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9756648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9.6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优质课件)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优质课件)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优质课件)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优质课件)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件)心肺复苏指南(完整版)(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指南 1 生命之痛生命之痛 2004年年10月月17日,北京“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日,北京“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2人猝死,人猝死,图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图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死的无奈与无助。猝死的无奈与无助。 2 3 原因原因:急病,创伤,:急病,创伤,中毒,溺水,触电中毒,溺水,触电 最常见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心脏心脏急症猝死急症猝死 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心跳骤停 4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秒计算计算 心跳骤停心跳骤停:黑朦,意识障碍,突然倒地黑朦,

2、意识障碍,突然倒地 15 秒秒: 抽搐抽搐 30 秒秒: 呼吸停止呼吸停止 12分钟分钟 : 瞳孔固定瞳孔固定 4分钟分钟 : 糖无氧代谢停止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分钟 : 脑内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6分钟分钟 : 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 心肺复苏黄金心肺复苏黄金5分钟分钟 5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的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黄金心肺复苏黄金5分钟分钟 6 1950 1960 1966 封闭式胸部封闭式胸部心脏按压与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相人工呼吸相结合,结合,心肺心肺复苏术诞生复苏术诞生 Z

3、OLL提出提出电击除颤电击除颤,和人工呼吸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构胸外按压构成了成了现代心现代心肺复苏术肺复苏术 强调了心肺强调了心肺复苏术中脑复苏术中脑和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功能的恢复,诞生了诞生了心肺心肺脑复苏脑复苏的新的新标准标准 2000 2005 2010 美国的美国的Peter Safar和和James Elam医生开始采医生开始采用用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来复苏病人来复苏病人 1985 发展为心肺发展为心肺复苏学,每复苏学,每隔隔5年更新年更新心肺复苏指心肺复苏指南南 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心肺复苏的发展历史 7 8 心肺复苏急救成人生存链心肺复苏急救成人生存链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

4、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有效监测 9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心肺复苏终点的判断 10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如何识别心跳骤停如何识别心跳骤停 1. 意识丧失无反应意识丧失无反应 判断方法:轻轻拍打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判断方法:轻轻拍打患者双肩,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其姓名,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呼其姓名,如无反应,说明意识丧失。 2. 没有呼吸或者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没有呼吸或者不能正常

5、呼吸(仅仅是喘息) 立即呼救立即呼救 启动救护体系启动救护体系,AED 医院内:通知更多的医生护士医院内:通知更多的医生护士(46人人),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和设备 3.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10s 不能明确感觉到脉搏不能明确感觉到脉搏 注:非医务人员只需完成注:非医务人员只需完成1、2项项 CPR 11 脉搏检查脉搏检查 成人触摸颈动脉成人触摸颈动脉 儿童(儿童(1青春期)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青春期)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 婴儿触摸肱动脉(上臂内侧,肘和肩膀之间)婴儿触摸肱动脉(上臂内侧,肘和肩膀之间) 儿童与婴儿在儿童与婴儿在无脉搏无脉搏,或脉搏或

6、脉搏60次次/分并伴有血流灌注不足的体征分并伴有血流灌注不足的体征,应立即应立即 开始开始CPR 12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流程心肺复苏流程 “C” 先给予胸外按压先给予胸外按压 “A” 通畅气道通畅气道 “B”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30:2 注:更改了旧指南的“注:更改了旧指南的“ABC”流”流程程 13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1.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14 1.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原理:原理: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胸泵胸泵 人工循环人工循环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15 1. 胸外按压胸

7、外按压要点要点 a. 按压部位按压部位 成人:成人:两乳连线中点 胸骨中下1/3交界 1岁至青春期儿童:按压部位同成人岁至青春期儿童:按压部位同成人 婴儿:胸部中央,两乳连线正下方婴儿:胸部中央,两乳连线正下方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16 1.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按压要点按压要点 b. 以掌根按压以掌根按压 注意:注意:两手手指跷起两手手指跷起( (扣在一起扣在一起) )离开胸壁离开胸壁 17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c. 胸外按压姿势胸外按压姿势 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对非常小的儿童也可以用单手按压。适用于成人及儿童,对非常小的儿童也可以用单手按压。 5cm

