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9352610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96.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教材分析: 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 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比较及小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3、在具体的购物活动中,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

2、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学会小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教具准备: 元、角、分及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 : 7 课时课题买文具(小数的意义)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一单元第 23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转换。重点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结合具体的情境,能认、读、写简 单的小数。学会如何用小数表十些钱数。课前 准备钱币模型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

3、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 “元、角、分的认识”的基础 上学习的,因为我们对于小数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所以结合购物情境来 学习小数,才it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关系。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 立 尝 试在超市中,每件商品的价钱是怎样表示的?观察商品的 标签上的数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布置课前 预习占 八、 拨 自 学我们常常到文化用品商店去买文具,卜而我们观察课本中情 境,回答问题。1、用小数表示的商品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2、什么样的数是小数?小数由二部分组成: f 口03、小数的读法。读法注意:0按照预习 中学生存 在的问 题,教师 加以点 拨。4、把几元几角几分写

4、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一、/江思:解 题 误 区1、21.30读作:二点三十2、一个笔记本的单价是3.50 : 元,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对吗?元,售货员叔叔写成了 0.35组内交 流、解疑、 个别汇 报、老师 点拨课 程 小 结学生自己 总结活 动课本第3页的“试一试”独立元成 集体交流人 人 显一、课本第3-4页“练一练” 二、课本第3-4页“练一练” 三、读一读、写一写书包3.05元 元.帽子2.95兀 兀.雨伞9.60元 元.手电2.88元 元.球鞋15.60元 元.胶卷12.30兀 兀.四、把商品的价格改成小数。电灯30元5角第1题第2题分角角角角角元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1、先独立 答

5、题2、组内交 流3、师生交 流火柴 5 角5分元身 手计算器 25元8角5分 五、我来显身手一张伍元、一张贰角、一个伍分元角分 一张10元、一个5分、一个1元角分 一张50元、一张2元、1元元角分 一张100元、一个1分元角分 _ 元_元分_元_元_元六、找一找、连一连3.564.05 13.78 35.06四点零五十三点七八三十五点零六三点五六七、小小调查员。调查你家附近超市中商品的价格,并用两种方法记录卜来,填在表中。价写法 品用元作单位的小 数写成几元几角几 分八、拓展题用下面的卡片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小数,分别写下来。08311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我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

6、现不够,以后我会总注思的是0结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局兴、一般、痛r苦)课题货比三家(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一单元第 5 7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并能正 确地进行比较。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重点 难点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用多种策略比较小 数的大小,并体会其中的多样性和肩效性。准备标后价格的物品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初步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 进行学习的。想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分析

7、各种不同方 法或策略的特点,选择合适自己的策略,并加以掌握学学案导案习 讨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超市中价钱是怎样的呢?如何布置课前Ai程选择购买呢?预习1、读小数独0.5 元 0.02 元 1.05 元2.3 元6.00 元 1.2 米 10.5 元0.01 米尝 试2、写小数零点二五零点零四二点四十六点零五课前旧知3、填一填复习1.02元 元角分5.50元 元角分10.15元 元角分10元5分元问题一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大家帮她1 选,哪家文具店最便宜?占 八、方法1学生独立拨 自 学方法2 方法3 方法4 问题二去哪家义具点买橡皮便宜?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

8、。方法1方法2归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方法:纳学生自己总2、比较多个小数的大小方法:总结结解组内交流、题1、0.2元0.09元对吗?解疑、个别误2、5.00元5.0元 对吗?汇报、老师区点拨活 动学生独立课本第5页“试一试”尝试,同桌互相检查人A一、课本第67页的“练一练”第 二、课本第67页的“练一练”第1题2题1、先独立 答题人 显 身三、课本第67页的“练一练”第3题2、组内交四、火眼金睛辩对错流芝T手1、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大。 ()3、师生交 流2、比2.8大比3.2小的小数只有3个()3、整数都比小数大。()4、8.0和13都不是小数。()五、三年一班一组同学

