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954416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Abstract各专业全套优秀毕业设计图纸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56857,共19层,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面积为8700,一到十九层主要都是病房。 经过经济型和可行性比较,本设计决定采用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空调方式,则采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风机盘管采用高静压机型,风机盘管系统选用圆型散流器平射流形式。水系统则采用闭式水平同程垂直异程。地下室设置防排烟系统,选用变速风机,平时排风,发生火灾时排烟。 关键字: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Abstra

2、ct The topic for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about air-conditioning designof the Quanjiao Hospital Building in Quanjiao. The construction area isabout 56857 square meters. This is a nineteen-storey building with abasement, the basement storey is an underground garage and its area is about 8700 square m

3、eters. The upper storeys are mainly sickroom. Considing its economical performance and possibility, Direct fired LiBr absorption chiller is used as the hot or cold source of air conditioning. The fan-coil system plus an independent fresh air system is the main air-conditioning mode. The high static

4、pressure Fan-coils are used. The disk level diffusions are adopted. The vertically direct return system and horizontally indirect return system are used in water system。Smoke-control system is set up in basement. Variable-speed fans are Selected,which work as ventilated-fans in normal, but control s

5、moke in case of fire. Keyword:Air-conditioning systems, Fan-coil with independent fresh air system, Direct fired LiBr absorption chillerII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11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21.1 工程概述21.2 设计依据2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21.2.2 室外设计参数21.2.3 室内设计参数31.2.4 体力活动性质52 负荷计算6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6 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62.1.2空调冷负荷

6、计算方法63 空调系统方案确定163.1 空调水系统方案163.2 空调风系统方案183.3 空气处理方案213.4 气流组织方案223.5 送风量的计算223.5.1 送风量的计算公式223.5.2 送风量的计算过程及结果233.6 风机盘管的选型243.6.1风机盘管的技术性能参数表243.6.2风机盘管的选型263.7 新风机组的选型263.8 气流组织计算274 风管布置及水力计算294.1 风管水力计算概述294.2 确定风管尺寸304.3 风管阻力计算304.3.1 沿程阻力304.3.2 局部阻力314.4 风管阻力的校核324.5 风管水力计算步骤325 水管布置及水力计算35

7、5.1 水管管径的确定355.2 水管阻力计算355.2.1 沿程水头损失355.2.2 局部水头损失355.3 水管水力计算步骤355.4 冷凝水管设计405.5 冷水机组的选型425.5.1 几种常用冷热水机组的特点和使用场合425.5.2 冷热水机组的确定435.5.3 冷冻水泵选型435.5.4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455.6 卫生间机械排风475.7 制冷机房布置475.8 空调系统的保温防腐475.8.1 管道保温的一般原则485.8.2 管道保温层厚度的确定486 通风与防排烟设计496.1 常用防排烟方式496.2 空调建筑的防火防烟措施497 空调系统消声减振的设计方案517.

8、1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517.2 空调系统减振设计51总结53参考文献55致 谢56附录A57附录B69附录C92III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绪论绪论建筑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场所。现代人类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物中度过。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建筑环境对人们的寿命、工作效率、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暖通空调系统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建筑节能及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我国暖通空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系统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

9、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设计人员来说,通过我做的这个毕业设计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非常必要。空调设计方案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室内环境参数能否满足使用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工程投资、运行能耗和费用、系统安全性、调节性能、操作方便性、维护费用、环境影响、人员舒适性、机房面积、建筑美观性等诸多指标参数。设计方案的问题往往是根本性的问题,造成的损失通常较大,并且修改困难,影响时间长。因此方案设计是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次设计为全椒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工程设计,课题类型为工程设计,课题来源为社会生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本人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紧密联系专业理论的基础上

10、,系统的介绍了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的各环节,阐明了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反映了近年来暖通空调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技术。本次设计的空调方案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除了候诊大厅和少数房间使用风机盘管和新风单独送风外,大部分都使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混合送风。主要考虑如下:医院空调的目的不仅是提供和医疗需要的冷热环境,更重要的是对交叉感染、污染源排放进行控制。医院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治疗病人的场所,病人是弱式群体,对空气环境要求高,而且是昼夜连续使用,因此,这次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将满足人的舒适性放在首位。对于室内热湿环境,噪声控制,空气质量等方面要有比公共建筑更高的要求。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满足房间要求的

