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920245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5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肃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甘肃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甘肃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8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肃省 武威市 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实 施 方 案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二一三年四月项 目 主 管 单 位: 凉州区发展和改革局项 目 性 质: 新建报 告 编 制 单 位: 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工 程 咨 询 证 书: 工资甲10120070039报 告 审 核: 张 文报 告 编 制负责人: 詹有福 金世秦 技 术 负 责 人: 葛 锦经 济 负 责 人: 许凤林主 要 编 制 人 员: 詹有福 王海宁 谢泽生目 录1、 综合说明11.1项目概要11.2 项目背景11.2 项目范围、内容、规模与工期3

2、1.3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31.4 效益分析41.5 项目管理52、项目区概况72.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72.1 粮食生产72.2 农业水利设施82.3 中低产田改造82.4 农业机械化92.5 农技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92.6 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10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3.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2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54、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74.1 指导思想174.2 基本原则174.3 实施目标195、项目实施地点、内容及规模205.1 项目实施地点205.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15.3、主要技术措施216、工程设计256.1 田间工程建设内容256

3、.2 农田水利工程256.3土地平整工程设计336.4 机耕道设计3617、施工组织设计387.1施工条件387.2主要建筑材料及设备的来源387.3施工组织方案387.4施工进度安排397.5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408、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428.1水土保持428.2环境影响评价429、招投标设计459.1 工程招标范围459.2 招标方式459.3 招标组织形式4510、项目管理4610.1 组织管理4610.2 建设管理4610.3 资金管理4710.4 项目建后管理与运行管理4711、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4911.1概算编制说明4911.2投资主要指标5111.3工程概算附表512.

4、2.概算附表6412、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6812.1评价依据6812.2效益分析计算6813、保障措施7113.1 组织措施7213.2 技术措施7213.3 监督措施7413.4 政策措施7414、结论7615、附图772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 综合说明1.1项目概要项目名称: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实施方案实施单位:凉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凉州区农牧局建设地点:凉州区河东乡上腰墩村、汪家寨村和河东村建设期限:6个月配套面积:1万亩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5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

5、资金43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8万元。建设内容:衬砌浆砌石梯形断面斗渠7.8km,修建渠系建筑物41座;衬砌砼预制“U”型农渠14km,修建渠系建筑物630座;修建机耕道14km,平整土地2000亩,改良土壤1000亩。预期效益: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玉米)64万kg,除去成本新增产值52万元,节劳效益20万元。1.2 项目背景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国家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基础,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把粮食问题作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来考虑和安排,始终牢记把住18

6、亿亩的耕地红线,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不能动摇。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但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同时,生物燃料发展,导致全球粮食消耗量急剧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改善灌溉条件,改造中低产田,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改进耕作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控,实现粮食稳定增产,保证供需平衡,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必

7、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武威市凉州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较好,是甘肃省

8、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0-2020年)及甘肃省发改委召开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会议的总体部署,凉州区被列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粮食非主产区120个产粮大县”,担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神圣职责。积极开展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工作,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和政府为民富民的政策的重要体现,对促进实现武威市

9、城乡融合及全市共同富裕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武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农牧局、市水务局关于转下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武发改投资2012 1414号),受凉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编制完成了2012年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2 项目范围、内容、规模与工期1.2.1 项目范围、规模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范围为凉州区河东乡上腰墩村、汪家寨村和河东村,共配套建设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1万亩。1.2.2 项目内容与工期(1)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共衬砌渠道21.8km,其中衬砌浆砌石梯形断

10、面斗渠7.8km,衬砌砼预制“U”型农渠14km,修建渠系建筑物671座;修建机耕道14公里,平整土地2000亩,改良土壤1000亩。(2)建设工期项目计划工期6个月,施工期安排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1.3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工程概算总投资53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446.034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15.031万元,临时工程9.221万元,独立费用52.047万元,基本预备费15.667万元。项目总投资53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30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108万元,占总投资的20%。1.4 效益分析1.4.1 经济效益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

