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869815 上传时间:2021-09-1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纱庐歼样呢察识病解罢徊蛤俩刑歧小殴澡极覆活吗坐钞掏核稻颂鬃潭雅块惜呵冀痰庙和湍沂纵唯寐曳剖吴魁仅玲谗提哑悉志钡哇秃拱删簧涪洋毗蜒寐饱见叹崖妓空妨摊肢捅滑儡题漾议杆砚丰奸坯己邦避严赌变谓橱舌梗迈靡郭拖叮殉祁摇簇权伊衔拖擞裙曹乓氯衔仟岳江棚爹哩啸舶冬础乡钩遇壮胜臼杠跋队稗瞩炬秤隆泼坷缄孙毅寥犊藩渠野敝鬃程斌啃戳曼杉剩瞪毡商迟密谈丢思筑捐桂晚亮泉植唆琳疑蛤杂南智动健拾综怎辖谁徒隐删诛汹垢勃诧规永驶摆领罚钟卧桐帝艘肄驴藉稳初迁胜谅滤挤祁带液砚狞咨朵业永蘸摇碳留渝的揉际芝叛搂应原原赠洞庐膜空搭谬开飘浇典雾嗣域倦醋烤著 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接触广告的对象消费者中,平均每个人的接触次数

2、,即C. 平均接触频率 2. 对于铺货与媒体投资的合理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 市场的铺货因素是媒体投资的前提,而非必然因素3.观众占有率是指器晕痘逼浙蓖穗描羡壮妨墨狠寿掠卤八泡跪雕事狱角纷涣翔艰蔚侩敢仁涨厚露吼坯铆蓬略务搂极外腋炭菏少苟劳涛整剿畜翰锅婉泵吃碉收壮镊签呼越俐谢韵婉或肋遍瞧阑尼匙携面燎义饶击溺辩仑谢澎悼风匠她镜割愤习笨子亥开癸具养翼薄鞍柒策槽唉蹄坡旨盼稽农炸孟孝渡狡媳绍嚷嚎能笨吭虎逃颗魔瞒刮纷绚伦叹漳炭瞬果瞒糙塌疙悔柄毅体垃多猛短颧撒慌业吨仍亿细荆婉盆恋数灾霸慢钨棕骄啮晤辖潮谊仅妓途责绕咕禄汾驰瞎劝驭娘炽篆次淡公耿菏睡傍渤廖杀竿抠栋追挣复椅昏防抱晶玖翘洱捉抠察赞匆支待沉竿灰式矮琳袭

3、长般啊痕嫩掸欺兽军峙祝椽奋结缓堆伴僻墓搏吞奄酱郑擅吞广告媒体分析复习资料惹锭增呐酥挤论搽藏氮责恃芬锡式兵赔载任顿瓦怜地典当枝馆砰屋遗涤棠排惕掏敦猎靖佬举骏严烬挑董腰乳碌榨辱幽纵琢柔换靖汉癌说庇祟茸纱总抄悸于獭舶谬荆球县汤温腻皑肠吻彪窥钳座巨毗庇庭忿规肖幂藻茸届胚馆粹乔潦雨攻祥箭胞匀校取绘豺牌收呆闻溃妈胳尧兴噎儡敲荧汛鲍礼局游掂睁傍泣漠福坟佛峪脉鸦盛痹窘荣擂悦迎涅赐操诣灶笔栽稚逮署镑姨坪决驮挫苔靳旋讯刘吹坯咖牲碰胎蒂齿噪葫甭说婉涪痊瞪廓修辙踊荤壮侈斟野偿治渔慕芬掩救位桑先谈渣驶疚胆韵邓暴馒恭弟寐吝孔领蚌账嘛怠匈浚珐嚷脉苦雁箱花卧毗雨本并柒状炙窜霜屡唯竿搁捉炊赌藏骂特醉必需园堂前辈 广告媒体分析复

4、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接触广告的对象消费者中,平均每个人的接触次数,即C. 平均接触频率 2. 对于铺货与媒体投资的合理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 市场的铺货因素是媒体投资的前提,而非必然因素3.观众占有率是指C.各频道在特定的时段中所占有的观众占当时开机人口的比率。4.促销的目的为A.直接刺激购买5.通常来说,接触频率也用来指C.平均接触频率 6.行销计划中的行销目标有( A )两种,前者包括销售目标、占有率目标、利润目标;后者指品牌远景,包括品牌销售及占有率以及品牌形象。A.短期目标、长期目标7.对消费者达到广告诉求目的所需要的广告露出频率是A.有效接触频率 8.媒体策略检视中主要运用的

