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29892149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燕子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教学目标

2、: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

3、查字词的读音。(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2)学生齐读2、掌握生字的写法: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1)学生读课文。(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3、学生交流。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5、指导朗读(1)激发情感

4、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2)自由朗读。(3)指名试读、齐读。6、指导背诵。(1)学生说该怎样背?(2)看板书练习背诵。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四、指导写字。四:作业。1、抄写词语三遍。2、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第二课时一、复习:、读课文第一段。、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交流填空。二、学习课文第二段:、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学生交流。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4、

5、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学生同桌、全班交流。(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3)出示填空题。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学生完成填空。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读好上面的一段话。()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读好最后一句话。、有感情朗读第二段。()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6、。()指名读,评议。()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指导背诵。()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学生试背()齐背三、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交流。、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交流。、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朗读有关句子。、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偶而、沾、小圆晕)理解:小圆晕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7、。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朗读有关句子。、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指导背诵。四、学习课文第四段。、指名读第四段。、学生质疑。、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4、理解句子。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6、感情朗读。7、指导背诵。五、总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六、作业:、造句:偶尔活泼、背诵课文。外形活泼机灵板书:燕子 赶来飞行轻、快休息音符2、古诗两首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

8、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2、会有感情地背诵两首诗,默写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诗句是重难点。(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会背这两首古诗)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7个字。2、学习咏柳,指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诗意。3、感情背

9、诵古诗,初步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唤起经验,回顾导入。1、师: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吗?一起来背一背。师生齐背回乡偶书。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另一首有名的古诗咏柳。(板书课题与作者、朝代)3、齐读课题。教学生字“咏”,是形声字,歌颂、赞美的意思。4、师:题目就是生:赞美柳树的意思。师:顾名思义,这也是一首描写哪个季节的古诗?生:春天(教师板书:春天)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妆”,后鼻音,意思是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绦”:一种丝

10、织的带子。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丝绦”就是丝带,绿丝绦,绿色的丝带诗中指的是什么?(柳树)。所以此处用了什么手法?(比喻)“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3、齐读全诗。三、诗中有画,理解诗意。1、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自己先说说诗歌的意思。2、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3、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教师边板画引领学生说诗意。句子中告诉我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高)“一树高”中的“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也就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什么?(翠绿的叶子)这叶子,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这一句描写是:柳树

11、(板书)再引领学生一起说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再出示:“妆、一”两字,让学生巩固意思。(2)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也用了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柳条比作绿丝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教师边板画引领学生说诗意。柳树上,垂下无数条好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来。这一句描写是:柳条(板书)再引领学生一起说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再出示:“万条、绦”,让学生巩固意思。(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这一句写的是:柳叶(板书)引领学生一起说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

12、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教师小结:写景类的古诗,我们可以借助图画来理解诗意。 诗人咏的、赞美的仅仅是柳树吗?还是什么? (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4、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四、感情背诵,体会感情。1、尝试感情背诵古诗。2、配乐朗诵古诗。五、学写生字,教师指导。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齐读并组词:咏、碧、妆、裁、剪、滨、紫。2、指导学生书写并范写:咏、紫。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板书设计: 咏

13、 柳 赞美 (唐)贺知章 咏 紫 春天 比喻 柳树 柳条 柳叶 作业布置:1、感情背诵古诗并默写。2、写出咏柳诗意,并背下来。3、完成生字抄写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复习咏柳,会认2个生字。2、学习春日,并会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3、感情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直接导入。1、感情背诵咏柳,回顾诗意。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板书课题及其作者朝代:春日。【宋】朱熹)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泗”“滨”都是形声字。3、齐读全诗。三、理解诗意,体会

14、情感1、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2、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3、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这里可以讲,寻找春天、春色。“泗水”,水名; “滨”,水边。全句的意思是: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去寻找春色。齐读并说该句诗意。(2)无边光景一时新: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无边”,很多,无数; “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

15、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齐读并说该句诗意。(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因为有了春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齐读并说该句诗意。(相机板书:东风万紫千红)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板书: 多姿多彩 生机勃勃)4、连起来尝试说诗意一起说诗意。5

