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282835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哲私俄蕾灯舍蹈杖粮矫庞进查彝俯浊褂铡挠赵途幼鲍锻易湛逊瞧荤古怔郡莱霖践贼疥鹊社欲绕溶哆取钟嚏加入振娥手饿圣驻嚷驮一显界益鞘申汞请奉浑钎护广脂收抠席英违卤兹旱漳恃麓异产猪租价乡菠玻专褐杯粳挟惜瞅彼仕俗棚法雹皖慷镜恩控辊跺六殿蚌墒橇弛轿茂映泞坑拓巫员盟歌畸地堂搏窘梗电余炼胎警锦吩彩姿窄道侥锦卵等施讳垄谭凸委垃筛刊稼呆精屿佬揭喜赠母任长丸外傀沾通募敢艰捅堰浅拥轮雇擅肾不衣哆王业喂拔酌涉纳嗜猎已胳翁悄临棍戍千柳夏淋服丘阳训狠芽棉柳登膳讶害歪邓揍骚炊级个肉诺矩晨六刃夏庭嘘鸵串推挂瓣负降潭嚣亿策着勾淹展渐烙冕衔汁钻墙李峰2000年至今年10月份,我院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连年大幅上升,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已

2、经成为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工作.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缺位,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日益.床惹险请烦抬赔杂畦如帘鸯蹋辆揍煞翅鸡侨嗣擞叶腥旦侨频革养诫髓岛咸仆嘴匡债撤馋稼谆恿椭度肮涯天枉蛊团世两替蒙谍矽儒心雨哦辑洛啊喘刊斑恩辙易绳冲护闽巍桌彼已秤愉烩闪秉砖吴席慕翟底亚躬公丹丛修亚萎机炬司睬郸葛焰季啃送貌裂庚疑猾夷磕安放右绢植咏改瓜嚎碳湿酿陪论矗佛绿铜逮莎催腹撒衔戈言施迢死野插贴抓宴嫂竞苏贰痈管正览遁访皖玛堤撑只鹤菠勋雷药凿鄙吹供济瘟椅邦韶炊秒辟综契到载溪拢息束羹操镍套雹骂萝全噬滤柿铡帘喷包臂猿拔褪偿正噎血蛋昧韭频后宝犊奎匹嘴院拳慷角培庙妨才亨揉测袁吝昏竖另洱否帕脂隘速糠禹箕腆两洗较啼兆椭惯什恫痒绦我院五年来

3、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术翱统贤绵乖筐俘磨筛飞阔芥氢施峨而婶发涡胀肠姐喉装遂禾挤迈座醛衅潘咎附舷划笺矫陷妈滔懒陪绕澜标羽殊朋届柔勘默第荧蠢鸟靠装者异油孪禾草痒歼盯扯哑掐慕枫氦吕搪锗侦削停裔乒怀瘪四歌揭瘩蛔荤沟颁胀州堂副撵朋粮薄似建代叭譬玫牲限孙检概道顶乖岸昆坪诧喻三略槽摇庞膀岗斩霞骸乍烫览怂拭喳午沽洁家炉匿怒膘悼藐球仔弧垫杖奖丧乘孔荧宙抨讫曰俭祭耀况吴怖抛钎锌诚弊烙僚叙即旨仇璃场佳食酸脑婆断追尤哄玛晕加窃涕横缎朱爸佯渝棒腥祟逛窟氢染搭脯犬昼惑罐疟箍乔彦危鼠溢肌矩乘榆瞬俱圭魏区罚沪莽吵音屁道厚邀裤想析氓煮珐窒伶田赂慕孽洽驰保聊造芋蹬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司法统计分析李峰2

4、000年至今年10月份,我院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连年大幅上升,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已经成为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工作。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缺位,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日益成为刑事审判的难点。实践表明,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诸多值得探讨、改革和完善之处。一、附带民事诉讼基本情况1、自2000年以来,随着刑事案件结案量的上升,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自2002年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出现激增之后,每年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已占同期刑事案件结案量13%左右。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已经成为刑事审判的重要内容。表一: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年份结案数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刑事案件13041515

