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870442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杨晓寰o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o “治未病”n未病先防n既病防变o 中医治疗学n治则:治疗疾病的总原则n治法: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第一节 防治原则o 未病先防o 既病防变o 治病求本o 调整阴阳与气血o 扶正祛邪o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一、预防为主o 定义: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o 防重于治(一)未病先防定义: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o 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n调摄精神n锻炼身体n适应自然

2、环境变化n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o 养生保健(摄生)n运动和饮食保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o 防止病邪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扶正扶正祛邪祛邪(二)既病防变定义: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o 早期诊治n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o 控制传变n先安未受邪之地n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二、治病求本o 定义: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来进行治疗,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n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 本本标标正气邪气病因症状内脏体表旧病、原发

3、病新病、继发病(一)正治与反治o 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n 寒者热之n 热者寒之n 虚则补之n 实则泻之o 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相一致的病证n寒因寒用: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用于真热假寒证n热因热用: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用于真寒假热证n塞因塞用: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用于真虚假实证o 脾虚便秘;血枯闭经n通因通用: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o 食积腹痛,泻下不畅;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二)标本缓急o 急则治其标 n临证中出现发热、中满、大小

4、便不利等较急重病情时,先治其标,稳定后再治其本o 大出血;慢性病复感外邪而新感证又急o 缓则治其本n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o 肺痨咳嗽;脾虚泄泻o 标本兼治n标本病并重,应标本兼治o 气虚外感;胃肠实热夹阴伤三、调整阴阳o 损其有余n对阴或阳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实则泻之实则泻之”的治疗法则o 实热证;实寒证o 补其不足n对阴或阳一方偏衰、不足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虚则补之”的治疗法则o 虚热证;虚寒证一方的偏盛偏衰,可导致另一方的相对有余或不足n阳亢、阴盛、阳虚、阴虚n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四、扶正祛邪 疾病的演变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疾病的转归和预后o 扶正

5、: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n适应症:正虚正虚为主的病症n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o 祛邪:祛除邪气,使邪去正安n适应症:邪实邪实为主的病症n发汗、攻下、清热、散寒、消导等 正虚邪实者, “扶正不留邪,驱邪而不伤正”o 先祛邪后扶正 如瘀血所致崩漏,先活血后补血o 先扶正后祛邪 如正虚虫积,先扶正后驱虫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o 同病异治n 一病多方n 风寒、风热、暑热、气虚感冒o 异病同治n 多病一方n 久泄脱肛、崩漏、子宫脱垂、胃下垂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o 因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治则o 夏季不宜过用辛温;冬季慎用寒凉;暑季宜化湿、渗湿o 因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

6、境来确定治疗原则o 西北宜辛润,慎用寒凉;东南宜清化,慎用温热及助湿o 风寒表证:西北多用麻黄、桂枝、细辛; 东南多用荆芥、苏叶、淡豆豉、生姜; 湿重多用羌活、防风、佩兰o 因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来确定治疗原则o 老人宜偏补益,实证慎攻;小儿忌峻攻、进补,用量宜轻;妊娠期禁用或慎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有毒o 阳热体质或偏食辛辣者,宜偏凉;阳虚体质或嗜食生冷者,宜偏温;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第二节 治法o 治法:治疗疾病的方法。n 治疗大法(基本治法) “八法八法”o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n 具体治法o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热泻火、清热解毒一、汗法o 定义:又

7、称,是运用发汗解表发汗解表的方药,以开泄腠理,调和营卫,来驱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一切外感表证,水肿病腰以上肿甚、疮疡病初起、麻疹透发不畅而兼表证者o 分类:辛凉发汗(解表)、辛温发汗(解表)体虚者;“表里双解”(理气、清热、消食与发汗并用)o 注意事项:n宜汗出邪去为度,不可发汗太过,损伤正气n对表邪已解、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自汗、盗汗、失血、吐泻、热病后期津亏者不宜使用n服药后避风寒,忌食油腻厚味及辛辣食物二、吐法o 定义:又称,是运用涌吐涌吐方药以引邪或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食积停滞胃脘、顽痰留滞胸膈、痰涎阻塞于气道而病邪有上涌之势者,或误食毒物

8、尚在胃中者;有时可代替升提法o 分类:寒药吐法、热药吐法、峻药吐法、缓药吐法o 注意事项:n用之得当,收效迅速;用之不当,易伤正气n病势危笃、老弱气衰、失血证、喘证、幼儿、孕妇或产后气血虚弱者不宜使用n吐后宜进稀粥等以自养,禁食辛辣、硬性食物,防止七情刺激、房室劳倦,谨避风寒三、下法o 定义:又称,是运用具有泻下泻下作用的方药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o 分类:寒下、温下、逐水、润下、通瘀、攻痰、驱虫、攻瘀o 注意事项:n易伤正气,不可过量,中病即止n邪在表者不可下;邪在半表

9、半里者不可下;阳明病腑未实者不可下;高龄津枯便秘或素体虚弱、阳气衰微者,新产后营血不足而大便难下者,皆不宜用峻下法;妇人行经期、妊娠期及脾胃虚弱者,应慎用或禁用四、和法o 定义:又称,是运用具有和解疏泄和解疏泄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半表半里之少阳证,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之肝胃不和证,肝脾失调导致的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邪在肠胃导致寒热互见的肠胃失调等o 分类:和而兼汗、和而兼下、和而兼温、和而兼清、和而兼消、和而兼补o 注意事项:邪在肌表而未入少阳,邪已入里、阳明热盛之实证,症见三阴寒证,不宜使用五、温法o 定义:又称,是运用温热温热的方药,来驱除寒邪

10、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里寒证。寒实证、虚寒证o 分类:温中散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o 注意事项:n 温药性燥,易耗阴血n 对阴亏、血虚、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内热火炽、挟热下痢、神昏液欲绝脱者,孕、产妇当慎用或禁用六、清法o 定义:又称,是运用寒凉寒凉性质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各种里热证o 分类: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泻脏腑o 注意事项:n寒凉之品,易伤脾阳,不宜久用n体质素虚、脏腑本寒者,表邪未解、阳气被郁而发热者,因气虚或血虚引致虚热证者禁用七、补法o 定义:又称,是运用具有补益补益作用的方药,以益气强筋、补精益血,消

11、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疗大法。o 适应症:虚证o 分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o 注意事项:n补气助阳之品,性多温燥n对“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证禁补;对邪实正虚以邪盛为主者慎用,以免“闭门留寇”n稍佐理气药八、消法o定义:又称或,是运用具有消食导滞、行气、化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痰、利水等方药,消除体内积滞的实邪的一种治疗大法。o适应症:气、血、食、痰、湿(水)所形成的积聚、癥瘕、痞块等病证o分类:消食导滞、行气消瘀、消坚化积、消痰化饮、消水散肿o注意事项:n用之不当,能损伤正气n气滞中满之鼓胀及土衰不能制水之肿满,见阴虚热病或脾虚而腹胀、便泻、完谷不化,妇人血枯而致月经停闭者禁用n体质较虚者,应攻补兼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