16、、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四、感情背诵,升华感情。尝试感情背诵古诗。五、拓展阅读,课外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板书设计: 春 日 (宋)朱熹 东风万紫千红 多姿多彩 生机勃勃作业布置:1、背诵古诗并默写。2、写出咏柳诗意,并背下来。3、 完成课堂作业本与词语手册上面的练习。4、 完成标准练与测。5、 预习第3课。3、荷花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17、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看似一大幅活的画。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作

18、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

19、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5、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能仿照课文写一处景物。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荷花的美。3、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荷花的美。教学过程:一、唤起经验,回顾导入。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非常爱荷花,他在

20、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和作者)。荷花又叫“莲花”。(板书:莲花)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3、诗人杨万里也非常喜欢荷花,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赞美荷花的古诗,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 风光不与四时同。 树阴照水爱晴柔。接天莲叶无穷碧, 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板书:莲蓬,并正音,“蓬”读轻声。)莲蓬里面有莲子,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莲心可入药。荷的地下茎叫藕,藕可以生吃

21、,也可以熟吃。3、师:喜欢荷花吗?(生:喜欢)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今天我们就跟他一起去大饱眼福,好好欣赏一下美丽的荷花。4、齐读课题与作者。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课文读好后再读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2、出示生字:要求学生在下面不出声地读,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读,并给生字组词。相机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的意思。挨:读一声,靠近,挨挨挤挤、挨着、挨家挨户;读二声,遭受,挨打、挨饿、挨骂、挨揍。衣裳:“裳”读轻声。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蜻蜓: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蜻和晴,蜻与虫子有关,左边是虫字旁。“蜓”是形声字,注

22、意“廷”不是“延”。胀:饱胀。3、出示课文中难读的句子,指导读好儿化音和“似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4、师生齐读全文。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引导观看插图)师:读了课文,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你有什么感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美)2、师:荷花美,到底美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到底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美?让你感觉很美?可以一段一段来找。试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来概括。3、师生交流:荷花美,美在香味,美在姿态,美在颜色。教师相机板书:香味 姿态 静态

23、 动态 感受 颜色 四、学写生字,教师指导。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齐读并组词。2、指导学生书写。蹈: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十四笔是“一”。“蜓”是形声字,注意“廷”不是“延”。3、并范写:蹈、佛。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板书设计: 3荷花 叶圣陶 蹈 佛 莲花 莲叶 莲蓬 香味 美 姿态 感受 颜色 作业布置:1、课文读2次。2、词语抄2次。3、完成生字抄写本。第二课时课时目标:2、 复习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喜爱荷花的思想感情,并且受到熏陶。4、体会作者

24、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直接导入。1、听写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批改,并订正。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板书课题及其作者)3、播放荷花的动画,辅以古筝音乐欣赏。师:欣赏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4、师:还记得课文描写了荷花哪几方面的美吗?(回顾上节课内容)二、读中悟美,体会情感(25分)(一)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香味美”。1、出示第一小节: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2、抓住“一就”和“赶紧”体会荷花的香味美。3、学生带着想象齐读课文第一节。(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姿态美”、“颜色美”。1、自由读读课

25、文,找找你觉得描写荷花姿态美、颜色美的句子,把他们划下来,读一读。 2、讨论交流。 课件显示:(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表现了什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大圆盘”是写出了荷叶怎么样?(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谁来读给我们听听。 课件显示:(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你觉得哪个字写得好?怎么样地长才叫“冒”?(毫不犹豫地、迫不及待地、兴高采烈地)。 说的真好,正是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所以白荷花就在荷叶之间冒出来了!他们这么迫不及待地“冒”出

26、来,仿佛要干什么? 谁能替她说说愿望,读读这句话。 课件显示:(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其实写出了荷花的三种姿态,刚开放的,全开的和未开的。 多美的白荷花呀!真是千姿(百态),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齐读。(播放古筝背景音乐)荷花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课件显示: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猜一

27、猜这位画家是谁吗?(板书:大自然!) 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来一起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 (补充板书:热爱大自然)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展开“想象美”。 1、师: 课文不仅描述了荷花的美,还写了作者的(感受与想象) 2、教师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学生感受作者的感受,想象作者的想象。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静静的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故事。(出示第四自然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