11、力(玉米)64万kg,除去成本新增产值52万元。同时由于工程的建设,节约了农民修渠浇水、频繁施肥等劳力,节劳效益20万元。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年际间波动幅度减弱,达到成本降低、产量稳定增加的目标。1.4.2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会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大大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对项目区农业科技人员、农户的农业新技术培训,有效提高项目区粮食生产的科技技术水平,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同时,通过项目区示范带动作用,使项目区周边区域农民提高科技意识,学会科学种田,达到成本节约、粮食增产。对农业服务体系的扶持、完善将会进一步增强本区域农业的服务功能。在项目区开展以

12、“三节”(节约用肥、节水灌溉、节约农药)技术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将会为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通过衬砌渠道等水利措施的运用,将会激发项目区农民的节水意识,项目区实行分区轮作制,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减轻耕地连年耕作的压力,又有利于土地的休养生息,降低病虫危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通过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与无机、农艺措施与良种良法相接合,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可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更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渠系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减少水资源污染,有利于群众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增强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3、。田间道路的配套完善,为机械化作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1.4.3 生态效益田间工程建成后,可大大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节约水量可用于发展林草,改善本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这对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渠、路、田的综合配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4.4经济评价指标(1)经济分析期:项目工程施工期为1年,经济计算期15年。(2)基准年确定:基准年选在工程开工的第一年。基准点为年初。(3)财务评价指标基准收益率取8%,经计算各项经济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见下表。序号项 目单

14、 位指 标评 价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8.6大于8%2经济净现值(ENPV)万元18.59大于零3经济效益费比(FBCR)%1.03大于14静态投资回收期Tt年8.41.5 项目管理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凉州区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审计、环保、水务、农牧、农机、农业开发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凉州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增粮食生产能力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和投资控制。领导小组成员及各科室人员要认真学习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的各项相关政策、条例、管理办法,

15、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所有项目顺利完成。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组织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项目建设严格按规划设计的范围、地点、规模组织实施,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规模、投资、建设期限、质量等负全责。对符合招标要求的项目,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进行招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6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2、项目区概况2.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凉州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武威绿洲的中心,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5935,北纬372315至

16、381254之间,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接,南与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相靠,西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连,北与永昌县、民勤县相邻。辖区东西长约122km,南北宽约90km,西南部为山区,中北部为走廊平原区,东部为沙漠区,总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趋势,海拔高度在14403262.9m之间。全区总面积5081km2,其中:山区1311km2,走廊平原区1974.51km2,沙漠区1795.49km2。凉州区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具有寒冷、干燥、多风的特征。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年日照时数2500h,年均气温7.8,无霜期150天,干旱天数120天,降水量160mm,蒸发量2020mm。土壤类型以

17、中壤土为主,土壤容重1.42t/m3,田间持水量23%左右。凉州区作为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较快的主要区域,是一个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区,全区有耕地面积146万亩。全区辖37个乡镇、2个生态移民指挥部,449个行政村,总人口10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2万人,农村劳动力40.84万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等。2012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13.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54元。2.1 粮食生产凉州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紧缺,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始终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凉州区认真实施科技增粮行动和高产创

18、建活动,积极落实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立足区位优势,紧抓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良好机遇,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在粮食生产上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粮食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在黄羊、西营灌区形成了40万亩的优质加工玉米基地,年产量达30万吨;在张义、西营灌区形成了8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年产量达20万吨,粮食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通过用科技、挖潜力、创高产,着力打造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

19、、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全区粮食生产发展迅速。2012年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73.27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55万吨左右,平均亩产达到746kg。2.2 农业水利设施近年来,凉州区抓住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动农民自筹资金和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等多种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灌溉农田实行渠路田配套,并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凉州区已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输结合,干、支渠道相配套的水利工程灌溉体系,累计建成各类渠道14145条8391.32km,建成黄羊、南营、

20、西营3座中型水库,总库容9994万m3,有效保灌面积134.4万亩。2.3 中低产田改造自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以来,凉州区认真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多个乡镇开展了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技术,通过耕地地力调查、土壤养分测试和田间试验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进一步挖掘土壤的增产潜力,使全区中低产田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土壤肥力不断增强、作物单产增加、肥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肥料浪费减少,通过养地用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田改造、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凉州区110万亩中低产田中的42.4

