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实习报告模板(最新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381772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8.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工技术实习报告模板(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工技术实习报告模板(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工技术实习报告模板(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实习报告模板(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实习报告模板(最新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沙理工大学 电工技术实习报告 学 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自动化1001班 学 号:201051050129姓 名: 张三时 间:2月27日3月9日 地 点:实验楼D503 指导老师:文卫老师 实习项目与时间安排1 实习介绍和基本技能的训练2 安装简单照明电路3 安装电度表配电电路4 安装电动机点长动控制电路5 安装电动机点顺序控制电路6 安装电动机点正、反转控制电路7 安装电动机主电路8 写实验报告实习项目一 室内简单照明电路安装 实习目的:u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u 掌握电工基本技能u 掌握常用电工器件的使用实习要求:u 熟悉实习工具的使用u 掌握简单照明线路接线u 布局科学,接线线

2、路准确、节省、美观工作原理:用电器支路通电,获得电流,用电器工作。关于日光灯结构:日光灯灯管的内壁上涂有一层荧光粉,灯管两端各装有两根灯丝,管内在其真空情况下充有少量氩气和水银。当镇流电路在灯管两端产生约400V600V高压时,灯丝发热使管内水银汽化,使管内的气体产生电离,形成自由移动的电离子,这种电离子被荧光粉吸收后转换成另一种近似日光的可见光。 电路图如下:注意事项: 注意导线之间的接线方法,注意版面布局,注意用电安全。工作过程:按照黑板上所给电路图连接各器件,固定整理好电线与用电器。合上闸刀开关,主电路通电,白炽灯有电流通过,发光。再合上支路开关,日光灯有电流流过,发光;打开闸刀开关,白

3、炽灯和日光灯熄灭;闸刀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实验小结: 本次试验成绩是良,总结原因:我们组接线不够好,线路不够美观。真正的电工必定要满足客户的审美要求,所以要以后做事情要认真对待,在安全的前提下其他方面也很有必要。 实习项目二 通过电度表观察白炽灯等负载的电能实习目的:u 掌握电工基本技能u 学会使用电度表并了解其内部结构u 掌握几种防窃电的方法实习要求: u 正确使用电能表u 学会电能表的接线方法u 接线线路准确、节省、美观所需元件:电源插头、闸刀开关、卡口灯头、开关、白炽灯、日光灯、三孔插座、电度表、空气开关、导线若干工作原理:一、电度表:电度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

4、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计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出电能。电度表主要结构是由电压线圈、电流线圈、转盘、转轴、制动磁铁、齿轮、计度器等组成。另外1接线柱和2接线柱都要连上,否则电度表后面的电路可以正常工作但是电度表不工作,这是一种典型的偷电行为,不应出现。由于电度表结构因素,电度表需要在竖直位置是铝盘才转动,所以安装时要把电表装在要求的方向上。二、空气开关:在开关切断电路时电路会出现发光发热现象,空气开关是利用空气作为介质来灭光灭热的,因此得名空气开关。空气开关适用于电流不是太大的场合 电路图如下: 注意事项:u 学生安装电路完

5、毕,须经老师检查后才能通电操作。u 正确连接电能表,注意人身安全。工作过程: 1) 考虑简洁美观并且布线方便等因素,将电度表、空气开关、白炽灯、插座、开关的元件按照电表电路安装图所示位置摆放,电度表要立起与桌面垂直,空气开关要装成竖直的。图中一条线的地方不是指只有一根导线而是几根导线并在一起,与电路图不同。2) 用适当长度导线将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闭合刀闸开关,闭合空气开关以及控制灯的开关,灯亮,并且电度表转动,说明安装电路满足要求。3) 将导线整理,拐弯处折成直角其他地方按水平或竖直走线,最后固定元件,并用线卡在导线较多或者改变方向的位置将导线固定。实验小结:本次试验第一次安装电度表,感觉很

6、有趣,老师着重叮嘱安全的重要性,电工一定要安全第一。 实习项目三 继电器线圈点动、长动控制电路 实习目的:u 了解继电器线圈自锁的原理u 了解常开、常闭触点的使用实习要求:u 正确连接继电器线圈,使其具有点动、长动的作用u 接线线路准确、节省、美观所需元件:电源插头、闸刀开关、常开常闭开关、继电器KM1,KM2、导线若干工作原理:开关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常开触点在不按的情况下处于连接导通状态,而在按下时处于断开状态;常开触点刚好相反,不按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而在按下时将电路接通处于导通状态。交流接触器下层是线圈上层是触点,上面的触点式常闭下面的是常开。当控制电路接通,交流接触器得电线圈将动片