28、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 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能说说你们刚才在荷花池中听到了什么吗? 除了听到蜻蜓和小鱼说说,在荷花池中你还听到了哪些悄悄话呢? 同学们丰富的想象真是让老师敬佩!看得出来你们对大自然的喜爱。现在你们就用你的声音,你的情感,加上你的动作来表达你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谁来试试。 课件显示:荷花的动画画面,加上播放古筝背景音乐,学生在情境中再读课文第四小节。(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回到现实。1、师:过了一会儿,读我才记起我不

29、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2、师:“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三、回到整体,总结全文(5分) 结合板书小结课文。板书设计: 香味3荷花(美) 姿态 叶圣陶 颜色 热爱大自然感受 看荷花 仿佛是荷花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3、4自然段。2、听写词语并批改。6、 完成课堂作业本。7、 完成课时特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课时目标:1、 仿写荷花的段式结构和写作思路,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2、 有描写有想象,并能抓住花的几个方面来写,把花写具体,写生动。教学重难点: 能迁移课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并用上好词好句,把描写的花写具体写生动。教学过程:一

30、、回顾课文,领会写法。1、通读全文。2、逐段回顾段意(板书)二、迁移、运用、积累。2、我们也来学着荷花的样子,写写自己喜欢的花。我们可以写什么:桃花、梨花、杜鹃花.3、哪些可以参考?结构可以参考:吸引-欣赏-想象-现实4、逐层讨论:(1)吸引:一股/一阵淡淡的/扑鼻的花香(2)怎么描写(抓住特点,并相机出示图片引导):抓住几个方面(数量、形状、颜色、姿势)观察。数量:开了不少、挨挨挤挤、绽开许多.形状:像.、千姿百态.颜色:碧绿、粉红、万紫千红、白里透着粉红.姿势: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昂着头,好像在欣赏天空的景色;有的才展开四五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有的弯着腰,好

31、像在对我打招呼。频频点头 露出了美丽的笑脸它们朵朵亭亭玉立,象一个个俊俏的少女。水仙花在绿叶中探出头来。有的才展开一两片花瓣,就像一位害羞的姑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白白的五片花瓣打开着,中间的嫩黄花瓣围成碗状,里面才是花蕊,花蕊上有花粉呢;有的还是小小的花苞,绿绿的,只有小拇指般大小,高高低低地藏在绿叶丛中,不仔细看是看不见的。(3)想象怎么写:仿佛就是 翩翩起舞 小动物一阵微风吹过,我就和伙伴们一同翩翩起舞,把优美的舞姿献给欣赏我们的人们燕子飞过来吿诉我它看到的春天的美景。小鸟飞过来,唱给我春天的歌曲.蜻蜓飞过来,告诉我今天碰到的新鲜事;蜜蜂飞过来,告诉我今天采到的劳动果实(4)现实:全神贯

32、注这时,妈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吓了我一大跳,如梦初醒,才知道自己是在欣赏玫瑰花呢!5、归纳结构:三、习作 4、珍珠泉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

33、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珍珠泉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泉水、热爱家乡的感情。3、初步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回顾导入。1、谈话导入:二年级下册的时

34、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泉水还记得吗?(出示课文泉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会背的同学尝试背背。2、师:这篇课文里的泉水有什么特点呢?(多、清、甜、美)3、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有关泉水的课文,这泉水是作家吴然家乡的“泉水”,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珍珠泉”。“珍珠泉”是什么样的?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赶紧来走进课文。(板书作者和题目)二、导语引入,自学课文。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翻开书本,看看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师:提示要求我们了解-?(生:读读下面的课文,让我们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再讨论讨论:课文写了珍珠泉的那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自由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先解决第一个

35、问题:交流读后的感受。 4、根据要求自学课文。5、教师检查,学生汇报:(1)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镶嵌 青苔 蕨草 青褐色 缘故 一嘟噜 绽开 扑哧 筛下 干涸小老师领读(相机理解“镶嵌、筛下、干涸”的意思)齐读(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3)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4)、结合排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第1小节)第二段: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第2-4小节)第三段:“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第5-6小节)三、感受美丽,体会情感。1、再读课文,找一找:珍珠泉有什么特点

