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559486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毕业设计(论文)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毕业设计(论文)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 引言 12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22.1 伏牛山概况22.1.1 特殊的地理位置22.1.2 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2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32.2.1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32.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32.2.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和气候、生物景观类 三种类型42.2.2.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类、现代人文类和抽象人文类三种类型43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3.1 开发利用现状43.2 伏牛山生态旅游产品特点64 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74.1 内乡宝天曼资源开发状况74.2 开发过程中突

2、现的问题84.2.1 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环境破坏问题突出84.2.2 开发建设无特色,旅游市场份额小84.2.2.1 开发建设无特色84.2.2.2 旅游市场份额小84.2.2.3 景区内各景点孤立分散,未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络94.2.2.4 宝天曼生态旅游景区可进入性较差95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及管理措施95.1 突出特色旅游,实施品牌战略95.1.1 伏牛山最大、最突出的特色是独有的生态魅力95.1.2 打造三大旅游品牌95.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内涵105.2.1 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增强促销的针对性、实效性105.2.2 突出主题形象,积极开拓市场105.3 加快完善旅游

3、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105.3.1 旅游环线构建快速通道105.3.2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115.4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发展“大伏牛”旅游115.5 拓宽资金来源通道,形成发展合力115.5.1 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115.5.2 广泛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建设125.6 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125.6.1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层层建立和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125.6.2 加强人性化服务125.6.3 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125.7 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136 结论与讨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河南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摘要:随着

4、我国中部最大的生态旅游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工作的启动,我省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伏牛山所在地市(县)立足现实,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契机,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当中。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域的分割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再加上匮乏的资金投入,出现了诸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景区开发不协调,接待设施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内乡宝天曼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以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品牌为思路,为全面提升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品位和吸引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Research on Development and Adm

5、inistrative Measures of Funiu Mountain Ecological Tourist ResourceAbstract: Along with starting to work on Funiu Mountain ecological tourist area which is the biggest ecological tourist area in central section of China, the tourism of Henan province faces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6、 cities(countries) around Funiu Mountain take the local resources present condition as a standpoint, taking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s as a chance, unconsciously jo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uniu Mountain ecological tourist area. Because of the division of administrative area, the main effect of go

7、vernment and shortage of capital that been sunk in it, there has arisen many problems ,such as damage of ecological resource, the discordant develop of tourist area, poor reception equipment and so on .The text studies the problems have arise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Baotianman, which is a

8、natural preservation area in national grade, taking the Funiu Mountain ecological tours brand as the mentality, proposing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anagement measure for promoting the Funiu Mountain ecological tourist areas grade and the attraction comprehensively.Key Words: Funiu mo

9、untain; Eological tourist resource; Exploit; Measures1 引言 河南伏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内乡、淅川、南召、栾川、嵩县、汝阳、鲁山等 8县境内。伏牛山东西延绵八百里,山势雄伟,为中国三大河流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和水源涵养地。伏牛山自然山水优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早在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期的南召猿人在这里点燃了生命的火花,是中华文明之根。伏牛山地质历史悠久,地形复杂,物种丰富,原始森林面积大,人为活动干扰较小,保留了天然、质朴、原始的特征。在建设山岳观光游、水色风光游、休闲度假游、名胜古镇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宝天曼生

10、物圈、内乡恐龙蛋化石群在全国都具有相当的垄断优势。 2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2.1 伏牛山概况 2.1.1 特殊的地理位置伏牛山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属秦岭山脉东段,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米位于西峡县北部,全长约400千米,故有“八百里伏牛”之称。旅游区域面积约为20650平方千米,包括南阳市的西峡县、淅川县、南召县、内乡县,洛阳市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以及平顶山市的鲁山县。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较小的人为干扰,造就了伏牛山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11、。其中有连香树、香果树等3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钱豹、麝、大鲵等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中兽类有62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86,鸟类有213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此外,从地质学角度看,八百里伏牛山区是古板块构造运动、陆内碰撞造山运动和以恐龙蛋化石为代表的古生物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它揭示了古中国大陆25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是一处可进行地质科学、生物科学、气象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带。2.1.2 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上,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受宗教文化和根文化的影响较大,儒、释、道三家在此鼎足而立,许多中华民族之根也发源于此。留下了众多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吸引