9、为汶川灾区捐款情况如下姓名金额姓名金额李翔9.80 元王辉7.99 元张璐18.92 元赵亮8.89 元马子傲19.59 元王晶10元刘强7.94 元李亮9.60 元你知道捐款金额的前二名是谁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六、拓展题用卜面的卡片能组成多少个/、同的两位小数,分别写卜来,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曲口自 我 总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买书(不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课型学案导学课1年级|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一单元第 8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买书

10、”的具体情景,探索不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密切联系。重点 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备标有单价的课外读本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及整数加减法等内容的基础 上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新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方法,理解只有相 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知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为什么fM 齐。学 习 过 程学案导案独 立 尝 试1、学生口答5.8元 元角分X 3.3元 元角分X 15.6元元角分元 2、计算卜面各题2 54 61 2 4

11、1 0 3+ 1 1- 1 8- 2 3+ 2 8课前复习 旧知说一说,整数加减法计算中注意什么?占 八、 拨 自 学问题一:今天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J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 11.5元,淘气 想知道一共花了多少元,遇到的都是小数,该怎样解决 呢?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问题二:一本数学故事11.5元,一本童话故事3.2元,一本数学故事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独立思索 小组交流 总结方法 教师点拨归 纳 总 结不进位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退位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自己 独乂元成解 题 误 区1、1.5 元+0.12 元=0.27 元 对吗?2、

12、1.6元-0.3元=13元对吗?组内交流、 解疑、个别 汇报、老师 点拨人人显身手一、课本第910页的“练一练”第1题1、先独立 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 流花名原价现价菊花0.55元/束0.50元/束康乃馨2.40元/束2.20元/束二、课本第910页的“练一练”第2题三、竖式计算0.5+2.2= 4.8-3.2=5.4-4.4=2.3+7.0= 17.5-6.4= 20.5-0.5=四、我来显身手菊花降价多少元?康乃馨降价多少元?菊花、康乃馨各买一束,原来要多少钱?现在只要多少钱?便宜多少元?现在买2束菊花要多少钱?现在买 2束康乃馨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自我总结通过

13、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寄书(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课型学案导学课 1年级三年级1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纨下册第一单元第11 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并能正确出来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进位或退位问题。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并解释 估算的过程。重点 难点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 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掌握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准备注明

14、单价的课外读物或学习用具相关 知识 窗本节知识是前T小数加减法(不进位或退位)内容的发展。在学习过 程中,需要把已经掌握的整数进位加法的旧知识迁移到小数进位加法这T 情境中,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道理。学 习 过 程学案导案独 立 尝 试一、抢答16.7-0.5=4.9-3.8=9.5+0.4=1.7+5.2=6.6+4.0=6.5-4.4=二、列竖式计算80.45-63.24= 7.29-6.18= 3.6+47.5=4.38-1.35= 3.27+15.3= 1.56+0.62=二、笑笑到书店买J两本书。一本童话故事3.4元,一本数学世界16.5元。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课

15、前旧知 复习学生 独立解答 汇报结果占 八、 拨自 学刚才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帮笑笑解决了一个问题,她 要把这两本书寄给同学们阅读,以表示感谢,你们高兴 吗?小红到邮局寄书,其中童话故事需要邮费1.6元,数学世界需要邮费12.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问题一:她一共需要多少元?1、列出算式:2、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费?3、计算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问题二: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归 纳 总 结进包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退位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自己 总结解 题 误 区1、11.6+4.8=15.4 对吗?2

16、、10.6-2.3=12.9 对吗?组内交流、 解疑、个别 汇报、老师 点拨活动课本第11页“试一试”的第(2)题。学生独立 尝试,同桌 互相检查1、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1题。2、一本动物世界21.8元,一本童话故事14.5元,小明想买这两本书,他只有 40元,够吗?解法一:解法二:3、小青有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食物?饼干3.8 元 面包1.2 元 瓜子2.5 元解法一:解法二:4、卜回是超巾部分冏品的价格1、先独立 答题2、组内交 流3、师生交 流人人显身手冏品单价冏品单价薯条3.5元面包1.2元瓜子2.8元饼干4.4元:山楂片0.8元蜜枣8.5元买一袋饼干和一袋瓜尸共多少元?一袋薯条比

