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016688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中 国国 移移 动动 通通 信信 企企 业业 标标 准准中中国国移移动动M M2 2M M 业业务务规规范范M M a a c c h h i i n n e e - - t t o o - - M M a a c c h h i i n n e e S S e e r r v v i i c c e e S S p p e e c c i i f f i i c c a a t t i i o o n n版版 本本 号号 :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集团公司公司 发布发布- - -发发布布- - -实实施施QB-QB-QB-QB-I目录前 言.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

2、、定义和缩略语.13.1.术语、定义.13.2.缩略语.24.业务概述.24.1.业务定义.24.2.业务分类.24.2.1.按通信对象分类.24.2.2.按用户类型分类.24.2.3.按服务类型划分类.34.2.4.按通信方式划分类.44.2.5.按服务范围划分类.44.2.6.按用户归属划分类.44.2.7.按平台定位划分类.44.3.业务开放范围.55.业务特征.55.1.M2M业务的基本需求.55.2.M2M业务的核心内容.55.3.M2M业务功能.55.3.1.分区域管理.55.3.2.终端管理.65.3.2.1.终端接入鉴权.65.3.2.2.终端监控.65.3.2.3.终端告警.

3、65.3.2.4.终端故障.65.3.2.5.远程升级.65.3.2.6.终端配置.75.3.2.7.终端控制.75.3.2.8.终端接口版本差异管理.75.3.3.业务数据承载.75.3.4.业务维护任务定制.75.3.5.业务数据扩展.75.3.6.业务数据查询和统计.86.业务流程.86.1.业务使用流程.86.2.终端管理流程.8QB-QB-II6.2.1.终端序列号分配.86.2.2.终端鉴权流程.96.2.3.终端参数配置流程.96.2.3.1.M2M终端始发的参数配置流程.96.2.3.2.M2M平台始发的参数配置流程.106.2.4.终端软件升级流程.116.2.5.终端故障告

4、警流程.126.2.6.终端统计上报流程.137业务管理.147.1.产品定义.147.1.1. 全网产品定义.147.1.1.1.行业应用类产品定义.147.1.1.2.家庭/个人类产品定义.147.1.2. 本地产品定义.147.1.2.1.行业应用类产品定义.147.1.2.2.家庭/个人类产品定义.157.2.业务受理流程.157.2.1. 全网行业应用受理流程.157.2.1.1.全网通道类业务.157.2.1.2.全网终端管理型业务.167.2.1.3.全网应用型业务.177.2.1.3.1. 全网MAS类业务.177.2.1.3.2. 全网ADC类业务 .177.2.2. 本地行

5、业应用受理流程.187.2.2.1.本地通道型业务.187.2.2.2.本地终端管理型业务.197.2.2.2.1. 本省有M2M平台.197.2.2.2.2. 本省没有M2M平台.207.2.2.3.本地应用型业务.217.2.2.3.1. 本地MAS类业务.217.2.2.3.1.1.省有M2M平台.217.2.2.3.1.2.本省没有M2M平台.227.2.2.3.2. 本地ADC类业务 .237.2.2.3.2.1.本省有M2M平台.237.2.2.3.2.2.本省没有M2M平台.247.2.3. 全网家庭及个人业务受理流程.257.2.3.1.终端管理型业务.257.2.3.2.应用

6、型业务.267.2.3.2.1. 自有业务.267.2.3.2.2. 第三方业务.277.2.4. 本地家庭及个人业务受理流程.287.2.4.1.终端管理型业务.287.2.4.1.1. 本省有M2M平台.28QB-QB-III7.2.4.1.2. 本省没有M2M平台.297.2.4.2.应用型业务.307.2.4.2.1. 自有业务.307.2.4.2.1.1.本省有M2M平台.307.2.4.2.1.2.本省没有M2M平台.317.2.4.2.2. 第三方业务.327.2.4.2.2.1本省有M2M平台.327.2.4.2.2.2本省没有M2M平台.337.3.用户管理.337.1.1.

7、 EC管理.337.1.2. 家庭/个人管理.347.4.合作伙伴管理.347.4.1. 终端厂家管理.347.4.2. SI信息管理.347.4.3. SP信息管理 .347.5.维护管理.357.6.业务统计.357.6.1. 业务发展情况统计.357.6.2. 业务运行情况统计.358与其它业务的关系.369业务质量管理.369.1.业务质量指标.369.2.业务质量统计.3610码号.3710.1.短信服务代码.3710.2.APN规划.3710.2.1.管理流与业务流合并.3710.2.1.1. 用户或者业务有专属APN.3710.2.1.2. 用户或者业务无专属APN.3710.2

