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287080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厌学就是厌烦学习。当学习方式如果只是简单重复无变化、学习任务过重就易引起学生厌烦情绪。厌学还与个人的学习兴趣有关。如果一个学生连续在学习上失败,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容易产生厌烦感。造成小学生厌学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个人等,但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厌学也造成一个很大的影响,他们通过提供不同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不同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主观意识上对学习有不同的看法。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逐渐增长,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教师行业中一些教师利用职务之便,成为了“书贩子”,无形中为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从而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本文就将从家长的教育以及教师的培训入手

2、,将学生的厌恶之情转换为喜欢,促进他们动机的转变,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缓解目前学校中厌学的紧张氛围。关键词厌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学习;家庭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愈演愈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全国20多个省市1万余小学生的调研表明:我国四成小学生有厌学的倾向;如此严峻的厌学现象,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的实施,也严重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

3、学甚至于想辍学。当学习的方式如果只是简单重复变化及学习任务过重时就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厌学还与个人的学习兴趣有关。如果一个学生连续在学习上失败,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容易产生厌烦感,这就是厌学现象。一、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纵观国内外关于厌学的研究报告中,小学生的厌学的现象表现在,首先,在课堂学习上,中小学生厌学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乃至逃课。其次,在完成作业上,带有厌学倾向的学生有多重表征,归纳起来有三个层次表现:轻者表现为应付作业;中度表现为抄袭作业,以应对老师的检查;重者表现为抵制、拒绝做作业。再次,在学习考试上表现为文不对题,乱答一气,或者在空白处对该试题乃至出题老师乱加评论,或考试不到30分

4、钟就不顾结果匆匆交卷,严重者在考试过程中公然抄袭、作弊。最后,在课外,这类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沉溺网络,还有些中学生热衷早恋等。其次,小学生的厌学现状还表现在厌学比例逐渐递增且占据数目庞大。同时,还有分析指出,经检验,男生厌学率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并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我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出,有近五成的学生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校,把上学当做一种负担。以上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生厌学人数逐渐增加,导致厌学学生占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对待学习不管从态度还是动机上看都是消极的应对,所以,这种厌学的现象是我国现当代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如此严重的厌学问题,追其根源,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二、

5、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总结国内外学者分析的造成学生厌学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因素,表现在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受传统文化价值取向驱使,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要求非常严厉。他们欠考虑学生实际能力,对学生学习高要求、高压力。当学生的学习压力超越他们的承受力时,学生逆反心理增强,必然会消极反抗与抵制,表现为学习上的马虎应付乃至逃课、逃学。这是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学校教育的因素,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加班加点,学生起早摸黑,大搞题海战术,使许多孩子的神经系统因疲劳过度而受到抑制。同时还存在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中小学同样存在“校园文化堕

6、距”现象,学校物质文化发展快于校园“适应文化”的变迁。面对就业艰难、财富多元创造、教师浮躁、社会浮躁、过程乏味并与现实脱节等现实境况,缺乏校园“适应文化”指导的中小学生感到无奈、彷徨。贴近生活又超越真实、并适应学校物质文化的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信心,导致厌学行为发生。最后是中小学生自身的因素,一是学习成绩跟不上,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好,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二是学习目的没有正确的认识,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

7、什么兴趣,甚至厌学。三是存在性格缺陷,比如意志力差,性格脆弱、自卑、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不良性格也易于导致厌学。四是与人际关系差有关。由于性格等原因,有些中小学生不善与人相处,在集体中感到孤独,受到排斥、欺侮,或经常与同学们吵架,使他们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而我认为,在造成学生厌学因素的众多因素当中,家长受教育程度以及教育产业化之后经济对教育造成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因素。首先,问卷分析结果指出,六成喜欢学习的学生父母受教育程度都很高,他们学习的动机都很积极,对待考试也很认真,能够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学科并且在自己的特长学科中有所发挥,学习的目的也大多是由自己的兴趣支配,由兴趣支