17、一包山楂片贵多少元?小亮买一个面包和一袋蜜枣,他只有 10元,够吗?小强有5元,可以买哪两种食品?请给出两种买法, 并计算花了多少元?5、拓展题小林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加数4.2看成 了 42,结果得52.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教材分析: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对称轴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 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首先呈 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等现象;其次,在动手操作

18、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 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再次,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内容: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 描绘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以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 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 后的图形。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 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发展

19、学生空 间观念。2、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 形。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 后的图形。4、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难点:1、初步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3、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课时安排:6课时课题轴对称图形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小册第二单元第1617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 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

20、类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 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渗透图形类的教育,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重点 难点1、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3、挖掘和利用身边+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现象。课前 准备白纸、剪刀等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认识了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轴对称图形是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Q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 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学学案导案独 立 尝 试观察、收集生

21、活中有哪些东西或动物是对称的,也就是 左右一样或上下一样。布置课前 观察、收 集资料。习过占 八、拨许多同学都喜欢看漂亮的窗花,卜面的几个窗花作品都是人们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剪出来的。 观察图案,他们有着共 同的特点,那他们启着什么特点呢?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动手操作:取出一张纸,对折,回出图案,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观察剪卜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2、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对称点和对称线段按照预习 中学生存 在的问 题,教师程自加以点学对称轴有什么功能呢?拨。验证:试一试不沿着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左右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3、猜、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4、判断轴对称图形

22、的方法5、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理解题意。作图方法:步骤一、二、三课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学生自己程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完全重合总结小结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可以有多条。活独乂元成动课本第18页的“试一试”集体交流人1、寻找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1、先独立2、课本地19页“练一练”第1题人3、课本地19页“练一练”第2-5题答题显身手4、课本第20页“你知道吗”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自 我 总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思的是0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

23、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纨下册第二单元第21页学 习 目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铀回对称现象。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标重点 难点掌握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镜面对称现象,判断图形的位置和方向。准备一面小镜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各一张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初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学习过程中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体会镜面对称现象具有额一些特点。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立尝试观察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的不同?布置课前预习1、什么是对称轴和对称图形2、对称轴启什么特点?课前旧知复习占 八、

24、拨 自 学1、照镜子时,所看到的镜子中的人的大小、上下与前 后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点?实际物体与镜面图形是对称的,它们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对折后,完全重合,但左右方向相反。让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发现什么?2、利用镜面的对称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法镜面对称与轴对称没有明显的区别,如果把镜子看做对称轴,那么镜子内外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归 纳 总 结1、锢回对称的基本特点2、判断一些物体的位置与方向时,要利用镜面对称现 象的特点进行判断。学生自己 总结1、站在镜子前,右手拿着数学书,左手拿着铅笔,镜子组内交流、解 题 误

25、区中的你是怎样的?解疑、个别答:镜子中的人也是右手拿着数学书, 的,应相反2、从镜子中观察一个钟面的时刻时,左手拿着铅笔。错实际是 5点整,在汇报、老师点拨镜子中的时刻应是几点整?答:是11时。错的(是7点)学生独立活动课本第21页“试一试”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尝试,同桌互相检查一、星期天中午,小明在家睡午觉,醒来看到对面墙上的1、先独立人镜子里白表是9时45分,小明吓了一跳,回头原人来虚惊一场,你知道小明看到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2答题显时15分)二、课件上的练习题2、组机流身手VIL3、师生交流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我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总会注意的是 0结总

26、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平移和旋转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二单元第22-23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匕旋转现象,并会直观的区别这两 种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 形。重点 难点能够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 和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准备细绳扣子 方格纸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如:缆车滑行、国旗徐徐上 升、直升机螺旋桨的旋转以及小风车旋转等基础上理解。 这些运动是不同的, 可分为平移和旋转两类,能根据

