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503886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甘永成1 陶舟21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 多伦多M5S1V6;2长江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湖北荆州434025【摘要】本文详细探讨TeLearning、知识管理与虚拟学习社区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先比较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者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及目前eLearning:11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知识管理应用:YeLeamingtl虚拟学习社区的方法与途径,以及融合三者的集成框架。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现代远程教育借助网络媒体得到超常规的发展,各种网络教育机构和公司迅速成立,

2、满足了人们学习、工作和教育提升的现实需要。e-Learning正成为知识时代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虚拟学习社区逐步成为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知识建构和智慧发展的理想的学习环境,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时代组织和个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探求虚拟学习社区、e-Learning和知识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管理应用于e-Learning、虚拟学习社区的方法和途径。一、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是e-Learning和知识管理所关注的两个重要领域。所谓正式学习,主要是指正规的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与培训,是在有组织、有结构的环境下的学习,其过程由教育机构决定。这是目前e-Learn

3、ing所关注的重心。非正式学习是指正式学习以外的所有学习活动,其过程可以随时发生,由个人决定,主要是通过实践与经验获得见识。从组织内的学习内涵来分析,真正从课程中学到的只占三成以下,其余都是非正式学习。从个人和集体、正式和非正式的角度,可分为四种类型的学习(见图1):1个人正式学习。这类学习模式适合于为学习者提供WBL和CBL教材,让个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活动,如CD-ROM、录像带、网上教程等自学教材都非常适合。这是目前e-Learning的内容可以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2个人/非正式学习。这类模式适合于为工作者提供的即时帮助系统、电子绩效系统或者提供与工作相关的知识门户等方式。让学习者可以在工

4、作过程中随时学习,而不是以完整的课程来完成学习活动。3小组正式学习。这类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开发完整的教材,重要的是建构一个可以让学习者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如同步异步通讯工具、学习论坛、虚拟教室、学习社区等,让学习者交流、协作和共享学习经验和成果。4小组/非正式学习。这类模式需要创建一个让学习者乐于分享学习和经验的适当环境,如网络上的各种BBS、新闻组、虚拟社区、虚拟学习社区等。根据学习者的爱好、兴趣和工作要求来实施学习,其学习效果和效率都很高,较之正式学习反而能自然地达到学习目的。正式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是系统化设计的,与学习机构或组织的目标一致,一般没有考虑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风格和特点。非正式学习

5、过程一般较难控制,个体间的差异性较大,但非正式学习是一个更自然的过程。“发生在日常工作场所的学习比在人工设计的课程和程序更有效率和效果。”2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比较见表1。二、e-Learning与虚拟学习社区从e-Learning的定义来看,e-Learning是一个很大的学习系统,它包括政策制定、环境创建、技术实施、资金支持、管理等各个方面。从组成系统方面来看,它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学习对象库、著作系统、学习社区等多个方面。从人员组成上看,它包括eLearning总管(可以有不同的称呼)、网站管理员、教师指导者、教学主题专家、媒体内容开发者等等。eLearning既可以是基于

6、个人的独立学习,也可以是基于课堂和合作的学习。从e-Learning系统的传递机制来看,它包括知识库、知识模块、社区、实时指导、专家系统、混和模式等。学习社区是e-Learning合作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在e-Learning学习环境中的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因此网络上也把虚拟学习社区叫做e-Learning社区。可见,e-Learning是学习社区的上位概念,学习社区是下位概念。从目前的e-Learning实践来看,e-Learning偏重于“自主”的独立学习,主要是通过课件学习知识,完成学历教育和企业培训,其形式偏向于正式学习。eLearning的重点应在于合作学习,而虚拟学习

7、社区实践社区学习的特点是“交互”,是一种合作性学习,其形式偏向于非正式学习。虚拟学习社区是e-Learning的一种重要的应用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它们是一个连续系统,其学习形式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的发展趋势正体现了这种融合的方向,是一种“内容课件+社区互动”的模式。三、知识管理、eLearning和学习社区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绩效管理、质量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管理等很多企业领域的技术,对教育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知识管理应该应用到教育中来,因为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这就意味着,正如企业试图通过知识管理提高其效益和效率,教育机构也应该应用知识管理的潜力来