21、6万亩已得到有效改造。2.4 农业机械化凉州区积极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铺膜施肥播种、联合收割机高茬收获、秸秆综合利用、玉米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深松作业、机械化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等多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机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引导扶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农机大户,加强农机维修、销售、作业“三大市场”的监督管理,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低耗、高效、健康和谐发展之路。2012年底全区各种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了20.21万台(件),大中型拖拉机有2853台,配套机具3146台,全区粮食作物耕、播、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7%,其中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

22、达到59%。2.5 农技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凉州区基层农技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推广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区、乡、村、组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农技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职能是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截止2012年底,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14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30人。中心现有办公大楼1栋,建筑面积2786 m2,2吨取暖锅炉1台;气调冷库1座,占地100 m2;化验室1座,占地面积640 m2,车库面积110 m2,库房230 m2,实验玻璃温室1座,面积400 m2

23、,电脑复印机、扫描仪办公设备基本完善。拥有各类仪器设备860套(件),资产452.8万元。近年来,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省、部列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等项目,积累了丰富推广经验。凉州区农机服务体系较为健全,设有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和农机监理站等农机化管理、推广和服务机构,各乡镇均设有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现有各类农机人员200人,其中技术人员105人,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个,具有较强的技术推广力量。2.6 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区集成推广应用地膜覆盖、垄膜沟灌、科学施肥、病虫综防等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应用,粮食品种不断更新优化,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使农业综合

24、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有效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农业部门按照当前粮食生产发展对品种优质、高产、高抗的总体要求,以国家良种补贴政策为契机,大力推广各类农作物优良品种,扩大主导品种种植规模,推进良种区域化布局和统一供应,引进马铃薯、小麦、玉米新品种100多个,筛选出适合凉州区种植的当家品种10个以上。马铃薯品种重点推广了陇薯3号、大西洋、克新1号等高淀粉和加工专用品种;在小麦品种重点推广了陇春26号、永良15号等优质高产高蛋白品种;玉米主推甘鑫2818、吉祥1号等高产优质品种。同时,凉州区设立综合科技试验示范点,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对引进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品比试验、栽

25、培技术试验。近年来,凉州区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农田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新技术,集成组装推广了玉米垄膜沟灌、免耕种植等栽培技术模式,积极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连续四年开展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高产、抗病、抗倒伏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综合运用合理密植、优化施肥结构、加强水肥管理和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等措施,保持了粮食产量稳步提高。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11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凉州区是一个以生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啤酒大麦

26、为主的农业大区,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基础,但由于老式耕作方式和严重老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凉州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机械化水平低,阻碍了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凉州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着力搞好凉州区粮食增产能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1)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虽然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较好局面,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安全面临七大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维护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

27、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为次,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支持“三农”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应对粮食和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财政部门建立多项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支农惠农力度,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20

28、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意见指出,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着力加强800个产粮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水增粮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继续实施粮食丰产

29、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改良引进品种,推广应用新的灌溉、种植、耕作、施肥等新技术,降低产粮成本,增加单位产出,提高粮食质量。因此,项目的实施首先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2)是项目区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凉州区虽然是农业大区,但目前仍为传统农业,新型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

30、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薄弱,设施不配套,尤其是田块不规则、渠路不配套、病虫害侵害严重,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科技水平较低,农民增收困难。通过项目的建设,配套田间灌溉渠系,修建机耕道,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提高生产条件。(3)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凉州区农业生产受传统思想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大片耕地仍为老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机耕路不通,田间配套率极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通过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使凉州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灌溉水利用率、机械化作业率全面提高。同时,通过增加财政投资,可以充分引导和调动农

31、民投工投劳和建设项目的积极性,通过修建渠道、配套渠系建筑物、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整修机耕路、科技示范和培训,进一步提升项目区整体形象和水平。(4)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对农民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科技培训,既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须条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可靠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的根基在农

