物、颗粒物、甲醛、含锡废气、氨气、丙酮等,其中颗粒物、甲醛、含锡废气、丙酮等有机废气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排放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5-6;硫酸雾、氯化氢、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 2008)中表5的排放限值要求,排气量执行GB219

24、00-2008中表6的其它镀种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要求,具体指标见表1.5-81.5-9;氨气、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5-6。表1.5-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120153.5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甲醛25150.260.20锡及其化合物8.5150.310.24丙酮*300154.803.20*:其中丙酮的排放速率标准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QCmRKc式中:Q排气筒允许排放率,kgh-1;Cm居

25、住区标准一次浓度限值,mg/m3;R排放系数,二类区15m高排气筒取值6,20m高排气筒取值12;Kc地区性经济技术系数,取值1。无组织监控浓度取其居住区中最大一次浓度的4倍。表1.5-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mg/m3)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硫酸雾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氯化氢3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氮氧化物20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表1.5-9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工艺种类基准排气量,m3/m2(镀件镀层)排气量计量位置其它镀种(镀铜、镍等)37.3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表1.5-10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量(kg/h)无组织排

26、放排气筒高度(m)二级监控点浓度(mg/m3)氨气154.9厂界标准值1.5208.72514臭气浓度152000无量纲20(无量纲)256000(2)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接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排放。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其中COD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后纳管排放,氨氮执行浙江省地方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重金属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的相关要求,锡污染因子执行上海市环保局制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200

27、9),其中污染因子镍、锡为第一类污染物,需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达标。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具体见表1.5-111.5-12。表1.5-1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除pH外)参 数pHCODCrBOD5氨氮*石油类硫化物LAS三级6950030035202.020表1.5-12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参 数pH总镍总铜总铅总铬总锡*新建690.50.50.21.05.0表1.5-1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标准值污 染 物 名 称

28、PHBOD5CODcr总镍总银总铜NH3-NLAS一级A标准6910500.050.10.55(8)0.5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 噪声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即Leq A执行:昼间65dB,夜间55dB。(4) 固废本项目一般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1.6评价因子筛选水环境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地表水

29、:DO、pH、CODMn、油类、CODCr、BOD5、氨氮、总磷、铜、镍、锡等。地下水: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总氰化物、高锰酸钾指数、氟化物、砷、汞、镉、六价铬、铁、锰、铅、铜、氯化物、硫酸盐。影响评价因子:子物g78-1996CODCr、氨氮、Cu2+、镍环境空气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硫酸雾、氯化氢、氨、锡及其化合物。影响评价因子:硫酸雾、氯化氢、氮氧化物、氨、丙酮、甲醛。环境噪声环境噪声现状评价:Leq(A);环境噪声影响预测:Leq(A)。1.7评价等级及范围1.7.1评价等级根据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及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30、(总纲)HJ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确定工作级别如下:1、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本项目实施后,项目水质较复杂,但是排水量低于1000t/d,废水经厂区预处理后排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环评技术导则HJ/T2.3-9.3规定,确定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因此仅定性说明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并进行简单

31、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2、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氨、硫酸雾、氯化氢、硝酸雾(氮氧化物计)、甲醛以及丙酮等,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占标率均小于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废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7-1 大气污染物最大占标率序号物料名称预测浓度mg/m3占标率评价等级点源粉尘0.00110.24%三级氨0.0005740.29%三级硫酸雾0.0003870.13%三级氯化氢0.000004480.01%三级氮氧化物0.0001780.07%三级甲醛0.00003590.07%三级丙酮0.000548

32、0.07%三级面源氨0.007533.77%三级硫酸雾0.02789.27%三级氯化氢0.0003480.7%三级氮氧化物0.01285.10%三级甲醛0.002555.10%三级丙酮0.001960.24%三级3、噪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数控钻机及各类风机等机械设备。项目所在工业区功能属于GB3096-2008规定的3类标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工作等级划分判据及建设所处地区的声环境功能要求,确定噪声评价等级为三级。4、地下水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依据评价级别高的影响确定工作级别。根

33、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类:指同时具备I类和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为线路板生产项目,项目在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因此本项目为类项目,对照类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进行判别。对照地下水环评技术导则,本项目所在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弱,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

34、水质为简单,排放量小于2000m3/d,因此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5、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评价工作等级判定方法进行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项目涉及多种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的生产及储存涉及到的物质硫酸、盐酸、甲醛等化学物质均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所处地区为工业区,没有自然保护区等,不是环境敏感地区。综合以上考虑并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如表1.6-1)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表1.7-2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