8、.2.管理流与业务流分离.3710.2.2.1. 用户或者业务有专属APN.3710.2.2.2. 用户或者业务无专属APN.3710.3.终端序列号管理.3811计费与结算.3811.1.资费原则.3811.2.M2M应用资费.3811.2.1.行业应用业务资费.3811.2.1.1. MAS类业务.3811.2.1.2. ADC类业务 .3911.2.1.3. 通道型业务.3911.2.2.家庭及个人业务.3911.3.M2M终端管理资费.39QB-QB-IV11.4.结算原则.3911.4.1.集团业务.3911.4.2.个人、家庭业务.4012. 编制历史.40QB-QB-V前前 言言

9、本标准对M2M业务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全面要求,是开展和运营M2M业务的依据。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业务描述、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终端管理、码号分配、计费要求等。本标准是M2M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2中国移动全网M2M业务总体技术要求3中国移动M2M平台设备规范4中国移动M2M平台与应用接口规范5中国移动M2M平台与终端接口规范6中国移动全网M2M平台与一级业务支撑系统接口规范7中国移动M2M业务终端规范8中国移动M2M全网平台与省平台接口规范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客户部提出

10、,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QB-QB-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M2M 业务规范所涉及的业务范畴,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业务开展的依据;适用于 GSM/GPRS/EDGE/TD-SCDMA 及有线接入网络环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表 2-11QB-

11、D-003-2005全网行业应用业务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QB-D-004-2005全网行业应用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3QB-D-047-2006省行业应用网关提供全网行业应用的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4QB-GF-028-2003中国移动通信互联网短信网关接口协议(CMPP)V2.0.1版本及以上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5QB-X-001-2004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业务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6QB-C-005-2004中国移动GPRS网络技术体制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7中国移动M2M业务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8QB-D-108-2007中国移动M2M总体技术

12、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9QB-D-109-2007M2M平台与终端接口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定义表3-1:术语/定义术语/定义解释M2M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TAG标签QB-QB-2双跨客户跨国或跨省客户WMMP中国移动M2M通信协议Wireless M2M Protocal3.2.缩略语表3-2: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含义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PRS网关支持节点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GPRSGeneral

13、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人MASMobile Agent Server移动代理服务器ADCApplication Data Center应用数据中心USSD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WMMP-TWireless Machine Management Protocol- Part of Interface for M2M platform a

14、nd TerminalM2M平台与M2M终端之间的无线机器通信协议WMMP_AWireless Machine Management Protocol- Part of Interface for M2M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PlatformM2M平台与M2M应用平台之间的无线机器通信协议4.业务概述4.1.业务定义M2M 是 Machine-to-Machine/Man 的简称,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它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等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对监控、指挥调度、数据采集和测量

15、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4.2.业务分类4.2.1. 按通信对象分类M2M 按通信对象分类可分为机器对机器、人对机器、机器对人三大类。QB-QB-34.2.2. 按用户类型分类M2M 按用户类型分类可分为集团用户、家庭用户和个人用户。4.2.3. 按服务类型划分类M2M 业务按照服务内容可划分为通道型业务、终端管理型业务和应用型业务。不同业务类型特点描述如下:1) 通道型业务的特点是客户租用中国移动网络实现通信,中国移动主要是提供基础通信的服务,此类业务不是中国移动重点发展的业务。2) 终端管理型业务的特点是客户租用中国移动网络进行通信和订购中国移动的终端管理业务。对于应用数据,中国移动以提供基础

16、通信服务为主,应用平台由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建设,对于终端管理数据,由终端通过 WMMP 协议接入中国移动 M2M平台进行统一监控管理。3) 应用型业务的特点是客户订购中国移动的应用和终端管理服务,中国移动提供端到端的应用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并提供统一的终端管理服务。行业应用型业务可分为 MAS 模式和 ADC 模式和直连模式,大部分家庭应用及个人应用也属于应用型业务。行业应用包括:行业应用包括:MAS 模式: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类 M2M 业务,并提供终端管理服务,符合中国移动 MAS 的商业模式及技术体制。全网 MAS 类业务指面向大型集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中国移动提供定制类

17、的 M2M 业务和终端管理服务。全网 MAS 类业务根据客户需求集中建设应用平台,采用一点受理、一点支付/或者多点支付、跨省服务的业务方式。本地 MAS 类业务指面向省内集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中国移动提供定制类的 M2M 业务和终端管理服务。本地 MAS 类应用平台分省建设、分省服务,终端接入到 M2M 平台进行管理,采用省内受理、省内支付的业务方式。ADC 模式:指满足客户共性化需求的标准类 M2M 业务,并提供终端管理服务,符合中国移动 ADC 的商业模式及技术体制。全网 ADC 类业务指集团客户的需求有较强的共性,业务模式具有可复制、可规模推广的特点。中国移动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 M2M

