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者爱人》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9969976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仁者爱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仁者爱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仁者爱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五《仁者爱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仁者爱人》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仁者爱人教案20XX年11月30日教学目标:1、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义,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明确“忠恕”的内涵。3、背诵重点章节。4、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5、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重点:理解“仁”的丰富内涵。教学步骤:一、导入:20XX年11月12日下午,在“百家讲坛”演播室,在讨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问于丹:“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问:如何理解“

2、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明确:没有色彩:孔子的理论具有普适性。灰色是一种没有色彩的色彩。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康德语)”是也。问:“温度”是何意?明确:仁爱。下面我们来学习论语选读的第五课仁者爱人,把握孔子“仁”的丰富内涵。“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 仁爱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爱人。现在我们来了解孔子的修身之道:仁爱。板书:仁者爱人二、朗读课文,归纳字词句式。请学生朗读,把重要字词画出来。1、重点字音:(见学案)(1)衣

3、转 ()(2) 冕()(3) 瞽者()(4) 厩()(5) 齐衰()(6)弋()被发左衽()(8) 沟渎()(9) 出则弟() 衣裳()2、重要词语:(1)出则弟(2)谨而信 (3)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何如(5)尧舜其犹病诸(6)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盍各言尔志(8)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9)愿无伐善,无施劳 (10)然,固相师之道也(11)过之,必趋(12)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3)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14)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15)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6)岂若匹夫妇之为谅 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三、文本理解

4、:(一)仁的本!本(1.6)1、疏通文字:弟子:(1)指学生,与“老师”相对;(2)年轻人,与“父老”相对;(3)弟和子,与“父兄” 相对。入: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 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文:文化经典2、探究:孔子认为做人与学问是什么关系?明确:修养第一,做学问第二。孔子说到做人修养的哪些内容?最根本的是哪一条?明确:孝敬、责任、信用、博爱。“爱众”在文本中有哪些体现?3、板书:孝悌(根本)爱众亲仁(老者、朋友、少者;师冕;齐衰者、瞽者;鱼鸟 )结合学习 10.17 7.9 15.42 9.10 7.27( 二)实践仁爱的准则(4.15 5.12 6.30)1

5、、重点理解:“吾道一以贯之。”(注意句式的倒装,“道” “一”等重点字。)现代成语:一以贯之,意思是以一种事理贯穿着事情的始终或全部。加诸于我:诸,之于尧舜其犹病者:诸,之乎病:以为难何事仁:事,止,仅2、探究:孔子的关于“仁”的学说中贯穿了一个什么观念?明确:忠恕。“忠恕”的内涵:忠:【说文解字法】心在正中,不偏不倚,没有二心,即为忠诚,论语解释为:对人对事尽心竭力。“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上句中说明:臣事君叫“忠”,朋友之间叫“信”。这是最初的意思,现代词“忠诚”,可以对 待一切人。“忠”字的内涵:己欲立而立人

6、,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想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使别人行得通。(类推:自己有所作为,也使别人有所作为。)恕:【说文解字】从如从心,推别人之心如同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心理去体会他人的心理。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强给别人,这样推己及人。“恕”字的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今义是“宽恕”,原谅别人。)忠与恕都是仁爱的表现,但角度不同,忠是从“为”的角度讲,恕是从“不为”的角度讲,前 者为对己要求,后者为对人态度。做到“忠恕”这一点难不难?为什么? 孔子做到了吗?(从论语中找出依据说明。)明确:“赐也,非尔所及也。”“尧舜其犹病诸。”子路是孔子的高材生,可孔子也以为他做不

7、到, 那么恐怕就只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了吧。可惜我们在论语中还没有看到孔子对颜回这方面的评价。在卫灵公里,当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时,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尧舜可谓圣人,也感到为难。说明立人达人的境界非常之高,之难。忠恕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通向“圣”的路在哪里呢?就是仁吧。圣与仁的不同境界有什么不同?解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孔子所说的“必也圣乎! ”的境界。 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 做得到

8、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完全做到。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 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己及 人。说到底,也就是曾于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的“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谓时势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

9、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实行仁道, 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三)孔子言志(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重点词:盍:何不伐:自夸施:表白安:使动用法探究:师生三个人谈志向,你认为谁的境界最高?子路:求仁,豪侠,讲义气。颜渊:不违仁。道德修养非常高,不自夸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两

10、个学生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孔子安人:世界大同的理想课堂小结:1、忠恕的基本内涵及其不同角度:忠,就是要求自己尽心竭力,积极为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宽厚待人。前者从积极“为”的角度去做,后者从消极“不为”角度去做。2、实践仁爱的方法:(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帮助别人有所为。(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不强人所难。忠恕是实施仁爱的基本准则,对人的要求非常之高,常人难以做到,孔子是最接近仁爱的人。(四)仁爱的实践(10.17 15.42 9.10 7.27)(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子食于有丧之侧,未尝饱也。(3)子见齐衰者,冕

11、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必趋。(4)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探究:1、比较第(1)句与第(4)句,两者有矛盾吗?2、中国人打斗很不喜欢用暗器,常用的暗器是所谓“镖”。万不得已要用镖时,必定同时大喝一声:“看镖!”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些行为与儒家的思想有关系吗?3、从第(2)(3)句看,表现孔子什么思想?明确:对礼乐文化的重视。(五)孔子大仁爱观(14.17)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拈,管氏亦有反拈(dim)。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3?22

12、译文:孔子说:“管仲真不是大器之人呀!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家能世代收取市租,家里管事的人也不兼职, 这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 “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诸侯国君设有国 君会见时放酒杯的台子,管仲家中也有这个台子。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4.17探究: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另一方面肯定他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

13、样的仁爱观?明确: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是违背了 “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孔子)“墨子兼爱,无父也。”(孟子)探究: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明确:孔子以“仁”为善,以“孝弟”为仁之本,能“孝弟”

14、就是能仁。建立在“亲亲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 墨子以“兼爱”为善。 墨家之“兼爱”是超越宗法等级制度的“爱无等差”之爱。兼爱讲究平等,他对大家的爱与对他自己父亲的爱是放在同等地位上的,所以孟子说他是“无父也”。小结:“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的方法。“仁”延伸到朋友是“信”,“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延伸到自然就是“爱物”。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伸到父母兄弟是“悌”,“仁”延 伸到子女是“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仁”延伸到国家是“忠”。六板书:1仁之本孝悌2、仁的主要内容:(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积极为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人)3仁的实践:爱人言志: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朱熹语)问人:重人不重财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尊崇礼乐肯定管仲“大仁”: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