11、隔离性、灵活性、可调性和安全性整个系统合理利用资源,节省了能量,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精神。在对设备选型时尽量做到满足设计要求下以最经济的前期投资和最少的后期运行费用。- 57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 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工程概述与设计依据1.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全椒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位于全椒县,地下一层,地上19层,建筑总高度74.9m,地下一层为变电所、泵房、制冷站、锅炉房,地上119层为门诊、住院、医技、药房、管理办公等。1.2 设计依据1.2.1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 外墙:选用砖墙,内外粉刷,=370mm,K=1.49 W/m2K,衰减系数=0.15,延迟时间=12.7

12、h 1; 内墙:选用砖墙,=120mm,K=2.38 W/m2K,衰减系数=0.68,延迟时间=4.6h1; 屋面:选用保温屋面,保温材料为水泥膨胀珍珠岩,K=1.88W/m2K,衰减系数=0.64,延迟时间=4.4h 1; 外窗:外窗高为2000mm和3000mm两种,为单层窗结构;玻璃采用5mm厚的普通玻璃;窗框为木框窗,玻璃比例为80;窗帘为白色K=4.7W/m2K2: 楼板:选用面层+钢筋混凝土楼板+粉刷,K=0.65W/m2K,=0.22, =1.9h1; 门:外门高3000mm,选用双层金属门,K=2.98 W/m2K,内门高2000mm,选用木框单层实体门,K=3.35W/m2K

13、 3。1.2.2 室外设计参数地点:安徽全椒 北纬 3203 ,东经11846 室外设计参数见表1.1。 表1.1 室外设计参数 名称夏季冬季大气压力(kpa)100.4102.52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0-6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2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或相对湿度()28.373室外平均风速(m/s)2.62.61.2.3 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2。表1.2 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夏季 冬季新风机械通风换气次数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h.p排风(次/h)送风(次/h)大堂2665183010住院大厅2665183010门诊2665203

14、030医技2665203030候诊2665203030点滴2665203030手术2665233050产房2665233060ICU2665233060透析2665233060病房2665203060药房2665203030中心实验室2665203030管理办公26652030卫生间6-10库房3锅炉房平时6/事故12制冷站平时6/事故12变配电15泵房4中心吸引3太平间15钢瓶房3地下车库平时5/排烟61.2.4 体力活动性质体力活动性质可分为1: 静坐:典型场所:影剧院、会堂、阅览室等; 极轻劳动:主要以坐姿为主,典型场所:办公室、旅馆等; 轻度劳动:站立及少量走动,典型场所:实验室、商店

15、等; 中等劳动:典型场所:纺织车间、印刷车间、机加工车间等; 重劳动:典型场所:炼钢,铸造车间、排练厅、室内运动场等。所以本设计中办公楼属于极轻劳动,舞厅、健身房属于重劳动。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2 负荷计算2 负荷计算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和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据。 在室内外热、湿扰量作用下,某一时刻进入一个恒温恒湿房间内的总热量和湿量称为在该时刻的得热量和得湿量。当得热量为负值时称为耗(失)热量。在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补偿房间失热而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所需由房间除去或增加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16、2.1 夏季冷负荷的计算2.1.1 夏季冷负荷的组成 为连续保持空调房间恒温、恒湿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去除的湿量成为冷负荷。房间冷、湿负荷也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各种设备容量的依据。主要冷负荷由以下5种: 外墙及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透过玻璃窗得日射得热引起得冷负荷; 人体散热引起得冷负荷; 照明散热引起得冷负荷。2.1.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本设计中的夏季冷负荷计算采用次序负荷系数法。其对日射得热所形成的空调冷负荷,利用传递函数的基本方程和相应的房间传递函数系数产生空调冷负荷系数;对于经墙体、屋面、玻璃等结

17、构传热所形成的空调冷负荷,其利用与之相应的传递函数系数产生冷负荷温度,下面以6001房间为例计算夏季冷负荷: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式(2.1) 式(2.2) 其中:CL -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F - 外墙或屋面的面积,m2;K - 外墙或屋面的传热系数,W/(m2.);tw1 - 外墙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Nx - 室内设计温度,;tw1 - 以北京地区的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d - 不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ka - 外表面放热系数的修正值;kp - 外表面吸收系数的修正值:计算墙体时:按照