18、 业务和终端管理服务,全网统一建设 ADC 类应用平台,并提供全国范围的服务,全网ADC 类业务推广由接入省完成,采用分省受理、分省支付的业务方式。本地 ADC 类业务指省内中小型集团客户的信息化需求具有较强的共性,中国移动为其提供标准化的 M2M 业务和终端管理服务。本地 ADC 类应用平台分省建设、分省服务,终端接入到 M2M 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采用省内受理、省内支付的业务方式。直连模式:指客户的业务系统直连中国移动的 M2M 平台,实现 M2M 业务数据及终端管理数据的承载和传输。家庭及个人应用:家庭及个人应用:提供面向家庭和个人服务的M2M类应用。全网家庭及个人应用是全网面向家庭和个人

19、服务的 M2M 类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由中国移动或者服务提供商统一建设,业务采用一点接入全网QB-QB-4服务、用户分省受理,分省支付的方式。本地家庭及个人应用是本省面向家庭和个人服务的 M2M 类应用,应用系统由中国移动或者服务提供商分省建设,业务采用分省接入、本地服务,采用本地受理、本地支付的方式。4.2.4. 按通信方式划分类按照不同的通讯方式,M2M业务可分为短信业务、彩信业务、GPRS业务、USSD业务、有线接入业务等。1)短信业务描述:M2M终端通过短信方式上传终端采集到的业务数据,M2M应用平台通过短信方式下发业务数据。例如,安装在监控车辆上的终端通过内置标准短信模板定期上传终端

20、状态信息,M2M应用平台通过短信下发车辆调度指令。2)彩信业务描述:M2M终端与M2M应用平台间采用彩信方式通讯,主要是M2M终端通过彩信方式向M2M应用平台上传监控信息。例如,当有关环境污染的数据采集终端监控到污染事件发生时,终端对污染现场拍照并通过彩信发送至M2M应用平台。3)GPRS基于无线分组方式接入的GPRS/EDGE/TD-SCDMA类业务通称为GPRS业务。业务描述:M2M终端与M2M平台间采用GPRS方式通讯,主要是M2M终端通过GPRS接入M2M平台上传终端状态、终端报警或者下发控制命令等信息。例如,M2M终端通过GPRS向业务M2M平台回传油井工作状态信息、设备基本参数等信

21、息。4)USSD业务描述:M2M终端通过USSD方式与M2M平台交互。终端可通过单次USSD连接上传状态、告警、设备参数等信息,平台根据上传的监控信息下发终端执行指令。例如,在车辆监控应用中,M2M终端通过USSD向M2M平台上传告警信息,M2M平台根据告警级别实时向终端下达应对该告警的措施。5)有线接入:M2M终端与平台之间采用有线方式通讯主要是通过有线方式向应用平台上传监控信息。例如,在视频监控应用中,M2M终端通过有线接入方式向M2M平台上传视频等信息。4.2.5. 按服务范围划分类M2M业务按照服务范围可划分为全网业务和本地业务。1) 全网业务指集中建设应用平台,服务于全网范围的 M2

22、M 业务;2) 本地业务指各省建设应用平台或者借助全网平台,服务于本省范围的 M2M 业务。4.2.6. 按用户归属划分类M2M业务按照用户归属可划分为双跨客户业务和本地客户业务。1) 双跨客户指客户的终端分布在全国或全球各地,涉及多省制卡;2) 本地客户指客户的终端分布在省内,仅需在本省制卡。QB-QB-54.2.7. 按平台定位划分类M2M平台按照功能定位不同可划分为全网M2M平台和省M2M平台。1) 全网 M2M 平台全网M2M平台,对全网范围内的M2M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为全网M2M业务和双跨客户提供运营支持,对于未建M2M平台的省,全网M2M平台也提供运营支持。2) 省 M2M

23、平台3) 省 M2M 平台只对本地 M2M 业务进行运营支持,同时将终端数据汇总到全网 M2M 平台进行统计。若无本省 M2M 平台,该省业务由全网 M2M 平台承担本省 M2M 平台的功能。4.3.业务开放范围业务开放范围为中国移动用户。5.业务特征5.1.M2M 业务的基本需求由于基于机器类的业务通常是用于远程数据采集和控制的应用,大部分应用数据与用户的生产、生活、安全等紧密联系,因此M2M应用通常有以下典型需求:提供应用系统、网络通信、终端,以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端到端的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可以承诺服务质量的通信保障;提供端到端的业务安全。移动业务现有安全系统建立在基于用户卡的鉴权,而