12、物,构成了伏牛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如老君庙、哪吒庙等道教遗址;中原四大名寺之一香严寺、唐代名僧慧忠和尚的道场云岩寺等佛教胜地;嵩县二程故里和西峡孔夫子回车处等儒家文化资源。此外,鲁山县刘氏始祖刘累故里是全球刘氏子孙根之所在,每年5月刘氏子孙都会来这里参加寻根会。近年来,在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前提下,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地处河南伏牛山区的一些市县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交通、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伏牛山地区共接待游客15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8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近10万人。 2006年8月6日我国中部最大的生态旅游区伏牛山生态旅游

13、区建设正式启动。我省将用3至5年时间在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建成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和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为统一品牌形象,打造品牌优势,全面提升伏牛山的旅游品位和吸引力,省政府做出了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决定,在此期间,把伏牛山核心景区培育成5A级旅游区,把石人山-白云山-龙峪湾-老界岭-宝天曼-南湾湖生态旅游线培育成国内知名的精品旅游线,使伏牛山成为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河南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和伏牛山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2.2.1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地处中原腹地的伏牛山绵延八百余里,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

14、岭。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的标志地,中生代白垩纪恐龙的故乡,兼具“北雄南秀”的特色。伏牛山区,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幅员最辽阔,森林面积最大,一块原始绿地,植被覆盖率最高,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十分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区域之一。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把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也造就成为了生态旅游资源大省。区内共有3处国家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内乡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人山风景名胜区)。其中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西峡恐龙蛋化石群体被称为20世纪“世界

15、第九大奇迹”。 2.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依据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类型:2.2.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和气候、生物景观类 三种类型 地文景观类主要包括地质现象遗迹、古生物化石、山岳、岩溶景观等,如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群,被称为“北方第一洞”的鸡冠洞景区等;水文景观类主要包括河流、湖泊、瀑布等水体景观,如鲁山县昭平湖风景名胜区;气候、生物景观类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气象景观、古树奇木、名花异草等,如伏牛山滑雪场度假区等。2.2.2.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类、现代

16、人文类和抽象人文类三种 类型历史遗产类主要包括宗教建筑、纪念地、官署建筑群等,如内乡县衙,荆紫关古镇等;现代人文类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人工创造人文旅游资源等,如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南水北调渠首工程景区等;抽象人文类主要包括民族风情、特色风俗等。3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开发利用现状 历史上,伏牛山区只在个别地点作为小区域宗教朝拜圣地得到开发,由于开发力度不大,开发品味不高,伏牛山旅游区远未形成新的综合竞争力。伏牛山生态旅游区涉及了3市8县的林业、水利建设等许多相关部门。行政区域的分割加之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导致旅游发展表现为某一行政区域率先发展、其他行政区域跟进的开

17、发模式,先后形成了以三个核心县为中心的三大旅游板块,分别是以鲁山县为核心的伏牛山东段旅游板块、以栾川县为核心包括嵩县和汝阳县在内的伏牛山北麓旅游板块、以西峡县为核心、包括内乡和淅川在内的伏牛山南麓旅游板块(李瑞,2006)通过下表我们可以了解三个板块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开发类型,以及各个板块所开发的各个资源类型的景段、景域数量。各个板块在开发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发挥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使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其中以西峡板块最为突出,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所开发产品的资源类型都相当丰富,弥补了其他板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不足。表1: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表旅游资源

18、类型 东段鲁 南麓西 北麓栾山板块 峡板块 川板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景域) 2 5 5 水文景观类(景域) 1 6 2 气候生物类(景域) 3 6 5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总量6 17 1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历史遗产类(景段) 7 15 12 现代人文吸引物类(景段) 5 14 7 抽象人文吸引物类(景域) 1 0 0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总量 13 29 19生态旅游资源总量 19 46 31在伏牛山三个板块的旅游发展中,开发最早的鲁山板块,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开发完善新产品,但多为与主体景区(石人山风景区)性质相同的产品类型,没有增强景区产品的互补性,对整个景区的竞争力提升作用不大,据