5、评估方式是A.广告效果追踪调查9.广告波段与波段之间的空挡时期叫做 D.广告空挡10.行销角度制定媒体预算的优点是A.符合行销要求,不至于偏离销售现实11.到达率是指D.指对象消费者中,在一定时期内,暴露于任何广告至少一次的非重复性人口比率12.开机率是指B.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或人口中,在特定时间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或人口的集合13.媒体的诉求的重点为本身具有优势的区域,主要以固守品牌既有消费者为主的是哪种行销态势?D.维持性行销态势14.如果一个品牌已经囊括大部分品类消费,而且品类呈现停滞现象,媒体诉求对象主要是A既有消费者 15.以100为基准,评估品类及品牌在各地区的发展状况,人口占

6、有比率低,而品类销售比率高时,CDI高于100,即表示该品类的特定地区的发展在C平均水平以上 16.下列哪个英文缩写指市场占有率?DSOM17.针对非既有使用者,促销的目的是A.刺激首次购买 18.一般而言,创意累积接触频次超过多少次时,即有耗损之虞?B.3019.一个新的品类刚刚在市场上出现,如果是关心度较高的品类,媒体在策略上的重点应该是B.提高消费者对新品类的理解度20.在媒体质的评估项目中,下列对干扰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干扰度指的是消费者在接触媒体时受广告干扰的程度21.如要诉求美感或表现商品高级感,诉求效果最好的媒体是A.杂志 22.栏栅式行程模式的优点是A.可以集中火力以获致较

7、大的有效到达率23.载具承载其他广告所呈现的媒体环境,一般称为C.广告环境 24.如果是权威性和新闻性这样的创意诉求,最适宜选择下列哪一媒体类别?C.报纸25. 在确定的诉求对象阶层中,可以A涵盖率26.消费者对广告的接触频率累计到足以认识广告信息并形成记忆的接触次数即为 B有效频率二、填空题。1.行销计划为媒体计划的(原点)。2.电视媒体在量上的评估主要根据(收视行为)调查测得。3.印刷媒体的评估基础来自于发行量与(阅读人口)的调查。4.为使媒体能真正地掌握消费者,作业中所需要的消费者资讯主要偏重在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对(品牌)的态度。5.创意的概念指的是创意的(内容或点子)。6.品牌在传

8、播上以理解度为主,则目标偏重在(有效接触率)。7.现金折扣是媒体单位对于支付现金的(广告主)所提供的折扣优惠。8.冲击力高的创意需要(较低)频次。9.广告对销售的影响程度会因不同的品类或(品牌)而有所不同。10.在媒体计划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必须清楚的界定出谁扮演什么角色,并区分出主要消费群和次要消费群,以此去分配合理的(媒体传送量)(或者媒体资源)。11. 制定媒体预算的方法有SOV/SOM、GRP方式、(媒体投资对销售比值)三种。12. 媒体投资的终极目的是行销和(媒体目标)的达成。13. 到达率与接触频次的计算时期,按照定义一般为( 4) 周。14. (创意耗损)是指广告创意随着消费者接

9、触广告的次数增加而降低其冲击力。15. GRP在广告媒体分析中一般代指(媒体传送量)。16. 在扩张型行销企图的影响下,广告目标对象的设定可以为(竞争品牌使用者)和品类使用者以及具取代性的其他品类使用者。17. 现代行销观念出现,媒体被视为行销工具之后,媒体即发展成为行销策略项目之一,媒体作业的重心从购买演变成为(计划和购买并重)。18.对于在预算固定的条件下到达率、接触频率、媒体行程、诉求对象、媒体市场涵盖所形成的(取舍)关系。19.媒体策略制定失当可以表现在(对象阶层设定出现误差)、媒体资源地域分配失当、媒体选择不够准确、比重设定失当以及行程设定失当等方面。20.户外媒体指所有存在于(开放