24、基于机器类业务的主要区别在于采集数据和控制外部环境的核心是机器,在现有的业务网络,终端和用户卡不具有同等的安全保障,因此机器通信的安全是M2M业务需要重点支持的功能。终端远程管理:由于M2M终端通常情况下是无人值守的,因此M2M终端的远程管理需求是M2M业务的最基本的特征。标准化:M2M产业链以及技术的不完善限制了M2M业务的快速部署和规模发展,需要通过标准化来完善M2M相关技术,并逐步行成完整的M2M产业链。5.2.M2M 业务的核心内容通过中国移动M2M平台实现业务的接入、管理,以及业务数据承载,通过可扩展报文结构的WMMP协议来实现应用的扩展和快速开发,通过标准化的M2M终端和应用系统来

25、实现业务的快速部署,引导M2M业务走向标准化、可运营、可管理和规模化发展。QB-QB-65.3.M2M 业务功能5.3.1. 分区域管理M2M业务区域管理分全网、省、地市三级,可以统计每级接入的注册终端数、活跃终端数、(各)设备厂家终端数、(各)M2M终端数、(各)业务终端数、终端状态参数等实时指标,提供对全网范围内M2M业务的运营支撑。5.3.2. 终端管理具体包括接入鉴权、远程监控、远程告警、远程故障诊断、远程软件升级、远程配置、远程控制、终端接口版本差异管理的功能。5.3.2.1. 终端接入鉴权平台维护一张基于终端序列号、M2M 模组的 IMEI、SIM 卡的 IMSI、用户的 MSIS

26、DN、业务订购关系的映射表,基于该表进行以下接入鉴权:(1)订购关系鉴权。用户的 MSISDN 必须在 M2M 平台有订购关系的记录。如果该终端与其访问的 M2M 应用没有订购关系,则 M2M 平台将拒绝其接入,并回复错误应答;(2)终端序列号鉴权。M2M 平台判断终端消息中的序列号是否合法。该序列号必须在平台注册,M2M 平台对终端和 SIM 卡的映射关系进行鉴权。(3)安全性鉴权。为保证 M2M 终端与 M2M 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安全,WMMP 协议采用接入密码安全验证和报文摘要的方式,以实现在报文交互中对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并确保报文的完整性;采用报文内容加密的方式,以保证报文内容的安全性

27、。(4)协议版本一致性鉴权。终端通过 WMMP 协议与 M2M 平台通讯,平台根据终端使用协议的版本进行适配,并相互校验协议的一致性。5.3.2.2. 终端监控完成对终端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可以远程获取终端的状态参数,判断终端以及其相关外设所处的状态。5.3.2.3. 终端告警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M2M平台对M2M终端发出的告警进行管理,包括:当前告警管理、历史告警管理、告警屏蔽、告警数据通知等功能。5.3.2.4. 终端故障实现对终端故障的记录和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故障接收记录;QB-QB-7故障分类和优先级设定;故障处理记录;移动管理员、客户以及终端厂商都可以通过M2M平台了解终端管理的信

28、息。5.3.2.5. 远程升级M2M平台实现对终端的远程升级,支持显示、统计M2M终端版本差异及版本演进过程,支持M2M终端版本历史演进查询等;5.3.2.6. 终端配置实现对终端参数的远程配置、校验等功能。5.3.2.7. 终端控制有权限的管理员可通过M2M平台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对M2M终端的远程控制,包括终端重启、终端激活等远程维护操作。5.3.2.8. 终端接口版本差异管理M2M平台支持与不同规范版本M2M终端的通信,M2M平台需对M2M终端发来的信息要进行自动适配,对平台发出的主动采集要根据M2M终端版本进行差异化处理。5.3.3. 业务数据承载M2M业务支持GPRS、短信等无线通讯方式

29、以及有线方式的终端接入,对于管理流-业务流合并模式,M2M平台负责业务数据的承载,上行业务数据由通信网关路由到M2M平台,再由M2M平台转发给应用平台;对于管理流-业务流分离模式,M2M平台不负责业务数据的承载,由通信网关直接路由到应用平台。5.3.4. 业务维护任务定制支持用户灵活可定制的终端维护策略和面向终端的业务维护策略。任务的基本元素包括:任务起始时间;任务截至时间;任务执行方式(周期执行或一次性执行);需要执行的终端的组合过滤条件。要求可以按终端厂家、EC、终端型号、终端应用、终端所在地区等组合条件确定需要执行的终端;任务要执行的操作。主要包括:参数配置、终端信息采集、远程控制、升级

30、下载通知等;操作结果通知方式等(是否用短信通知操作员)。例如,北京电力业务管理员可以设置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平台在2009-1-1 0:00日至QB-QB-82009-1-7日24:00之间完成金融街所有远程抄表终端的数据采集,任务结束后通过短信告知该管理员,系统在任务触发条件到达时自动执行该任务,在任务结束后由短信将数据采集成功的终端数、采集失败的终端数通过短信告知管理员。5.3.5. 业务数据扩展M2M应用系统支持自定义扩展参数、状态等TAG。一个扩展参数或状态包括如下属性:参数/状态TAG;参数/状态名称;参数/状态详细说明;参数/状态值的数据类型。用户可通过门户查询终端上报的扩展状态或参

