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261466 上传时间:2021-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太师三附小 祁洁一、问题的提出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文化氛围,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支点和抓手,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2、班级自身成长的需要。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文化素养,树立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2、的开拓意识不容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共同成长。3、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主题。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阵地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班风里,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

3、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在专制型的班风里,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学生之间产生烦闷、恐惧、厌恶的情感态度与彼此攻击的行为模式,学生自信心、自尊感与上进心不强。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实现我校发展规划的需要我校总课题“小学多彩教育的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是学校落实“多彩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而本课题是子课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分课题,是建设隽秀静雅、书香浓郁、主题鲜明的多彩环境的必要途径。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以期从实践的层面积极探索班级文化建设,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

4、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场所,营造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与人文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由过去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已成为班级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最高境界。3、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

5、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一块文化阵地,营造浓厚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4、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5、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合金”,其中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

6、我们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班级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6、美学理论依据。Freuid曾说:“我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为整体存在的环境它同样能代表主体意识,以及影响身处其中的人的意识,班级文化环境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优美的班级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7、班级社会学理论。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班级社会学将班级作为一个社会体系去考察研究

7、的一门科学。班级作为一个微型教育社会,它具有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两大基本功能,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播媒体,是一个选择传递和聚合社会文化的实体。8、文化涵育原理。学生总是生活在文化中,既接受文化的熏陶,又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自我,集体正是通过文化影响学生个体的。个体也正是通过参与班级文化的创新,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通过班级文化环境、制度和各种文化活动的创新过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研究现状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课题。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及如何形成班级规范

8、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但对班级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很少涉及。国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在课程改革以前多体现在与学科相结合,比如在教室环境布置比较注重精致与美观,传统的精神文化建设多以正面引导为主,注重榜样的作用。这些做法大多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1、苏州市教科所开展的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集体本身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提出的“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

9、的良性循环”。2、一本来自一线教师原创的新书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成为了教育类的畅销书。该书作者对班级文化作了如下诠释:以往我们强调班级管理,一味地对学生说教,往往作用不大。现在我们强调用文化育人,寻求一种思想上的碰撞,改变学生的精神实质,再由精神上升到行动上来。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的生命力所在,培养的是孩子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3、上海北郊高级中学是较早开始全面建设班级文化的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班级文化为主体的德育陶冶模式,具体表现为:以文化的创造性活动为中心,形成了各具个性与风格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由班集体共同创造的体现本班个性风格的班风,班级文化决定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而班级活动又凸

10、显了班级文化的特征,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创新。4、宁波市镇海学校开展的新课程条件下创建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探索提出“通过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个性化管理制度的拟定,以及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形成具有创造精神的班风,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生态中获得充分发展。”5、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由此可见,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学生的理想、世界观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将给我们

11、的研究指明方面,打好理论基础,我们将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结合班级,在这一方面作必要的探索。四、课题界定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它们从浅到深,由表及里排列,层层递进,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以个性化的班规、班歌、班名、班级活动等为载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自我教育

12、环境,激活学生的潜能,启动学生持久的教育内需,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和自主创新的精神的班级文化。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 通过研究,形成立足于学校实际的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班级文化建设途径与策略。2、 通过研究,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形成生机勃勃、具有个性特征和创新精神的不同的班级风格和良好的班风,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生态中获得充分发展。(二)具体目标(1)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2)通过研究,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类型的本质内容,探索班级工作

13、创新实践活动的新途径,建成一个个有创新力、有凝聚力、有浓厚文化气息和个性化的班级集体,进而推进文化校园的形成。(3)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塑造学生的主体性文化人格。充分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文化活动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会合作、会创造,健康发展的人才。(4)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过程,提升班主任班级集体建设的创新能力,提高班主任的文化理念和科研水平,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创设充满激励的班级环境1、品牌班级的创建。确立班级的总目标,制定目标的过程就是品牌班级的创建。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命名好适合并能凸显本班特色的班级名称。制订本班的各阶段奋斗目标、班徽、

14、班级名言、班歌、班训、班级文学社等。 2、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可以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抄些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名言园地”,定期摘抄名言警句。学习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对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然会对学生思想的变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证明,健康和谐,文明优雅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枯燥呆板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3、充分利用空间,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一块园地。利用这个阵地,可以结合节日文化、吴文化,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园地专栏,如时而

15、展示班级活动剪影,时而粘贴学生日记佳作,时而展出学生获奖作品,时而刊出丰富精当的剪报,诸如此类的活动作品展示,给学生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二是构建和谐奋进的班级氛围1、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制度文化的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文明习惯、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娱乐活动方式、学习风气等,是班级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等并形成制度。这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完善

16、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2、创立健康向上的班级精神。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在班主任接班后都应及时和学生商讨、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这是良好班集体的必要前提。而班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班训。形成班训,才能使每个学生有奔头,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明天是绚丽多彩的、是快乐的。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形成班训,然后把它醒目地标榜在教室中,用目标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常把自己的言行同目标对照,反省自己。3、培养自强意识,彰显班级特色。如果把成功比作大厦,那么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是撑起成功的柱石

17、。只有自尊自强的人,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要创设学生自我教育的氛围,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4、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经过不懈努力想达到的最理想的班集体形式。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舆论、班风的作用是巨大的。事实证明,集体的舆论越正确,班风越良好,就越能激促集体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班主任应不随意地批评某一个同学,每一件事情都力求调查清楚,正确地批评、表扬,树典型;让学生参与班风评比,让学生自己对一些错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认识,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良好的班风。 三是开展富有意义的班级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班级

18、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如调查研究、参观与访谈、班级环境布置、主题班会、互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如设计书香校园、节约校园、安全校园等的宣传标语口号,感动人物演讲比赛、讲故事、绘画比赛,班级之星评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精神追求的品位。七、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开展实践,并在实施计划中不断改进研究工作,“为行动而研究”、“在想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是这一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在研究中,遵循问题分析研拟解决方案检讨与改进的研究程序。各位课题组成员,本课题为了落实总课题而进行的研究,同时也是为了落实学校的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只要我们刻苦钻研、勤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研究任务,为促进和提高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水平奠定基础,为创品牌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