36、?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别找出相关语句。2、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1)四周绿色环绕: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那绿得没有一点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2)水“绿”: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3)水“深”、“清”: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4)水泡晶莹闪亮: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相机理解“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开始,水泡消失了!”。“水泡闪亮珍

37、珠啊!”)3、指导朗读,读出珍珠泉水的特点,重点练习朗读2、3自然段第2段指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形成画面“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第3段要读出泡泡的趣和美。

38、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4、再读课文,解决第二个问题: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自豪、赞美、喜欢的感情)带着自豪、赞美、喜欢的感情齐读4、5、6小节。5、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四、总结扩展,升华情感1、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生:“爱”,对泉水,对家

39、乡深深的爱。(师板书:爱泉水,更爱家乡)2、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看看自己的家乡有没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记在心里。板书设计: 4珍珠泉 吴然 作业布置:1、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摘抄背诵。2、完成“日积月累”中的“我会填”。语文园地一教材简析:【我的发现】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每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共有10个词语: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词语。【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我会填”,以填空的方式,学习量词,二是“读读背背”,读背四

40、字词语。目的是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读读背背”中共有12个四字词语,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宽带网】本次宽带网有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提示了作家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是怎样描写的;第二自然段提出此次宽带网的学习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视野范围,同时学习作家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写片段。【口语交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介绍家乡景物。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珍珠泉一课时,已经布置关注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名胜古迹,

4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说。【习作】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学生想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进行交流和讲评。教师先提出习作标准: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并说出习作好在哪里。最后在全班交流。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2、习作: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

42、,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我的发现: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4、日积月累: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5、宽带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观察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语句。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2、日积月累: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3、宽带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观察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语句。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0分)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走进“语文园地一”。(板书:语文园地一)看看哪个同学能在语文学习园地中收获最多的知识

43、。我们先来收获“我的发现”中的知识。(引导学生看课本“我的发现”)2、学生自由读“我的发现”中的词语,生字多读几次。3、理解词语的意思,针对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同伴交流探讨,释疑。也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予以理解。4、齐读词语。5、说说你的发现: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字义相反)6、拓展说类似的词语,并积累。比如:黑白、喜怒、哀乐、长短、胖瘦、舍得、明暗二、日积月累(20分)(一)我会填(6分)1、出示“我会填”的八个字:束、串、阵、对、身、支、幅、眼齐读后要求学生用上面的量词说搭配。参考如下:束:一束阳光、一束鲜花串:一串葡萄、一串珠子、一串项链阵:一阵雷雨、

44、一阵风对:一对筷子、一对娃娃身:一身衣服、一身汗支:一支笔、一支烟幅:一幅画、一幅对联眼:一眼泉、一眼井2、齐读参考的搭配。3、校对学生回家填写的“我会填”里的量词搭配。一(支)歌曲 一(阵)微风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一(对)翅膀 一(束)金光一(幅)画面 一(串)珍珠 4、齐读所填量词搭配。(二)读读背背(14分)1、自由读,读准生字字音。2、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3、体会意思再读,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读懂了,哪写读不懂的,作记号,等会来交流。全班交流。难点词语理解:姹紫嫣红:指各种颜色鲜艳的花。落英缤纷:形容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色。喷薄欲出:形容水将涌或日将出的景

45、色。层峦叠翠:重重的山岭叠着层层绿色。苍翠欲滴:形容草木长得茁壮,枝叶深青碧绿。4、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5、多样读、会背诵。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分行尝试背诵6、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日出、日落、鲜花盛开等大自然景物和现象的词语。 鼓励词语记得多、说得多的学生。三、宽带网(10分)1、师:同学们,你注意过清晨花朵上滚动的露珠吗?你看见过夏日野外的草地吗?还有山间流淌的溪水吗?2、把宽带网中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体会其妙处,教师稍做点拨。写露珠:盛在荷叶上的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

