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905024 上传时间:2021-09-18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1.8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资源描述:

《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延伸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总论 1目目 录录1 总论总论.61.1 项目由来.61.2 编制依据.61.2.1 有关法律法有关法律法规规.61.2.2 有关技有关技术规术规范范.71.2.3 项项目技目技术术文件文件.71.3 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重点 .81.3.1 评评价目的价目的.81.3.2 评评价内容及重点价内容及重点.81.4 评价等级、范围及评价时段 .91.4.1 评评价等价等级级.91.4.2 评评价范价范围围.101.4.3 评评价价时时段段.101.5 环境功能区划.101.5.1 声声环环境境.101.5.2 地表水地表水.111.5.3 环环境空气境空气.111.6 评价标准.111.6.

2、1 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111.6.2 污污染物排放染物排放标标准准.121 总论 21.7 评价指标 .121.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31.8.1 工程沿工程沿线线用地概况用地概况.131.8.2 主要保主要保护护目目标标.131.9 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141.9.1 评评价原价原则则.141.9.2 评评价方法价方法.141.9.3 评评价工作程序价工作程序.14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62.1 项项目名称与建目名称与建设单设单位位.162.2 项项目概况目概况.162.3 道路道路设计设计.162.3.1 平面平面设计设计采用的技采用的技术术指指标标.162

3、.3.2 平面平面线线形形设计设计.162.3.3 纵纵断面断面设计设计.172.3.4 横断面横断面设计设计.172.3.5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182.3.6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192.3.7 无障碍无障碍设计设计.192.4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202.4.1 雨水管网雨水管网.202.4.2 污污水管网水管网.201 总论 32.5 桥桥梁梁设计设计.202.6 工程拆迁工程拆迁.212.7 交通量交通量预测结预测结果果.212.8 工程环境污染源辨析.212.8.1 施工期施工期污污染源染源.212.8.2 营营运期运期污污染源染源.212.9 工程环境影响源辨析.242.9.1 生生态

4、态影响源影响源.242.9.2 水水环环境影响源境影响源.242.9.3 景景观环观环境影响源境影响源.242.9.4 社会社会环环境影响源境影响源.242.10 工程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252.10.1 沿沿线线工程活工程活动动.252.10.2 主要主要评评价内容和价内容和评评价因子价因子.25环环境要素境要素.25评评价内容价内容.25评评价因子价因子.25社会社会环环境境.25(1)新区新区发发展、居民生活展、居民生活质质量量.25(2)基基础设础设施、施、资资源利用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包括土地利用等)的的补偿补偿.25大气大气环环境境.251 总论 4营营运期道路交通汽运期道路

5、交通汽车车尾气尾气.25NO2、 、CO.25生生态环态环境境.25土地利用和植被土地利用和植被损损失失.25水水环环境境.25营营运期地表径流等运期地表径流等.25声声环环境境.25营营运期交通噪声运期交通噪声.25LAEQ.252.11 工程选线建设合理性分析.252.11.1 产业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政策符合性分析.252.11.2 城市城市总总体体规规划符合性分析划符合性分析.252.11.3 生生态规态规划符合性分析划符合性分析.252.11.4 环环境境规规划符合性分析划符合性分析.263 区域区域环环境概况境概况.273.1 自然环境概况.273.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273.

6、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273.1.3 气候气候.273.1.4 水文水文.271 总论 53.1.5 植被植被.273.3 社会环境概况.273.3.1 项项目直接影响区社会目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经济概况概况.273.3.2*市城市市城市总总体体规规划划.273.3.3*市生市生态态功能区功能区规规划划.273.3.4*市市污污水水处处理厂概况理厂概况.273.4 项目建设地区文物古迹及保护动植物.274 声声环环境境现现状及影响状及影响评评价价.284.1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284.1.1 现现状状调查调查.284.1.2 现现状状监测监测.284.1.3 环环境噪声境噪声现现状状评评

7、价价.304.2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14.2.1 预测预测模型模型.314.2.2 预测计预测计算参数算参数.324.2.3 噪声噪声预测结预测结果与果与评评价价.325 环环境空气境空气现现状状监测监测与影响与影响评评价价.38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85.1.1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资料.385.2 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分析.395.3 道路两侧环境空气影响评价.461 总论 65.3.1 大气大气污污染物源染物源强强.465.3.2 类类比比预测预测模式模式.485.3.3 类类比比监测资监测资料料.485.3.4 类类比比预测预测参数参数.485.3.5 道路两道路两侧侧大气