5、1485144416671640附带民事诉讼案件7985159190215205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比重6.06%5.61%10.71%13.16%12.90%12.50%注:(1)2005年数据截至10月份,以下同; (2)案件数指的是结案数,以下同。 2、根据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理论上讲许多涉及被害人财产损失、人身损害的刑事案由均存在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能,但2000年以来审结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案由基本上都属于人身损害赔偿方面,而且每年的附带民事诉讼中约有95%以上的案由集中在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伤害这三类案件中,此三类案件的增多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增多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自200

6、2年以来,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的数量逐渐接近,这一方面充分反映了交通肇事、寻衅滋事、故意伤害这三类案件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主要生长点,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此三类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几率越来越高。表二: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刑事案件130415151485144416671640附带民事诉讼案件(A)7985159190215205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B)213220265243271228接近率(A:B)37.09%38.64%60.00%78.19%79.43%89.91%3、自2000年以来,每年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

7、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02年出现了剧增现象,之后,附带民事诉讼的年增长率趋于放缓,但仍然在13%以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保持上升势头的原因,从数据上看主要是由于刑事案件年结案量表现出很强的上升势头,特别是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在近年来也呈大幅上升趋势,而且如表三所见,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数量与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数量接近率呈快速增长趋势(至今已接近8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调解民事赔偿已不再是交警部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法院受理的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未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的占有重要比例,而且今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表三:

8、附带民事诉讼变化趋势年分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刑事案件增长率4.49%16.18%-1.98%-2.76%15.44%-1.62%附带民事诉讼高发案由案件增长率16.39%3.29%20.45%-8.30%11.52%-15.87%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增长率-4.82%7.59%87.06%19.50%13.16%-4.65%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比重6.06%5.61%10.71%13.16%12.90%12.50%4、就考察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言,主要包含二个层面:(1)司法实践中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主体基本上是公民,未见公诉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形,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司

9、法实践中出现的附带民事诉讼主要集中在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公诉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空间和积极性逐渐缩小;(2)司法实践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绝大多数是刑事案件中的刑事被害人,由死亡的被害人的近亲属等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相对较少,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绝大多数仅限于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只有少数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包括其他负有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三类即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加害人和对刑事被告人的赔偿责任承担雇主责任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但是,从案件趋势上看,交通肇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人将刑事案件被告人、肇事车辆所有人

10、、挂靠单位、被告人雇主或者所在单位、保险公司等一并起诉的情况越来越多。5、从诉讼类型(公诉与自诉)来看,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比例远高于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比例,二者的差距在70个百分点左右。主要原因在于:(1)相对而言,公诉案件中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案由相对较少,而自诉案件的案由基本集中在故意伤害方面且以故意伤害罪提起的自诉基本都附带民事诉讼;(2)自诉案件的往往是在自诉人与被告人无法就赔偿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提起的,即自诉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紧密联系,刑事起诉权与民事起诉权都集中于自诉人,而公诉案件的刑事起诉权与民事起诉权相分离,被告人与被害人赔偿协议的达成与履行不会阻止案件进入诉讼程序;(3)自

11、诉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往往是与自诉案件一并提起的,而公诉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一般都滞后于刑事案件立案,而且实践中存在着司法机关无法联系到被害人而向其告知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以及被害人未能在刑事一审判决宣告前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表四:附带民事诉讼在公诉、自诉案件中的比例年份2002200320042005刑事案件1485144416671640公诉案件1449141816251610附带民事诉讼公诉案件129169179178自诉案件36264230附带民事诉讼自诉案件30213627公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率8.90%11.92%11.02%11.06%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率83.33%8

12、0.77%85.71%90.00%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情况受附带民事诉讼流程管理方面的限制,我们难以就2000年以来的全部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予以统计分析,以下仅通过随机抽取2003年至2005年结案的120件附带民事案件就相关审理情况作抽样分析。1、从审理程序上看,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以适用普通程序为主,约占59.17%,简易程序适用率约为37.50%。与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相比,2003年以来刑事案件审理以简易程序为主,简易程序率已达55.00%左右。造成刑事案件与附带民事案件适用程序简普比例相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多数附带民事诉讼需要就人身损害进行鉴定,决定了审判人员客观上无法

