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9562600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师一优课”教师观评课记录表观课教师姓名田希刚观课教师所在单位陈户镇中心小学所观课例名称我和祖父的园子执教教师姓名、单位张晨枣庄市实验学校课例网址学段、学科小学语文观课时间、地点 10月24日家里观课报告 萧红童年的园子张晨语文课堂的高度我和祖父的园子观课报告萧红,一个民国奇女子,她的作品呼兰河传以抒情化的散文笔调构筑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东北呼兰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以力透纸背的鲜活生动的语言叙说了童年的自由自在与命运苍凉。张晨,一位枣庄市实验学校2012刚毕业的青年女教师,致力于语文教学与教材研究的教育学硕士,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在美丽的文字间徜徉,享受学习语文的幸福,领略语文的诗

2、情画意”;她所执教的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精心设计,情满课堂,结构严谨,节奏如行云流水,为当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成功范例。看此不相关的两个人,却在本学年研修路上观摩课中带给我深深地启迪与感悟。语文学科的特质要求教师必须深研教材,深入理解作品中作者潜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基调,精准把握教材编写者排列在教材中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与真实意图;语文课堂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以美,寓教以乐,灵动地展现教与学的和谐与共鸣。“语文学习只有从属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发展,才能回归家园,收获语言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 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

3、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体现语文本色,抓住重点完成教学目标”我认为这是张老师达到的第一个高度。我听过不少语文课,很多老师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没有深挖文本中语言文字里教材文本的目标重点没有把握住,渐渐在授课中失去了目标迷茫停滞不前,或者驻足于某一个知识点,不厌其烦地讲授唯恐学生听不明白,支离破碎,学生和听课老师一脸茫然。而张晨老师却在深究课文内容、课文出处以及作者作品特色的基础上,在明确苏教版单元主题设计(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基础上,教学重点定位于两点:(1)引导学生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

4、2)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此策划了两个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抓住“自由”“笑”,以及“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2)结合重点语句,感受课文的意境,了解园子的内涵,体会作者对童年快乐、自由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这在她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按照设计中既定的环节授课,在品味语言文字中让课堂尽显自身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这是张晨老师达到的又一个高度。纵观我国各地的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不论何种教学模式还是课堂创新,都始终把“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放在首位,这是当前语文创新教学的主流:老师要根据

5、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都要求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教师站在学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开展有效教学。张晨老师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案、自由读、小组检查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在积累拓展环节,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中描述自由生活的段落(我的祖父的园子第13自然段),并采用同位互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语文活动的效率和参与度,为学生理解萧红自由烂漫的童年生活和积累写景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

6、是这节课成功的一大亮点。精心的结构设计、行云流水的节奏以及出色的驾驭语文课堂的能力,无疑这是张晨乃至所有语文老师追求的第三个高度。环节一“复习导入”,这是前后两个课时的过渡,又在出示蜜蜂、蝴蝶等四个词语后以“想象一下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问题引入第二个环节“品味园景,抵达自由之情”;以“最自由自在的萧红在园子里都做了些什么呢?”问题引入环节三“品味园中之趣,感受祖父的爱”;在介绍了萧红的故事和作品呼兰河传后进入环节四回“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可以说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又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问题作为本节课堂引领学生思考的主线,阅读引导与写诗训练相结合,整节课堂张弛有度,纵横开阖,显示了张晨老师作为教坛新星的新高度。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用生动简洁、舒展自如的笔墨,称赞了谢民师的诗文,信中指出:文章要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果用“行云流水”这个词来形容张晨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词语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