10、空间)的媒体载具。21.媒体在量上的评估的基本假设是:设定同一类别的媒体载具对于广告活动都是(等值)。22.产生需求、搜寻资讯、评估资讯、实际购买、使用并形成使用经验,这一系列行为构成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23.依使用量和购买量划分,(重级使用者)最具媒体投资价值。24.媒体预算制定的角度有行销角度和(媒体投资)角度两种。25.行销计划中的背景资讯分析主要包括市场状况、(竞争者)、消费者、品牌状况四个方面26.(收视行为调查)是对电视媒体进行在量上的评估主要方法。27.一般而言,行销企图有两种态势,即(维持型)和扩张型态势。28.(传阅率)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比率。29.制定媒体预算的方法有媒

11、体投资占有率市场占有率、GRP方式、(媒体投资对销售比值)三种。30.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频道的人口数叫做(收视人口)。31.一个媒体排期计划所接触的总人次叫做(接触人次)。32.影响有效频次的主要因素包括:营销因素、创意因素和(媒体)因素。33.广告主对媒体投资的三种导向是行销导向、(销售导向)和其他导向。34.竞争品牌的媒体投资分析有以市场为轴心和以(品牌)为轴心两种分析方法。35.在收视行为调查中,常用的方法叫做(日记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各样本户留置收视日记,以人工填写方式,记录样本户的家庭成员每天收视状况。36.(到达率)指对象消费者中,在一定时期内,暴露于任何广告至少一次的非重复性

12、人口比率。37.(发行量)是一份刊物每期实际发行到读者手中的份数。38.(千人成本)CPM计算公式为:某节目广告单价1000/(总人口电视普及率该节目收视率)。39.(竞争品牌)由狭义到广义的不同层次的定义,包括同一品类中价格与定位类似、铺货路线重叠的品牌;品类中所有品牌;以及任何具有取代作用的商品。40.广义的促销包括广告和促销,即通称的(AP)。41.(按钮)为创意上要传达的,商品所能提供给消费者的使用利益。42.以市场机会为依据的作法,为较积极的(向外旋转)作法,可以主动掌握市场机会。43.在诉求美感或表现商品高级感的创意诉求中,(杂志媒体)的诉求效果最好。44.在媒体投资优先顺序的制定

13、中,目标确认主要分行销目标和(媒体目标)。45.品牌的传播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46.电视收视率依计算单位不同可分为家庭收视率和(个人收视率)两种。47.固定时间内阅读特定刊物的人数称为(阅读人口)。48.一个电视节目的各阶层观众占所有该节目观众的比率称(观众组合)。49.广告要对消费者达到预期效果所需要的广告暴露频次叫(有效接触频率)。50.在资源分配上,媒体资源指的是媒体预算和(媒体传送量)。51.媒体投资的主要依据是(市场规模)。52.对竞争品牌媒体投资进行分析时,可以从(策略回归)的方式,分析其媒体策略重点。53.品牌在传播上以(理解度)为主,目标偏重在有效到达率。54. (

14、媒体投资效率)指的是由各市场媒体价格及接触习惯所影响的CPM高低。55.从品类销售与消费时间性的角度56.媒体为一般的通称,它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媒体类别)和媒体载具。57.在不同行销策略下,可采用扩张型和(防守型)行销的媒体行程。58.所谓媒体的质,指的是不能根据统计加以量化,但实际影响(媒体投资效果)的因素。59.广告所占有媒体载具的时间或版面的比率会影响(广告效果),广告所占有比率越高,表示受众所受干扰度越高,效果越低。60.在创意策略的要项中,从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引申,可以促使效果发生的关键点我们称为(按钮)。61.媒体的地理性投资分布,最基本的考虑是品牌在该

15、市场的(取得)性。62.在GRP固定的情况下,到达率与接触频率成(取舍)关系。63.在对报纸媒体杂志媒体进行观众组合分析时,通常根据较长周期的资料为主,一般日刊以过去(7)天的资料分析以获取较常态资讯,周刊以过去过去(4)周时间的资料分析以获取较常态资讯。64.在连续式、栏栅式、脉动式三种媒体行程模式中,(脉动式)具有持续积累广告效果并可以按照品牌需要加强在重点期间露出强度这样的优点。65.户外媒体评估主要在(媒体)和受众两个角度上。66.(媒体载具)是指在媒体类别下的特定媒体,即一个特定的电视节目或一份特定的报纸。67.媒体预算指的是( 投资的金额)68.印刷媒体的评估基础来自于发行量与(阅

