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讨论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9554462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讨论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讨论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讨论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浅谈讨论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讨论法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讨论法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与运用 铁山学校 向群 摘要:当前,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以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代替教师“一言堂”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理解存在偏差,对讨论法缺乏理性深入思考,致使部分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流于浮华、浮躁、浮浅之弊端,表面热闹而实际收效甚微;也有一些教师因此否定讨论法,否定教学互动、否定合作探究,不敢或不愿大胆采用讨论法,甚至对新课改存在疑惑,认为还是传统的经验管用些。本文着重从讨论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增强其课堂实效性方面谈谈我的个人感悟。关键词:讨论法;小学;语文;课堂;新课改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并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日趋理性地健

2、康地发展,教师们也多由以前的“满堂灌”转化为关注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上来。这是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讨论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灵活、热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但是,目前讨论法在教师中尚存在颇多争议。有的老师不敢运用它,觉得难以驾驭,事倍功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讨论法呢?讨论法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一)促思增能,培养分析创造力学生们为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现,往往更加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运用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知识积累,分析判断,冥思苦想。比如,在教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时,有学生提出,后来荆轲与秦王展开追逐、搏斗时,

3、秦舞阳到哪里去了?文中怎么没有一点交代?就此我们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他们得出结论:“秦舞阳后面的表现,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故司马迁略去不写。如果硬要探究,可能就是吓到在地,或者在一旁瑟瑟发抖之类。”又如:我在教学司马迁的鸿门宴一文,有学生提出:“当刘邦逃席后,范增摔玉,这时再打过去都还不算迟啊,为什么就说决定了胜负呢?”这时,让他们讨论,便能得出一个结论:性格决定命运,优柔寡断、沽名钓誉的项羽,不可能对当时形势有更加理性判断。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通过学生对陶潜隐居在今天是否仍值得提倡这一问题,学生得出结论:在今天的条件下,我们不能都向陶潜,而应该大胆推销自己,积极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多做贡献。(

4、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讨论能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谁也不能做旁观者。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参与,思考,自己的体验、判断能迅速及时地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这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这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例如,学习18课雷雨,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雷雨前和雷雨后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思考、多观察。(三)交流碰撞,培养团结协作习惯学生在讨论探究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碰撞,这一切都依赖于团结协作、并伴随着情感交流而实现的。没有合作就难以讨论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来,没有团结,讨论就无法深入进行下去。特别是当学生们在讨论中出现相同或相近见解时,便会立即产生“英雄所见略同”的认同感和欣喜感。

5、而当一些学生遇到疑难或困惑,在小组成员的点拨下豁然开朗时,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激和亲近的情绪。因此,讨论法能培养学生协作的习惯,增进他们的团结和友谊。通过讨论,交流了思想,融洽了感情,提高了学生们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兼容并接纳他人的胸怀和习惯。(四)及时反馈,提高教学针对性讨论法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新发现、独到的思考,并及时反馈到教师这里来,进而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和不足,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方向。当学生们对文本理解出现偏差时,或者对知识把握存在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纠正、补充。(五)畅所欲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班级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公开

6、集体发言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因而学生们往往显得口讷,缺乏活力,而讨论法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分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在表达中修正,在修正中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讨论,很多原本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变得健谈起来。因此,长时间坚持运用课堂讨论法,必能对提高学生表达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是不是只要采用讨论法,就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事实上,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讨论法也有其注意要领,并且教师使用时必须从课堂和学生实际出发。讨论法如果把握不好,不但收不到教师期待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学生乱成一团,毫无收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懒惰、浮躁、态度不严肃等不良习惯。如何才

7、能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 (一)、科学合理组建讨论小组分组很重要。科学的分组,应该是人员搭配合理。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能力参差不齐,有善于深度思考的,有偏重感性认识的;有富于创造的,有喜欢借鉴学习的;有乐于表达的,有相对腼腆羞涩的。教师在分组时,须对“学生资源”宏观整合,优势互补,让各组都能讨论起来,让人人都能活跃起来。对个别缺乏“火种”的“讨论贫困组”,要调动优秀人才进行“援助”。而当前的不少课堂讨论,分组往往顺应座位“天然生成”,顺其自然,而编座位时没有考虑到课堂讨论需要。这样,有的小组争得面红耳赤,热火朝天,有的小组则群龙无首,冷冷清清,收获寥寥。(二)、合理设置讨论问题讨论要有质量,首