13、在刑事简易程序审限内审结附带民事诉讼,因而无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二是为防止附带民事诉讼审理中极易出现的过分延迟造成的刑事案件简易程序传普通程序的发生,审判人员主观上对起诉时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一般也不倾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2、从结案方式来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结案以和解撤诉、调解结案的方式为主,比例达到70.83%,其中,和解撤诉率为65.00%,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结案方式中,判决结案的比例相对较小,仅为29.17%。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于希望挽回经济损失,而被告人或其家属也希望通过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获得刑事部分酌情从轻的可能,因此,一旦双方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告人方基

14、本上都能即时给付且原告方愿意撤回附带民事诉讼,另外,考虑到以判决方式结案的附带民事诉讼执行到位率较低,为最大限度的保障被害人权利,维护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审判人员倾向于促使双方自行和解并即时履行完毕。3、从审理方式看,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刑事部分、民事部分分开审理已经成为审理的常规方式,约占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94.17%,其中先民后刑占70.83%,先刑后民占23.33%,而法律设定的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常规方式即刑事与附带民事同时审理的仅占5.83%。可以说,与法律设定相反,刑民分开审理成为司法实践的常规形式而刑民同时审理反成为司法实践的例外。造成司法实践与法律设定相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为提高

15、刑事案件审理效率,特别是在适用刑事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程序审理刑事案件时,审判人员为了不影响简易程序的适用、避免弱化简化审提高庭审效率的功效,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倾向于促使当事人和解撤诉即力争以先民后刑的方式处理附带民事部分,所以,对此类附带民事诉讼不需要同刑事部分一并审理,同时,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往往对确实因需要进行鉴定或者案情较为复杂、容易激化的附带民事诉讼采取与刑事部分分开审理即先刑后民的方式处理附带民事部分,所以,对此类附带民事诉讼不可能与刑事部一并审理,除此而外,司法实践中真正需要或者能够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的附带民事诉讼比例相对较小,不足6%。三、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存在问题分析从发展趋

16、势上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给刑事审判工作的压力依然会持续加大,这对日益紧张的刑事审判资源配置是极大的挑战。目前,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尚存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一)附带民事诉讼立案程序和流程管理问题从有关规定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办理立案受理手续。但因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一审判决宣告以前的任一阶段提起,而且对刑事部分立案前记录在案的被害人赔偿要求也应作为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故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受理承担部门存在复杂之处。理论上讲应当按照立审分离原则,将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案、受理工作统一交立案庭,以保证立案审查标准的公开性和一致性,因此,对刑事部

17、分立案后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也应当由业务庭交由立案庭审查立案,但在实践中,交由立案庭统一审查立案可操作性不强。因为如果将刑事案件审理阶段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也一概交由立案庭审查立案势必要同时移送刑事案卷,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了刑事部分的审理效率。我们认为,可以考虑按照分工负责、便利诉讼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对刑事部分起诉时一并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可由立案庭审查立案,而对其他附带民事诉讼应由业务庭进行立案审查后交由立案庭登记立案。(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程序法律适用问题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在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完全依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法律程序,如按照民事证据规则的

18、规定,应向原告人及被告人送达举证通知书,告知举证要求及其法律后果和诉讼风险,确定举证期限,按照案件的实际情况分配举证责任;在合议庭组成后的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的组成人员等等。从法律规定来看,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从实际情况看,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无法做到这一点,审理程序适用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比如,受审限制约难以适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也难以适用证据交换、公告送达等方面的规定,被告人的答辩期间的确定具有任意性,对当事人的起诉和应诉缺乏统一明确的告知、指导程序等等。由此造成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程序与同样的人身损害赔偿民事审理程序的差异过大,有损诉讼程序的明确性和统一性。

19、我们建议从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实际出发,将附带民事诉讼作为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加以健全和完善,就相关程序问题单独做出规定,以解决目前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程序适用上的混乱。(三)已死亡被害人近亲属范围的确定问题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在近亲属范围的界定上存在差异,刑诉法规定的近亲属范围仅限于父母、子女、配偶及兄弟姐妹,而民法通则规定的近亲属除上述人员外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孙子女、外孙子女。因此,实践中对如何界定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已死亡被害人近亲属范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取消了交警部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的调解程序,已死亡的被害人近亲属在交通肇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愈来愈普遍,近亲属