7、从上吸下,即把常闭点断开常开点接通。控制电路掉电,线圈对动片失去作用力,动片在弹簧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使常闭点接通常开点断开。闭合刀闸开关,整个电路接通电源。SB1接常开点,当按下SB1时SB1接通,SB1的回路接通产生电流,KM1产生电流使线圈将动片吸下接通电动机电路,松开SB1后SB1断开,KM1中没有电流使电动机电路断开,从而实现点动。SB2接常开点SB3接常闭点,当按下SB2时SB2接通,KM2线圈中有电流使动片被吸下,KM2上有一组常开点并联在SB2两端,使一旦KM2得电即使SB2断开电流仍可从SB2并联的KM2通过,从而实现自保,SB3接常闭点使得按下时切断电路,使KM2断开。从而

8、实现SB1为点动与SB2长动。 电路图如下: 注意事项:u 注意继电器线圈常开触点是一一对应的,不要张冠李戴u 选择恰当的安装方法,达到节省、美观、快速的目的u 注意人身安全工作过程: 1) 考虑简洁美观并且布线方便等因素,将交流接触器KM1、交流接触器KM2和组合开关的元件按照点长动控制电路安装图中所示位置摆放。图中一条线的地方不是指只有一根导线而是几根导线并在一起,与电路图不同。2) 用适当长度导线将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由于组合开关内接线较多,为简单起见,在外部可以共用一根导线的尽量不多接,如电路图中SB1和SB3都有从电源火线接来的线,但实际接线只要从电源接到SB1接线柱,再由SB1接线

9、柱接到SB3即可实现同样目的。这样可以节约导线并且外观整洁。3) 闭合刀闸开关,按下SB1(绿色)时KM1的动片被吸下,松开SB1(绿色)时KM1的动片自动弹起,点动。按下SB2(黑色)时KM2动片被吸下,松开SB2动片不弹起,按下SB3(红色)时KM2动片弹起,长动。满足要求。将导线整理,拐弯处折成直角其他地方按水平或竖直布线,最后固定元件,并用线卡在导线较多和改变方向的的位置将导线固定。实验小结:这次的实验最耗时间,开关接线、串并联.都不知道把线接错了多少次,好不容易把线路接好最后老师来检查还把线掉了一根。几经曲还是接好了,最实验就是要不怕失败啊,越来越佩服爱因斯坦了.。 实习项目四 继电

10、器线圈之间控制电路 实习目的:u 掌握继电器线圈联锁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u 掌握继电器线圈常开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实习要求:u 正确连接继电器线圈,使其具有一个继电器线圈的运作情况控制另一个继电器运作的特点u 接线线路准确美观所需元件:电源插头、闸刀开关、常开常闭开关、继电器、导线若干。工作原理: SB3接常闭点,按下时断开,用来切断电路。SB1接常开点,按下SB1时KM1得电,与SB1并联的KM1接常开点,当KM1得电则闭合使得即使SB1断开KM1仍然处于接通状态起到自保作用。SB2接常开点,按下SB2时接通,与SB2并联的KM2同样起自保作用,原理同上不再赘述。在KM2的回路

11、中串联了KM1的一个常开点,也就是只有当KM1接通按下SB2时KM2才会得电。这样就实现了顺序控制,即先开KM1后开KM2,如果按错开关交流接触器不工作电机不转。最后按红色的SB3断开整个电路使其停止工作。电路图如下:注意事项:u 学生安装电路完毕,须经老师检查后才能通电操作。u 接线线路节省、准确、美观u 注意人身安全工作过程: 1) 考虑简洁美观并且布线方便等因素,将交流接触器KM1、交流接触器KM2和组合开关的元件按照点长动控制电路安装图中所示位置摆放。2) 用适当长度导线将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3) 闭合刀闸开关。按下SB1(绿色)KM1得电将动片吸下,按下SB2(黑色)KM2得电将动片

12、吸下,按下SB3(红色)两个交流接触器掉电,动片复位。按下SB2(黑色)KM2不得电,无现象,按下SB3(红色),无现象。满足顺序控制的要求。将导线整理,拐弯处折成直角其他地方按水平或竖直布线,最后固定元件,并用线卡在导线较多和改变方向的的位置将导线固定。 实验小结:这次实验还好些,不过还是有点纠结,继电器那么多接线口,偶尔还是接错几根线,反复检查几遍就好了,还是要细心啊。 实习项目五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实习目的:u 掌握继电器线圈互锁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u 掌握继电器线圈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实习要求:u 正确连接继电器线圈,使其具有互锁控制电路的作用所需元件:电源插头

