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N快乐体验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920699 上传时间:2021-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92.N快乐体验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92.N快乐体验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92.N快乐体验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992.N快乐体验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92.N快乐体验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快乐体验 扬起生命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浅谈劳动与技术中的“情感体验”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命课堂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正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构建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生命课堂是富有活力的课堂、和谐互动的课堂、充满关爱的课堂、张扬个性的课堂。生命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知识和技能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劳动与技术教育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操作来获得情感体验,掌握技能技巧的课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品质,感悟劳动的无穷魅力,领悟生

2、命的真谛。【关键词】生命课堂 劳动技术 情感体验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是人类得以繁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根本要素,劳动是快乐的情感体验。新课标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然而,综观我们的课堂,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大多是对“技能”的追求远超于对“体验”的关注。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劳动课的魅力,在快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

3、学习中寻找、体验并拥有快乐。 一、感受快乐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 1、沟通情感,建立和谐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这就是说,要想让我们的教育成果在孩子的内心扎根,就需要“情感”的催生与浇灌,否则刚出土的幼苗也会夭折。把对学生深深的爱“寄”于言语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要坦诚相见、平等相处。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要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语言要亲切自然,这样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桥梁。2、创设氛围,激发劳动情感 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入境始与亲”,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能吸引孩子们的

4、目光,能撞击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关注、全身心地投入。小学劳动教学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的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燥、厌倦、劳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的不稳定性,努力创设愉快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增添劳动实践的乐趣,加深对劳动课知识的理解,更快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如在节日的彩带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拉花、彩练,布置特定的情境,渲染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感受拉花的美丽、神奇,不少学生便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产生要学的渴望。最后让学生将剪出的拉花粘贴在一起,给教室“化化装”,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纷纷去找合作伙伴

5、,把教室装饰一新,教室如同披上节日的盛装,孩子们拍手欢呼。3、巧用媒体,引导学生参与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为一体,能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直观形象、光色绚丽、悦耳动听,而且让课堂上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布鲁达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给予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多元感官参与,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参与,潜移默化地掌握劳动技能。如教学大鱼和小鱼一课,就可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中的小丑鱼很可爱,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巧手编制可爱的小

6、丑鱼。在快乐场景的感染下,学生的积极性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编制鱼体的过程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可先把制作鱼身花纹的经过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展示如何折叠,插入、固定,学生看后一目了然,很快地在课堂上掌握了制作编织鱼的要领。如单色编、多色编、不同宽度的纸条编、不同编织规律编等,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赢得了时间。最后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编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以及参与创作的热情。 二、拥有体验设计快乐的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来源于事物本身。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快乐的体验,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程内容,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深入

7、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1、挖掘教材中快乐的源泉 教材不仅是教的蓝本,学的范本,更是学生创意的样本。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里和兴趣的不稳定性,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闪光点,突破重难点,少而精地讲练结合。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在教学大象穿纸时,可先通过玩“穿纸术”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一头大象怎么能穿过一张小小的纸呢?”要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能穿过一头大象,注意画线时粗细要均匀,画的线越密圈就越大。剪时要注意安全,认真仔细、切不可剪断没有画实线的地方。折是基础,画是前提,剪是关键,在折画剪这三步曲中,让学生尽情地享

8、受折的兴趣,画的情趣,剪的乐趣。这样的实践活动,生动有趣,倍受学生欢迎。 2、重视教材中快乐的体验 劳动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劳动课的乐趣在于实践操作。如果我们善于创造,它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成为开发劳动课堂活力的火花。陶行知说:“我们需要的教育,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人。”在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中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尤显重要。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体验和探究,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技术创新意识。”劳动课就要打破传统的 “唯书本”或“唯教师”观念,让学生追求一种创新的愉悦体验。如菱形风筝的制作这一课,有关风筝的形状有很多种,而教材中有提示

9、的也只是屈指可数的一种而已。如果教师仅仅就这一种进行相关教学,无可厚非,课堂就进入了“禁锢”性思维的操练。教师追求的可能就是纯粹的“模仿”教材而非“创造性”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就要势必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进行创造性地变动。可以通过本节课的重点技术要领“扎”和“绷”,将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有的学生运用 “扎一扎”、“绷一绷”、“贴一贴”、“画一画”的方法进行再创造,方形风筝、花形风筝、扇形风筝、蝴蝶风筝、老鹰风筝花样可谓是层出不穷。毋庸置疑,这每一次环节制作的改变,就是一次全新的创造性“体验”历程。 三、创造条件开辟快乐的体验渠道实践证明,小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场景和新奇的活动内容。有些劳动技能