8、配的行为能够坚持的时间更久,因此这类孩子不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然而在接近五成的厌学的孩子当中,特别明显的观察到这些学生中家长都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这类学生中,在放学做作业的过程中,家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氛围,完全凭学生个人主观意识,在小学这个主观学习动机薄弱的年龄阶段,久而久之学生就把放学的时间完全贡献给了游戏玩乐了。而父母文化程度稍高的学生中,周末有六成的学生在参加兴趣班,给学生的兴趣提供一个学习深造的平台,让孩子们成长中享受快乐,享受学习,从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当学生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父母而做的一件事情,当学生学习完全是一种兴趣的时候,那么产生

9、厌学情绪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然而这种意识和兴趣,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家长受教育程度高则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强一些,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学生的学习意识也就薄弱一点。其次,在我做的一项调查中还表明,学生厌学情绪与教育产业化之后,一些教师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书贩子”。调查以银川市永宁县某镇中心小学为例,二年级(1)班开学,除了学校配发的习题册以外,学生自己订购的书目和价格分别为:期终冲刺一百分(二年级数学下),华东师范出版社,定价18元;从课本到奥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定价20元;金试卷(二年级语文下),吉林教育出版社,定价18元,小学生语文学习好帮手(组

10、词造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定价12元,实验班提优训练(二年级英语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定价14.8元,上海作业(二年级英语下)吉林教育出版社,定价12.4元,这些所有书本的定价总共是95.2元,这对于每一个农村家庭来讲,和义务教育没有免费有什么区别?随后我又去了银川商都,找到了这几本教材辅导书,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和老板商量,打听得知,只要订到20本以上,全部的书价均打5.5折,这样计算下来,所有的书价是52.36元,教师将从一个学生那里赚取42.84元,当然这是三科教师从一个学生那里牟取的暴利,可是如果一个班有50个学生,一个教师带两个平行的教学班,期中的利润就可想而知了,然而这么的练习

11、册,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学生抱怨着对我讲,这么多的练习册,每天家长改作业都需要快半个小时,而他回到家中不看动画片,吃完晚饭开始做作业,每天都是接近十二点才结束作业。我想是丰厚的利润诱使着我们的教师打着光辉灿烂的旗号,做着一些对学生来讲毫无意义的工作,学生即使有再大的兴趣,有再强烈的动机,而每天大量的脑力劳动负荷也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抱怨,而厌学也就是自然而然了。三、小学生厌学的解决策略面对如此多的因素,学生厌学人数的增加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但是如何让这些孩子不在厌学才是所有问题的重点,对于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也是有很多,目前的研究结果中,总结出来的主要解决方法有:1,要引导学生树立远

12、大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2,要注重学生毅力的培养。3,争取与家长多联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4,要运用好批评和表扬,激发学习兴趣。5,要在营造学习环境,愉悦心境上下功夫。6,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评价制度。7,建设先进文化校园。8,强化校园文化认同,使学生爱校乐学。9,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大众文化,降低其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我认为对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以及教育产业化之后经济对教育的副作用的解决措施有:1,定期组织家长交谈会。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3,建立家长学校。落实为一对一的辅导,而不是纸上谈兵,周末组织家长学校,聘请专门人员进行辅导,纠正因文化差异而

13、造成的家长的理念差异,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3,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培养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从思想上拒绝给学生加负。4,加强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把建立中学师资队伍作为中等教育的重点工程来抓,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5,完善教育机制改革,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完善教师制度,提高教师工资,以解决教师自订辅导书的困窘。四、总结21世纪是高度知识化的社会,只有终生都孜孜以求,学而不厌的人,才能成为新世纪的人才。然而,学生厌学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方法、新的手

14、段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激励青少年认真、持久刻苦学习方面探索出更多更好的途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培养更多的人才。参考文献:1 期刊1.赵莉,康菲.我国四成小学生有厌学倾向,多为家长不良言行所致EB/OL.(2007-04-05)2雷骥.我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特点和作用兼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6期:14693郝明君.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6期:541074郭志芳,盛世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1.9期:44-1265张清.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N