8、18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c. 胸外按压姿势胸外按压姿势 婴儿婴儿 图图1. 婴儿双拇指环绕法胸外按压(婴儿双拇指环绕法胸外按压(2名施救者)名施救者) 19 d.按压深度与频率:按压深度与频率: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快速有力、持续平稳快速有力、持续平稳 成人:下陷5cm 频率 100次/分 儿童:约5cm,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频率 100次/分 婴儿:约4cm, 至少为胸部厚度的1/3 频率 100次/分 e. 环境要求环境要求 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不要搬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其创伤需要外科处理,不要搬动患者,

9、 确定环境安全后,实施心外按压;确定环境安全后,实施心外按压; 患者应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如平板或地面)。患者应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如平板或地面)。 20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高品质的胸外按压 21 高品质的胸外按压注意事项高品质的胸外按压注意事项 每每2min(5个按压个按压-通气循环)更换按压者,以减少疲劳对胸外按压的幅度通气循环)更换按压者,以减少疲劳对胸外按压的幅度 和频率的影响;和频率的影响; 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减少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减少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s内完成;在实施保持内完成;在实施保持 气道通畅措施,评估循

10、环呼吸,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气道通畅措施,评估循环呼吸,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 按压间歇的放松期,操作者应不加任何压力,以保证胸部的充分回弹;同按压间歇的放松期,操作者应不加任何压力,以保证胸部的充分回弹;同 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的胸壁,以免移位。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的胸壁,以免移位。 按压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手指不能用力、手掌不能移位。按压定位要准确,按压时手指不能用力、手掌不能移位。 按压需均匀、连贯、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撞击。按压需均匀、连贯、有节奏地进行,切忌突然急促地撞击。 胸外按压不当可发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及肋软骨脱离、气胸、血胸、肺挫胸外按压不当

11、可发生: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及肋软骨脱离、气胸、血胸、肺挫伤、伤、 肝或脾脏撕裂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肝或脾脏撕裂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2 胸外按压禁忌症:胸外按压禁忌症: 严重的胸廓畸形,张力性气胸,多发肋骨骨折,心包填塞,胸主动脉瘤破裂等,都不适合行胸外按压,以免加重病情,可改用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3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普通患者:普通患者: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按压患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用一只手按压患者者的前额,

12、使头部后仰,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置于其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其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注意:注意: 不要使劲按压颏骨下的软组织,因为这样可能会堵塞气道;不要使劲按压颏骨下的软组织,因为这样可能会堵塞气道; 不要使用拇指提起颏骨;不要使用拇指提起颏骨; 不要完全封闭患者的嘴巴。不要完全封闭患者的嘴巴。 24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颈椎损伤患者:颈椎损伤患者:托颌法托颌法(双上颌上提法)(双上颌上提法)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

13、角, 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注意:注意:实施此手法,在通气时,应固定头部,由两名施救者进行通气。实施此手法,在通气时,应固定头部,由两名施救者进行通气。 当托颌法不能保证气道通畅时仍应使用仰头抬颌法(可能加重颈椎损伤)。当托颌法不能保证气道通畅时仍应使用仰头抬颌法(可能加重颈椎损伤)。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5 婴儿气道开放要求:婴儿气道开放要求: 婴儿颈部置于正中体位(嗅物位、闻花香),外耳道与婴儿肩部在一个水平婴儿颈部置于正中体位(嗅物位、闻花香),外耳道与婴儿肩部在一个水平上,此时气道可保持最大限度通畅。上

14、,此时气道可保持最大限度通畅。 婴儿头部过于伸展,可能造成气道阻塞。婴儿头部过于伸展,可能造成气道阻塞。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6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3.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呼吸球囊面罩呼吸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 27 单人复苏通气单人复苏通气 建议单人复苏时采用口对面罩人工呼吸(低感染风险)。建议单人复苏时采用口对面罩人工呼吸(低感染风险)。 单人复苏时使用球囊面罩,需经专门培训。单人复苏时使用球囊面罩,需经专门培训。 施救者呼出的气体含施救者呼出的气体含 有有17%氧气和氧气和4%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 这种

