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29362332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小学生多数怕写作文。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克服害怕心理,让他们主动拿笔,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勤阅读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从简单的看图画书到一些拼音图书再到一些中外儿童文学名著。从别人的文章中,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能在大脑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优美的字句。在作文时,就能知道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阅读使我们的思想和心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丰富。善观察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

2、注意的状态下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如跳绳、拔河等,教学生如何写比赛作文。在训练学生作文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引导他们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写作灵感。唤自信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生第一次习作时,不要急着把写作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抓住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鼓励学生先口头表达,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增强自信。给孩子正确的信息:“

3、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写好作文”,那么学写作文的过程,将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多联想学写作,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写文章,要发挥想象力,浮想联翩,就能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写作情景,进行有效指导,增强写作信心,让学生创造性地发挥想象,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愿说、想说,尽情地投入写作。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如有的人打起电话来能滔滔不绝,就是写不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把自己吓怕了。这些孩子一见到作文题,一铺开稿纸,就开始吓唬自己了: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作文可是我一直头疼的!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怎么选材、立意有这么重的负担,

4、当然难写。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不妨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什么作文,我是要对朋友说话。我要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事),这事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我要告诉他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或者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写人),这朋友(或老师)长得如何,有些什么与别人不同的,有哪些兴趣爱好,性格如何。我要告诉他我到什么地方旅游回来了(写景),那地方在哪儿,那里都有些什么景致,有些什么好玩的。我要告诉他我买了一样新东西,告诉他我学会干什么了,告诉他我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但是很不幸,这位朋友听力很差,我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了。其实作文就是

5、用笔说话,想通了就不那么难了,把写文章当作说话,是从内容来说的,文字还不完全一样。文章是“写话”,但写的不是原来的口语,而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的、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不见了,凭手势、眼神和暗示的意思也要明确表达出来,道理则是一样的。 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语文散发着墨香,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一谈到上作文课,学生谈虎色变,语文教师一筹莫展。师生心中无物,心中无山水。究其原因,对于学生来说:1学生大脑里储存的美词、美句、美文较少。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像盘,里面是空文件,怎能向人展示出内容来呢?学生的懒惰思想,写作

6、文时怕吃苦、怕动脑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感觉学习时间紧,各科挣时间。长此以往,没有养成文化积淀。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作文课没有现成的路要走,教师上作文课很盲目。只是一味的出示作文题目,并简单的进行指导、点评,就让学生自己去写。难怪学生乏味,害怕写作文。那么怎样扭转学生写作文时的恐怖、畏缩心里及语文教师作文课上的倦怠感呢?我经过这一年的上下求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两班的学生特别喜欢上语文课,特别是喜欢上作文课。他们的写作水平也有质的飞跃。具体做法如下:一阅读、积累、背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胸有成竹。作文难,缘于学生积累少,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时积累太少。

7、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歌赋拨动人得情思,让人心旷神怡。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可以陶冶人得情操,开拓心灵的沃土。一些文学杂志、名著大作、满分作文。以最时尚的信息展示给读者,激起读者智慧之花。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积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并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评出摘抄、积累最多的小组。选两组优秀者并以奖励。每两周开展一节美文背诵擂台赛,评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并进行奖励。学生为了展示个人魅力、才情他们背诵名家名作、满分作文、小说、诗词歌赋等。通过这种活动,在背诵积累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每上语文课之前,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展示两句古诗,一句名言和一个成语典故。要求小组展示古诗的作者、出处、诗意、诗句所蕴

8、含的哲理及感情。名言展示有关理想、读书、惜时、奋斗、成长、爱国成语典故的展示时学生最喜欢的,小组代表把成语课前写到黑板上,并写出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语所蕴含的哲思。然后再语文课上展示成语典故的由来。当堂齐背和抽查背诵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提高展示古诗、名言、成语典故的质量。我设置分值,满分10分,每月取两优秀小组予以奖励。为小组荣誉而战,各小组热情高涨。学生展示的古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名言:“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友谊需要真情实意,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成语:乐不思蜀、空中楼阁、尔虞我诈 浅谈拓

9、展儿童的习作素材之路习作教学是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习作教学还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解决习作材料来源的问题。当前,小学生习作抄袭、套作、说空话、说假话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时普遍感到“无言可写”。为此,笔者谈谈如何拓展儿童的习作素材之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要指导儿童观察,分析和体验生活儿童习作的材料那里来?只能从生活实践中来。儿童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而又是丰富多彩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然而在生活面前;有些儿童对生活熟

10、视无睹,缺乏对事物的认识,许多有意义的事物从自己身边轻轻溜走过。那么教师就得指导儿童观察、分析生活、用心去体会生活。叶老指出:“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着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1引导儿童适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去体验生活,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由表及里,从表面现象到本质去分析、体验身边的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所在。如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她是学校的清洁工。每天早晨,她戴着套袖和我们一起打扫清洁区。今天早上,我端着一簸箕垃圾向垃圾箱走去,迎面碰着她提着纸篓往回走。我向她鞠躬问好。谁知这时刮来一股风,把簸箕里的一片字纸吹落在地上。那片

11、纸像长了腿似的,飞快而又调皮地向操场跑去。去拾吧,又怕簸箕里的纸会被吹落的更多;不去拾吧又挺气人。这时,她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把它捡了起来。她,便是朱校长。通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生的“触角”变得灵敏起来。写出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从这些事物中产生情感,想象和联想,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写作时自然就得心应手。因而写作的材料和真情实感的表露来源于对其生活的体味,因此写真人实事,抒人之常情,把喜、怒、哀、乐倾注到文章中去,就会使写出的文章流光溢彩。2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把自己放进去,(即进入事的角色)获得真切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这样,才能有真正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才能有真情实感。如写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回去调查考察,要求他们向家长或亲友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改革开放后,整个村庄的村民生活有哪些变化,家乡的住宅交通、通信等有哪些变化,并细细体会自家生活条件的变化,同家长交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知道了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认识了事物,就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就是他们的生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