35、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对照表1.7-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具体计算过程见8.2所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对事故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1.7.2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本评价仅对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进行说明,并着重进行达标分析及纳管可行性等作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2、环境空气空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本项目厂址为中心,主导风向为轴,边长5km为矩形区域范围内。2、环境噪声噪声评价范围为厂区场界外200m范围内。2、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厂区外20km范围内。2、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环境风险范围以本项

36、目厂址为中心,周围3km半径范围为半径的圆形区域。1.8评价重点根据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特征及本项目污染特点,评价重点为各种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废水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与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同时兼顾固体弃废物、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对有关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进行分析。1.9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分布情况见表1.9-1以及。表1.9-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方位距离厂界最近距离备注保护类别水环境海域东南3400m附近海域GB3097-1997二类空气环境项目周边大气周边55km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望海社区西南550m住宅区,150

37、0人南龙公寓西南1100m住宅区,600人规划住宅区西南2500m规划住宅区永福村西北1300m住宅区,500人郑宅村西北1800 m住宅区,400人钟桥村西2500m住宅区,300人永恩村西1200m住宅区,300人三星村西南2300m住宅区,900人西前村西南2500m住宅区,600人二甲村西南2500m住宅区,500人声环境厂界外厂界外200m内厂界GB3096-2008 3类18温州市车站大道神力大厦4幢7楼 联系电话:0577-88991159第二章 区域社会环境概况2.1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四路308号,本地块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地块总面积为11亩,公

38、司东面为卓森鞋业有限公司,南面为滨海园区四路,西面为迪安鞋业有限公司,北面为温州市蓝道工业发展有限公司。2.2自然环境2.2.1 项目所在区域概况温州地处中国大陆环太平洋岸线(约18000公里)中段,浙江省东南部,全境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7032836、1193712118之间。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拓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滨海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北邻温州机场,南接瑞安丁山,西邻滨海大道,东至沿海规划围垦大堤。起步区6平方公里(五大道十六路)。 2.2.2气候特征温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

39、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3500 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5%。全年0活动积温约5250,无霜期275 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 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

40、0 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 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1)气温: 年平均温度:17.9 最冷月月平均最低温度:4.4 最热月月平均最高温度:31.9 极端最高温度:39.3 极端最低温度:4.5(2)降水量: 平均年总量:1694.6 mm 一日最大:247.7 mm 一小时最大:74.7mm 最大积雪深度:100m(3)风速: 夏季平均:2.1m/s 冬季平均:2.2m/s多年平均:0.95m/s(4)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

41、:东南、东风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东风2.2.3水文水系(1)内河水系温瑞塘河位于飞云江北岸的温瑞平原,北起温州,南至瑞安市区,水网纵穿密布瑞安市东北部,由近20条河、浦、湫、沥与塘河垂直顺坡入注东海,宣泄、控制着内河水系,为内河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干流全长36公里,总流域面积559平方公里,其中瑞安市境内干流长20.4公里,河网总长455公里,流域面积277平方公里,流速很低,基本上属于封闭性河流。局部河段(包括塘下段)水质较差,超过其使用功能要求,水体稀释自净能力较差,有机污染较严重,主要的现状使用和规划功能为农田排灌、汛期排洪、纳污、景观用水等。龙湾区河流纵横交错形

42、成河网,共有大小河道419条,其中主要河道有轮船河、上横河、中横河、汤加桥河等126条计118.8km,河道总长度超过310.7km,平均宽度主河1530m,支河10m15m,平均水深约2m,河道水网面积12km2,河道蓄水量2368万m3。规划区内河水系属永强塘河流域,水系发源于大罗山,主河道自三甲至蓝田陡门16公里,南与海城街道塘河相接,河网密布,总长度238公里,东流入海。本基地内的东西向河道主要是延续西面滨海园区已有河道,南北向河道主要有滨海塘河和经五河。滨海园区目前已建河流主要有纬四浦、城中河、四甲浦、新川浦、东门浦等五条横向河流西至经四路,东与中横路连接,由于目前河道建设还没有全线

43、贯通,纬四浦等四条横向河流东侧排洪主要依靠现状一些小河排入海中。2)瓯江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庆元县锅帽尖,流经庆元、龙泉、云和、遂昌、松阳、缙云、丽水、景宁、青田、永嘉、瓯海、温州、乐清等13个县(市)至崎头注入东海,全长388km,流域面积达17958 km2。温州市处于瓯江下游,瓯江(温州段)流域面积4021 km2。瓯江源头海拔1900多米,进入海滨平原后仅6米,上游河床比降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特点。河流下游进入平原,河床宽阔,边滩和沙洲发育,水流分叉。径流:瓯江流域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456.6 m3/s,平均年径流量为144亿m3,由于降水量年内、年际间分配不均匀,致使瓯江