8、大气环环境的境的类类比比预测结预测结果分析果分析.495.4.5 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496 生生态环态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506.1 生态功能区符合性.506.2 生态环境现现状与评价.516.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27 水水环环境境现现状及影响状及影响评评价价.537.1 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537.2 水环境影响评价.547.2.1 地表径流的影响.547.2.2 突发性事故影响.558 社会社会环环境、景境、景观观影响分析影响分析评评价价 .578.1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78.1.1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578.1.2 对居民生计和住宿的影响.578.1.3 对民众生活

9、环境的影响.578.1.4 对文物古迹的影响.581 总论 78.1.5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588.2 景观影响分析.588.2.1 营运期对景观影响分析.589 环环境境风险评风险评价及防治价及防治对对策策.609.1 公路运输风险和影响分析.609.2 风险防治对策.619.2.1 危险品运输风险防范措施.619.3 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629.3.1 应急原则.629.3.2 应急要求.629.3.3 应急措施.6410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措施与措施与环环保投保投资资估算估算.6510.1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6510.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510.3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6510

10、.4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6610.5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6610.6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6710.7 环保投资分析.6711 环环境境经济损经济损益分析益分析.6811.1 社会效益分析.681 总论 811.2 经济效益分析.6811.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6912 环环境管理、境管理、环环境境监测监测及及监监理要求理要求 .7012.1 环境管理目标.7012.2 环境管理、执行及监督机构 .7012.3 环境监测计划.7012.4 环境监理.7113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7213.1 公示情况.7213.2 公众参与调查.7213.2.1 调查方法及内容.7213.2.2 调查对象.

11、7513.2.3 调查结果.7713.2.4 调查意见分析.7913.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8014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结论结论.8114.1 项目概况.8114.2 环境保护目标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8114.2.1 声环境.8114.2.2 环境空气.8114.2.4 生态环境.821 总论 914.3 环境影响预测及保护措施.8214.3.1 声环境.8214.3.2 环境空气.8214.3.3 水环境.8314.3.4 生态环境.8314.3.5 社会环境.8314.4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8314.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8314.4.2 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性

12、分析.8414.4.3 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8414.4.4 总量控制分析.8414.4.5 污染物排放可达性分析.8414.4.6 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8414.4.7 工程污染治理分析.8414.4.8 风险评价符合性分析.8414.4.9 公众参与分析.8414.4.10 可持续发展分析.8514.5 总结论.851 总论 101 总论总论1.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路延伸段北接*路,南接*路,东、西两侧为*楼盘,从实际交通需求考虑和从未来区块发展需求上讲,*路延伸(*路*路)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项目的建设完善了*城区的路网,对城区的开发和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

13、全面发展,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规模、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和发展环境。项目于 2005 年 3 月开工,至 2005 年 12 月竣工,已完成了项目建设。由于当时建设方环保意识较薄弱,因此当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为规范手续,特委托我院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此背景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研究院承担了本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立即赴现场进行了勘察、收集资料,并完成了*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2.1 有

14、关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 年年 5 月 15 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1995 年 10 月 30 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29 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年 8 月 29 日;(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9 年 10 月 31 日;(10)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7 号,1998 年 12 月 24 日;(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 年 11 月1 总论 1129 日;(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14 号,2002年;(13)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交通部令第 5 号,2003 年;(14)浙江省人民政府第 166 号令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3.12.15)。1.2.2 有关技术规范有关技术规范(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

16、J/T2.193】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 【HJ/T191997】 ;(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JTGB032006】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HJ/T169-2004】 ;(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SL204-98】 ;(9)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 【JTJ/T006-98】 ;(10) 印

17、发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4164 号;(11)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地面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4)。1.2.3 项目技术文件项目技术文件(1) 关于*路延伸(*路*路)工程项目的批复 ,*。(2) 关于*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路延伸工程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 总论 121.3 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重点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重点1.3.1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本报告通过对沿线地区的社会、生态、公众、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对项目营运期的社会、生态、噪声、大气及水环境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从环