18、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取K0.94。南外墙冷负荷:aw=3.5+5.6v=3.5+5.6x2.6=18.06 W/(m2.) 由空调工程表3.7查得ka=1.01, 由空调工程附录7查得型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tw1,其结果见表2.1。表2.1 南外墙冷负荷 时间 tw1tdka kp tw1tNxKFCL11:0033.511.010.9432.75261.53.8x3.8-3x2=8.4485.5112:0033.232.4781.9013:0032.932.1878.3014:0032.832.0977.1015:0032.932.1878.3016:0033.132.3780.7017:

19、0033.432.6684.3118:0033.933.1390.3219:0034.433.6196.3320:0034.934.08102.3421:0035.334.46107.1422:0035.734.84111.9523:0036.035.13115.560:0036.135.22116.76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式(2.3)式中:C -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tNx - 室内设计温度,; Kw -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 Fw - 窗口面积, m2; tw1 - 外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可由空调工程附录13中查得; Cw - 玻璃

20、窗的传热系数的修正值,根据窗框类型可从附录12中查得; td -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可从附录15中查得。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根据ai=8.7 W/(m2.),aw=18.6 W/(m2.),由附录10查得Kw=5.94W/(m2.)。再由附录12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木框窗双层窗应乘以0.90的修正系数,由附录13查出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w1,根据上式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2。 表2.2 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时间tw1tdtNxCwKw FwCL11:0029.9326221.07612:0030.8249.91213:0031.5272.3414:0031.9285.1

21、5615:0032.2294.76816:0032.2294.76817:0032288.3618:0031.6275.54419:0030.8249.91220:0029.9221.07621:0029.1195.44422:0028.4173.01623:0027.8153.7920:0027.2134.568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式(2.4) 式(2.5)式中 :ts -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t -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可由空调工程表3.9中选取。 1)内墙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外边是走廊,所以t=2,=31.2,内墙为砖墙,K=2.38,=35, ,

22、所以 2)内门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外边是走廊,所以t=2,门为木框单层实体门,K=3.35,=35, F=,所以 CL2= 3.35x2.6x(31.2+2-26)=63W所以内围护结构冷负荷CL= CL1+ CL2=203+63=266W 透过玻璃窗进入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式(2.6)式中 Dj,max - 不同朝向的逐时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可由附录16中查得: Cs -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附录17查得; Ci -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附录18查得; Fw - 窗口面积(m2); Ca - 有效面积系数,由附录19查得; Clq -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量纲一的量,由附录20至附录23查

23、得。由附录19中查得双层木窗有效面积系数Ca=0.6,由附录17中查得玻璃的遮阳系数Cs=0.86,由附录18中查得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Ci=0.5;再由附录16中查得纬度32度时,南向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 Dj,max=174 W/ m2;因全椒地区属于北区,可由附录21查得北区有内遮阳的玻璃窗冷负荷系数的逐时值Clq ,用上式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3。 表2.3 南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间Clq CaCsCiFwDj,maxCL11:000.720.60.860.5174193.9312:000.84226.2613:000.8215.4814:000.62167.0015:000.4

24、5121.2116:000.3286.1917:000.2464.6418:000.1643.1019:000.126.9420:000.0924.2421:000.0924.2422:000.0821.5523:000.0821.550:000.0718.8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式(2.7) 其中: N -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n1 -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明装荧光灯、镇流器在室内n11.2;暗装荧光灯、镇流器在顶棚内时n11.0; n2 - 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可自然通风至顶棚时,n2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根据顶棚内通风情况n20.60.8; - 照明

25、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附录26查得; 室内照明采用200W明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客房内,故n1取1.2,灯罩隔热系数n2取0.8,开灯时间为16:0024:00,开灯时数为8小时,由附录26查得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上式计算,其结果见表2.4。 表2.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时间n1n2NCL11:000.11.20.820019.2012:000.0917.2813:000.0815.3614:000.0713.4415:000.0611.5216:000.3771.0417:000.67128.6418:000.71136.3219:000.76145.9220:000.79151.68

26、21:000.81155.5222:000.83159.3623:000.84161.280:000.2955.68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CLs qsnClq 式(2.8)其中: qs -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 见表3.15; n - 室内全部人数; - 群集系数; Clq -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附录27中查得。 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式(2.9)其中: Q - 计算时刻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qL -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 W ),见表3.15; nr - 计算时刻空调区的总人数; - 群集系数。 病房