44、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如1975年径流量为228.6亿m3,而1979年径流量只有65.7亿m3,丰枯比达3.4倍,多年平均最小日平均流量为26.1m3/s,最枯的1967年只有10.6 m3/s,而洪峰流量则高达23000 m3/s(1952年7月20日)。1987年3月30紧水滩电站建成并发电,该电站为调节水库,电站下泄洪流量不少于34 m3/s,使瓯江干流的枯水径流大为增加。潮流:瓯江下游受潮汐影响,河口呈现喇叭型并有拦门沙,属强潮河口。潮区界位于圩仁,感潮河段长76km,特大潮可达圩仁,一般大潮可达温溪。潮区界以下,温溪至梅岙是以山水为主,称河流段,长30km,平均潮差3.293.3

45、8m,河床偏陡较稳定,潮流影响较小,径流塑造为主;梅岙至龙湾段,河水与潮水相互消长,称为过渡段,长31 公里,平均潮差3.384.59m,河床演变的特性同时受陆域和海域来水、来沙条件的控制,河段内边滩交错、心滩、心洲林立,为瓯江河床最不稳定河段;龙湾至黄华河段以潮流为主,称潮流段,长约15km,年平均潮差4.59m。过渡段和潮流段流速较大,江心屿断面涨、落潮期平均流速1.2 m/s,涨潮量平均0.7亿m3,平均涨潮(流量)3700 m3/s,灵昆岛南、北江道,涨潮量达3.7亿m3,平均流量19600 m3/s,落潮平均流量16000 m3/s,涨落潮平均流速1.0 m/s,可见温州以下河段对污

46、染物具有较强的稀释自净能力。表2.1-1 瓯江沿程潮流特征值表断 面龙湾杨府山江心寺梅岙山根圩仁(m3/s)涨潮量大2.431.371.130.400.06中1.971.110.710.270.04小1.670.950.600.120.02涨潮平均流量大12000760060002200370中9700615037001480270小800052703200660125涨潮平均流速大1.01.301.501.200.80中0.91.101.251.000.7小0.80.951.000.80.6潮汐:东海潮波进入浅海及河口区,受底和边界摩擦影响,呈浅海前进潮波型。潮汐特性为正规半日浅海潮。潮差、

47、历时不等现象明显,河口龙湾站潮差最大,平均为4.52m,最大达7.21m,潮汐沿江上溯时,潮差与潮量 沿程递减,涨落潮时差增大,瓯江沿程潮汐特征见表2.1-2。表2.1-2 瓯江沿程潮汐特征项目潮位()潮差历时高潮低潮站名最高平均最低平均最大平均涨潮落潮花岩头7.692.76-1.25-0.323.943.083:558:30梅岙4.612.39-1.62-0.774.883.164:238:02温州4.582.55-2.40-1.366.063.914:457:40龙湾4.502.52-3.49-1.997.214.525:266:59由上表可见,瓯江感潮河段的潮汐作用相当明显。入江污染物主

48、要在潮汐、潮流作用下迁移、稀释、扩散。龙湾的平均涨潮流量是圩仁平均流量的21倍,江心屿是圩仁8.1倍,山根是圩仁的0.6倍,因此瓯江(温州段)下游对污染物稀释降解主要是潮汐、潮流作用,而上游山根断面径流作用明显增加。3)海域(1) 潮汐浙江省沿海的潮振动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前进波。外海潮波进入河口港后,不断受到海底摩擦和反射,在结构与性质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结构上表现为由东往西,从深水到浅水,浅海分潮不断增加;在性质上潮波达到近岸时成为驻波,最大涨、落潮流速发生在中潮位附近,憩流时间发生在高潮后半小时内、低潮后1小时左右。本区为强潮地区,在瓯江河口平均潮差超过4m。瓯江水域各潮位观测站观测结果

49、见表2.1-3。表2.1-3 瓯江水域各测站的潮汐特征值 单位:cm 85高程项目站点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平 均高潮位平 均低潮位最大潮差最小潮差平均潮差梅 岙444-207303-105534224412清水埠421-203299-139573347440杨府山403-234283-170602349454乌 牛380-265270-195622343466状 元391-275280-194534224412七里港378-286275-195652328471黄 华348-316240223654318463海 思391-303289-203694338492乌仙头330-382239-2206

50、57298445连 屿341-349238-219680300457鹿 西338-308241-211644287452大岩头341-329238-20466329542小门岛354-305246-197639300443状元岙311-333209-219639232428南 山344-326254-201670310455江心寺407-242262-160567297422龙 湾376-293250-193648284443坎 门306-289200-173586277378洞 头64715536146630236391总体而言,瓯江口主要潮汐特征为:黄华、连屿、小门岛、鹿西、乌仙头、状元岙