18、境保护角度提出减少环境负影响的措施和建议,为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1.3.2 评价内容及重点评价内容及重点本评价工作的重点是以工程营运期的交通噪声、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包括对当地所造成的植被破坏、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和陆生生物多样性损害的程度等的影响评价。(2)声环境评价以保护重要敏感点为主要目标,在路线方案的现状监测与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按相应的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分别进行影响对比分析,为营运期噪声治理工程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3)水环境影响评

19、价本工程营运期废水对沿线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社会环境影响评述包括对居民生活质量及景观环境影响的分析评述。(5)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通过现状监测,按相应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预测汽车尾气对沿线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6)公众参与向沿线人群、单位征求对道路环境现状、周边生活环境影响度等方面意见。(7)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1 总论 13依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对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环境敏感点提出治理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论证。(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提出环保措施投资估算,并进行效益分析。(9)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和监测计划提出道路营运期的环境保护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管理计划,编制

20、营运期各敏感点的环境监测计划。1.4 评价等级、范围及评价时段评价等级、范围及评价时段1.4.1 评价等级评价等级(1)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2 类、4a 类地区。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因此噪声评价等级为二级。(2)地表水环境:除路面径流外,本工程建成后无其他废水排放,此外营运期发生交通事故时可能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水质类型简单,发生量小,因此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3)环境空气:根据项目污染源分析,主要废气来源为汽车,其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等。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21、(HJ2.2-2008)规定,项目沿线无服务区、车站等集中排放源。因此,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4)生态环境评价:本项目全长 700 米,宽 40 米,路线不长,评价范围内无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或成片原生植被,不涉及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不涉及荒漠化地区、大中型湖泊、水库或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路段。穿行在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域,地形平坦,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逐步被城市生态功能所替代,故确定生态环境的评价等级为三级。本项目的主要环境因素评价等级见表 1.4-1。表 1.4-1 评价工作等级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1 总论 14环评等级三级二级三级三级1.4.2

22、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1)声环境评价: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内。(2)空气环境评价: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内。(3)水环境评价:路线经过的主要河道上游、下游各 500m 内。(4)生态环境评价: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以内。(5)社会环境评价:道路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1.4.3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施工期(2005 年 3 月2005 年 12 月) ;营运期:近期(2006 年) 、中期(2012 年) 、远期(2020 年) 。重点评价项目营运期的中期和远期。1.5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1.5.1 声环境声环境根据*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以及规定说明、 声环境

23、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 类标准适用区域的划分标准为: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 4 类标准适用区域;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 4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相邻区域为 1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 45m5m;相邻区域为 2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 30m5m;相邻区域为 3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 20m5m。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其室外昼间按 60dB,夜间按 50dB 执行。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

24、08)中声环境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标准适用区,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为主。1 总论 15具体适用功能区类别见表 1.5-1。表 1.5-1 噪声适用功能区类别范围适用区域适用区域功能区类别*楼盘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4a 类本工程用地红线外其它相邻区域2 类1.5.2 地表水地表水 工程沿线主要河流*浦,根据*市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该区域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1.5.3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本项目经过的区域均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25、中的二级标准。1.6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6.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 1.6-1表 1.6-1 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LAeqdB类别2 类4a 类昼间6070夜间5055(2)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 1.6-2。表 1.6-2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状态)二级标准浓度(mg/m3)污染物一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NO20.240.120.08TSP0.300.20CO10.04.0/总烃5.02.

26、0/注:总烃参考以色列标准1 总论 16(3)水环境工程沿线主要河流为*浦,根据*市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该区域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所对应的类标准,具体详见表1.6-3。表 1.6-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项 目III 类pH(无量纲)69DO5BOD54CODcr20CODMn6石油类0.05氨氮1.0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建设期已完工,建设期施工作业噪声、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做分析。1.7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1)水环境现状评价:pH、

27、总磷、氨氮、溶解氧、石油类。影响评价:CODcr、SS、石油类。(2)空气环境现状评价:CO、NO2、TSP。影响评价:CO、NO2。(3)声环境现状评价:LAeq。影响评价:LAeq。(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植被、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等。影响评价:植被、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等。1 总论 171.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8.1 工程沿线用地概况工程沿线用地概况目前现状道路已建成,沿线主要为住宅区,道路东西两侧为*房产。1.8.2 主要保护目标主要保护目标(1)噪声、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本工程沿线现状噪声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房产,具体详见表 1.8-1。(2)