27、属于极轻劳动,查表3.15,当室温为26时,成年男子没人散发的显热和潜热量为60.5W和73.3W,由表3.14查得群集系数为n2=0.93,根据每间房3人,在房间内总小时为24h,由空调工程附录27查得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按照上式计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值冷负荷和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结果见表2.5。 表2.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时间ClqqsnCLs qLCL1合计11:000.6660.530.93111.4073.30204.51315.91 12:000.74124.91204.51329.42 13:000.79133.35204.51337.86 14:000.82

28、138.41204.51342.92 15:000.85143.48204.51347.98 16:000.87146.85204.51351.36 17:000.89150.23204.51354.73 18:000.9151.92204.51356.42 19:000.92155.29204.51359.80 20:000.93156.98204.5361.49 21:000.94158.67204.51363.17 22:000.94158.67204.51363.17 23:000.95160.36204.51364.86 0:000.96162.04204.51366.55 各分项逐

29、时冷负荷汇总 由于室内压力略高于室外压力,因此不用考虑由室外空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现将上述各分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值列入下表,并逐时相加,以便求得客房内的冷负荷值, 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见表2.6。表2.6 各分项逐时冷负荷汇总表 时间外墙负荷内结构负荷窗传热负荷窗日射负荷人员负荷灯光负荷合计11:0085.51266221.08193.93315.9119.21101.63 12:0081.9266249.91226.26329.4217.281170.77 13:0078.3266272.34215.48337.8615.361185.34 14:0077.1266285.16167342.

30、9213.441151.6215:0078.3266294.77121.21347.9811.521119.7816:0080.7266294.7786.19351.3671.041150.06 17:0084.31266288.3664.64354.73128.641186.68 18:0090.32266275.5443.1356.42136.321167.70 19:0096.33266249.9126.94359.8145.921144.90 20:00102.34266221.0824.24361.49151.681126.83 21:00107.14266195.4424.2436

31、3.17155.521111.51 22:00111.95266173.0221.55363.17159.361095.05 23:00115.56266153.7921.55364.86161.281083.04 0:00116.76266134.5718.85366.5555.68958.41 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病房最大冷负荷出现在17:00时,其值为1187W,其他房间的冷热负荷计算见附录A。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3 空调方案确定3 空调系统方案确定3.1 空调水系统方案冷水系统优缺点见表3.1。表3.1 冷水系统优缺点见表 类型特征优点缺点闭式管路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

32、设置膨胀水箱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功率均低。系统简单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杂开式管路系统与大气相通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易腐蚀,输送能耗大同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于水力平衡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增加,初投资稍高异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不相等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低水量分配,调度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两管制供热、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冷的要求三管制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与换热器,但冷热回水的管路共用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

33、统较四管制简单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置较简单四管制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分开设置,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热,没有冷、热混合损失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3单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水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不能调节水泵流量,难以节省输送能耗,不能适应供水分区压降较悬殊的情况复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配备循环水泵可以实现水泵变流量,能节省输送能耗,能适应供水分区不同压降,系统总压力低系统较复杂,初投资较高变水量系统中的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水量的变化来适应输送能耗随负荷的减少而降低 ,配管设计,可以考虑同时使

34、用系数,管径相应减少 ,水泵容量、电耗相应减少系统较复杂,必须配备自控设备 基于本建筑为高层建筑、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特点只设一个水系统由于设计属于多层建筑且冷媒水都在同侧回供,水系统可均设为水平同程式。因该建筑是大面积、空调全年运行的高层办公楼,所以采用变流量系统;因单式泵比较简单且建筑只需一个系统分区,所以采用了单式泵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地处北京,无内区,无需同时供冷和供热且无特殊温度要求,因而采用

35、了两管制系统。 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地运行,设置两台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其中分别设一台为备用水泵;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控制器,起旁通之效,依据负荷的变化灵活的调节。为防止管网因杂质和积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响使用,在制冷机组、水泵回水管上加电子水处理仪和除垢器3.2 空调风系统方案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见表3.2。表3.2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 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设备布置与机房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 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 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车间柱间平台上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

36、积小 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风管系统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节能与经济性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 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间不经济 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各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 盘管冬夏兼用,内避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较长 安装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 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维护运行 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

37、房便于管理和维护 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布置复杂、易漏水温湿度控制 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 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满足空气过滤与净化 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 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消声与隔振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 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风管互相串通 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互相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迅速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表3.3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特点 优点 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各空调