13、、闸刀开关、常开常闭开关、继电器、导线若干。工作原理: 由电动机主电路图可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是靠对换三相电源的任意两根线,即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来实现的。但是当电动机正转时在不先断电的情况下按下反转按钮改变相序则会将三相电源的两根线通过开关直接连在一起发生短路,不仅不能实现反转还会顺开电源冲击电网。所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目的是使电动机正转使反转按钮不起作用,反转时正转按钮不起作用。要在正转时反转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3接常闭点,按下时断开,用来切断电路。在KM1的回路中串入KM2的常闭点,使得KM2接通时KM1回路始终断开,无论SB1是否接通;同理KM2回路中串联KM1的常闭点,使KM1接

14、通时KM2不能接通,从而实现在正转过程中反转按钮不起作用,要反转必须先将电动机用SB3停止再反转,实现对电源的保护。与SB1 SB2并联的KM1 KM2常开点其自保作用同上。 电路图如下:注意事项:u 注意继电器线圈常闭触点是一一对应的,不要张冠李戴u 学生安装电路完毕,须经老师检查后才能通电操作。u 注意人身安全 工作过程: 1) 考虑简洁美观并且布线方便等因素,将交流接触器KM1、交流接触器KM2和组合开关的元件按照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图中所示位置摆放。2) 用适当长度导线将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3) 按下SB1(绿色)KM1得电,动片被吸下,此时按下SB2(黑色),电路没反应。按下SB3(红

15、色)KM1掉电动片复位。按下SB2(黑色)KM2得电动片被吸下,此时按下SB1(绿色)电路没反应,按下SB3(红色)KM2掉电。满足电动机正反转要求。将导线整理,拐弯处折成直角其他地方按水平或竖直布线,最后固定元件,并用线卡在导线较多和改变方向的的位置将导线固定。实验小结:这次试验比较成功,前两次接线已经比较熟悉电路了,从开始上课到结束就用了一个多小时,动手能力提高了不少。 实习项目六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与主电路连接 实习目的:u 掌握三相电动机正、反转主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安装方法。u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连接方式。实习要求:u 正确连接继电器线圈和电动机u 接线线路准确、节省、美

16、观 所需元件:电源插头、闸刀开关、常开常闭开关、继电器、电动机、交流触接器两个、导线若干。工作原理:控制电路原理如上所述,在主电路中KM1和KM2中有一根线是相同的,另外两根线相互调换了位置,使得经过KM1的相序和经过KM2的相序相反,若KM1正转则KM2反转,从而实现正反转。 电路图如下:注意事项:u 学生安装电路完毕,须经老师检查后才能通电操作。u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断开总电源,查明原因,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才能通电操作。u 如发现电机不转,且有嗡嗡叫声,也要立即断开电源,检查电机是否缺相。u 三相电动机安装要牢固、稳定、水平放置。工作过程: 1) 考虑简洁美观并且布线方便等因素,将交流接触器

17、KM1、交流接触器KM2和组合开关的元件按电动机正反转安装图中所示位置摆放。2) 用适当长度导线将各元件按电路图连接。按下SB1(绿色)KM1得电,动片被吸下,电动机主电路导通,电动机正转。此时按下SB2(黑色),电路没反应。按下SB3(红色)KM1掉电动片复位,电动机停转。按下SB2(黑色)KM2得电动片被吸下,电动机主电路导通但与前次相序相反,电动机反转。此时按下SB1(绿色)电路没反应,按下SB3(红色)KM2掉电。满足电动机正反转 实验小结:第一次使用三相电,接线时也是小心翼翼,一共连了三次电机,第一次的电机不能用,第二次短路了,重新接了一次,第三次才成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每次检查都让同学们离的远远地,专门的同学负责合闸、插接头。这也是最后一次实验我们做得格外认真。 实习心得:为期一周的电工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试验多了一些这方面的加经验,真正的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杂的电路也能在兴趣指导下成功的完成。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当然一个合格的电工也要考虑到其他方面。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两千次试验,不怕失败的精神。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长沙理工大学实习评阅表 指导老师阅后评语: 考核情况 评阅老师: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