46、起来。写草地:地上全是绿茸茸的小草,草里夹着一些蓝色的、紫色的、鹅黄色的野花,像一块地毯铺在水边。写溪水:碧绿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铃铛摇动般的脆响。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引导学生读想象读填空读尝试背诵3、引导学生读课外书,把描写的大自然的精彩片段随时摘记下来,做成卡片。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字义相反 作业布置:1、“宽带网”里的三句话背下来,并抄写一次。2、“读读背背”抄一次,背一次。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介绍家乡的景物课时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2、让学生初步掌握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交际

47、情境中学会交际,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交际的欲望师:俗话说,月是家乡的明,景是家乡的美。先听一听老师朗读两首描写家乡的诗,边听边想: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家乡的哪些景物?从这两诗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梨花湾山庄的名字叫梨花湾,柿子、胡桃、梨子,是这山庄有名的特产。这山庄,在春夏两季叫人恋想。梨花开,杏花放,一片好风光。满山腰,红的花,织成一条锦带。围绕着这山村,添加不少光彩。从村边,流过胭脂河。雨后,泉水从山涧流下,冲滚着半江的沙果。水乡行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鱼网作门帘,挂满树;走近才见,几户人家住。榴火自红,柳线舞。户户门前,锁一副。要找人,稻花深

48、处;一步步,踏停蛙鼓。蝉声住,水上起夜雾;儿童解缆送客,一手好橹。师:同学们,听了这两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其实,你的家乡也一定有许多优美的风景,你发现了吧?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家乡的景物。二、引导交际,培养能力1.、写一写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在交际时有话可说,可让学生先填写下面的表格。什么景物在什么地点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2、读一读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特点说清楚,说具体,是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可采用示例引路的方法,让学生读一读有关写家乡景物的文章荷花塘、我家的菜园,读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

49、家乡的景物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让学生从中领悟表达的方法。3、说一说(1)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自己家乡的美景,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2)由小组代表轮流在班上交流,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这一环节让学生注意发言时的声音、表情等。)4、评一评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评一评:谁观察得仔细,谁讲得清楚、具体、动人;哪些同学在这次口语交际中进步最大。评出优秀奖和进步奖。三、课外延伸,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用图画的形式画下来,并在图画的下面配上一段介绍图画的文字,然后办一期板报在班内或校内展览。板书设计: 口语

50、交际 介绍家乡的景物 清楚、具体第三、四课时课时目标: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布置家长陪同周末游玩任务,注意观察周围景色、建筑(雕像等)及人,并写游览日记。参考地点如下并予以简单介绍,引导观察:玉海广场、市府广场(人民广场)、瑞安广场(空中花园)、外滩广场(喷泉广场、曾连松广场、青年广场3个小广场藏在其中,外滩大厦,飞云江大桥,夜景,金牛兆瑞,曾联松铜像)、湖滨公园、隆山公园、集云山公园、万松山公园、教学过程:一、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1、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经典老歌,名字叫谁不说俺家乡好。(出示PPT:谁不说俺家乡好)

51、“俺”是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方言,就是学生齐说:“我”的意思。所以“谁不说俺家乡好”就是“谁不说我家乡好”的意思。优美的音乐即将响起,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听一听,看你能听出俺们家乡有哪些好? 2、播放一段音乐后,学生说:家乡的青山;家乡的白云;家乡的歌声等都很美。3、师:是啊,人常说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家乡人。说起生养我们的家乡,内心都会充满喜爱之情。从你们的作文草稿中,李老师读到我们班绝大多数孩子的家乡就在咱们重庆,也有个别孩子的家乡在北海、山西等地。如果叫你选择家乡的某一处景物来给我们做介绍,你打算选哪儿呢?4、(板书)家乡的 学生:玉海广场、市府广场(人民广场)、瑞安广场(空中花园)、外滩