32、业、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5)项目建设可以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内农业科技人员、财会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和新品种的推广及科技的嫁接,可以全面提高项目区内农业生产力水平。使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农业科技的载体和成果转化的平台,使项目区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新品种的展示基地、辐射源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

33、素质的培训课堂。(6)是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提高土地产能的需要。凉州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田常因缺水、不能适时灌溉、施肥不当、选种不精、病虫害范控不利等因素,造成粮食减产。通过田间工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平整、推广优良品种、推广各项农业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粮食产量。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国家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决定、意见,特别是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

34、。同时,凉州区作为一个商品粮基地,已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02020年)。因此,项目的建设有国家政策、规划的支持,是完全可行的。(2)项目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地域广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独特,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作物生长季节温差可达10左右,农作物的品质非常好,为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提供了特别优越的条件。项目区土壤质地良好、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3)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项目区境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乡村道路已基本实现硬化,水、电配套程度

35、得到很大提高,通讯、信息网络做到基本覆盖。项目区农技推广网络初步建立,随着国家对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使各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取得长足发展。(4)农民群众认识不断提高,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更加关注和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取消农牧业税后,又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广大群众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群众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愿望十分强烈,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迫切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5)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

36、技术支撑。随着国家“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项目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在逐步的建立和完善。市、区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镇有农技站,参与农业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增多,各村委会都配备了科技宣传员,并定期开展农业科技宣传培训,群众受教育面达85%。已建成“村有科技宣传员、组有致富带头人、户有科技明白人”的服务网络,为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综上所述,凉州区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4、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4.1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37、展观,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及中央、省、市“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面实施节水增收工程,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装备水平,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和政府抓粮积极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38、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4.2 基本原则(1)立足区内,完全自给。突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区内粮食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科学有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好粮经争地矛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特别是玉米)稳定。(2)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配套改

39、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3)优化布局,突出重点。要综合考虑区内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粮食生产基础,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着力打造区内粮食生产核心区,围绕七个灌区,依托产粮大镇(乡),划定重点建设片区,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形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围绕全区粮食增产目标,统筹规划粮食主产乡镇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统一规划重点乡镇建设内容,同步实施各类农业建设项目,确保项目衔接和配套。根据投资可能,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和建设进度,有计划、分

40、步骤地推进各项建设,加快改善区内粮食生产条件。(5)创新机制,持续发展。深化全区农村改革,综合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支持粮食乡镇发展经济,建立主产乡镇利益补偿制度,形成区内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项目整合,强化分工协作。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注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区内农业用水模式和价格机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凉州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6)多元筹资,加大投入。进一步调整全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区、乡财政支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力度,涉农投资也要向粮食主产乡镇粮食产能项目倾斜。进一步

41、完善区内惠农政策落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区内农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4.3 实施目标2012年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凉州区河东乡上腰墩村、汪家寨村和河东村发展高产稳产田1万亩,耕地质量将逐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以上;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玉米单产由2010年-2012年三年平均的720kg增加到784kg,亩增产64kg,总产量由0.72万吨增加到0.78万吨,增产64万公斤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5、项目实施地点、内容及规模5.1 项目实施地点5.1.1 实施地点选择原则(1)耕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2)

42、水利骨干工程较为完善,灌溉用水方便;(3)群众基础好,科技种粮的积极性高;(4)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便于项目实施后运行管理。5.1.2 项目实施地点确定结合2013年凉州区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凉州区 2012年度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继续确定在河东乡汪家寨村、上腰墩村和河东村实施。5.1.3 项目实施地点基本情况凉州区河东乡位于武威城区以东30km处,西接武南镇,东临谢河镇、黄羊镇,平均海拔1600 m,年均降雨量272 mm,年平均气温18,全年无霜期140天。耕地面积5.1万亩。全乡辖村民委员会11个,现有总人口17837人,总户数3678户。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

4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6290元。全乡现有学校总数11所,在校学生2734人,教师总数135人;医院、卫生院1所。2012年河东乡项目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及畜牧业,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土壤肥力较低;农作物种植主要为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瓜菜、油料等。项目区汪家寨村、上腰墩村和河东村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和以油菜籽、日光温室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畜牧业以养羊、良种母牛和改良良种羊为主。林果业主要以皇冠梨、枸杞等经济林为主。项目区为河水灌区,已有较完善的灌溉骨干设施,但项目区内仍有部分斗、农渠未配套完善,不能满足项目区灌溉需要,尚未形成完善的田间灌溉系统