28、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 0+2570+280 为跨径 23 米简支梁桥,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浦的水质。(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穿行在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域,地形平坦,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逐步被城市生态功能所替代,保护目标主要是沿线的植被等敏感目标,保护其生态环境基本不发生显著变化。表 1.8-1 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名称方位距中心线(m)备注1*房产东约 20*总占地面积约 4 万,总建筑面积达 11 万,有 7 幢 17-21 层的高层住宅组成2*房产西约 20*总占地面积约 4 万,总建筑面积达 11 万,有 7 幢 17-21 层的高层住宅组成1 总论 181.9 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评

29、价方法和工作程序1.9.1 评价原则评价原则评价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浙江省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并坚持以下评价原则:(1)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2)客观公正、科学谨慎、经济可行的原则;(3)现场调研、实地监测、资料收集、类比分析、模式计算相结合的原则;(4)对营运期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分析并突出重点的原则。 1.9.2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1)评价按路段进行,在路段内采取“以点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原则。(2)对环境保护目标作逐点评价。(3)对社会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调查分析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述;对环境噪声的影响

30、,采用相应的预测模式进行定量评价;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采用类比分析方法评述。1.9.3 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9-1。1 总论 19接受委托现场踏勘环境初步调查沿线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调查报批环评大纲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象资料等基础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噪声、大气、水质等环境要素的现状监测工程资料的收集、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影响预测预测模型、参数公众意见综合评价分析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行业环保主管部门预审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意见图 1.9-1 评价工作程序图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

31、(*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路延伸(*路*路)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2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建设地址为*街道,北接*路,南接*路。(2)工程规模:全长约 700 米,宽 40 米,其中桩号 0+2570+280 段为跨径23 米的简支梁桥。用地面积控制在 42 亩以内。(3)总投资:工程概算总投资核定为 4185 万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解决。(4)功能定位:为城市级次干路,设计车速为 30km/h,设计轴载为BZZ100,路面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

32、15 年。(5)工程内容:主要为路面浇筑、给排水、绿化及其它配套设施等。2.3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2.3.1 平面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平面设计采用的技术指标表 2.3-1 平面线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条款分类标准单位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150m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圆曲线最小长度25m停车视距30m桥、隧引道与桥隧轴线线形保持一致的最小长度15m2.3.2 平面平面线形设计线形设计*路延伸按*城市总体规划设置,全程设置一个圆曲线,大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 150 米。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

33、报告书212.3.3 纵断面纵断面设计设计(1)竖向规划设计原则根据道路性质、行车技术要求、排水以及临街建筑布置的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地物现状等,合理地确定有关立面控制点,使控制点之间以柔和、平顺线形衔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尽可能做到线形竖向转折少,纵坡平缓、排水通畅和路基稳定,适应交通要求。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竖向规划应满足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以及用地地面排水及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2)竖向设计主要内容竖向设计主要包括:分析确定立面控制点的标高;分析确定适当的纵坡、坡长、坡度及

34、连接坡段转折的竖曲线。(3)规划区道路竖向设计规划区地形地貌现状 1拟建项目位于*街道,路线长度为 700 米,路线总体走向为南北走向。道路竖向设计 2整个区域属于平原地段,地面较平坦。由于区域地势较平坦,设计道路纵坡较小,可通过加密雨水口间距、设置 1.5%的横坡等工程措施,来满足道路排水要求。经过对*路延伸段的竖向设计,道路最高高程约为 10.22m,最低道路高程约为 8.46m,最大相对高差为 1.76m。2.3.4 横断面横断面设计设计(1)横断面设计原则道路横断面设计在道路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与道路平面线形紧密配合横断面形式和各组成部分尺寸应按照道路类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

35、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等统一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2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2)道路横断面形式及适用条件*路延伸标准横断面如下: 4.0m 人行道 3.0m 绿化 8.0m 车行道+8.0m 车行道 3.0m 绿化 4.0m 人行道9.0m 车行道+9.0m 车行道4.5m 人行道 4.5m 绿化 4m 隔离带 8.5m 车行道+8.5m 车行道 4m 隔离带4.5m 绿化 4.5m 人行道2.3.5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1)路基设计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 2