38、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 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 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 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 使用季节长 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缺点 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维修工作量很大 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 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 水系统复杂,易漏水 过滤性能差适用性 适用于旅馆、公寓、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多层的建筑物中,需要增设空调的小面积多房间建筑室温需要进行个别调节的场合表3.4 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 供给

39、方式示意图 适用范围房间缝隙自然渗入图3-1 无规律渗透风,室温不均匀 简单、方便 卫生条件差 初投资与运用费用低 机组承担新风负荷,长时间在湿工况下工作 人少,无正压要求,清洁度要求不高的空调房间 要求节省投资与运行费用的房间 新风系统布置有困难或旧有建筑改造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图3.3.设新风机组,可随室外气象变化进行调节,保证室内湿度与新风量要求.投资大.占有空间多.新风口尽量紧靠风机盘管,为佳要求卫生条件严格和舒适的房间,目前最常采用此方式单设新风系统供给风机盘管图3-4图 3.4.单设新风机组,可随室外气象变化进行调节,保证室内湿度与新风量要求.投资大.新风送至风机盘管,与回风

40、混合后进入室内,加大了风机风量,增加噪声要求卫生条件严格的房间,目前较少采用此种方式机组背面墙洞引入新风 新风口可调节,冬、夏季最小新风量;过渡季大新风量.随新风负荷变化,室内直接受影响.初投资与运行费节省.须作好防尘、防噪声、防雨、防冻措施.机组长时间在湿工况下工作同上房高为6m以下的建筑物 本设计为医院综合楼的空调系统设计,系统的选定应注意档次和安全的要求,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来分类可选择四种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全水系统、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分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该系统是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负担室内空调冷负荷和湿负荷;空气水系统分为再热系统和诱导器系统并用、全新风

41、系统和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并用;全水系统即为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负荷,在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现代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冷剂系统分单元式空调器系统、窗式空调器系统、分体式空调器系统,它是由制冷系统蒸发器直接放于室内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对于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级别要求较高,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只能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不能起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在本次的建筑空调设计时不宜采用。终上所述,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机组,独立供给室内。3.3 空气处理方案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

4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新风单独送入室内,但是新回风的混合状态点很难确定,可能会室内相对湿度过高,太高就不能满足舒适的要求了。 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新风的这种处理方案的优点是:a.盘管表面干燥,无霉菌滋生条件,卫生条件好;b.制冷系数高,能效底;缺点是c.冷冻水系统比较复杂d.信风系统的冷却设备因负荷增加而需要加大规格e.风机盘管可能出现不希望的湿工况。 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

43、。 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处理,这种方式室内风口布置均匀,施工方便,美化环境。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 此工程的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决定采用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的方案。3.4 气流组织方案 此办公楼的风机盘管均选用卧式暗装在吊顶内,其主要优点是不占用房间的有效空间,冷冻水的配管与其连接和凝结水的排出都比较方便。送风均采用顶送风(散流器平送,顶棚回风)。顶棚上的回风口远离散流器,排风口布置在通道。该送风方式能使气流分布均

44、匀,流动畅通,不会出现死角和很大的吹风感。3.5 送风量的计算3.5.1 送风量的计算公式人体散湿量: 式(3.1)式中: 人体散湿量,kg/s; - 群集系数; -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 G - 1名成年男子每小时散湿量,g/h。湿负荷:= (kg/s);热湿比: (kJ/kg) 式 (3.2)送风量:(kg/s) 式 (3.3)式中: - 送风量,kg/s; - 室内冷负荷,kw; - 分别为室内状态点和送风状态点的焓值,kJ/kg。3.5.2 送风量的计算过程及结果以病房6001的送风量计算为例: 根据余热=1.19KW,余湿WX=0.304kg/h, 画热湿比线: =14092,

45、 取送风温差为7,空气处理方案过程线见图3.5。 图3.5 空气处理焓湿图 夏季室内状态点N的参数:室内温度26,相对湿度65% 送风状态点O点的焓值=55.2干空气 总送风量 新风量的确定:查空调工程表3.34知病房每人新风量为60m3h,由此确定的新风量和总风量的10比较,取大值(房间的新风量不能低于通风量的10)作为所需的新风量。则病房6001新风量L=max(603,5590.1)=180m3/h, 新风量=180m3/h根据图解法: 式(3.4) 确定点的位置,hM=51.06干空气, 回风量:qm ,F=qm- qm ,W=379 m3/h 盘管负担的冷量为:Q0= qm ,F(h

