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相长”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9048079 上传时间:2021-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议“教学相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教学相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教学相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浅议“教学相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教学相长”(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议“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后多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古代教育家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规律使历来的教育者在教学课堂上有章可循,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更新,赋予了其新的意义。由教育部发起的灾区爱生教育培训就很好的诠释了新时期的“教学相长”。爱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论述得更清晰明确,具体

2、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领释“教学相长”。首先,教学不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学生依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身失败,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生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

3、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身学会,不能学会的找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协商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应做“生命的牧者”。其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和发明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只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

4、用学生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身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了教育的实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自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实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第三,课堂中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一起发展和生长。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成立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探究。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生成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主要起一个辅导、指挥角色,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让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真正在教学课堂中达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了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