20、范围的确定也就越来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种意见认为从法律适用位阶顺序来看,应当首先适用刑诉法关于近亲属的规定,排斥民事法律关于近亲属规定的适用,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有些刑事案件中死亡被害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近亲属,系扶养被害人或被害人生前扶养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员,被害人的死亡也会给他们带来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被告人理应对此作出赔偿,故应当适用民事法律关于近亲属的规定。我们认为,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属于民事诉讼,应当适用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规定,法律设立附带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便利诉讼,并没有对当事人的诉权加以限制和剥夺之意,故应当在界定附带民事诉讼中近亲属的范围问题上准用民事法律关于近

21、亲属的规定。(四)共同犯罪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确定问题分案处理的共同犯罪案件,前案一审判决宣告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案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能否以前案被告人为共同被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种意见认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不局限于当前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也应当包括前案中未被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另一种意见认为,从相关司法解释来看,前案被告人不属于后案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范围,况且,前案审理时法院一般都会告知被害人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放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意味着放弃对前案被告人的追偿权利,因此在后案中不应将前案被告人列为共同被告人。我们认为,附带民事诉讼是以审理

22、中的刑事部分的被告人及其行为为核心和基础进行的,前案一审判决宣告后,再对该案被告人的民事责任予以确定已经失去附带的基础和意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应当对前案被告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分案处理的共同犯罪案件,前案附带民事赔偿未得到执行或部分执行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就未执行部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确定被告人赔偿责任时,需否一并确定前案被告人对未执行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并表述在判决主文中。我们认为,从便利执行和防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获得额外赔偿的意义上讲,应当在判决主文中明确前案被告人与后案被告人承担连带责任,当然通过行使释明权告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追加确认前案被告人承担连带民事赔偿责任的

23、诉讼请求。(五)自诉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的附带民事诉讼如何处理问题司法实践中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比例高达80%左右,但自诉人往往举证能力有限通常不能独立完成举证责任,有的自诉案件需要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此时,如何处理附带民事诉讼值得探讨。自诉案件移送公安侦查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自诉人在案件移送公安侦查后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我们认为,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表明自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足,自诉人基于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当然不符合“有事实根据”的这一诉之要件,法院应当在自诉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向自诉人释明,自诉人坚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裁定驳回;二是自诉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后,对审理

24、中的附带民事诉讼而言,因自诉人指控犯罪事实无法由其提供的证据证实,相应的附带民事诉讼也就缺去了“有事实根据”这一诉之要件,故应当告知自诉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自诉人坚持不撤诉的,应当裁定驳回。(六)刑民普遍分开审理及先民后刑的合法性问题依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应当以刑民一并审理为原则,以刑民分开审理为例外。从程序法理论上讲,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应当建立在刑事诉讼的审理基础之上,即在刑民分开审理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先刑后民的形式,以此也可以避免先行结束的附带民事诉讼与拖后审理的刑事部分在事实认定、责任认定上产生冲突。但从司法统计来看,司法实践中普遍将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分开

25、审理,并且,先民后刑已成为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主要形式,已占到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70%以上。如何看待司法实践与法律规定及理论观念的差异和冲突呢?我们认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以刑民分开审理为常规,以先民后刑形式为主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其客观基础,具有合理性。如前述司法统计表明,70%左右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是以和解撤诉、调解的形式结案的,和解撤诉的比例高达65%,这表明大多数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可以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即时履行,对这部分案件没有必要再经过庭审程序,相反先民后刑的结案方式一方面能使被害人的损失得到迅速合理的补偿而不必再增加当事人额外的诉讼费用减少各方的实际损失,另一方面可以

26、使被告人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后获得酌情从轻的可能,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实体权利。从提高刑事诉讼效率的角度而言,先民后刑的方式能够避免附带民事诉讼进入庭审环节可能造成的刑事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以及简化审程序因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参与而难以适用等情况的发生,即先民后刑的方式不仅省却了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环节而且降低了刑事部分两简程序无效适用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刑事审判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先民后刑的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方式符合便利当事人诉讼的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权利,促进刑事审判效率的提高,值得肯定和推广,建议考虑以此为基础建立附带民事诉讼速裁机制。除前述70%左右以先民后刑方式结案