27、感知的经验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 与旋转现象,并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实例。理解用数点的 方法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左右或上下的平移。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立尝试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有什么特点?课前复习旧知占 八、拨 自 学1、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物体的运动,如缆车滑行、国旗 徐徐上升、直升机螺旋桨的旋转以及小风车旋转等基础上 理解。这些运动是不同的,可分为平移和旋转。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呢?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 平移不仅可以上 卜平移、左右平移还口以斜着平移。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呢?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

28、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 作是旋转现象。2、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平移的特点:做直线运动。旋转的特点:做圆周运动3、学生试着用学具做平移与旋转动作4、判断平移的方向最主要的是确定原图的位置,虚线图形为原图,实线图 形是平移后的图形,通过原图与平移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 就是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来判断。5、判断平移的距离首先要确定应用前和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或对应边,然后在看对应的点或对应边平移了多少格, 这个图形 就平移了多少格。6、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将这些关 键点按照要求平移相应的跑离,将这几个平移后的突出点 或线段的位置确定下来,最后按原图的顺

29、序连接起来,即 可回出平移后的图形。独立思索 小组交流 总结方法 教师点拨将图形平移,将一个点或一条线平移后,按照原图的样子画出图形即可。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归纳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跑离时,可以根据该图上某个顶学生自己总点或线段的方向和距高来确定。独立元成结人一、课本第24页的“练一练”第1题1、先独立二、课本第24页的“练一练”第2题答题人三、课本第24页的“练一练”第3题2、组机显四、课件出示的题流身3、师生交手流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我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总会注意的是。结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欣赏与设计一课型学案导学课1年级三年级 教

30、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二单元第26-27页学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习 目中的应用。标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重点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平移、)旋转、对难点称知识的实际应用。准备直尺彩笔相关 知识本节知识是在我们已经掌握简单的图形变换即:对称、平移、旋转的基 础上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已经掌握的图形变换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窗体会到复杂、美丽的图案 具实口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学案导案学收集一些美丽的图案,观察是否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习独图形组成的图案。课前旧知过立

31、平移:物体或图形所做的直线运动。复习学生尝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种现象叫做旋转。独立解答程试轴对称图形:把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 重合,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汇报结果占 八、拨 自 学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美丽图案,许多图案是运 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设计出来的。1、图案的欣赏。观祭回而,分析图形特点要判断图案是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的,首先要认真观 察,找到每个图形的特征,从中找到每个图形的基本图形, 再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来解答。复杂、美丽图柒可以用 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2、图案的设计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都要选准基本图 形。平移

32、要确定好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轴对称要确定好对 称轴,选好对称点;旋转要选好旋转点,依次沿每次旋转 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归学生自己纳1、图案的欣赏。总结总2、图案的设计结学生独立活课本第27页“画一画”的第(1)、(2)题。尝试,同桌动互相检查人1、课本第27页“练一练”第1题。1、先独立人2、课本第27页“练一练”第2题。答题2、组内交显3、实践活动流收集图案。3、师生交身0画出一个基本图形,般要求简洁图形流手确定图形的变化的方案,即平移或旋转进行变化。完成一副图案。自 我 总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

33、意的是0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单元回顾具体内容重点知识轴对称图形1、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虚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 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侧对称的点完成重合、对称的线段完全重 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判断轴对称突出的依据。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判断。4、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先找出已知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然后根据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 点,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最后按已知图形的形状顺次连 接各对称点,就绘制出与已

34、知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三匚01竟 F勺 攵1、镜向对称现象的特点。镜子中的物体与实际中的物体是对称的,镜子中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的 位置关系与实际情况一样,即对折后完全重合,但是左右方向完全相反。2、利用镜面对称现象的特点,根据镜子中物体的影像,可以判*些物体的 位置与方向。平移和旋转1、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的运动现象叫做平移。旋转:物体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移动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2、平移和旋转的异同点。相同点: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不同点:平移是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改变。3