31、数值,门户在展现状态或参数值时同时显示状态或参数值的名称。5.3.6. 业务数据查询和统计用户可以通过M2M系统查询终端状态、终端参数配置、当前故障情况、终端位置信息、终端历史运行情况、业务资费情况、业务流量信息等数据。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查询模板选择需要查询的相关数据,形成用户个性化的查询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统计报表模板选择需要统计的相关数据,生成用户个性化的统计报表。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每个用户的欠费信息、余额信息、流量信息等数据。6.业务流程6.1.业务使用流程1、短信、GPRS、有线接入方式的业务使用流程1)M2M终端发起业务流程M2M终端可通过短信、GPRS、有线方式主动向平台发起

32、通讯,M2M平台需要进行如下操作:(1) M2M 平台接收到该消息后,首先对消息内容按照 WMMP 协议进行解析,做终端接入鉴权,鉴权不通过则丢弃或者回复拒接接入消息; (2) 如果鉴权通过,且该消息为透传报文,M2M 平台根据报文中的业务代码字段找到对应的 M2M 应用,判断该应用是否正常接入 M2M 平台;若应用平台正常则将消息通过 WMMP-A 协议转发给 M2M 应用。(3) 当收到应用系统应答的消息,M2M 平台以短信、GPRS、有线方式将应用的应答内容发送给终端。2)应用发起消息交互应用可以通过M2M平台向M2M终端发送消息。应用通过WMMP-A协议,向M2M平台提交下行消息。如果

33、该次消息交互由应用发起,M2M平台应检查应用与目的号码在平台是否保存有订购关系,否则拒绝下发消息。QB-QB-9如果订购关系验证通过,M2M平台检查目的号码对应终端当前的通信方式,相应地选择短信、GPRS、有线等方式下发消息。2、彩信、USSD通信方式业务使用流程这类业务通常属于终端管理型或者是通道型的业务,业务数据流不经过M2M平台。6.2.终端管理流程6.2.1. 终端序列号分配终端序列号的分配包括终端厂商ID、终端型号ID、终端ID。 集团公司负责终端厂商ID、终端型号ID的分配,终端ID分配方式包括预置和动态分配两种方式,全网的M2M终端的序列号必须保持唯一性。6.2.2. 终端鉴权流

34、程终端接入鉴权包括订购关系鉴权、终端序列号鉴权、安全性鉴权、协议一致性鉴权。M2M平台维护终端序列号、IMEI、用户卡IMSI、用户MSISDN、业务订购关系、终端基础密钥列表,根据以上对应关系列表来实现终端的接入鉴权。M2M平台接收终端消息平台生成密钥,并通知终端切换到短信模式,下发基础密钥和接入密钥注册/登陆/普通消息?终端已登陆?返回终端未登录验证消息中的安全TLV普通消息注册请求是否已预置密钥终端首次登录,消息采用基础密钥加密,携带接入密码平台记录终端序列号和SIM卡的映射关系NY如果终端需要会话密钥,则平台在登录应答消息中下发生成的会话密钥。结束流程结束登录请求NY验证成功?返回数据

35、无效NY是否业务消息?M2M平台处理终端管理消息根据订购关系查询对应的应用YN将消息通过WMMP-A接口发送给M2M应用Y回复终端无权限N继继续续后后续续处处理理流流程程SIM卡映射关系校验通过?返回登录失败NY是否已注册?N消息摘要校验通过?NY返回消息错误开开始始终终端端登登录录流流程程是否存在订购关系?YYN是否存在订购关系?返回终端无权限YN图6-1 终端鉴权流程QB-QB-106.2.3. 终端参数配置流程6.2.3.1.M2M终端始发的参数配置流程终端向平台请求配置数据过程如下:1)M2M终端根据需要主动发起参数配置请求,M2M平台判断终端请求的参数中是否有不可识别的参数。若有,则

36、向M2M终端返回数据请求无效的应答,并在应答报文中包含有不支持的TAG的TLV;否则,则向M2M终端返回数据请求有效,并在应答报文中回复终端请求的TLV。2)终端在接收到配置参数时,立即应用参数。与平台下发参数流程类似,终端应用向平台请求来配置参数也分为两种情况:a)新参数生效无需重启终端。首先将原有参数保存,然后写入新参数配置,则待新参数生效后且系统稳定运行后,向平台上报参数配置结果,即用CONFIG_TRAP返回新参数的TLV,由平台对参数配置结果进行验证。b)新参数生效需要重启终端。首先将原有参数保存,然后写入新参数配置,并向M2M平台发送LOGOUT后,重启终端。终端重启后向M2M平台