15、.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6徐腊春.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长廊,2009.6(中旬刊):90987多艳.小学生厌学问题思考J.学术纵横,2011年第06期、总第248期:1111402专著8哈维曼德尔.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及对策M,荣如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212298附录: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你的年级是:你的性别是: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你们热爱学习吗?下面是一项调查问卷,本问卷的目的在于调查研究,仅供研究问题的参考,与你们的学习成绩毫无关系,请你按照你的真是想法填写,不要有所顾忌,给老师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大家认真

16、填写,并如实作答,在你认为符合的选项上打对勾,看清题目要求,不要乱涂乱画,谢谢你们的合作。(注意:无特殊说明每题只选一个选项)。01.你对兴趣是怎样认为的?(1)对什么都感兴趣(2)只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3)老师认为是对的我就感兴趣(4)父母认为是对的我就感兴趣02.你对学习生活是什么感受?(1)学习很枯燥,所以厌学(2)学习很容易、很快乐(3)学习很苦难,只能死学(4)学习无所谓,顺其自然03.请第二题选(1)的同学作答:你厌学的原因是什么?(1)内容枯燥,教法不当(2)基础太差,学不进去(3)负担太重,压力太大(4)人际关系不融洽(5)其他04.请第二题选(2)的同学作答:你喜欢学习的原因

17、是什么:(1)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2)能享受胜利的喜悦(3)爸爸妈妈喜欢学习带动我学习(4)方法得当,自己爱学(5)其他05.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候你的父母会怎样?(1)很关心,每天都批改作业(2)偶尔辅导父母会做的题(3)父母不懂,只能自己完成(4)父母文化程度很高,但没时间照看我的作业06。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学历?(1)都接受过高等教育(2)只有一人接受过高等教育(3)均未接受高等教育06.你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1)找到好工作(2)热爱知识,渴望充实自己(3)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4)为了父母家长开心(5)改善家庭条件,报答父母07.放学回家后你是什么状态?(1)学习完全不管(2)只完成

18、家庭作业(3)在爸妈的监督下才学习(4)喜欢学习,自己主动学习08.对待考试你是怎么看待?(1)无所谓(2)紧张焦虑(3)非常喜欢,可以检测自己学习程度(4)认真对待09.在各门学科中你有没有喜欢的学科?(1)有(2)没有10.请第九题选(1)的同学作答:你所以喜欢这门学科是因为什么?(可多选)(1)老师讲的好(2)我觉得有用(3)这门学科我成绩好(4)我自己感兴趣(5)我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比较热门的学科11.请第九题选(2)的同学作答:你没有喜欢的学科的原因是:(1)爸妈不重视我的学习(2)我觉得学习没有前途(3)我觉得学习内容很烦,没兴趣(4)我所有成绩都不好,所以都不喜欢12.通常情况下

19、,你的双休日怎么度过?(1)学习两天(2)学习半天(3)学习一天(4)学习一天半(5)不学习13.请第十二题选(1)(2)(3)(4)的同学作答:你学习的方式是什么?(可多选)(1)自学(2)参加辅导班(3)请家教辅导(4)参加兴趣班(5)网上学习(6)和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学习14. 请第十二题选(1)(2)(3)(4)的同学作答:你双休日学习的原因是什么?(1)家长要求(2)教师要求(3)学校规定(4)自己想学习15.你怎么看待朋友?(1)谁都是我的朋友(2)有选择的交朋友(3)没有真正的朋友16.对你自己的班集体你是什么态度?(1)比较关心(2)厌恶反感(3)和我无关(4)十分热爱17.你觉得你对同伴同学的影响是什么?(1)在少数人中有一定的吸引力(2)在全班都有号召力(3)默默无闻(4)没有一点号召力和吸引力亲爱的同学们辛苦啦!谢谢你们的配合,看看有没有漏答或者没有看清要求的题目吧!祝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