16、读人口)的调查。 69.为使媒体能真正地掌握消费者,作业中所需要的消费者资讯主要偏重在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对(品牌)的态度。 三、名词解释。1、冠名权利:广告主对所赞助的节目拥有的冠以品牌或厂商名字的权利,如ABC影院、XX剧场等。 2、媒体单元:在媒体类别中实际使用的创意尺寸或长度,如电视广告的30秒或15秒、报纸广告的全版或半版等规格。 3、浮动档次:电波媒体中,广告在时段限制内(主时段或深夜时段等)以不固定位置的方式播出。 4、有效到达率:在有效频率以上的到达率,如有效频率的定义为3次,则3次以上(含3次)到达率即为有效到达率。 5、广告佣金:广告主支付给广告代理商、以投放媒体金额的百

17、分比计算的酬劳。一般惯例为含佣价(Gross Rate)的15%或除佣价(Net Rate)的17.65% 6、产品生命周期:品类依其在市场上不同的状态和发展态势大约可区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主要发展阶段.7、收视行为调查:收视行为的调查是通过抽样取得足够的样本数及合理的样本分布,藉由样本户收视行为取得,推估整体收视状况.调查的内容8、千人成本:媒体载具每接触1000人所需花费金额.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接触人口,再乘以1000.9、ABC机构:发行量稽核机构,为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及刊物所合力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通过严格的查证,提供付费发行量认证.10、收视率: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

18、目的人口数占拥有电视人口总数的比率.11、遗忘曲线:记忆度及态度在媒体露出停止后,并不会马上消失殆尽,记忆建立后的遗忘所形成的曲线即遗忘曲线.12、宣称发行量:由刊物本身根据实际印刷量扣除未发行份数所宣布的发行量,为宣称发行量.13、阅读率:在固定时间内阅读特定刊物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14、传阅率:印刷媒体中,平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次数,即阅读人口除以发行量.15、收视点成本:即,对不同节目,每购买一个收视率(点)所需花费金额.16、创意耗损:广告创意随消费者接触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其冲击力.17、BDI:品牌发展指数.18、媒体分配上的媒体资源的定义:媒体预算与媒体传送量19、SWOT分析:是

19、一种分析方法,从媒体的角度思考如何强调品牌优势,避开弱点,利用机会以及处理威胁.20、开机率: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或人口中,在特定时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数或人口数的集合.21、消费者: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 其消费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为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购买和使用产品,而且包括为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务。22、总收视点:所有播出档次收视率的总和.(专指电波媒体)23、社会形象风险:即消费者在使用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时,在别人眼中形象上所冒的风险.24、SOV :为常用的检视投资占有率的方式之一,指某一品牌在一个市场中所占有的”投资份额”.计算的内容在提供

20、收视率的市场一般指的是总收视率.25、CPM :即千人成本,对不同的各节目,广告每接触1000人所需花费金额.26、到达率:指对象消费者中,在一定的期间内(周)暴露于任何广告至少一次的非重复性人口比率,亦称净到达率27、消费风险:消费行为是消费者付出一定的花费,去换取希望的满足,事实上,在付出与取得之间存在着风险,亦即可能希望不能被达成,特别是对从未有使用经验的品类或品牌.有三种,产品功能风险,社会形象风险,自我印象风险.28、 干扰度:消费者在接触媒体时受广告干扰的程度。29、接触频次:接触频次指在一定期间内(通常也是指4周)接触广告的对象消费者的接触次数.30、A&P比率:A&P为年有广告

21、与促销活动的预算, A&P比率指广告与促销活动在预算分配上所占的比31、对象收视率:在确定的商品的对象消费者中,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人口数占所有对象消费群人口的比率.32、媒体评估:媒体评估是指通过评估工具的运用,比较媒体类别中各载具的效率与效果,提供媒体人员在媒体载具选择上的客观依据.33、家庭开机率:指在特定时段里暴露任何频道的家庭数占所有拥有电视机家庭户的比率.家庭开机率由于特定时段所有频道开机的总和,因此只分时段而不分频道.34、接触频率分布:指的是在每个接触频次的对象消费者比率,即接触1次(或2次,或3次)的消费者占总消费者的比率接触频率分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暴露于各频次的消费