15、氧含量可满足患者的需这种氧含量可满足患者的需 要。有条件时,应补充氧气,要。有条件时,应补充氧气, 提供氧浓度。提供氧浓度。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8 双人复苏通气双人复苏通气球囊面罩球囊面罩 要求:要求: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手法;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手法; 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 球囊总容积:球囊总容积:1600ml 单手最大压缩:单手最大压缩:950ml 双手最大压缩:双手最大压缩:1350ml 1500ml 900ml 1300ml 儿童型:儿童型:550/350ml, 婴

16、儿型:婴儿型:280/100ml。 通气有效判定:通气有效判定:通气时,胸廓见明显起伏。通气时,胸廓见明显起伏。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9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按压按压-通气要求:通气要求: 1. 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1s(吹气)(吹气) 2. 给予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抬起给予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抬起 3. 采用按压:通气比为采用按压:通气比为30:2(成人)(成人) 4. 如果建立了高级气道(气管插管),如果建立了高级气道(气管插管),每每6-8s进行一次通气(进行一次通气(8-10次次/分分钟),钟),通气时不中断胸外按压通气时不中断

17、胸外按压 5. 避免过度通气避免过度通气,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潮气量,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潮气量6-8ml/kg;球囊面罩通气时,;球囊面罩通气时, 潮气量稍偏大,约潮气量稍偏大,约600ml。 6. 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减少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胸外按压时尽可能减少中断:每次更换按压者应在5s内完成;在实施内完成;在实施保持气道通畅措施,评估循环呼吸,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保持气道通畅措施,评估循环呼吸,或除颤时中断时间应不超过10s。 30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4. 电除颤电除颤 出现室颤的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与电除颤时间的关系出现室颤的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与电除颤时间的关系 除

18、颤时间除颤时间 31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电除颤与电除颤与CPR对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对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32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电除颤(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非同步电复律) 1. 适应症:适应症: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和和心室扑动心室扑动是绝对适应症是绝对适应症 2. 心跳骤停后心跳骤停后先立即行心肺复苏先立即行心肺复苏,同时准备除颤仪,判断,同时准备除颤仪,判断如果是室颤要在如果是室颤要在3分钟分钟内除颤。内除颤。 3. 一次电除颤一次电除颤后立即恢复新一轮的心肺复苏,再次再判断后立即恢复新一轮的心肺复苏,再次再判断心律,确定是否除颤。心

19、律,确定是否除颤。 注:注:不建议“连续三次电击方案”不建议“连续三次电击方案” 33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除颤能量除颤能量 成人除颤成人除颤 34 放置心尖部放置心尖部 放置胸骨右缘放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第二肋间 只按下只按下1个个充电充电 同时按下同时按下2个个放电放电 35 2能量选择能量选择 同步按钮同步按钮 充电提示充电提示 充电完成充电完成 1电源开关电源开关 3按下其中一个按下其中一个充电充电 4放置电极,同放置电极,同时按下放电时按下放电 36 1. 电源开关电源开关 2. 监护位监护位 3. 除颤位除颤位 4.能量选择能量选择 5.充电充电 6.放电放电

20、放置胸骨右缘放置胸骨右缘 第二肋间(心底)第二肋间(心底) 放置心尖部放置心尖部 (左侧乳头左下放)(左侧乳头左下放) 37 放置心尖部放置心尖部 (乳头外、下放)(乳头外、下放) 放置胸骨右缘放置胸骨右缘 第二肋间(心底)第二肋间(心底) 充电健充电健 能量选择键能量选择键 放置电极,同时按下放电放置电极,同时按下放电 38 成人电极板成人电极板 小儿电极板小儿电极板 推开成人电极板,推开成人电极板, 可见其后的小儿电极板可见其后的小儿电极板 39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40 成人心肺复苏流程 41 儿科心肺复苏流程儿科心肺复苏流程 42 43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