52、广场(喷泉广场、曾连松广场、青年广场3个小广场藏在其中,外滩大厦,飞云江大桥,夜景,金牛兆瑞,曾联松铜像)、湖滨公园、隆山公园、集云山公园、万松山公园、师:家乡美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说不完,写不完。但经过我们这样一说,就将家乡的美缩小到更小的范围了。如果再叫你用一个词儿来描述你所选择的这一处景物,你打算用一个什么词语呢?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美丽、古老、雄伟、人山人海通过这样的再次补充,我们介绍家乡某处景物的关键词就落在了美丽、古老、雄伟、人山人海上,由此,我们通过补充题目,顺利地实现了大题小作。(PPT:补充题目,实现大题小做)二、写作过程指导:(一)、开头点题,吸引眼球:师:题目明

53、确以后,我们就该动笔做介绍了。首先请看咱们班同学作文草稿的开头吧。1、出示例段:(PPT:出示例段)A我的家乡瑞安,美景可多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外滩广场请大家一起读这段文字。读了以后,你知道小作者将给我们介绍哪儿?(生:外滩广场)关键词是什么呢?(生:最喜欢)出示第二段文字,老师朗读:B说起家乡瑞安,我的内心不由升起一股自豪感。瑞安的隆山塔远近闻名;瑞安的桐溪风景优美;市府广场的夜景绚丽迷人数不尽的美景中,我最感兴趣的要说外滩广场了。师:这位小作者也要给我们介绍外滩广场,如果叫你选择,你觉得哪一段更好呢?学生纷纷说第二段好些,因为第二段用上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并且点明了关键词是“最感兴趣”。再

54、出示第三段文字,师: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他选择了一首歌曲来开头(老师现场唱起)C“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每当听到韩红的这首名叫家乡的歌曲时,我就不禁想到我美丽的家乡瑞安。师:喜欢这样的开头吗?生:喜欢。师:有时候,我们的作文开头用歌曲、用说话声,同样会吸引人的。所有李老师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儿:文章的开头做到言辞优美,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PPT出示)4、师:我们说,好的开头就像衣服的领子,显眼而又挺阔(边说边画简笔画:衣领)学到这里,你觉得你的衣领好吗?(

55、二)事实说话,特点突出:(简笔画:衣服裤子)1、师:读了这些段落以后,我们会追问:怎么喜欢?怎么有趣?就像我们今年的春晚中有一个小品中的台词那样:真的喜欢吗?真的真的喜欢吗?我们得用事实说话。因此李老师提议: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用实事说话,拒绝无病呻吟。(PPT出示)2、让我们一起欣赏范文。3、评析得出结论:围绕关键词看景、围绕关键词说景、围绕关键词想景。(PPT)师:孩子们,静止的景物中我们加进了看景的人,加进了可爱的小动物,加进我们的想象,就让景物充满了生命活力。所以李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景中有人,让景物充满生命活力。(PPT出示)这个(三)回扣文题,首尾照应:师:人常说,写作文千万

56、不要虎头蛇尾,(出示PPT)回扣文章题目,去追求圆满结局。到这里,我们的一篇文章就可以说完美了。记住小窍门:首尾照应,完美无瑕。这样的照应,也是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之笔”。看,这孩子的眼睛让我们再点上一笔,给他画上眼球,是不是就有神了?第四课时学生自主习作附:范文家乡的市府广场 我的家乡在瑞安,她是人们观光游玩的好地方。最让人神往的就是市府广场了。 市府广场是我们瑞安人都知道的地方。清晨,旭日东升,勤劳的人们就各个全副武装。昂首挺胸地向市府广场走来晨练。有的随着轻快的歌声,拿着扇子婆娑起舞。有的在舞剑,他们个个全神贯注,认真地在舞剑。还有的在跳运动操,“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中午,骄阳似火,赤日炎炎。广场被烈日烤得滚烫滚烫的,空气似乎被凝固住了,真像一个大蒸笼。 夜晚,夜深人静,而市府广场却热闹非凡。广场周围的灯火辉煌,张灯结彩。一些小摊贩摆出了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有的是沙画,有的是玩具钓鱼,有的是玩具电动车,还有的是租溜冰鞋。小朋友们穿着溜冰鞋,在人群中穿梭着。不远处还有舞池,随着悠扬、轻快的歌声,人们翩翩起舞 美丽的市府广场,你为我们的家乡增添了许多生机,我为你骄傲。家乡的大榕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