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案(教学过程一)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9479458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1.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案(教学过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案(教学过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案(教学过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案(教学过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教案(教学过程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资料:阶段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亿 元)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全乡人均生产 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一阶段0.756.223.520.32372第二发展初期1.140.336.123.63969阶段成熟期2.115.648.336.15846第三阶段4.88.645.346.18565思考:以上资料是三门县沿赤乡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哪个阶段工业相对发达?哪个阶段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第二阶段的成熟期工业相对发达,因为这个时期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一阶段经济发展

2、相对滞后,因为这个时期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承转过度:同学们对三门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了大概了解,目前,三门的经济相对于台州的温岭、路桥等地区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教师适时提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学生活动,教师指导:(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教师点拨: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新

3、创造的价值总和, 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承转过度作为新一代的三门主人,如何把握三门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三门县沿赤乡“沿海工业城”的发展变化规律,请大家看教材,了解区域发展一般经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 展阶段、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展示案例播放三门沿赤乡九十年代的农业、工业和现在的农业、工业等图片,近年来,随着“开发三港, 建设三城”的步伐加快,三门工业迅速发展。三门沿海工业城,(如下图)位于三门县滨海平原沿赤乡境内,地势平坦,用地相对集中,十分有利于整体性产业的规划与布局。2004年9月

4、,在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县委积极响应市委提出了“南北协作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凭借土地、交通等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把原三门1.2万亩国有荒废盐田作为台州市南北协作工程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资源,目前 109家企业已入园,在未来的几年,一个拥有12万人口,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配件、塑料模具等为一体的环保型沿海工业城将出现在人们的 眼前,它将成为三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片信怵若暗节M问题探究,实例分析通过对沿海工业城区位因素分析,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A、B、C三个组,A组代上表中第一阶段的市民,B组代表上表中第二阶段的市民,C组代上表中第三阶段的市民

5、。每一阶段的市民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作探究讨论:(1)产业结构包括产值比重(增长速度)和(劳动力)就业比重;(2)区域的空间结构包括核心(城市发展)交通、信息网络和外围空间(区域内部差异、对 外开放性);(3)区域发展状态,教师作适当引导。要求:(1)每个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本组分工合作,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2)每人发一张白纸,自己动手设计归纳。(3)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最好。问题导引:(1) )第一阶段该区域有哪些工厂?它们分布有何特点?(2) 当时人们主要从事那些活动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下,你有何感想?(3) 假如你是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在发展当地的经济会有怎样想法?A组探究结论:从上表中的

6、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人们主要从事水稻种植,收入低,尽管有三门 国有盐场,和附近几家加工厂,由于工厂设备陈旧,工人素质低,交通不便,产品市场狭窄,再加 上盐厂面临改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其他组还有疑问补充吗?学生会说,假如我是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对盐场进行改革,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引进资金、设备,加强对企业员工培训等有 效措施,发展经济。师生归纳: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低。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

7、部经济差异较小,缺少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 较少,分布稀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较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问题导引:(1 ) 简要分析沿海工业城有那些优势?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2) 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沿海工业城与原来相比,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 假如你是企业的老板,你会投资沿海工业城吗?B 组探究结论:从上表第二阶段的数据分析,工业比重提高,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有利工业集聚,水陆交通便捷,目前工业城距县城 40 公里,台州市中心区 50 公里,离即将建设

8、的中国沿海高速公路出口处 3 公里,台州组合港-健跳深水良港 10 公里,并与74 省道海健一级公路、甬台温、上三高速公路相连,有利与外界联系,开放程度逐步加大。与原来相比,由于产业结构的转移,今后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活动,沿海工业城将成为三门南部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学生补充: 假如我是企业的老板,我会抓住机遇,投资无污染,环保型企业,还有学生对工业城今后的环境问题提出疑问,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师生归纳: 工业化阶段特征(第二阶段)区域产业结构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

9、域空间结构: 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 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 交通运 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区域发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教师小结: 区域的发展应注意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以牺牲环境效益作为代价获得的经济效益,必将随着环境的恶化而逐渐消失。那么,进入第三阶段区域的发展有哪些变化?问题导引:(1) 为实现工业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2) 在工业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把握?C 组探究结论:从上表可知,

10、第三阶段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为了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可从引进先进技术、改革区域经济结构、加大贸易力度等方面着手。治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技术革新. 可能会出现最先存在的优势(如地理位置、土地资源等方面)将不复存在,伴随着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等问题,人地关系不协调,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这说明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师生归纳: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特征(第三阶段)区域产业结构: 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 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出第二产业, 高科技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11、,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较高水平。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区域发展状态: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注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总结 :本节课通过对“三门沿海工业城”三个发展阶段分析, 使我们知道某区域发展过程要受到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活动、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且表现出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板书设计】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 )常用指标( 2 )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2、区域总体发展趋势: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呈现出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总体趋势二、区域发展阶段:重点把握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2、工业化阶段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作业设计】调查自己所住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目前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人们对于区域的认识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谈谈区域发展阶段与人口分布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