44、。本次计划对现有田间渠系重新进行规划,衬砌斗、农渠,完善配套各类建筑物,提高现有渠系的灌溉水利用率。5.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012年度凉州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1万亩(其中平整土地2000亩、改良土壤1000亩),衬砌浆砌石梯形断面斗渠7.8km,衬砌预制“U”型农渠14km,修建渠系建筑物671座。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表5-1。表5-1 田间工程建设内容表乡镇村名工程措施衬砌 斗渠(km)分水闸(座)车桥(座)衬砌农渠(km)农渠建筑物(座)土地平整(亩)机耕道(km)土壤改良(亩)小 计7.82615146302000141000河东乡

45、汪家寨村3.813731353004200上腰墩村3106731512008600河东村132418550022005.3、主要技术措施针对目前凉州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对现有的田间渠系进行配套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改进耕作制度,开发利用有限资源;推广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及配套技术,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防控重大病虫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5.3.1 改善灌溉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加强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路建设,增加优质高效田种植面

46、积,提高机械化耕作率,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深翻作业,加厚耕作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质化进程,改善土壤水、气、热状况,建设高产稳产粮田,进一步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本次拟对项目区斗渠9km和农渠14km进行防渗衬砌,并配套分水及其他交叉建筑物,使斗、农渠渠道水利用率达到0.85以上,同时,建设高产稳产粮田1万亩,并对其中2000亩耕地进行平整,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提高至0.65以上。可使项目区农业灌溉节水54.8万m3。5.3.2 推广优良品种按照当前粮食生产发展对品种的高产、优质、抗倒性等总体要求,实行主导品种推荐制度,科学规划,合理布

47、局,结合当地土壤、气候和市场特点,帮助农民选用适宜的品种,扩大主导品种的种植规模,推进良种区域布局和统一供应,使区域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以上,促进良种合理布局,为农民提供良种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通过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提高粮食单产,使品种更新的增产能力占到总增产能力的30%左右。5.3.3 改进耕作方式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减少冬春土壤风蚀沙化,保护耕地质量,做到耕地用养结合,形成耕地利用的良性循环。5.3.4 推广重大技术措施重点集成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合理密植、适期晚收、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单产。5.3.5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节本

48、增效和劳动力替代作用,加快推进玉米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积极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促进经济、实用、高效的中小型农机进村入户,加快推广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机械化技术,提高机械化生产普及水平,玉米机耕、机播、机收综合水平达到55%以上。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包括:秸秆覆盖技术、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深松技术。实施的主要内容: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田间作业,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残茬覆盖率应不小于30,采用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积极推广机械深松作业采用全方位深松机、铲式

49、深松机等深松作业机械,开展深松作业,深松深度达到40cm以上,不打乱原有土壤层次分布,改善农作物根系的生活环境,使肥沃土层保持在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部位,能够吸收利用较多的水分与养分,使农作物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倒伏,有利于高产。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化肥深施技术是将化肥定量均匀地施入到地表以下作物根系密集部位,使之既能保证被作物充分吸收,同时又显著减少肥料有效成分的挥发和流失,达到充分利用肥效和节肥增产之目的。化肥深施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靠传统的手段是很难做到的,靠专门作业机械可以实现化肥深施。重点解决玉米机收的瓶颈,示范推广全程机械化以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和保护性耕作为关键生产环节,加快推进项

50、目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使全区玉米耕种收割机械化水平达到55%,其中:机耕整地达到70%,机械精量播种达到62 %以上,机械收获达到33%。5.3.6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加强对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系统监测、预报,及时、准确地预报重大病虫的发生趋势,适期开展防治,有效降低损失。建立机械化专业防治队伍,对重大病虫害进行统一防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根据不同区域常年灾害性气候发生规律和各种主要作物的生育特点,因地制宜搞好作物布局,在作物品种、栽培技术上主动适应自然条件,加强抗旱防洪能力建设,趋利避害。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实行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减少病虫害损失。玉