36、5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20MPa。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与工业废料。对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的路基,应结合当地经验按有关规范设计。建议路基边坡:路堤边坡为 1:1.5,路堑为 1:1。一般来说,对于属于砂性土的路基,宜采用水泥稳定;对于属于粉性土的路床宜用石灰稳定;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区,则宜用碎石、砂砾施作持力层。*路延伸路基的具体设计会在获得详细的地质资料后深入进行。(2)道路路基坡面防护设计进行路基坡面防护的作用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路堤、路堑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少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在

37、一定程度上美化道路环境。路基坡面防护类型选择坡面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必须要求边坡土体本身即为稳定。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和工程防护(抹面、喷浆、勾缝、砌石等)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3路基坡面防护设计方案*路延伸全线为土质路基,勾缝、喷浆、抹面等防护方案并不适用,故应采取砌石防护。2.3.6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路延伸是一条具有交通和生活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干道,道路红线范围内有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绿化带、分隔带,为了使道路范围内各区域板块功能分工明确,便于识别,从色彩、景观、使用功能等多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人

38、行道铺设环保砖,非机动车道建议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绿化带、分隔带以各种花卉,高低灌木、乔木搭配栽植。经过计算确定道路路面结构具体形式如下: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 47cm):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5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 19cm): 6cm 厚仿花岗岩混凝土条纹步道石3cm 干硬性水泥砂浆(1:3)10cm C15 混凝土2.3.7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本工程在道路上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在建筑物、单位门口及人行道相交路口或人行横道线处均设置缘石坡道。两侧人行道设置便于轮椅、盲人通行的无

39、障碍通行设施。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行进盲道外侧有围墙、花台、绿地带时,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 0.250.5m处;人行道内侧有树池时,可设在距树池 0.250.5m 处。人行道没有树池时,行进盲道距缘石不小于 0.5m。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横道处入口、广场入口等 0.25m0.50m 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程度与各入口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4的宽度应相对应。单面坡缘石坡道,采用方形、长方形时,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

40、于 1.5m,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 2.0m,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 1:12。2.4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2.4.1 雨水管网雨水管网雨水管道单侧布置,沿道路由南向北,收集沿途地块、道路雨水,就近排放*浦。雨水管道根据管径不同选用 HDPE 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管道覆土 2.0 米-3.5米,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和钢筋砼基础。2.4.2 污水管网污水管网*路污水管为该区块干管,污水管道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空壁螺旋缠绕管,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根据污水处理厂位置、规模及地形高差情况确定污水管径为 D400。2.5 桥梁设计桥梁设计设计行车速度:30Km/h;设计荷

41、载:城A 级,人群荷载5KN/m2;本桥位所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 0.05g;沿线共设桥梁一座,桩号 0+2570+280;本桥平面位于 R=450m 的左偏曲线上,墩台呈平行布置,是以桥墩中心线与对应路线桩号处曲线点的切线始终保持右角 100。桥面纵坡位于 i1=1.14%、i2=-1.08%、R=1300m,JD:K0+235的凸形曲线内。上部结构:为跨径 23m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本桥支座型号:桥墩处采用 GJZ:180 x250 x35mm 普通板式橡胶支座,桥台处为GJZF4:180 x250 x37mm 的四氟板橡胶支座;同时在桥台处分别设置一道 RG40异型钢型伸

42、缩缝。桥面铺装采用 10cm 厚 C50 水泥砼和 5cm 厚沥青砼组成,水泥砼与沥青砼之间采用乳化沥青防水剂。下部结构:桥台下部采用柱式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基直径为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5120cm。2.6 工程拆迁工程拆迁项目拆迁面积为 14500 平方米。因拆迁工作早已完成且道路已建成,故拆迁部分不做具体分析。07 年08 年09 年10 年年份实施内容4123412341234可研审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07 年08 年09 年10 年年份实施内容4123412341234可研审批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

43、*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62.7 交通量预测结果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交通量预测和各车种比具体见表 2.7-1 和表表 2.7-2。表 2.7-1交通流量表(pcu/h)2006年2012年2020年路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路延伸700377140075328001508表 2.7-2车辆构成比例(%) 车 类预测年份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0682.212.45.4201278.016.06.0202076.416.86.82.82.8 工程环境污染源辨析工程环境污染源辨析2.8.1 施工期污染源施工期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已完成,故不做施工期污染源分析。2.8.2 营运期污染源营运期