35、、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可以根据该图上某个顶点或线段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4、在方格纸上回平移图形的方法。按顺序找出所画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或线段),按要求移动相应的格数,然后再把这些点(或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欣赏与设计1、复杂、美丽的图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2、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方法。(1)、画出或选择一个基本图形。(2)、确定图形变化的方案:平移定好方向和平移的格数;旋转定好旋转点(或轴),依次按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回图;对称定好对称轴,选好 对称点(或线段)。(3)、精心装饰、修改完成的图案。第三单元 乘法教材分析:

36、本单元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 中学习数学;重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把学 习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倡导算法 的多样化。学习内容:本单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习目标:1、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 样化,并能交流计算、估算过程与方法。2、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 识。4、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 活的密切联系,感

37、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难点: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的正确结果指 出某个取值范围。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课时安排:9时课题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 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卜册第二单元第 28 29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换 规律。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所学 知识与技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3、经历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积的

38、变化规律, 发展抽象思维。重点 难点1、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规律,并能熟练计算乘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计算。2、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 技能。课前 准备口算卡片等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基础上 进行的。两者的意义与算理基本相同,需要把已掌握的知识迁移到乘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这一新知识中,理解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的道理,从而掌握积的变换规律。学案导案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计算方法是什么? (从个位乘学回想起,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

39、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5X13 X212X4布置新课前预习。习5X 103 X2012X4050X1030 X20120X40过占 八、1、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算法。计算:50X100=500算法一:算法二:按照预习 中学生存拨算法三:在的问自学2、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 观察这组算式:5X1=5题,教师 加以点 拨。程5X 10=5050 X 10=500从上面这组算式中可以发现:课 程 小 结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先将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 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 尾添写几个0,即是两个乘数相乘的积。学生自己总结活独乂元成动课本第28页的“试一试”集

40、体交流1、课本第29页“练一练”第1-5题1、先独立2、一个椭圆形跑道,沿跑道周围每隔10米插一面彩旗,共人插了 40面彩旗。这个椭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答题人 显 身 手3、50X 40的积的末尾有()个0.4、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2、组内交流5、20 个 150 是()3、师生交流自 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总 结注思的是0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住新房(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

41、第三单元第 3031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 的过程。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与算法;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准备口算卡片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即: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每一位,那一晚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并且 刚刚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以“住新房” 的情境为载体,通过解决一栋楼的总住户的问题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 理。理解对应要对齐的道理。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 立 尝 试生活

42、中什么问题需要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布置课前预习1、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20X20=10 X30= 50 X30= 600 X 20=12X40=130 X20= 160 X 40= 200 X50=课前旧知复习占 八、拨 自 学一栋新落成的大楼共12层,每层有14户,小丽想知 道这栋楼能住多少户,请你来帮她。1、分析问题,列出算式,进行估算2、探究解题方法方:方法二:方法三: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归 纳 总 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乘数拆成 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用它们 分别与另一个乘数 相乘,再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2、

43、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将两个乘数的相 同数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 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 齐,然后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各 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积的末位就要和哪 一位对齐。学生自己 总结解 题 误 区24X12=7232X 23=5662 43 2X 1 2X 2 34 89 62 44 67 25 5 6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活 动课本第30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一、课本第27页“练一练”的第1 5题。1、先独立人

44、二、小青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时,把第二个因数人30的个位上的0看成了 6,结果比正确的积多了 72,正答题八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2、组机显流身3、师生交手流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我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总会注意的是。结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电影院(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 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二单元第32-34页学 习 目 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2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重点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

45、,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和计算方法;能正确的 估算和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准备口算卡片相关 知识 窗本节的知识是我们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的基础上学习的,与前面学习的乘法不同的是本节学习的进位乘法,处理乘 法的进位我们过去也有f的经验,已经知道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 一位进几的道理。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立 尝试1、计算16X 1112 X 1432 X212、结合以上各题,说一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课前复习旧知点拨自学李老师想组织500名学生看电影,在售票处得知这样 的信息: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根据以