51、米重点做好棉铃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建立健全重大灾害预警机制。通过该项措施的实施,玉米生产灾害损失率下降23个百分点。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项目区改造现有灌溉设施,改善了生产条件;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推广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及配套技术,加快了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防控自然灾害及重大病虫害能力得到了增强,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玉米单产能明显提高,项目区玉米每亩可增产64公斤,节约劳动力等各项成本20元,实施1万亩高产稳产农田,共可增加玉米产量64万公斤。6、工程设计6.1 田间工程建设内容根据建设目标,结合粮食生产区

52、域布局和总体规划,并依据规划要求,田间工程主要建设内容:(1)衬砌渠道21.8km,其中衬砌浆砌石斗渠7.8km;衬砌 “U“型砼预制农渠14km,配套各类建筑物671座;(2)土地平整2000亩;(3)土壤改良1000亩;(4)修建机耕道路14km。6.2 农田水利工程6.2.1灌溉渠系介绍本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利用地表水即黄羊河河水。根据项目区现有灌溉设施状况,项目区从黄羊灌区四干三支、四支配水到斗、农渠。通过田间渠道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水条件,有效提高项目区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益。6.2.2灌溉渠系布置项目区内已有较完善的灌溉骨干设施,

53、本次只对田间灌溉系统进行规划布置。规划斗渠平行于等高线布设,单侧输水,农渠垂直于等高线布设,双侧和单侧输水,各级渠道间距根据项目区地形,合理确定。6.2.3灌溉设计保证率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第3.1.2条规定,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地面灌溉以旱作物为主,灌溉设计保证率取50-75%。根据项目区水土资源,作物组成、气象水文、水量调节程度,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项目实施后,使原来的土渠改建为防渗渠道,渠道水利用系数将提高到0.8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6.2.4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6.2.4.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54、SL2522000规定,工程属等小(2)型工程,依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工程级别为5级,建筑物级别5级。6.2.4.2地震设防标准依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烈度按度设防,抗震设计采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6.2.4.3水质标准项目区灌溉水质较好,引用水源PH值为7.6,矿化度0.8g/l,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规定。6.2.5工程总体布置近年来,通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灌区的骨干工程(干支渠道)已进行改造衬砌,但项目区现有的田间斗农渠道还未配套或配套不完善

55、,本次只对田间灌溉系统进行规划布置。规划斗渠平行于等高线布设,单侧输水,农渠垂直于等高线布设,双侧和单侧输水,各级渠道间距根据项目区地形,合理确定。6.2.6灌溉制度项目区设计水平年灌溉制度,根据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2013)定额以及多年来群众积累的科学用水经验确定。表6-1 设计水平年主要粮食作物灌溉制度表灌水种类作物所占面积(%)灌溉 定额(m3/亩)灌水 次数灌水 定额 (m3/亩)灌水时间(月-日)灌水延续时间(d)灌水率(m3/s)/万亩始终中间日玉米37315010010月2日11月15日10月24日450.071405月7日5月31日5月19日250.052456月1日6月25日

56、6月13日250.0573406月26日7月20日7月8日250.054457月21日8月9日7月30日200.0715458月10日8月24日8月17日150.094小麦36280010010月2日11月15日10月24日450.131605月7日5月31日5月19日250.12606月1日6月25日6月13日250.13606月26日7月20日7月8日250.1大麦27260010010月2日11月15日4月24日450.0261905月7日5月31日5月19日250.0262706月1日6月25日6月13日250.021综合灌溉定额288 m3/亩6.2.7斗农渠设计流量确定项目区田间输

57、水由斗渠控制,每条斗渠设计流量均为0.4m3/s,分二组轮灌,一次灌4个农渠,每个农渠设计流量为0.1m3/s,农渠以下临时毛渠按田间入畦流量控制,一次灌4个小畦,因此确定斗农渠采用不同断面,农渠断面根据轮灌方式确定,断面较小。项目区土壤透水性0.15m/h,畦田比降为1/100-1/200,根据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入畦单宽流量控制在36 L/s,设计小畦宽4m,则入畦流量为:Q畦=640.001=0.024 m3/s一条农渠一次灌4个小畦,则农渠设计流量为:Q农= 4Q畦=0.096m3/s,即农渠设计流量为0.1m3/s,每条斗渠同时控制4条农渠输水,则斗渠设计流量为0.4 m3/s。6.