21、持 44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建立高级气道,气管插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图 45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CPR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期间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 显著升高中心动脉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显著升高中心动脉压,增加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是禁忌或有害的 建议成人每建议成人每3-5分钟应用肾上腺素分钟应用肾上腺素1mg 儿童剂量:儿童剂量:0.1mg/kg 静脉给药静脉给药骨内给药骨内给药气管内给药气管内给

22、药 46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血管加压素血管加压素 建议为建议为CPR期间替代的血管升压药期间替代的血管升压药 尚无研究证明加压素可提高心肺复苏长期预后尚无研究证明加压素可提高心肺复苏长期预后 建议可用建议可用40U加压素替代首剂量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加压素替代首剂量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腺素 47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阿托品阿托品 消除迷走神经作用的药物,对于心搏停止患者无已知消除迷走神经作用的药物,对于心搏停止患者无已知的不良作用,可用于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的不良作用,可用于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和心搏停止 但但无无动物和人类的随机研究支持该药可改善预后动

23、物和人类的随机研究支持该药可改善预后 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分钟静脉给药剂量为每分钟1mg,总剂量为,总剂量为3mg 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使心搏停止时常规性使用阿托品用阿托品 48 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 首选首选胺碘酮胺碘酮,序贯应用,序贯应用CPR电击电击CPR血管收缩药血管收缩药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却无法取得疗效的室颤或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静脉注射可静脉注射150300mg胺碘酮胺碘酮 儿童剂量:儿童剂量:5mg/kg 虽然虽然缺乏明确数据缺乏明确数据,但心脏骤停患者也可静脉应用利多,但心脏骤停患者也可

24、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卡因(初始剂量为11.5mg/kg,每隔,每隔5-10min减半重减半重复,最大剂量复,最大剂量3mg/kg)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49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1. 外周静脉给药:外周静脉给药:推药后再推推药后再推20ml液体利于药物进入循环液体利于药物进入循环 2. 骨内给药:骨内给药:药物剂量与静脉给药相同,但国内难以实现药物剂量与静脉给药相同,但国内难以实现 3. 中心静脉给药:中心静脉给药:熟练操作的急救人员实施熟练操作的急救人员实施 4. 气管导管内给药:气管导管内给药:如果不能建立以上通道可气管内给

25、药,如果不能建立以上通道可气管内给药,通常气管内给药剂量是静脉剂量的通常气管内给药剂量是静脉剂量的2-2.5倍,之前用注射倍,之前用注射用水稀释(用水稀释(5-10ml) 50 51 心脏呼吸骤停的可逆原因心脏呼吸骤停的可逆原因 5H 5T 52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53 54 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心肺复苏终点的问题 院前基础心肺复苏的终止:院前基础心肺复苏的终止: 抢救人员开始心肺复苏后,应持续至发生以下情况:抢救人员开始心肺复苏后,应持续至发生以下情况: 1. 恢复有效的自主循环恢复有效的自主循环; 2. 治疗已转交给高级抢救队伍接手治疗已转交给高级抢救队伍接手 ; 3.

26、抢救人员由于自身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复苏、继续复苏抢救人员由于自身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复苏、继续复苏将置抢救人员于非常危险境地时将置抢救人员于非常危险境地时; 4. 发现提示不可逆性死亡的可靠和有效的标准(尸僵、发现提示不可逆性死亡的可靠和有效的标准(尸僵、腐烂、断头、相关紫绀)或腐烂、断头、相关紫绀)或符合复苏终止的标准。符合复苏终止的标准。 55 院内终止院内终止心肺复苏原则心肺复苏原则不明确不明确 56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一阶段治疗。 经持续心肺复苏及一整套高级生命支持,患者在复苏期间未出现自主循环恢复,未使用除颤,并无延长复苏的依据;或经延长复苏出现不可逆的死亡体征。 致死性损伤或疾病出现不可逆的死亡体征。 终末性疾病:癌症晚期、重要器官慢性功能衰竭、高龄生命终结。 有合法遗嘱或家庭成员坚决拒绝并签字为证。 院内终止院内终止心肺复苏的建议心肺复苏的建议 57 5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