37、发登录,若登录报文中CRC校验的参数无法完全包括本次配置的参数,在登录完成后则由M2M平台主动下发参数查询命令,以验证本次参数配置是否生效。终端请求参数配置平台收到参数配置请求,检查是否有不可识别参数有不可识别参数?向终端下发配置参数写入新参数并生效是否立即生效参数?NY返回数据请求无效,并携带不支持的参数TLVY缓存配置参数N是否需要重启?上报配置结果,携带不能识别的参数TLV重启终端YN结束图6-2 终端始发的参数配置流程6.2.3.2.M2M平台始发的参数配置流程M2M平台配置终端参数过程如下:1)M2M终端在接收到M2M平台根据需要发起远程参数配置命令之后,判断在下发的参数中是否有不可

38、识别的参数,即TLV组中有部分TLV是终端上无定义、无法支持的。若有QB-QB-11不可识别的参数,则拒绝执行参数配置命令,向M2M平台返回数据无效的应答,并在应答报文中上报包含有不支持的TAG的TLV,且TLV中L为0。2)若终端支持下发的全部参数,则将参数暂存,并向M2M平台返回数据正确的应答;否则,则返回数据无效的应答。3)若终端因正在运行业务,无法立即应用参数,则需要以心跳间隔向M2M平台上报暂缓应用参数配置信息,直至可以应用参数配置为止。4)终端在应用参数配置时,分为两种情况:a)新参数生效无需重启终端。首先将原有参数保存,然后写入新参数配置,则待新参数生效后且系统稳定运行,向平台上

39、报参数配置结果,即用CONFIG_TRAP返回新参数的TLV,由平台对参数配置结果进行验证。b)新参数生效需要重启终端。首先将原有参数保存,然后写入新参数配置,并向M2M平台发送LOGOUT后,重启终端。终端重启后向M2M平台发登录,若登录报文中CRC校验的参数无法完全包括本次配置的参数,在登录完成后则由M2M平台主动下发参数查询命令,以验证本次参数配置是否生效。操作员创建参数配置任务管理员对任务进行审批通过审批?向终端下发配置参数终端判断参数是否可识别写入新参数并生效是否立即生效参数?YN拒绝执行任务Y缓存配置参数N是否需要重启?上报配置结果,携带不能识别的参数TLV重启终端YN结束图6-3

40、 平台始发的参数配置流程6.2.4. 终端软件升级流程通过软件升级流程,终端获得最新版本的应用软件。软件升级流程分为两个阶段:升级通知流程和终端升级包下载流程。在升级通知流程中,平台根据后台创建的任务决定是否升级,将升级通知发送给终端,终端判断是否可以立即升级并将通知响应包发送给平台。在终端升级包下载流程中,终端根据升级通知的内容指示向平台请求下载升级包。当终端下载成功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升级包的安装。QB-QB-12应用软件安装上报流程终端安装了应用软件发送安装报告M2M平台接收到安装报告平台对终端进行鉴权结束平台生成终端应用软件安装记录图6-4 应用软件安装上报流程(1)M2M终端监测到

41、终端上新安装了应用软件,则触发应用安装信息上报。安装包括新应用软件安装和应用软件的升级安装。(2)M2M终端发送应用安装报告到M2M平台。(3)M2M平台对M2M终端进行鉴权。(4)生成应用软件安装记录。6.2.5. 终端故障告警流程M2M平台检查M2M终端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如果M2M终端在约定的时间内未发送数据,认定该M2M终端处于临时故障状态,并对临时故障次数计数;如果在临时故障状态接收到数据,则清除临时故障状态和临时故障次数清零;如果连续临时故障次数到达阈值,认定该终端接口故障。QB-QB-13 故障开始检查规定时间内接收到终端消息M2M平台设置终端激活标志和接收时间,清除故障标志终端

42、登录YY记录消息接收时间,故障标志清零N临时故障标志次数+1N临时故障次数超过3次NM2M平台设置终端故障标志Y图6-5 终端故障告警流程6.2.6. 终端统计上报流程 平台下发业务统计指令M2M终端根据平台指令进行数据统计终端将统计数据上报平台结束平台生成终端统计记录图6-6 终端统计上报流程(1)平台下发业务统计指令。(2)M2M终端根据平台指令进行数据统计。QB-QB-14(3)终端将统计数据上报平台。(4)平台生成终端统计记录。7业务管理7.1.产品定义7.1.1.全网产品定义7.1.1.1. 行业应用类产品定义行业应用类产品由一级业务支撑系统的进行注册,通过审批后同步到全网M2M平台