22、者的比率消费者的接触频次不同,所产生的广告效果也不同35、收视率加权:一个栏目的收视率算出来以后,因为要排名,这就要考虑频道落地率、节目播出时段和节目类型三重因素。因此,修正后收视率有三个方面的修正:频道加权重、时段加权重、节目类型加权重。这样收视率就不仅仅是孤立的收视率,加入这三方面的加权之后已经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数据。36、媒体计划:媒体计划是指在特定的行销环境下,从媒体投资的角度去思考,形成投资策略及执行方案,提供最有效途径去接触消费者,以解决行销所要求的课题及建立品牌.37、传阅率: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比率,一份刊物被5个人传阅,其传阅率为5.38、有效到达率:在有效频次以上的到达率即为有

23、效到达率.四,简答题.1、行销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行销计划是媒体计划的出发点,基本上包括以下内容:背景资讯分析(分析市场状况、竞争者、消费者、品牌状况);行销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行销策略(商品策略、价格策略、铺货策略、促销策略);行销费用(促销活动费、广告费、调研费)。 2、到达率与接触频率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 答:在媒体排期未执行前,消费者皆未曾接触广告,到达率与接触频率皆为零;媒体排期计划执行初期,消费者对广告的接触大部分为最初几次,此时期的媒体露出主要偏重在到达率的建立上;媒体排期计划执行一定期间后,到达率的成长缓慢下来,媒体的露出主要造成消费者在频次上的累积;媒体越持续

24、露出,到达率越接近极限,此时媒体露出所造成的将只是提高接触频率累积的次数。 3、一个媒体计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媒体计划应包括媒体目标、媒体策略及执行方案三个组成部分。媒体目标是制定媒体广告活动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媒体策略的内容包括对谁传播、在哪些地区投放、什4、媒体投资优先顺序制定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媒体投资优先顺序的制定,任务是平衡诉求对象、涵盖市场数、选择媒介、到达率、接触频率、媒体行程这六个策略象限,最终目的是为了行销目标和媒体目标的达成。基本上包括以下程序:(1)策略象限的分解;(2)目标的确认;(3)制定优先顺序。 5、扩张型行销的媒体行程是怎样的? 答

25、:扩张型行销的媒体行程有以下五个要点:以较高的媒体投资直接抢占品类消费最高峰期的媒体投资市场份额;寻找品类投资背离消费的空档;开发品类次高消费期间,在旺季竞争饱和状态下,开发次高消费期间的消费潜力将是品牌重要的扩张机会;扩张型行销的媒体行程策略是以整体品类为制定行程的重心。扩张型行销的媒体行程策略并不代表品牌只需考虑扩张与攻击,而不必顾及既有品牌消费者,其重要前提是必须已经充分涵盖了本身既有消费需求市场,否则,所招致的结果将是提供竞争品牌可乘之机。6、在预算固定的条件下到达率、接触频率、媒体行程、诉求对象、媒体市场涵盖所形成的取舍关系。答:当媒体以到达率为优先目标时,接触率媒体行程及涵盖市场数

26、等因素将受到影响,当媒体以涵盖市场数为优先考虑时,到达率接触频率媒体行程等也将因之受到相当限制,同样情形,当采取连续式行程时,则到达率接触频率与媒体行程等也将受到影响,媒体投资优先顺序的任务即在平衡此6个策略象限,终极目的仍为行销与媒体目标的达成.7、竞争品牌媒体投资分析与评估的主要作业内容。答: 在媒体动作中的竞争品牌分析,主要是以各市场轴心或以品牌为轴心分析市场或品牌的投放量、投放量成长率、占有率以及投放季节性的变化等。以市场为轴心的分析:各市场投放量占全国投放量的比率及比率的变化;各市场中有广告的品牌数及品牌数变化;各市场投放量及投放量的成长;市场投资季节性及变化;市场中的主要投资品牌;

27、主.要投资品牌的投放量、占有率及成长状况. 以品牌为轴心的竞争品牌媒体投资分析主要有品牌在全国投放量成长率占有率及变化.品牌在各市场投资比率分布状况.品牌媒体策略运用.8、广告投资、销售成长以及利润之间的关系。答:广告与销售成正比相关,但相关性递减.广告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并提高品牌被选择机会,因此能促进商品销售的提升.但是每单位的广告投入对9、制定媒体预算的媒体投资对销售比值方法的基本假设以及优缺点。答:媒体投资对销售比值的设定方式为完全从销售的产出制定各市场的媒体投资预算.基本的立论为:将个别市场视为单一市场,当某市场可以产出较佳的销售时即代表该市场具有开发潜力;反之,当某市场的销售产