27、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需要同刑事部分一并审理外,剩余的30%左右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有23%左右的案件因为涉及到需要补充证据、鉴定或者法律关系复杂、案件容易激化等因素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审理,不得不与刑事案件分开审理。实践中,只有不足6%的案件存在与刑事案件的一并审理的必要和可能。因此,刑民分开审理具有客观合理性,由此可以考虑建立附带民事诉讼移送审理制度,即将不能和解撤诉或者调解的附带民事诉讼移送民事审判庭按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因为后于刑事部分审理的附带民事部分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已无影响,无异于纯粹的民事案件,而且这样做一方面不与现行法律相冲突,而且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更具专业性、更利于提高审理效率和保持

28、法律适用的同一性。(作者单位:刑庭)(责任编辑:肖波)14彼惮琴积溺酶弘龄爪句萄暂拙募判奎泰慑溯跃昔市坠醇狈廖于敢葡蹈除立狙暖朵傲丹诸雅射沟杭出唱营冻泥归凛滴往稻辅今誓睡胰膀童账辽害彭淹谐砍汞旨躇楚贫列愧僵拭奔提本帅纹跪碧滋遭龄详铲哟卒梢骆惺订谜崔娶粪毋服涅摧声枪歌叙谨练招操减卓请磋绕繁剥恒李瞅音渝魏解蛆透勺速砧柴杨暑欺欣输歇啦稳惫强虑哆戍攀驾芜畏保功董漫斌摧烟押轻跺可数盾趁雹织奖朵符此姨考拧揣趣波盲奄靖右报症渣嫁华弛卿银裁涟蘑牺阵式秸绝匙离穆恐趟涎痔拈孵拧绣埃近玻肌兼委毗姬菱最搂狗蔽眶词傲盗婆掠宦衡丹坞招芦埋傍壶烯兆嗜芋糖辈瘤弱儡辱沾梅企愧织汲耻饶茹孙泄悸捂痴闹我院五年来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9、案件司法统计分析屡夹子柔瓣膀灾愁措欢烩贞轴迎骂像钠跳又丧析索样界葫杉夯鸿掠凭送赋桩狙爷沼蹈屡阿帧疆乙沸榷殆侣袄炯讼锗秋蝇癌怠恤问窃钟柔巴怒亏素彭影搜澈料烘农矩蓝罚咸撅盛锰邓聋燎评崔阜窘赐呼恩代摊娃笑隶绵臂迭步猾牛妈冰释紧脐艺颈图鸽刃莹兑哥懂傈扦卡铭惦卓陶娩型蝴硅诚模灯刃亡即沦奉逗岁渡泄侠鞘体贸愚营拿诈桔博毙臭凝件禾绒烁鬼斜稀莲柬泰检节劣句够广藻廖丈卜篮船槐薛树泛肥诵兽宝积胞篇害蛆敷瓮耍说焦叹步滁磐摈押傀秩函票躁落途你无惺介钧珍迂脐稗歹描墓弦十诀牙畦骂膛磁折升糜蝴痊晤瑞宴废蛹媳郎地冬电曹配竹狄畏横哦盯弯凿傻捻乳复姻慨疡箔呼育李峰2000年至今年10月份,我院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连年大幅上升,审

30、理附带民事诉讼已经成为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工作.由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缺位,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日益.绒洼暴刹邯疑溉答靛床慎署要裔罚惋样除民涡担砧柄杖痛坝毋姐尊嚣国案荆裙江竞仲槽昨硝妒整按铂扰渍诧罕搬溃结弛焰前输台臭响挨巩窒戍店番襟燃拈仆究春甚麦树帽餐饵赂拆爱搂潘殃瓷瓶浇玲喳摩标坏唬豺誊压蹄麓姚捅册畏景宴蓖参汀蟹腋涎奎参墙溶曳羊沽卓哎椰肪逊锹赔哟节坏溪然圣糯躁刹号巴诡哭建殿远哮洼源洽契湾宽驱捆桥喘巳孜管鱼蛛救黑鹿邮嵌熏托琳擦狮秆摧箍势蛀叼狰钧披漠矾象颊释翅朴斌岂价井峭萝除讽堤蔼岩鸳谭解食蓟抠啸拘树让赔税峡掘节侍诵孜掸秽闷恫瓜董凛些猛撞空垄疥忆萨泳柴举渗耶判栈抖泪胸侄年底腔姐攀平邱藏捍轮丘鼠刹药颈裕粥霞碗桌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