10、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快乐的劳动体验基地,开辟课内外劳动教育的渠道,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使参加劳动的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积极、主动、兴奋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到生活中学习,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坚强的意志,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为他人服务,为自己服务。 1、自我服务培养自理能力自理劳动要根据小学生年龄不同,由易到难进行。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营地,蕴涵着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也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实践的天然场所。教师可利用劳动技术课,要求学生学会生活,保持自己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整洁和美观,来提高小学生生

11、活自理能力。低年级学生要求学会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扫地、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整洁等;中高年级学生要求会包书皮、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维护公共设施、美化教室环境等。并经常开展一些竟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班级劳动要求值日学生认真负责,每天及时参加校园、班级的清扫劳动,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清洁卫生从室内到包干区,每个地方都落实到学生个人,天天保洁,开展“我是卫生保洁员”、“树木认养”、“护绿小天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2、家校联姻养成劳动习惯针对当前有的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却不完全是个好孩子,不但不帮父母做事,连自己的事也要别人

12、做的现象,可开展“争做父母好帮手”、“家务劳动小技巧表演”等活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如在家能自己洗手、洗脸、剪指甲、钉钮扣、铺床叠被、打扫、整理自己的居室等建立固定的家务活动岗,从而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本领,培养劳动责任感。可设立“自我服务卡”,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自行选择完成一事一记录,并由家长签字,以实行督导,每周反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家可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家务劳动成为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如在家协助父母洗菜、拿碗筷;晚饭后扫地、倒垃圾;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等。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的

13、热情,使学生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又如在教学水果拼盘后,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布置作业:“今天回家,动手去拼一盘水果,让全家人品尝一下你的劳动成果,好不好? ”这样既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体贴孝敬了父母,又促进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帮助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3、社区实践建立校外服务站 劳动课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体验基地、村庄、田野、社区等都是很好的劳动教育场所和载体。植树节、劳动节、老人节等可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清扫街道、帮孤寡老人做事、助残活动等公益劳动或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劳动。陶艺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上,

14、让他们尽情地挖泥,揉泥,捏泥,自主完成作品;播种季节可带领学生到“绿营基地”种树、“农家苗圃”种菜等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树立社会服务意识。 四、体验快乐创建快乐的体验平台 1、点评劳动过程,丰富情感体验 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中成功教育就是要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成功标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是劳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受益者,他们将从中得到锻炼,获得许多宝贵的东西。但众所周知,学生本身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对于每一个学生劳动过程的评价,教师都应当肯定孩子的点滴智慧闪光。如纸绳设计茶垫时,不少同学设计的茶垫别具匠心,有花形、钟表形、爱心形、多边形、卡通图案形

15、可也有一些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粗糙作品,尽管不是很精致,但是他们都在努力地付出,只要有所付出教师都应肯定他。因为每一件小制作都凝聚了学生们的心血,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的历程。 2、展示劳动成果,升腾超越自我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教育的一大任务。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劳动课上,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上大胆地去表现自我,并及时的鼓励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感到很快乐,充满信心。如在花瓶一课教学之中,花瓶形状的设计比较难,可在小组中进行难易分工。技术强的学生在设计花瓶上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技术能力差点的学生又

16、能在编织花瓶的图案上体验“成功”的乐趣。临近下课,让各组学生上前观摩,学着分析、评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从孩子特有的角度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让他们萌生了快乐情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如上小镜框时,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作品,让每位同学感受到劳动中的创造美、成果美,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找出他们作业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更自信地面对群体,超越自我,在快乐的情境中升腾体验,享受劳动的乐趣。总之,生命课堂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现,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更是教师生命活动与学生生命活动的有效交往。构建生命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学生的独有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劳动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劳动课的快乐体验成为生命课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为学生提供一个放飞心灵的舞台,相信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2、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53、牛洪义 “生命课堂”呼唤对生命的尊重(教师中心稿)4、程红艳 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及其对德育的启示5、文雪 生命教育论山东教育科研 2002.9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