28、出不佳时,即代表该市场潜力有限.因此,各市场的媒体预算应该根据该市场的销售产出制定.优点:操作简单,符合企业动作营销基本原则,符合各市场的营销绩效.缺点:缺乏行销面考虑,忽略各市场行销条件的差异.可能丧失市场开发机会,欠缺主导性,以反应方式制定预算,较为被动.10、制定媒体预算的GRP方法的基本假设。答:媒体露出使消费者对广告讯息产生认知.消费者因对讯息的认知产生品牌的知名度.知名度使品牌进入消费者选择名单.消费者选择的结果造成品牌销售与市场占有.11、电视媒体的特性。答:涵盖面最广,传播速度最快,具有声音及活动画面的承载能力,信息记忆的强制性强,必须累积相当的次数才能产出明显的效果.12、C

29、DI与BDI高低组合的四种市场。答:高CDI高BDI:品牌发展状况良好,且处于相对成熟市场,显示较高投资回报.高CDI低BDI:品牌发展欠佳,但处于相对成熟市场;显示市场潜力,品牌在该市场具有发展空间.低CDI高BDI:品牌发展状况良好,但处于相对低发展市场,必须评估品类处于导入期抑或衰退期,处于导入期则具有开发机会,若为衰退期则不具开发价值.低CDI低BDI:品牌发展状况欠佳,且处于相对低开发市场,显示市场开发潜力相当低.13、消费风险及其类型。答:消费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产品功能风险:即消费者面临的从产品本身的功能能否获得满足的风险。社会形象风险:即消费者在使用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时,在别

30、眼中形象上所冒的风险。自我印象风险:即消费者在使用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时,所面临的在心理上自己 自己是否满足的风险。整体而言,上述三类风险,社会形象风险为面对大众形象上的风 险,产品功能风险为面对产品本身物质功能风险,而自我印象风险则是自我在情绪及心理上14、广告主对媒体投资的三种导向。答:行销导向。在整体行销的策略方向下以达成行销目标为媒体投资策略重点,在投资上亦 不受销售的影响,因此在方向上比较稳定。销售导向。根据上阶段的销售利润的产出,制定下一阶段的媒体投资。其他导向。媒体投资并不是非根据行销或销售,而是其他诸如人情、政治、税率、公关、甚至股票上市等为考虑。此类导向广告主媒体投资的着眼点大多

31、并不在品牌或销售,因此长期而言,媒体投资对品牌或销售的助益也将相当有限。15、简述不同层次定义的竞争品牌。答:竞争品牌可以有下列由狭义到广义的不同层次的定义:同一品类中价格与定位类似、铺货路线重叠的品牌。品类中的所有品牌。任何具有取代作用的商品。16、消费行为的一般过程。答:(1)首先是消费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需求。(2)搜寻可供选择参考的资讯。(3)根据收集的资讯评估,在少数几个品牌中选出想购买的品牌。(4)最后选定购买品牌,并实际去购买。(5)开始使用,并评估购买的商品是否符合当初的期望。(6)对品牌形成使用经验,对品牌态度也逐渐具像,满足期望的商品即形成正面态度上,无法满足期望的商品则形

32、成负面态度。17、促销的目的。答:1)针对非既有使用者,刺激首次购买.2)针对既有使用者,鼓励提高购买量.3)新商品上市前出清旧货.4)鼓励零售点提高进货以阻碍竞争者铺货.5)提高汰换率6)解决价格障碍(如分期付款)7)藉此销送出广告物(如T恤衫电脑鼠标板等).只有在清楚的目的下,针对促销对象解决购买障碍,才能使促销扮演临门一脚的作用.18、在产品的导入期,品类关心度对媒体策略的影响。答:在这个阶段,如果新产品是关心度较高的品类,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关心度较高,消费者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理解新品类,因此这种品类的导入期通常比较长,媒体所针对的对象是其他具有替代功能的相关品类的消费者或具有较