46、 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电影院的座位够吗?方:方法二: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一共有多少的座位? 26X21= 或21X26=方:方法二:方法三:独立思索 小组交流 总结方法 教师点拨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另一个两位数不变,或者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几十五的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得出估算的结果。归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方法:纳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先把其中一个乘数分成一个整十学生自己总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最后才巴两个积独立元成结相加。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

47、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一、课本第29页的“练一练”第1-41、先独立人二、估算卜面各题答题人显29X 3124X4136 X 39三、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电影院有36排座位,每排29个座位,我们学校有1034人,这些座位够2、组内交流身吗?3、师生交手四、李老师为学校买了 28本作文选,每本16元,李 老师带了 500兀,买完作文选,他还剩多少元?流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我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总会注意的是。结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

48、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课年级三年级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纨下册第二单元第35-36页学 习 目 标1、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2、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3、在练习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重点 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准备口算卡等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点拨自学1、乘法的算方法2、乘法的估算方法3、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归 纳 总 结学生自己总结人人显身手1、课本练习一的第

49、1、3题2、完成练习一第2、6、7题3、完成练习一的第4、5、8、9题4、完成练习一的第10-15题1、先独立 答题2、组内交 流3、师生交 流自 我 总 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会注意的是0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整理与复习课型复习课 年级三年级 教师复习 内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对称、平移和旋转、乘法等知识的整理和 复习。复 习 目 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并能解 决相关的一些问题。2、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现象和对称图形。3、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算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

50、决简 单的问题。重点 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认识,平移、旋转和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两位数乘两 位数乘法的计算;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准备彩笔剪刀 方格纸学习过学案导案占 八、拨自一、元、角、分和小数 1、什么样的数是小数? 2、小数点。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程学3、小数的大小比较4、小数加减法5、小数的生活应用一、对称、平移和旋转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2、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三、乘法1、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1、完成课本第40页练一练的第2题1、先独立人2、课本第40-41页练一练的第4、5题人3、完成练一

51、练的第6-9题答题2、组机显流身3、师生交手流自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我方面表现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我总会注意的是。结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旅游中的数学课型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教师学习 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arr册第三单元第43-46页学 习 目 标1、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解决日常生活中一 些简单的数学问题。2、运用数学符号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重点 难点通过解决租车问题,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设计旅游计划,提 高收集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立尝试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52、?旅游需要准备什么?布置课前预习点拨自学有40人要去旅游,小车每辆120兀,限乘12人;大 车每辆160元,限乘18人,怎样租车最合适?1、要想使租车最便宜,必须符号两点:所租的车座 位全部坐满,即使坐不满,空的越少越好。所租的车每 人平均花钱最少。2、租车策略。租大客车,平均每人花钱约 160+18= 9 (元),租小车平均每人需花钱120+12=10 (元)。9元 10元,所以租大客不比租小客车便宜。所以先租大 客车,然后根据座位空的越少越好,慢慢增加小车的数量。3、租车。4、填表解答学生独立 思考,小组 讨论,教师 加以点拨。大车辆数小车辆数可坐人数租金/元力杀一力杀一力杀二方案四活动如果你班同学去旅游,请你设一个旅游计划,并在班级进行讨论。1、景点和游览线路,2、乘车所需时间;3、所需总时 间、每个景点的浏览时间,所需费用,每个同学需缴纳的 费用;4、同学喜欢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学生独立 尝试,同桌 互相检查人 人显 身 手夏令营共有32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请你设 一下,怎样租房最合算?(3人间50元,2人间40元) 1、男生17人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3人间数2人间数可住人数房费/元力杀一力杀一力杀二方案四力杀五刃杀八2、女生15人3人间数2人间数可住人数房费/元力杀一力杀一力杀二方案四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