51、、南山、坎门、洞头为正规半日潮,其余9个站为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本区潮差大,为强潮型水域。乐清湾区:平均潮差、最大潮差湾口到湾顶逐步增大。瓯江口内区:平均潮差分布呈口门向里逐渐增大而后再减小的过程趋势,最大潮差为口门至口内逐渐减小的趋势。瓯江口外区:以灵昆浅滩、洞头列岛和大门岛为中心,南北两侧向内平均潮差有减小趋势。平均潮差:乐清湾378457cm,瓯江口内段412492cm,瓯江口外段391452cm。涨、落潮历时特征:乐清湾涨落潮历时相近,口门处坎门站涨潮历时短于落潮历时,湾内的大岩头涨潮历时长于落潮历时。瓯江口内区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从口门向上差值逐渐增大。瓯江口外区涨落潮历时较接近。在

52、经向上东侧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而西侧则相反。本区为强潮地区,在瓯江口平均潮差超过4m,其潮汐特征值根据历史实测资料统计,结果如下:历年最高潮位 4.89m历年最低潮位 -3.43m平均高潮位 2.58m平均潮位 0.37m平均低潮位 -1.93m最大潮差 7.17m平均潮差 4.52m平均涨潮历时 5小时26分平均落潮历时 6小时59分(2)潮流属往复型强潮流,最大涨潮流速105cm/s,涨潮流向旋转240300;最大落潮流速98cm/s,落潮流向旋转110左右。(3)余流本地区的余流主要为径流、台湾暖流和打折沿岸流,最大流速可达25cm/s,流速值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减至底层流速很小其

53、流向随落潮流流向,随深度变化不大。根据瓯江水域各测站垂线余流流速及流向实测结果,乐清湾余流表层流速介于1038crn/s,底层流速介于912cm/s;瓯江口内段各测站余流均较大,最大可达50cm/s以上;瓯江口外段余流一般在40cm/s以下。(4)波浪温州湾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季为季风交替时期,偏南和偏北风交替出现。波向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多偏南(E、SE)向浪,冬季多偏北(N、NE)向浪。多年平均波高0.4m,最大波高2.6m。2.1.4地质与地震本市地基岩性,由基岩和第四纪土层组成,基岩岩性大部分为凝灰岩、流灰岩,主要颁在周围山区和平原中的零星残丘,一般均较坚实,

54、但局部地区风力剧烈。第四纪土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岩性基础较强,土壤结构一般分为:(1)耕地、厚度约30cm,布于地表;(2)人工土,主要分布在市区,厚度约1m,不能作建筑持力层;(3)淤积质粘土,一般埋深1.5m;(4)砂类土,厚度一般不大于10m,仅分布在沿瓯江部分地段,地下水位高,有流砂现象。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国家建委颁布文件,温州地震烈度属六度地区。2.1.5地形地貌全市以低山区丘陵为主,占全市面积的62.14%,平原面积占21%,海域面积占16.86%,大致呈“六山二地二水”结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分布低山、丘陵、平原、浅海滩涂、岛屿,具有五个层次的地貌特征。山脉属雁荡山脉,

55、系括苍山脉之南支,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056.6m,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东部和南部大部分为海积平原,间有丘陵,海拔3.5m。地形丰富多样,有利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发展,沿海沿江适宜开发利用作为多种用途的港口,沿海有西门、白门、桃花等岛屿10多个,占总面积的0.6%。龙湾区大陆海岸线呈南北走向,自然平直,滩涂广阔(一般滩宽46km),岸坡平缓(0.51)。由于入海泥沙丰富,岸滩迄今仍在不断淤涨,岸线基本上以每年10m左右的速度继续向海滩推进,滩面年淤高达10cm以上。滨海园区范围内地势开阔平坦,由西向东偏南倾斜,地面标高介于2.83.2m之间(黄海基准面),东

56、南约1km即为大海,西侧约5km为大罗山,山峰高600700m。2.3 社会环境概况2.3.1温州市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可分为西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东部平原滩涂区和沿海岛屿区。温州境内较大的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均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大小河流有150余条。据水利部门估算,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1.13亿立方米。截止2012年底,温州市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60个街道、64个镇(其中2个民族镇)、6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324个社区、208个居民区、856个农村新社区。温州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全国高速公路主干线同三线沿海大通道(黑龙江同山市至海南三亚市)贯穿温州全境。已经建成的金温铁路、温福铁路以及甬温铁路,构成了温州纵横交叉的铁路网。温州港是我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目前拥有市区老港区、杨府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