58、2.8斗、农渠横断面设计根据项目区地形以及农民灌水习惯,同时参考在作物生长期风速、蒸发量、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作物品种、群众管理水平等确定灌溉方式,根据田间工程布置现状和运行条件,并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渠道断面,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定斗渠采用浆砌石梯形渠道,农渠采用预制砼“U”渠道衬砌。6.2.8.1斗渠横断面设计新建斗渠采用浆砌石梯形断面。浆砌石渠道在项目区是普遍使用的一种工程节水衬砌形式,其优点为:(1)工程易施工,可就地取材,材料充足;(2)地形适应能力较强,且抗冲刷冻胀能力较强;(3)整体性强,防渗效果优;(4)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现状斗渠一般垂直等高线布置

59、,纵坡较陡,流速较大,为充分利用浆砌石抗冲刷能力强的特点。浆砌石衬砌梯形道设计参数:边墙及底板均采用C15细粒砼砌石衬砌,渠深70cm,渠道上口宽155cm,底宽50cm,砌石厚25cm,渠道边坡1:0.75。6.2.8.2农渠横断面设计新建农渠采用砼U形槽衬砌。砼预制“U”形槽衬砌渠道是近年来应用最多的一种断面型式,其具有水流条件好,施工速度快,抗冻胀能力强等优点,但一般只用于流量小,断面较小的渠道。项目区且农渠大多平行等高线布置,农渠设计流量一般在0.1m3/s,流速较小,采用砼预制“U”形槽衬砌。U形断面渠道设计参数:渠深50cm,渠口宽55cm,圆弧半径25cm,圆心角159.6,为增

60、强抗冻胀性能,采用厚度5cm的C15砼预制块衬砌。6.2.8.3渠道纵坡设计渠道纵断面设计,在原渠线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渠道水位分析计算,根据斗、农渠控制面积内地面点的高程和上级渠道可提供的水位,扣除各级渠道建筑物损失进行计算。经实测,斗渠纵坡一般在1/100-1/150之间,农渠纵坡一般在1/300-1/500之间。6.2.8.4渠道水力计算根据选定的有关参数,按照渠道均匀流公式进行渠道过水断面的水力计算。计算公式:式中:过水断面面积(m2);谢才系数(),用曼宁公式计算;水力半径(m);渠道纵坡;渠道糙率。渠道断面尺寸详见表5-1、5-2。表5-1 斗渠水力要素表设计流量(m3/s)设

61、计水深(m)流速(m/s)渠深(m)底宽(m)超高(m)纵坡糙率0.400.371.380.600.500.291/1000.0250.400.401.180.600.500.301/1500.025表5-2 农渠水力要素表设计流量(m3/s)设计水深(m)流速(m/s)渠深(m)圆弧半径(m)超高(m)纵坡糙率0.100.211.310.500.250.291/1000.0170.100.280.890.500.250.221/3000.0170.100.330.730.500.250.171/5000.0170.100.410.560.500.250.091/10000.017渠道允许不冲流速,参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F防渗衬砌渠道允许不冲流速砼预制块参数不冲=2.5m/s,浆砌卵石渠道流速为5m/s,计算渠道最大流速为1.38m/s,小于允许不冲流速,满足渠道运行中的抗冲要求。渠道允许不淤流速,参照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郭元裕主编农田水利学第三版介绍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的不淤流速计算公式:cd=C0 Q0.5式中:cd 渠道不淤流速,m/s;C0 不淤流速系数,按所列表中数据,取0.4;Q 渠道设计流量,m3/s,计算中斗渠取0.4,农渠取0.1。根据渠道设计断面,计算得斗渠最小流速为1.18m/s,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