19、统计数据(参照下图)显示,虽然近几年鲁山县接待游客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年增长率在逐步下降,慢慢退出旅游热点景区舞台。栾川板块旅游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迎合大众旅游需求,多开发以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并且已建成在我国中部地区极具垄断性和竞争力的旅游新产品伏牛山滑雪场度假区,填补了中原地区滑雪旅游项目的空白,也为改善河南冬季旅游产品结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近几年该度假区接待旅游人次数和旅游收入成倍增长,2004年,全县接待游客249万人次,比2000年翻了3番,旅游总收入645亿元,是2000年的l3倍,正处在旅游目的地快速成长阶段 。西峡板块旅游产品类型齐全,并且旅游资源数量在三个

20、板块中具有绝对优势,虽然较高等级的旅游资源具有打造成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旅游品牌的潜力,由于起步晚、资金匮乏尚未形成精品,品牌效应不强, 尚处于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图1:伏牛山生态旅游区三大板块旅游人数变化曲线图3.2 伏牛山生态旅游产品特点三个板块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有限的外界条件作用下,根据资源优势、区位和市场条件,各自开发建设了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功能,产品结构也逐渐完善。通过比较分析(参照下表)得知三大板块产品特点:从产品等级上看,鲁山板块和栾川板块旅游产品等级高,品牌效应强,西峡板块旅游产品质量等级低,精品少,品牌效应较弱;从产品类型上看,由于生态旅游资源基础条件的制约

21、,三个板块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结构基本相同,均是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山岳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由于这类产品的可替代性强,缺乏大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从产品功能上看,西峡板块产品类型丰富,旅游功能齐全,互补性强,极具发展潜力。总之,三个板块的基础旅游产品结构基本相同,仅仅存在着开发程度的差异;各个板块特色旅游产品差异较大,尤其以西峡板块特色性最强,由于产品质量低,品牌效应不强,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栾川板块通过对基础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加工包装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特别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与其它板块相比更胜一筹;虽然鲁山板块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区等级较高,但可替代性强,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没有形成品

22、牌优势。虽然三个板块的开发程度各不相同,但在不同的阶段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因此,对基础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发展创新性特色旅游产品成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整体发展的根本。表2:三大板块产品结构及质量等级分析表三大板块 代表性的景区(点) 质量及等级评价 南麓西峡板块 老鹳河漂流区,老界岭休闲度假区,龙潭沟及 景区类型多样,人文与自然兼 五道幢景区,云花蝙蝠洞景区,寺山国家森林 备,特色鲜明,但具有品牌 公园,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西峡国家地 特点的景区等级层次低,品牌 质公园、丹江库区及南水北调渠首工程景区、 效应不强,但极具发展潜力。内乡县衙景区、荆紫关古镇清代五里长街景区,龙潭沟和云华蝙蝠洞景区

23、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北麓栾川板块 重渡沟、寨沟、倒同沟峡谷风景区,鸡冠洞风 景区以自然生态为主体,资源 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西秦山国家森 经过深度开发,形成精品景区, 林公园、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同、老君山国家级 品牌效应强,但自然和人文旅 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滑雪场度假区。其中鸡冠 游资源组合较差,旅游文化品洞风景区和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 位不高。东段鲁山板块 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昭平湖风景区 景区品牌效应强,但产品结够单一。 4 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虽然起步比较晚,通过三大板块的开发建设,但已经初步取得了骄人的成

24、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初见成效,游客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旅游业地位得到巩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也理所当然成为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后起之秀。虽然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但是由于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其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与知名旅游区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以伏牛山生态旅游区西峡板块极具代表性的景区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对其在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整体开发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4.1 内乡宝天曼资源开发状况内乡宝天曼作为西峡板块质量等级最高的生态旅游区自2000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以保护区为主体,在 2000公顷的平坊实验区范围

25、内开展生态旅游。经过4年的努力,到2004年已完成通向宝天曼80公里的旅游专线公路;葛条爬旅游接待中心,秋林山庄和环翠山庄两个旅游服务点基本具备接待游客条件;并开发出4条旅游线路:一是秋林山庄紫茎林飞云岭四个庙6公里的原始森林游;二是合欢瀑飞龙瀑玉帘瀑2公里的秋林河谷飞瀑游;三是双龟石化石尖骆驼峰青龙背6公里奇石险峰游;四是秋林山庄岗庙岭银洞尖姑娘楼4公里的生态休闲游。与森林生态旅游区建设配套的宝天曼自然博物馆位于内乡县城5公理处五龙庙坡,312国道南侧,展物种之精华,集万物之灵气,为河南省规模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自然类博物馆。内部展厅由序厅、森林生态厅、地质与古生物遗迹厅、植物厅、动物厅、人

