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393140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g技术发展前景以及未来展望1流量,大学生最贴近的一个东西,在我们的眼光里,联通3G,移动网络,电信的各种网的快慢就是网速的快慢。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为此我上网查了一下通信的介绍和变迁。移动通信自1980年面市以来,已经走过20几年,经历了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现正向第三代(3G)平滑演进,并在探索后3G或4G的前景。3G的目标概括起来如下:A)全球统一标准,使用统一频段,提高频谱效率;B)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服务;C)加强安全保密功能;D)要求数据传输速率在室内环境下达到2MBIT/S(步行384KBit/S,车行144KBit/S)。当然,还须容易从2G系统平滑过渡。3G系统采用码分

2、多址(CDMA)和分组交换技术。与2G相比,3G系统容量增加,通信质量提高,并能实现全球性的无缝隙漫游,可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图像、电视等多媒体优质服务。目前,移动通信正处于由2G向3G平滑过渡之中,但原来希望统一标准、统一频率的目标并没有达到。现在有5个不同的3G标准,其中主要是ETSI的以GSMMAP为核心网、FDDWCDMA为无线接口的标准,ANSI的以IS41为核心网、FDD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标准,以及我国提出的核心网与WCDMA相同的TDDTDSCDMA为无线接口的标准。3G移动通信系统比起2G会有很大的改进,但仍然不能满足用户要求。主要问题在于:A) 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

3、标准,难以做到全球无缝隙漫游;B) 语音是在由2G继承下来的基础结构上传输,而不是在IP网络结构上;C) 视频传输不会达到高清晰度的要求;D) 数据速率虽然有所提高,可难以快速传递大文本和大的EMail附件。 2 ITU对后3G的设想考虑到3G系统的不足,ITU已对当前的3G系统提出了一些增强要求和措施(可以说是3G的改进型或称为35G):如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采用比较好的调制技术,从而达到10 MBIT/S下行速率,蜂窝内的所有用户共享这一容量,对处于无干扰区域的用户给以较宽的带宽。又如把IP由核心网络(CN)扩展到无线接入网(RAN)、使CN与无线局域网(WLAN)

4、互联、支持多媒体广播和组播等。ITU也开始考虑3G以后(BEyOND IMT2000) 移动通信系统的远景,提出了后3G 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框架、研究工作目标涉及主要内容、关键性的数据速率要求以及研究发展的进程。后3G或4G移动通信系统的具体情况现在很难想象,但是后3G或4G时代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肯定不会像前几代那样只是蜂窝产业独家的天下。后3G 或4G系统将汇集无线接入、无线移动、无线LAN等先进技术,并结合全IP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无线移动INTErNET系统,能满足人类社会在未来若干年内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要求。 近若干年来,INTErNET急剧发展,现用的IP协议版本

5、IP4的32位长的地址空间已逐渐显现不足,其他一些性能也不如人意。新一代IP协议-IP6于1994年开始开发至今,其好处不只是地址空间大(128位长的地址空间),而且针对现代网络的需求,增加了有关网络安全、自动配置、资源预留、优先级别以及多播(MUTICAST)等功能。特别是在移动IP 方面,IP6的功能远优于IP4。有人预测,到2005年,几乎一切都将以IP6为基础(与现有的INTErNET保持兼容)。日本政府要求2006年所有日本的ISP都支持IP6,和后3G的发展保持一致。欧洲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考虑做出类似的规定。应该指出,IP6在安全性、服务质量、移动应用、路由选择、MUTIHOM

6、ING等方面还不是无懈可击。为了更好地支持联网,与移动通信系统融合,世界各国许多相关机构都在进行着研究工作。IETF是IP6标准制定工作的主体,目前ITUT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来制定相关标准。鉴于IP6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下一代网络的巨大影响,必将有更多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机构参与IP6标准的完善工作。一般看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由无线局域网、蜂窝网和卫星网三者结合而成。卫星部分与地面部分的结合目前有3种不同设想。A) 卫星网络自成系统,本身具备所有应有的网络功能;第2/3页 B) 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综合为一体,网络功能不重复;C) 卫星部分简单地用于延伸地面部分(固定和/或蜂窝)。4 结束语上面

7、提到的只是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的一些思路或概念化设想,这些思路或设想综合起来似能展现出一个并不十分渺茫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前景本文分析了4G网络构架以及其关键技术,并对4G和3G采用的技术进行了对比,解读了五大4G技术标准,展望了4G的市场发展,并分析了4G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缺陷。我们可以看出4G中除了核心网络之外,其他的很多的设备和技术,都可以利用3G中所采用的技术资源和设备,改进原有的硬件设施,对原有的软件进行升级融合,再加上4G的关键技术,使得3G平滑过渡到4G,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通信建设的投资资本。虽然我国在4G研究上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但仍有很多难题有待解决。对于我国能否从现有的TD-CDMA平滑过渡到4G,形成4G标准并商用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