8、先是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是齐前提,是方向。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拿来讨论半天,为讨论而讨论,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养成学生坏习惯,败坏课堂风气。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价值?1.问题要能体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想,首先是那些体现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常遇到的那些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最具有讨论价值。如失街亭一课,诸葛亮究竟该不该斩马谡?这一类问题对于学生了解诸葛亮性格、深入了解文章内容能产生推动作用。反之,对那些不能突破重难点的问题还提出来“讨论”,自然是毫无实际意义,并且使课堂效率低下。例如教学巴金小狗包弟时,讨论“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9、”等问题时,就能达到教学目标。从我听课的情况来看,有的老师纯粹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只是活跃课堂气氛,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例如:有的老师来组织学生讨论“小狗被送走后,可能会怎样死”,这样的讨论有意义吗?能达到什么教学目的吗?2.教师应该选取能激发和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有些问题一提出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促进他们积极动脑。学生们接到问题后,分析、论证,研究、讨论,思维一下子动起来了,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在讨论中,他们的发言的欲望很高,激情澎湃,思想和思想碰撞,观点与观点交锋,教学目标水到渠成地完成。反之,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不需要思考,或者不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学生们勉强“做讨论状”,实在没有多

10、少讨论的必要和价值。3.问题难易适度。 如果难度太小,学生不思考或略加思索就能得出结论,自然无需讨论。同样,难度大的问题不宜让学生讨论。教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们虽然勉强讨论,但难以有什么成果,而且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挫伤学生思考、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位教师让学生讨论“李白蜀道难一文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李商隐锦瑟一文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这些目前在学术界尚且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也没有必要全部弄得明明白白,何况学生因为不知道两位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寓意和情感,更没有诗人那种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虽经讨论,仍不知道如何做答。像这样刻意追求讨论问题的难度,反而会因问题的艰深

11、而使学生望而却步、不知所措。(三)、精心捕捉讨论机会讨论应该用在什么时候?简单地说,就是应该用在最有必要讨论的时候,用在“非讨论不可”的时候。1.先思考后讨论。讨论是一种合作交流,它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首先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一定认识和见解的基础上。教师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措手不及,可能出现讨论冷场、中断,或者讨论质量低下。而且,一些学生可能自己不动脑筋,等着别人给他提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学生懒惰、依赖性强的毛病。2.讨论应安排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学生大面积产生困惑,都急于想知道结论,这时他们的求知欲望、思考的动机、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很强烈。此时安排他们讨论,往往能收到很好

12、的效果。(四)、教师精当指导点评讨论法固然要充分体现课堂民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毕竟是不够成熟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应或点拨,或调控,或总结,对课堂讨论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引领作用。1.营造氛围,鼓励放开。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和鼓励学生多维解读,个性化解读,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解、对传统观点质疑甚至挑战。舍弃条条框框,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去讨论。让学生放得开。2.及时引导,随时调控。鼓励学生相对自由的思考和讨论,并不是漫无边际,信马由缰,放任自流,而是要我们的教师随时对讨论驾驭、调控。当有的学生觉得信心不足,不敢“越雷池一步”时,教师要提出鼓励

13、,激励他们努力超前走;当有的学生过于强势,把自己意见强加于同学、不善于接受别人意见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当有的学生有了讨论成果,或者取得阶段性的进步时,教师要给予赞美或肯定。另外,有时学生讨论偏离了主题,甚至谈论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沾边的东西,这时,教师就要艺术地进行调控,使其回复到该堂课任务上来。让学生讨论,一组学生却积极讨论“李氏子蟠”为什么后来名不见经传,是不是没有多大出息;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引导调控。3、讨论手段多种,形式多样。为了更好地把讨论引向深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讨论。如小组内讨论、辩论,教师点名发言,有时还可以在讨论中间插教师点拨讲解等。4、调和“众议”,合理作结。小结

14、是课堂讨论这部乐章的曲终休止符。课堂讨论必须要有总结,才可以让讨论给学生留下完整的印象。总结时,对探究深入,表达准确的个人和小组要予以表扬肯定;对于观点虽偏激或不完整,但有可取之处时,对其可取之处要给予肯定;对于明显错误的观点,要委婉而明确地予以否定,但如果他们表现出了乐于思考、的团结协作精神时,对其精神仍应予以肯定。教师对总结和点评要精心思考,不是随随便便敷衍了事。点评见教师功底,点评见教师风范。教师要因势利导,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权压人。总之,讨论法既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我们要大胆地、广泛地采用;但又不可盲目运用,不可滥用。只有真正把握好

15、其科学性,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采用它,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我们师生敞开心扉心灵交融、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方法、催发情感的平台,让课堂讨论涌动生命的灵性,实现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参考文献: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05.5)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美)黒尔,(美)斯蒂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1出版庄文革:课堂讨论的四大策略与五个“避免”,发表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李骥;高效“课堂讨论”三招,发表于中学语文2007.07李志平:浅议优化课堂讨论的原则与模式,发表于语文教学参考;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新行动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出版;崔燕:浅议有效的课堂讨论,发表于中学语文期刊宗金伟课堂讨论的两大困境,发表于消费导刊 2009年第18期杜剑晖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几点思考,发表于中学语文2008年第24期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