26、与自然和多功能厅等展厅构成,各个展厅惟妙惟肖的仿真模型,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妙画卷,向游客展示了宝天曼的原始、神奇和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作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吸引着不少的中外游客。2004年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旅游门票收入160万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居民开展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4.2 开发过程中突现的问题宝天曼生态旅游开发区在开发过程中为国家创汇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影响了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的整体发展。 4.2.1 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宝天曼生态旅游

27、资源开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及企业和个人投资,而当地的民间资金建设能力相当薄弱,地方政府支配财力有限。有限的资金对景区的旅游开发产生了限制,以致于开发过程中急功近利,满足于简单的低层次开发,布局混乱,景观不协调,从而使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2.2 开发建设无特色,旅游市场份额小4.2.2.1 开发建设无特色旅游专线道路坡陡、弯道多、又过窄,缺乏景观、导游标牌等设施,如同一般山间公路,缺乏特色。宝天曼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从而导致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旅游市场竞争力不强。4.2.2.2 旅游市场份额小尽管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的宣传力度有所加强,但其还是没有占据相

28、当程度的市场份额,而且大部分游客来自省内。这主要是因为葛条爬旅游接待中心缺乏统一规划设计,建筑和道路杂乱无章,接待能力低,服务设施不全,生活、娱乐、购物不配套,服务的档次低,质量不高。4.2.2.3 景区内各景点孤立分散,未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络几个景区和集体林区交错分布,形似孤岛,互不相连,构不成网络。造成旅客容量小,停留时间短,给游客带来了不便,降低了游客前来旅游的兴趣。4.2.2.4 宝天曼生态旅游景区可进入性较差尽管景区已经建成了宝天曼旅游专线公路,但是宝天曼生态旅游景区与其周围景点之间缺乏专门的旅游通道 ,造成与其他景区的连线旅游可能性较低。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

29、的龙头企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开展生态旅游。但目前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刚刚起步,还存在以上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要在今后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真正引领伏牛山生态旅游区整体建设的潮流。5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及管理措施针对以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为目的,现提出以下对策和管理措施。5.1 突出特色旅游,实施品牌战略5.1.1 伏牛山最大、最突出的特色是独有的生态魅力加快伏牛山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树立整体品牌意识,着力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

30、的生态旅游品牌,树立“生态伏牛、休闲胜地”旅游主题形象,依托“山、水、林、汤、龙”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5.1.2 打造三大旅游品牌以白云山、老界岭、龙峪湾和石人山、鲁山温泉群为主体,突出生态观光、温泉度假、山地避暑、健身休闲优势,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山地度假知名品牌;以宝天曼、恐龙蛋化石群等为重点,突出原始生态、科学考察、野营探险优势,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培育世界级旅游产品;以南湾湖为核心,连接桐柏山、鸡公山、嵖岈山和红色旅游区,突出豫风楚韵、诗画山水优势,打造中国中部旅游休闲胜地。并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发展南水北调探源和水上旅

31、游娱乐项目;策划推出朝拜、漂流、滑雪、山地运动等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特色旅游产品。鼓励资源丰富的旅游区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争取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5.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内涵5.2.1 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增强促销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宣传方式上,要坚持整体推介、捆绑促销,抓紧制作伏牛山旅游形象片、导游图、招贴画和产品画册。伏牛山旅游区所有景区(点)都要冠以“伏牛山景区”,每年要拿出门票收入的一定比例集中用于伏牛山整体形象推介。在宣传手段上,要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影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省内主要媒体要在重点版块、热点时段经常性、系列化地宣传伏牛山旅游。在宣传渠道上,要分期

32、分批邀请国内外知名媒体记者、大旅行商前来实地考察和采访;在主要客源地建立办事机构或代理点,开辟直接宣传的渠道;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中介作用,鼓励制定对旅行社和旅游专列的奖励政策。5.2.2 突出主题形象,积极开拓市场策划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活动,树立“生态伏牛、休闲胜地”旅游主题形象,打造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在继续巩固省内客源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扩大武汉城市圈、西安城市圈等周边市场,积极开拓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远程市场。自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内涵。促进伏牛山生态旅游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融合对接,是生态游文化游交相辉映,形成和旅游资

