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099397 上传时间:2021-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4.1传统文化的继承设计思想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从“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活动感悟,突出重点”、“层层深入,突破难点”、“归纳小结,感悟迁移”、“课后扩展,升华践行”五个环节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内容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 2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特点。 3明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能力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

2、粕的能力,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难点文化的双重作用;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将相关图片、资料制成PowerPoint课件。学情分析在“好莱坞大片”“、韩流”、“日潮”等外来文化的强烈攻势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不了解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通过本框的学习,从直观的赏析入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辩中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同时,高

3、二文科学生经过一年的文科知识的学习与拓展,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这为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2008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教师:请大家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通过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们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感受到我们中国的伟大,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教师:是啊,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击缶鸣筝、山水泼墨、方块成字、门徒三千吟唱“有朋自远

4、方来,不亦乐乎”,到丝路花雨、铿锵京剧、春江花月夜,再到2008位太极拳手云手之中与自然结合在这个璀璨的夜晚,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伟大传承,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交融。透过这激动人心的一夜,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充满了赞叹,不甚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则充满了惊奇。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以上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关于传统文化,我们也有一些不乐观的报道,比如,我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却被他国申请为世界遗产,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 专家证实韩国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东医宝鉴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师:面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流失,你的心

5、情又是如何呢? 学生:这些都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什么由他国来抢注呢?所以,我们要把这些遗产争夺过来,我们应增强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师:是啊,面对“遗产”的流失,我们感到痛心,感到责任的重大。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做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二)活动感悟,突出重点多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惠东第四届鞋文化节将要举行。假如你是本次文化节的一名志愿者,为了向来宾展示我们挥动的历史文化风采,请你设计一条文化旅游线路,并为来宾作具体的讲解和介绍。 学生活动: 第一组:为了展示我们惠东的风采,我将向来宾介绍最具代表性的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建于

6、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惠东县一个建制镇,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平海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平海古城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庙、古文化遗址和大量的历史文物。在城内,还保留着绚丽多姿的民间传统艺术。到平海古城观光,可观赏到众多的名胜古迹。(图片1)第二组:我们将向来宾介绍多祝镇黄狮古围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具有浓厚的岭南客家风情,还保存有御赐牌匾、圣旨等珍贵文物。九龙峰的谭公祖庙、新庵的西来古刹、增光的龙岩

7、寺、吉隆的石庵、稔山的雷鸣庵等民间宗教寺庙,构成了惠东县古色古香的文化景观。(图片2)第三组:我们将向来宾介绍惠东渔歌。惠东渔民据历史记载从宋朝传入惠东县,原始渔民称为“ 民”,又称“后船民”,是古代南方百越族的组成部分。解放前的渔民过着海上飘流的生活,生产单一,生活枯燥,他们常以歌自乐,以歌解忧。(图片3)知识探究共享: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39页的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传统文化? 学生: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39页至41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刚才大家介绍的文化旅游路线,思考:传

8、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自主完成下列表格。 形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影响地位实例(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1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材料一: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事各顺其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42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你能说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

9、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同时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学生:“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去掉其思想中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材料:华人无论身在何方大都会用相同的方式纪念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不同民族的人即使在同一国度,纪念各自传统文化的方式也不一样。 教师:请大家继续阅读教材42页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这充分说明传

10、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四)传统文化的作用 观看一组图片 教师:现在的清明节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重家祭轻公祭。家祭体现着亲情,自然无可厚非。可我们在重视家祭的同时,对历史上志士仁人的公祭却越来越趋向冷清。 二是重传统轻创新。各地最传统、最典型的祭祀风俗都是以烧纸为主。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虽然祭祀风俗总被掺杂进新的内容,但堪称文明创新的却鲜见寡闻。 三是重物质轻精神。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祭祀的本质在于精神。假设我们对待清明等传统文化持一成不变的态度,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会取得成就吗? 学生:不会。 教师:所以,传统文化的作用可以简

11、单的概括为:与时惧进(促进发展);一成不变(阻碍发展)。(三)层层深入,突破难点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观点一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

12、场外的提示。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形成辩证看问题的观点,进一步生成知识。 学生辩论摘录: 学生1:“我们都知道算盘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可以说是电脑的始祖。中国人之所以聪明,一是长期使用筷子吃饭,二是长期使用算盘计算。使用筷子的习惯现在还保留着,但算盘几乎被淘汰了,实在是可惜!” 学生2:“算盘的计算速度太慢了!它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理应被淘汰。而电脑,除了计算功能外,还可以查资料、上网聊天、打游戏,而算盘有什么好玩的!大家说是不是啊?” 学生3:“刚才那位同学总是认为传统的好,难道要我们这些女生裹脚,你们这些男生留长

13、辫子不成!”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辩论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符合社会要求、积极向上的要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要求、落后腐朽的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四)归纳小结,感悟迁移惠东平山老城遭蚕食 八景中锦渡云烟无处寻(图片4)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怎么办?(五)课后扩展,升华践行多媒体展示: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惠东的优秀传统文化,请你以给县长一封信的形式,就保护恵东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教学反思本课优点: 1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从而使教学目标得到贯彻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重点突出,能突破难点。 2为了更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课前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精心材料、图片准备充分,整堂课内容丰富多彩,多角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赏析文化的素材,在赏析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情感。3.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课改精神。 不足之处: 1在辩论环节,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学生们的讨论还不够充分,很多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觉得自己还能表现得更好些。 2在教学环节的衔接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共7页,第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