8、强化学习者的学习。知识管理和eLearning共享一些共同的元素:1社区虚拟社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实践社区是很重要的知识共享的场所,因为一个组织的知识往往是通过小规模的、非正式的、自组织的学习性的网络所创建的。3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创建虚拟社区提供了技术保证。社区也被认为是动态的、丰富的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学习模型。社区里所有的学习都包括文化适应、知识共享、协作的过程。2协作合作。在e-Learning学习环境下,协作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在这一环境下,学习者的分布和知识的传输都具有时空分离的特点,特别需要通过同伴的协作和助学代理的指导,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克里斯蒂安森等人的观点,

9、在eLearning环境下,协作可以克服远程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适应远程的课程学习和建立远程学习社区。43信任和知识共享。技术只能使知识共享变得容易,但只有学习者彼此间的信任才能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如果个人不信任其他人的知识或者不相信其他人会贡献他们的知识,这个系统是不会很有效的。信任和相互依赖是维持个人间良好关系的纽带,也是虚拟社区成功的先决条件,建立相互的信任可以保证有效的交互和持续的知识共享。4共享理解。对于有效的知识共享,学习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必须对意义有相同的理解。学习者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各种观点中的关键词汇、术语进行辨析,从而达到一致理解和共识的过程。关键词汇、术语意义的讨论,经

10、过补充、纠正、弃用、完善等环节,其定义在参与者同意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样就产生了小组的共享理解(shared understanding)。在e-Learning环境下,共享理解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对别人的观点发表意见,同意或反对别人的观点,澄清、阐述、反思和组织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和立场,扩大彼此的共同点。结果导致分散的观点开始聚集,许多零散的观点聚集成一个较大的观点,个人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逐渐融合成为小组共享理解,并且最终达成观点的收敛和问题的解决。四、e-Learning目前存在的问题e-Learning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时空分离的特点,这是它的最大优势之一,但任何

11、事物都有两面性。从知识管理和协作学习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对虚拟学习社区,分布式的学习环境对小组学习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小组成员不仅要处理地理分隔的问题,也要处理学习时间、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所带来的问题:51时空限制。虽然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并创建了一个“赛柏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空间的重要性的消失。由于“虚拟身份”的匿名性,人们彼此之间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和不信任感,因此仍然需要面对面地开展一些活动,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熟悉。时间对在线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同步交流。2互动和社交机会的缺失。e-Learninz的时空分离的特点使得面对面的交互变得不可能。知

12、识管理和CSCW提倡分布式协作工作,这就需要成员之间高度的交互和积极的参与,因为“共处一地”的交互是有效的知识创造和共享的关键。但e-Learning的时空分离的特性使之变得不可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利用视音频会议系统进行远程实时交互,消除文本交互的陌生感。尽管如此,有研究显示,工作在虚拟团队里的人们发现,面对面的协作工作的绩效更高,也较容易克服虚拟环境下的信任和身份模糊的问题。63语言和文化障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别可能成为虚拟社区里成员之间有效交流的障碍。即使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由于人们所处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工作领域、知识水平、文化素养、价值观等的不同,也会存在交流的障碍,可能引起对

13、同一个词语或表达产生不同的理解。文化因素也会阻碍虚拟社区成员间的知识创建和共享。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学习行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这就可能导致学习者之间对意义表达和理解上的困难。4信任与承诺问题。相互信任是协作的基础和核心,但虚拟社区的交流和社会交互形式,对信任的建立是一个挑战。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个体间的接触和信任的确立是密切相关的。社区里人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消除彼此的不信任和恐惧,打破个人和组织的障碍。7通过良好的关系,人们逐步形成信任感、身份认同和承诺,促进社区里的成员共享知识和创造知识。从知识管理和CSCW的视角来看,信任对知识共享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虚拟情境下

14、,信任的作用更加关键。信任只存在于相互之间不是太陌生的人们之中。如果人们以前没有在一起工作过或没有面对面的接触,信任是较难建立的。85低层次的协作。虚拟社区里的在线交互不同于面对面的交互。时空分离和面对面交互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虚拟社区中信任、身份认同和承诺的缺失。这也会使得人们不愿意共享知识和加强彼此间的协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形成成员间信任、关怀和个人关系网络的氛围和环境,是高层次协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9在虚拟学习社区中,面对面交互的缺失,可能导致学习者之间较低程度的信任感、身份认同和承诺。但也有一些研究显示,e-Learning环境下也可以达到很高程度的学习者参与和小组互动。10五、知