33、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产业格局,积极开拓高端和海外市场。5.3 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5.3.1 旅游环线构建快速通道交通部门要优先发展伏牛山旅游交通,加快旅游环线建设,构建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积极实施伏牛山旅游交通规划,力争5年内完成伏牛山旅游交通网络建设。重点建设连接白云山、石人山、宝天曼等核心景区的交通环线;加快环线至主要景区的连接线建设,积极支持开通景区间旅游公交。优先建设郑州石人山西峡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洛阳、南阳机场配套设施,积极开辟主要客源地的直线航班。争取开通直达旅游列车,建立高效、快捷、安全、舒适的旅游交通体系。5.3.2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各相关部门,

34、要制定支持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配套设施,增强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和硬件优势。加快住宿餐饮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度假酒店。完善与景区(点)配套的旅游步道、消防、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接待中心、医疗救助、卫生检疫、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景区(点)标识建设和索道,蹦极等特种设备和天梯防护栏等各类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维护。5.4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发展“大伏牛”旅游从大旅游,大区域,大系统观念出发,对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建立县际联动管理机制,变旅游资源开发的“树状”为“网状”管理体制,变封闭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开放型的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

35、模式。根据省政府要求,伏牛山所在市、县和景区(点)要依据伏牛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制定实施区域规划和景区(点)专项规划。未纳入伏牛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又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要尽快编制区域规划,实现与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对石人山、宝天曼等隶属不同行政区域的景区,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优化产权结构,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使旅游资源开发协调起来。5.5 拓宽资金来源通道,形成发展合力5.5.1 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十一五”期间,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支持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伏牛山区域内各级政府也要切实加大对旅游基

36、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的资金投入。要切实保证政府资金的相对集中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利用以奖代补、财政帖息等不同形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各项目单位要依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和下达的投资计划抓紧建设,对于资金到位快、落实好的项目,要优先支持。旅游、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和政府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截留、挪用。5.5.2 广泛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鼓励和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组建旅游集团,搭建融资平台,形成发展合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建立健全伏牛山旅游项目库,重点策划、包装一批优势旅游项目,吸引知名大企业、大

37、财团参与伏牛山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经营管理。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大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游产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投资融资、财政税收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不断提高旅游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5.6 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5.6.1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层层建立和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建立统一的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重点做好旅游高峰期和重点景区社会治安、交通疏导、健康保障和紧急救援工作,增强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5.6.2 加强人性化服务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伏牛山旅游诚信体系

38、建设,设立统一的投诉电话,提高旅游服务监管水平,逐步形成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建立伏牛山旅游协会和专业分会,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制定实施各类统一的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人性化服务和超值服务,打造伏牛山旅游服务品牌。5.6.3 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引进旅游人才,通过较高的报酬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吸引有经验的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以弹性的工作方式聘请一批懂经营、会策划、善创意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旅游职业人员培训,建立健全持证上岗和岗位培训制度。注重对旅游饭店、家庭宾馆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通过技能比武、服务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其接待服务水平。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员、讲解员管理、培训和使用机制,培训

39、一支高水平的导游员、讲解员队伍。5.7 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生态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 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杜绝一切破坏生态旅游资源的现象。 6 结论与讨论 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大自然赐予河南省的宝贵财富。目前,伏牛山生态旅游区已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创汇和居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目前

40、资金投入和保护力度有限的情况下,严禁一切人为因素的干扰,采取积极、有效、科学的管理措施,对伏牛山生态旅游区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希望今后能够通过对伏牛山生态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把伏牛山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达到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的目的。参考文献:1 崔向慧,王兵,朱学灵,朱聪博.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景观质量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1):49-522 崔向慧,石金莲,朱学灵,朱聪博.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5,2:65-693 李瑞.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3):538-540

41、4 刘黎丽.绿色宝天曼J.协商论坛,2005,7:615 卢泽洋,朱学灵,冯强.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查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4,3:34-366 麻冰涓,贺添,宋轩.伏牛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2,23-257 王从胜,程兵,李良厚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文化资源评析J.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31-328 魏高明,张霖,尚富德.南召宝天曼地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3):77-809 雍刚.伏牛山区三宝成亮点J.全国药材商情,2006,23:910 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2-9611 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12003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50-26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