44、污染源2.8.2.1 营运期废水营运期废水本项目营运期无经常性污水来源,主要水污染源是非经常性污水,也就是指路桥表面径流。影响路桥表面径流水量和水质因素较多,包括降雨量、车流量、两场降雨间隔时间等,其水量和水质变幅较大,污染成分十分复杂。根据目前国内对公路路面径流浓度的测试结果,降雨初期到形成路面径流的 30min内,水中的悬浮物和石油类浓度较高;半个小时后,其浓度随着降雨历时延长而较快下降,降雨历时 4060min 分钟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在营运期,水污染源主要为路面雨水,初期雨水将流入雨水管网,会对水体造成轻微影响。1、路面雨水量计算本项目路面雨水

45、量计算方法,首先根据项目所在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及年平均降雨天数,计算出日平均降雨量,然后考虑暴雨强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7假定日平均降雨量集中在阵雨初期 2 h 内,则其与路面径流系数及污染物有关的汇水面积的乘积作为地面雨水量。上述计算方法可以用下式表示:CIAmQ I=Q/D式中:Qm 2h 降雨产生路面雨水量;C 集水区径流系数;I 集流时间内的平均降雨强度;A 路面面积;Q 项目所在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D 项目所在地区年平均降雨天数。本项目路面雨水量可类比上述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当地

46、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 1441.9mm。平均年雨日(雨量大于 0.1 mm)176 天。路面径流系数采用我国室内设计规范中对混凝土和沥青路面所采用的径流系数 0.9。路桥面面积约为 10140m2,计算求得*路延伸工程初期(2h 内)路面雨水产生量为74.765 m3/d。2、路面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国内外研究表明,机动车路面雨水中污染物浓度与路面行驶机动车流量、机动车类型、降水强度、降雨周期、道路性质及机动车燃料性质等多个因素有关,一般较难估算。类比我国南方某省告诉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所实测得出的路面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值,本项目路面径流水污染浓度范围见表 2.8-1。表 2.8-1 路面

47、径流污染物浓度范围 单位:mg/l径流开始后时间(分)污染物0151530306060120120最大值平均值COD1701301109772170115.8BOD528262320122821.8铅0.910.380.060.040.010.910.28石油类2317.561.51239.8SS390280200190160390244总磷0.990.860.920.830.630.990.81总氮3.63.43.12.72.33.63由表 2.8-1 可知,路面雨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小经历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污染物浓度在 015 分钟内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在降雨后 1h 趋于平稳。对照污水

48、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1 和表 4 中一级标准,公路路面径流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81h 后仅有悬浮物(SS)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中一级标准,其余均能达标。随着降雨历时增加,路桥表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对水环境影响不大。2.8.2.2 营运期废气营运期废气本工程营运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NO2、CO、THC(烃类)和烟尘等,其中 NO2和 CO 排放浓度较高。营运期机动车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曲轴箱漏气,燃料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而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和几乎全部的氮氧化物

49、及一氧化碳都来源于排气管。一氧化碳是燃料在机内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取决于空燃比和各种汽缸燃料分配的匀均性。氮氧化物产生于过量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的气缸内。碳氢化合物产生于汽缸壁面淬冷效应和混合气不完全燃料烧。营运期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与车流量、车速、不同车型耗油量及排放系数有一定的关系。本工程营运期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可按下式计算:3113600iijijEAQ式中:Qj=j 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度,mg/(sm); Ai=i 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运行工况下 i 型车 j 类污染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2.8.2.3 营运期噪声营运期噪声本工程

50、营运期噪声主要集中体现为机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并由此对道路两侧的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居民等声敏感目标可能直接造成危害。车辆单车行驶噪声因车况、车速、路面条件等不同而异,其 LAeq值一般则在 7090 dB。本工程营运期汽车噪声源强见本报告书中“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章节”。2.8.2.4 营运期固体废物营运期固体废物本工程营运期路桥面清扫、维修垃圾产生量不多,且均可得到及时清运和妥善处置,其对环境影响很小。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92.8.2.5 营运期环境风险营运期环境风险本工程建成后,由于快速路营运期便捷的交通条件将吸引各类运输车辆,加