43、和各省BOSS,平台对行业应用类产品信息进行保存,同时标记各业务名称、业务类型、业务分类归属、业务品牌、配置业务参数、分配业务代码。行业应用类产品信息发步流程为:1)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定义产品;2)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全网 M2M 平台;3)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产品信息发布给各省 BOSS。7.1.1.2. 家庭/个人类产品定义家庭/个人类产品由一级业务支撑系统的进行注册,通过审批后同步到中央MISC/中央VGOP和各省BOSS,然后再由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给全网M2M平台,M2M平台对家庭/个人产品信息进行保存,同时标记各业务名称、业务类型、业务分类归属、业务品牌、配置业务参数、分

44、配业务代码。家庭/个人类产品信息发步流程为:1)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定义产品;2)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中央MISC/中央VGOP;3)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全网M2M平台;4)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各省BOSS。7.1.2.本地产品定义7.1.2.1. 行业应用类产品定义行业应用类产品由省BOSS系统进行注册,通过审批后同步到省M2M平台,M2M平台对行业应用类产品信息进行保存,同时标记各业务名称、业务类型、业务分类归属、业务品牌、配置业务参数、分配业务代码。行业应用类产品信息发步流程为:1) 在省BOSS系统定义产品;2) 省BOSS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省ADC

45、管理平台,或者是经由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QB-QB-15步给MAS统一服务平台。3) 省BOSS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省M2M平台。7.1.2.2. 家庭/个人类产品定义家庭/个人类产品由省BOSS系统的进行注册,通过审批后同步到省MISC/省VGOP,然后再同步给省M2M平台,M2M平台对家庭/个人产品信息进行保存,同时标记各业务名称、业务类型、业务分类归属、业务品牌、配置业务参数、分配业务代码。家庭/个人类产品信息发步流程为:1)在省BOSS系统定义产品;2)省BOSS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省MISC/省VGOP;3)省BOSS系统将产品信息同步给省M2M平台。 7.2.业务受理流程业务受理包

46、括业务的订购、变更、暂停、恢复和退订。7.2.1.全网行业应用受理流程7.2.1.1. 全网通道类业务通道型M2M业务,终端不接入M2M平台,参照现有流程进行业务受理,一级业务支撑系统需将白名单信息同步给总部行业网关。QB-QB-167.2.1.2. 全网终端管理型业务业务主办省受理业务请求,并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M2M平台集团公司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受理业务请求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用户在集团公司申请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全网M2M平台向业务主办省M2M业务管理人员发送业务受理成功通知图7-1 全网终端管理

47、型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如果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请求,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如果用户在集团公司申请业务,集团公司直接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进行业务受理;2)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3)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到全网 M2M 平台。4)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业务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受理完成。QB-QB-177.2.1.3. 全网应用型业务7.2.1.3.1.全网MAS类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请求,并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MAS统一服务平台集团公司在

48、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受理业务请求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用户在集团公司申请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总部行业网关全网M2M平台向业务主办省M2M业务管理人员发送业务受理成功通知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M2M平台图7-2 全网MAS类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如果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请求,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如果用户在集团公司申请业务,集团公司直接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进行业务受理;2)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行业网关;3)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 MAS 统一服务平台;4)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

49、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 M2M 平台。5)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受理完成。7.2.1.3.2.全网ADC类业务QB-QB-18业务主办省受理业务请求,并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集团公司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受理业务请求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用户在集团公司申请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M2M平台 全网M2M平台同步业务受理信息给业务平台全网M2M平台向业务主办省M2M业务管理人员发送业务受理成功通知图7-3 全网ADC类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如果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 BOSS 受

50、理业务请求,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如果用户在集团公司申请业务,集团公司直接在一级业务支撑系统进行业务受理;2)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3)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 M2M 平台;4)全网 M2M 平台同步业务受理信息给应用平台;5)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受理完成。7.2.2.本地行业应用受理流程7.2.2.1. 本地通道型业务通道型M2M业务,终端不接入M2M平台,参照现有流程进行业务受理,业务主办省BOSS需将白名单信息同步给本省行业网关。QB-QB-197.2.2.2. 本地终端管理型业务7.2.2.2.1.本省有

51、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行业网关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省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图7-4 已建平台省本地终端管理型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行业网关;4)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 M2M 平台;5)省 M2M 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受理完成。QB-QB-207.2.2.2.2.本省没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

52、受理信息到全网M2M平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全网M2M平台通知业务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图7-5 未建平台省本地终端管理型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并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3)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 M2M 平台;5) 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业务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17.2.2.3. 本地应用型业务7.2.2.