46、N- hM)=1.33 KW其他房间的计算方法同上,其数据见计算书。3.6 风机盘管的选型3.6.1风机盘管的技术性能参数表本工程设计所选择的各种风机盘管的技术性能参数见表3.5。 表3.5 风机盘管的技术性能参数 型号项目FP2.5FP3.5FP5FP6.3FP7.1性能风 量(m/h)高250350500630710中200270400500580低200300350450500冷 量W高17002300310038004300中15201900270033003800低14001600240026003150热 量(W)高25503450465057006450中228028504050

47、49505700低21002400360039004725输 入功 率标准型(W)2728304354高静压(W)4050657484噪 声d B(A)3435373840水 量(kg/h)250350530620700水 阻 (kPa)4.54.5101923风机型 式双进风多叶低噪音钢风轮离心风机叶轮数量11222电机数量11111电 源220V 50Hz热交换器构 造薄壁紫铜管穿V型双翻边铝翅片高效热交换器最 大工作压力(MPa)1接管进 水 管Rc3/4(DN20)出 水 管Rc3/4(DN20)凝结水管R3/4(DN20)备注: 风量是当机外余压为0Pa时的值。 冷量:进水温度12,

48、出水温度7,室外温度35;热量:进水温度40,出水温度45,室外温度7。 在实际使用中冷热量应考虑机组安装后系统管络,水泵,阀门,污垢等损失6%左右 工厂标准产品,每个模块进出水都为DN25内螺纹活结,水泵统连接参考安装图。 工厂标准产品,在环境温度低于16时不允许制冷运行,常年制冷工业冷水机组请向工厂咨询。 噪声值dBA是根据ARI测定条件(ARI STANDARD 260)测得在消声室内的声量。 风机盘管安全要求符合ZB J72 018的规定。 风机型式都为前曲多翼镀锌钢板离心式双吸风机,电机型式为分相电容式电机&滚珠轴承,供电为220V,50HZ。 换热器结构形式:铜管串套高效双翻边铝翅

49、片,胀紧成一体。3.6.2风机盘管的选型 所选的风机盘管是按参数表中的中档风量情况下的冷量进行的选型。 以房间6001为例,冷量Q=1.19kw,风量G=559m3 /h,当风量和冷量不匹配时以满足冷量为优先,然后校核风量。决定选用格力型号系列FP-10KW风机盘管机组1台,中速运行的风量为8703/h,水流量为960kg/h,机组的全冷和显冷量均能满足要求,并且还有一部分富裕量。其他房间选型见计算书。3.7 新风机组的选型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决定每层独立设一个新风机组,根据每层的新风量和冷负荷分别选择新风机组,选择结果见表3.6。表3.6 新风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 楼层新风量m3/ h新风负荷

50、KW型号额定风量m3/ h冷量盘管电机水流量水压降余压KW数量功率KWT/hKpaPa一层189228.7SYXF-4W200031.46排0.7510.225250二层276533.93SYXF-6W300045.96排1.114.143300三层420057.6SYXF-8W450069.76排1.519.143400四层420057.6SYXF-8W450069.76排1.519.143400五层420057.6SYXF-8W450069.76排1.519.143400六层420057.6SYXF-8W450069.76排1.519.143400七层420057.6SYXF-8W4500

51、69.76排1.519.143400八层420057.6SYXF-8W450069.76排1.519.143400九层420057.6SYXF-8W450069.76排1.519.1434003.8 气流组织计算 布置散流器,以病房6001为例,L=9.78m,B=3.8m,H=3.8m,对空调区域进行划分,均匀划分为4个小区域,所以散流器的数量为n=4。 选用圆形散流器,总送风量为559,假定喉部风速为3, 则单个散流器需要的喉部面积为 式(3.5) 选用喉部尺寸为的圆形散流器,则喉部的实际风速为 = 式(3.6) 散流器实际出口面积约为喉部面积的90%,则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 式(3.7) 散流器出口的风速为 式(3.8) 计算射程 =2.24m 式(3.9) 散流器中心到区域边缘距离为2.945m,根据要求,散流器的射程应为散流器中心到房间或区域边缘距离的75%,所需最小射程为:。因为2.24m大于2.2m,因此射程满足要求。 计算室内平均风速 0.166 式(3.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