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461132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作者:_单位: _邮编: _)唐宋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探寻翻开唐代历史画卷, 我们不难看到女性文学的辉煌。上至一代女皇武则天及后宫嫔妃、官僚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夫人,几乎无不知书。就是下层商贾、武人家中女子乃至尼姑、女冠、娼优、婢女,也多能读书识字。上官婉儿是诗人上官仪的孙女,从小受家庭文化影响,敏识聪听,摇笔云飞,才华绝代,武后时入宫,封婕妤、中宗时进位昭容。彩书怨是其代表作。该诗通过女子寄书给边塞丈夫,写出了妻子的思念和幽怨。 宦门才女中著名的还有宋廷芬的五个女儿,她们才华出众,都入宫做宫师、女学士、教宫中嫔妃和其它宫人读书识文,

2、唐德宗每次与侍臣吟诗作对,宋氏五姐妹皆参加,并屡获奖赏。到了宋代,女性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了女性文学再创辉煌。宋代各阶层也普遍重视对女子的家教,无论后妃贵妇、名门闺秀、小家碧玉、青楼女子皆如此。宋代女性教育发展表现在多方面。宋代女性文学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女性作家、作品的数量上,更表现在体裁、题材的开拓上和艺术水准上。在作品体裁上,宋代女性文学创作扩展到诗、词、散文、赋、评论各种类型;在作品题材上,宋代女性文学走出了狭小的闺阁家庭,面向广袤的现实生活,打破了女性文学题材集中于相思愁怨的单一模式,既写山水、又吟爱情,咏史怀古,爱国忧民;在作品质量上,宋代女性文学可以说达到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发展

3、的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宋以前时代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 位,而宋代女词人近90 人,女诗人有XXXX年四季节日女性都积极参与,从正月开始到年末的节日,到处都活跃着女性美丽的倩影,回荡着她们甜美的歌声。宋代笔记小说对此有详尽的描绘。妇女走出家门,更多参与社会集会,这实际上就是更多地接受社会教育提高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走出家庭重重封锁的深闺,走出家庭儿女情长、从夫从父的世界,溶入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统治者的举措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女皇武则天在位时,运用自己的权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妇女地位。如率领内外命妇参与祭祀仪式,打破了历来只由男性主祭的传统;朝中命妇可以与

4、百官共进盛宴。这些措施,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提高了女性的社会政治地位,为唐代女性接受教育营造了一个宽舒的生存空间。 三、女性受教育程度及女性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经济发展状况 唐宋是我国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经济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超过其它国家。以商业为例,清明上河图真实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景象。当时京城汴京,人口户数已达26 万,城市经济高度发达,除都城外,遍布全国的州府城市,如扬州、镇江、广州、成都、长安等中等城市都很繁荣。唐宋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兴旺。女性文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契机的。 四、唐宋也是我国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

5、 在唐代,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多达五六百人,当时的东方国家日本、新罗等国盛行的女尊男卑现象,无疑会对唐、宋产生影响,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唐宋盛世,科学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四大发明除造纸外,其余三个均是这一时期成熟和推广运用起来的,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文化繁荣的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和印刷术的提高,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也为女性在家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料,为宫廷女子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使得唐宋时代的女性,在不同阶层、不同程度上都增强了接受家庭教育和宫廷教育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唐宋女性文学铸造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辉煌,而这种辉煌得益于唐宋女性教育的发展。唐宋女性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唐宋经济和政治的条件。可见,文学之花的盛开, 离不开社会条件诸因素的辛勤培育和浇灌。这点,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国女性文学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