51、上受自然或人为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存在意外发生突发性交通运输事故风险。2.9 工程环境影响源辨析工程环境影响源辨析2.9.1 生态影响源生态影响源本工程建设将导致土地利用方式永久变更或造成土地利用现状临时改变,并对植被资源、动物生境和生态功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9.2 水环境影响源水环境影响源营运期路、桥面雨水初期径流污水也将对区域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9.3 景观环境影响源景观环境影响源本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占地范围内植被破坏、地形地貌改变,从而对沿线陆域景观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9.4 社会环境影响源社会环境影响源营运期将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改善公

52、众出行、交往、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社会繁荣和经济富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本工程建成后,土地资源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对*城区社会繁荣和经济富强将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本工程因征地、拆迁以及施工和营运活动产生的各种自然环境影响而对当地居民生产、居住生活、就学就业、人口分布以及现有企业、交通安全等社会环境将产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2.10 工程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工程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2.10.1 沿线工程活动沿线工程活动本工程主要活动有:车辆通行、交通监管、路面养护、绿化管护等。2.10.2 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主要评价内容

53、和评价因子根据本工程区域环境特性、工程特征、污染源和影响源分析结果,确定评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0价内容和评价因子见表 2.10-1。(施工早已完成,不做施工期评价)表 2.10-1 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环境要素评价内容评价因子社会环境(1)新区发展、居民生活质量(2)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的补偿大气环境营运期道路交通汽车尾气NO2、CO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植被损失水环境营运期地表径流等声环境营运期交通噪声LAeq2.11 工程选线建设合理性分析工程选线建设合理性分析2.11.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

54、005 年本),“十九、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3.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杭州市 2010 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二十九、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K05 中 52:城市道路)”;均属于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11.2 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年),项目符合*市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区划规定。因此,项目建设顺应*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备规划的符合性。同时,项目选址合理性已由*市规划局确认,项目的建设符合*市的规划与布局。2.11.3 生态规划符合性分析生态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市生态功能优化准入区之内,全

55、称为“*城镇与产业优化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2-10183D01)”,项目为非工业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11.4 环境规划符合性分析环境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区,环境空气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类区,声环境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 2、4a 类区。项目建设能符合环境功能区的要求。3 区域环境概况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13 区域环境概况区域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3.1.2 地形地貌地形

56、地貌3.1.3 气候气候3.1.4 水文水文3.1.5 植被植被3.3 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概况3.3.1 项目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概况项目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概况3.3.2*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3.3.3*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市生态功能区规划3.3.4*市污水处理厂概况市污水处理厂概况3.4 项目建设地区文物古迹及保护动植物项目建设地区文物古迹及保护动植物项目周围 2 公里范围内无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文物古迹,用地地块及其周边地块均为*市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商住、居住、商业、行政及道路用地范围。无原始植被生长,无古树名木、以及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珍稀动植物。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路

57、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24 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4.1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4.1.1 现状调查现状调查1、调查方法声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本道路沿线 200m 范围内。调查对象是道路沿线的住宅、学校及医院噪声敏感目标。调查方法是:沿线路走向察看路边的建筑物,并结合*市规划了解敏感点概况。2、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沿线现状敏感点的情况见第 1 章中的表 1.8-2。3、沿线声环境特点本项目沿线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为*房产。本项目建成后车流量将明显增加,将对原有环境产生较大的新增影响,特别是沿线环境敏感保护。因*房产分布位于道路东、西两侧,且距离较近,

58、故本次环评监测选取居中的*8 号楼作为监测点,整个环境噪声类比*8 号楼。4.1.2 现状监测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根据现状调查结果,本次评价的声环境现状监测评价采用杭环检(2010)噪字第*号*路延伸(*路*路)工程中监测数据,该监测数据由杭州市*公司 2010 年 5 月 15 日对*8 号楼靠近尽道路一侧 1-17 层各设一个点的声环境常规监测数据。2、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 噪声部分进行。测量仪器为 AWA6228 多功能声级计,自动采样,昼夜各测一个时段,记录等效声级。传声器加防风罩。仪器在测量前后进行校正。3、监测时间每个点位连续监

59、测 1 天,昼夜各一次。分别在昼间 6002200,夜间2200次日凌晨 600。4、监测结果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4.1-1。表 4.1-1 噪声检测结果天气阴风力微测量响应特征声级 dB(A)测点检测项目声源类型检测时段LeqL10L50L90LmaxLminSD区域噪声交通昼61.464.757.952.577.847.04.91(立面 1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50.552.949.044.366.641.93.9区域噪声交通昼57.460. 155. 452. 172.948. 93. 61(立面 2 楼)区域噪声