15、识管理对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目前所实施的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是对既往的知识管理活动的归纳和总结。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得出的许多观点已经对学习以及学习社区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应该有三个方面:1强调分布式知识,从而强调知识的共享。虚拟学习社区中存在着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智能和分布式专业技能。每个学习者都具备专业技能和特长之处,通过资源共享、经验分享,每个人与他人分享知识,在彼此的互动、互助和双向沟通下,既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也成为知识的受益者。因而,知识的来源是多元化的。2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及两者转化的重要意义。这为学习社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传统的教学是知识的单向流动,传授的主要是

16、显性知识,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而互动正是学习社区的优势,学习者和指导者之间,特别是学习者之间存在多向互动,这就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3强调知识实践社区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知识管理的实践社区正是一种学习社区。学习者在学习社区的交流和共享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自的认知能力、智能水平和整个社区的集体智慧。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习社区就成为知识创新的孵化器。4强调知识管理对知识建构、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发展的支持。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社会化、外化、综合和内化)的四个知识转化过程,实际上也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管理以知识为核心,是一个

17、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应用和创新的过程。知识的共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分类和重用,这些都有力地支持着个体智慧的运用和集体智慧的发展。六、在e-Learning和虚拟学习社区中应用知识管理技术1促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e-Learning中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的四个转化过程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社会化的目的在于共享隐性知识,但就其本身来说,是非常有限的。隐性知识的传递非常有意义,因为隐性知识被看作是虚拟学习社区中创新的来源。如果这种隐性知识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它也就不能扩大

18、成整个社区的知识。同样,仅仅只把那些显性知识加以综合,这实际上并没有延伸和扩展社区现有的知识。只有当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时,创新才会发生。这四种知识转化模式是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在这个逐渐扩大的过程中,社区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显性知识不断积累,知识库的存量不断增加。2促进知识创新和共享。在一个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必须得到创新并在所有成员之间得到共享。学习社区中存在着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智能和分布式专业技能。因而,知识的来源是多元化的。每个学习者都具备专业技能和特长,通过资源共享、经验分享,个人与他人分享知识,在彼此的互动、互助和双向沟通下,既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又成为知识的受益者。

19、学习社区环境促进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协作建构的紧密融合,促进各种观点和思想的发散、联结、收敛、扩展和深化,产生新的知识和形成集体智慧。3促进知识管理的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为了解决e-Learning存在的问题,虚拟学习社区可以应用知识管理的各种工具和技术。此外,学习者个人也必须具备知识管理的技能和方法。(1)知识管理工具。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学习者使用Intranet、视频会议、协作群件等技术获取和传播显性知识,使用学习平台(WebCT LearningSpace等课程管理系统)来分发学习资源。这些都是管理虚拟学习社区的显性知识的有效工具。恰当地应用知识管理工具,不仅有助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有效

20、地管理显性知识,而且减少了学习者之间的时空分离感。像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室等同步交互媒体,允许学习者开展讨论,增加了在线通讯的交互层次,也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身份认同和学习承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2)知识管理技术。应用知识管理技术(如过程管理和空间管理)帮助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a)过程管理。是指创建支持性的组织结构和实践活动,以便鼓励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更方便地创建、共享和使用知识。过程管理可以包括引入鼓励知识创新和共享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包括新的标准和实践活动,以便虚拟学习社区里的每一个学习者都有同等的机会访问知识库。(b)空间管理。是

21、指以知识管理技术创建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帮助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学习者彼此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学习伙伴。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者逐步形成一种共同的语言系统和对意义的共享理解能力。随之,发展身份认同、彼此信任、相互承诺和共享知识。最终,当虚拟学习社区里的学习者彼此已经懂得其他成员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的时候,这样就形成了学习社区文化。(3)知识管理技能。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除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之外,应具备较强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技能。这些技能是21世纪成功完成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通常,可以概括和定义为七项核心个人知识管理技能: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展示信息、信息安全及信息协作与协作学

22、习。(4)知识管理方法。随着个人的知识资源的日益增多,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一般可分为六个步骤:(141分析学习中对知识资源的需求,选择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建立知识的分类和编目准则,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更新个人知识库,使用知识资源。七、知识管理、eLearning和虚拟学习社区的集成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平台,它能为人们建构交互的学习环境,这一环境有助于推动知识管理和e-Learning的融合与发展。基于知识管理SECI的知识转化过程和e-Learning的组成框架,在已有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可以把知识管理、-Learning和虚拟学习社区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见图2。该集成框架集成了知识管理系统、e-Learning系统和学习社区,显示了扩展后的知识管理转化的六个部分的流程:社会化、外化、综合、内化、认知以及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