53、3.1. 本地MAS类业务7.2.2.3.1.1.本省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业务受理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行业网关结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到MAS统一服务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M2M平台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本省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受理完成图7-6 已建M2M平台省本地MAS类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4)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

54、到本省行业网关;5)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 MAS 统一服务平台;6)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 M2M 平台;7)省 M2M 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27.2.2.3.1.2.本省没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业务受理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结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MAS统一服务平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给全网M2M平台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全网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图7-7 未建M2M平台省本地MAS类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

55、明:1) 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总部行业网关;5)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 MAS 统一服务平台;6)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全网 M2M 平台;7) 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业务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37.2.2.3.2. 本地ADC类业务7.2.2.3.2.1.本省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结束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行业网关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M2M平台

56、业务主办省ADC管理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业务平台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本省ADC管理平台省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图7-8 已建平台省本地ADC类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行业网关;4)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 ADC 管理平台;5) 本省 ADC 管理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应用平台。6)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 M2M 平台;7) 省 M2M 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

57、B-QB-247.2.2.3.2.2.本省没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结束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到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总部行业网关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全网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本省行业网关本省ADC管理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业务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本省ADC管理平台图7-9 未建平台省本地ADC类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一级业务支撑

58、系统;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总部行业网关;5)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全网 M2M 平台;6)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行业网关;7) 业务主办省 BOSS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 ADC 管理平台;8) 本省 ADC 管理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应用平台;9)全网M2M平台通知业务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57.2.3.全网家庭及个人业务受理流程7.2.3.1. 终端管理型业务业务主办省受理业务请求,并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中央VGOP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M2M平台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

59、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中央VGOP图7-10 全网家庭及个人终端管理型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主办省发起业务申请;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主办省 BOSS 将业务受理信息申请递交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中央 VGOP;5) 中央 VGOP 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 M2M 平台;5)全网M2M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67.2.3.2. 应用型业务7.2.3.2.1.自有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结束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中央V

60、GOP中央VGO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全网M2M平台全网M2M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业务平台家庭及个人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图7-11 全网家庭及个人自有业务受理流程流程说明:1) 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 业务主办省业务受理人员通过本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业务主办省 BOSS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一级业务支撑系统;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中央 VGOP;5)中央 VGOP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全网 M2M 平台;6)全网 M2M 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应用平台;7)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77.2.3.2.2.

61、第三方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业务主办省DSMP中央DSM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全网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业务主办省DSM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中央DSMP结束中央DSM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业务平台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图7-12 全网家庭及个人第三方业务受理流程1) 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2) 业务主办省业务受理人员通过本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业务主办省 BOSS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业务主办省 DSMP;4) 业务主办省 DSMP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中央 DSMP;5) 中央 DSMP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全网 M2M 平台

62、;6) 全网 M2M 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应用平台;7) 全网 M2M 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87.2.4.本地家庭及个人业务受理流程7.2.4.1. 终端管理型业务7.2.4.1.1.本省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请求业务主办省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M2M平台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本省VGOP图7-13 已建平台省本地家庭及个人终端管理型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主办省发起业务申请;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主办省 BOSS 将业务受理信息申请递交同步给省 M2M 平台;4)省

63、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297.2.4.1.2.本省没有M2M平台业务主办省受理业务请求,并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M2M平台结束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中央VGOP图7-14 未建平台省本地家庭及个人终端管理型业务受理流程业务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主办省发起业务申请;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主办省 BOSS 将业务受理信息申请递交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同步业务受理信息到全网 M2M 平台;5)全网M2M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

64、-QB-307.2.4.2. 应用型业务7.2.4.2.1.自有业务7.2.4.2.1.1. 本省有M2M平台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本省M2M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业务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结束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本省VGOP业务主办省VGO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本省M2M平台图7-15 本省有M2M平台本地家庭及个人自有业务受理流程流程说明:1)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提出M2M业务申请;2)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请求;3)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本省VGOP;4)业务主办省VGO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省M2M平台;5)业务主办省M2

65、M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应用平台。6)省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317.2.4.2.1.2. 本省没有M2M平台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全网M2M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业务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结束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中央VGOP中央VGO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全网M2M平台图7-16 本省没有M2M平台本地家庭及个人自有业务受理流程流程说明:1) 用户在业务主办省发起业务申请;2) 业务主办省 BOSS 受理业务;3) 业务主办省 BOSS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一级业务支撑系统

66、;4) 一级业务支撑系统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中央 VGOP;5) 中央 VGOP 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全网 M2M 平台;6) 全网 M2M 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给应用平台。7)全网M2M平台通知主办省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327.2.4.2.2.第三方业务7.2.4.2.2.1. 本省有M2M平台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本省DSMP本省M2M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业务平台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业务主办省DSM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本省M2M平台结束图7-17 本省有M2M平台本地家庭及个人第三方业务受理流程流程说明:1)用户在业务主办省发起业务申请;2)业务主办省BOSS受理业务请求;3)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本省DSMP;4)本省DSMP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本省M2M平台;5)本省M2M平台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应用平台。6)省M2M平台通知业务管理人员受理完成。QB-QB-337.2.4.2.2.2. 本省没有M2M平台家庭及个人用户在业务主办省申请业务业务主办省BOSS将业务受理信息同步至本省D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