60、其它夜48.751.246.942.363.939.84.1区域噪声交通昼58.860.655.651.778.648.64.41(立面 3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50.552.847.642.969.340.54.4区域噪声交通昼59.761.855.551.775.948.24.91(立面 4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51.453.448.143.270.640.74.2区域噪声交通昼57.158.554.751.974.950.83.41(立面 5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7.450.446.142.756.241.23.2区域噪声交通昼61.161.755.051.179.747.45.31(立面

61、6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8.352.346.441.960.239.73.7区域噪声交通昼56.159.455.149.363.846.54.21(立面 7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6.649.944.640.258.837.84.3区域噪声交通昼52.956.451.044.464.040.24.81(立面 8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8.351.745.441.261.838.84.3区域噪声交通昼60.163.055.950.878.745.95.21(立面 9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8.952.746.141.458.939.34.4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

62、告书34区域噪声交通昼59.862.857.953.671.450.33.91(立面 10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6.449.344.941.357.639.13.2区域噪声交通昼58.862.357.353.367.351.03.81(立面 11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9.952.349.046.257.944.22.5区域噪声交通昼58.762.357.253.169.250.94.31(立面 12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8.150.046.843.463.140.03.4区域噪声交通昼58.961.757.253.572.050.93.31(立面 13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9.352.547.

63、343.164.240.94.0区域噪声交通昼59.661.856.251.672.948.54.51(立面 14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9.752.647.843.364.841.23.5区域噪声交通昼57.460.855.652.467.249.23.21(立面 15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7.950.146.443.560.140.43.7区域噪声交通昼58.963.155.550.973.048.44.61(立面 16 楼)区域噪声其它夜49.350.948.645.163.441.32.7区域噪声交通昼57.861.054.751.170.447.94.11(立面 17 楼)区域噪声其它

64、夜47.049.246.543.655.540.53.24.1.3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根据表 4.1-1 监测结果分析,*昼夜噪声均达标,项目环境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4a 类标准,因此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54.2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2.1 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影响交通噪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交通量的参数(车流量、车速、车型等) ,有关道路的参数(形式、高度、坡度、路面结构等) ,此外是路线两侧建筑物分布和地形因素等。道路交通影响的预测计算,采用的方

65、法为:1、交通噪声源强 车辆产生的噪声 Lm,E定义为:stgstrovmEmDDDLL)25(,式中:-为自由声场中,距车道中心线水平距离 25m、高度 2.25m 处)25(mL平均声级:pMLm082. 01lg103 .37)25(其中:M 为单车道道路小时平均车流量,对于多车道道路,计算最外侧 2条车道,每条车道流量为 M/2;p 为 2.8 吨以上车辆占有百分比。 - 不同车速的声级修正;vD- 不同道路表面的声级修正;StroD- 不同坡度的声级修正。stgD2、交通噪声影响声级计算多车道道路声级,假定最外侧 2 条车道中心线位置、高度 0.5m 处为2 个线声源,分别计算后叠加

66、得到道路噪声的平均声级 Lm:fmnmLLmL,1 . 01 . 01010lg10式中 Lm,n、Lm,f分别为距预测点最近、最远车道的平均声级。对于单车道道路最近、最远车道的位置相同。单一车道声级用 Lmi表示:BBMslEmimDDDDLL,式中:Lm,E车辆产生的噪声;Dl计算中采用的声源分段长度 l 引起的声级不同,Dl=10lg(l);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路延伸(*路-*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6Ds不同距离及空气吸收引起的声级不同:Ds=11.2-20lg(s)-s/200 s 为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DBM不同地面吸收和气象因素引起的声级不同:DBM= (hm/s)(34+600/s)-4.8 DB不同地形、建筑物引起的声级不同。4.2.2 预测计算参数预测计算参数1、车流量、车种比根据工程概况中车流量、车种比参数,见表 2.7-1,2.7-2。2、道路参数各路段道路典型路幅布置主要内容详见工程概况。计算所需的平面设计、周边地形、建筑物分布、沿线公路设计、路面高度等细节,按设计图纸精确输入计算软件。4.2.3 噪声预测结果与评价噪声预测结果与评价4.2.3.1 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