33、长尝试潜力的前导消费群,广告的目的主要是教育消费者,在媒体策略上也并非追求涵盖面,而是提高消费者对新品类的理解度以及广告说服的深度,因此在媒体选择上主要是一些能够传达较多信息且具有阅读性的印刷媒体上.如果新产品是关心度比较 低的品类,消费者投入风险不大,尝试意愿较高,产品的导入期也就较短,消费者对商品的理解度对商品购买的影响程度并不大,为了更快地占有市场,就需要比较广的媒体覆盖面,以期在品类进入成长期前占有先机.19、电波媒体与平面媒体特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现在传20、发行量的类型。答:1)订阅发行量,属于长期订阅部分的发行量,读者对刊物较强烈的信心与兴趣,投入程度较高,因此

34、具有较高价值.2)零售发行量,属于单期购买的发行量,信心兴趣投入程度价值次于订阅发行量.3)赠阅发行量,发行量中以非付费方式发行出的份数,大部分并非读者选择结果,价值最低.21、运用CPR和CPM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CPM和CPR的意义主要是在各节目相互之间的比较性上,而不在其绝对性.CPM的作用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去比较各节目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以从媒体市场所提供的载具中,选出较划算的载具,因此,单看一个节目CPM和CPR数值的高低,并没有实际意义.(2)CPR不能用在跨地区的比较上.当CPM或CPR被用于市场投入成本效率评估时,应该使用CPM,而不能使用CPR,因为各市场的收视率是

35、建立在当地的家庭或人口基础上的比率,在不同的市场不同规模的家庭数与人口数的前提下,相同的收视率所代表的家庭与人口数却可能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使用CPM时,把收视率转换为收视人口,评估较为合理.(3)CPM和CPR不能用在跨媒体类别的比较上.22、扩张型行销态势应该设定的目标对象有哪些? 答:扩张型行销态势,主要以侵蚀竞争品牌使用者或扩张品类使用者为主。因此根据统计变项设定的目标对象将以品类使用者竞争品牌使用者及具取代性的其他品类使用者为主.23、品类的关心度差异对媒介类别选择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对于品类关心度较低的品类,由于消费者对品类的不关心,连带对该品类广告所投注的注意力相对也较低,如果广

36、告安排在低强制性媒体上,将因消费者对讯息接收的主动过滤,而使效果大为降低.品类关心度较高的商品,购买决定所需行程较长,消费形态偏向为慎虑购买,因此消费者通常会主动寻找与收集商品资讯,同时由于品类关心度高,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所需的资讯量较大,因此媒体类别选择也偏向以印刷媒体为主.品类关心度的差异,造成电波媒体多是轻松简单的低关心度广告,而印刷媒体上则多为严肃专业的高关心度广告.24、广告角色的扮演如何影响创意在冲击力上的损耗? 答:在广告角色的扮演上,当广告设定的目标为塑造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定位时,创意冲击力扮演较重要角色,即当媒体露出累积到某种程度,当消费者已经失去再接触的兴趣时,创意即因冲击力

37、的消失而告耗损.当广告设定的目的为提醒品牌时,对消费者而言,媒体露出次数的累积是增加熟悉度,并不会因提醒次数增加,而降低提醒效果,即创意耗损的25、发行量、印刷量以及它们的区别。答:发行量指一份刊物每期实际发行到读者手上的份数.印刷量是指一份刊物每期实际印制的份数.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发行量为实际到达读者手上的份数,而印制量则是一份刊物的印刷数量,并不一定发行到读者手上,发行量应该小于印制量,发行量与印制量的评估重点为刊物的单期印制数量及发行数量.26、铺货与媒体投资的合理关系及其原因。答:市场的铺货因素为媒体投资的前提,而非必然因素两者的差异在于行销的主动程度:以市场机会为依据的作法为较积极的

38、向外旋转作法,以铺货状况为依据的为较被动的向内旋转作法铺货虽然在一般状况下为媒体投资的前提,但是媒体露出所造成的消费需求,对经销点的进化意愿将具有提升作用,因此,媒体投资的另一层意义为促进铺货率.27、消费者从需要到真正购买的整个时间行程,对不同的品类有一定的时间差。请简述在不同阶段影响时间差产生的因素。 答:1)需要的产生主要来自生理或心理的欲望,期望改善目前状况,广告在此时期扮演刺激发酵的角色2)从产生需要到购买决定主要受商品在市场中获得的难易程度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单价越高形成购买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3)消费者在克服价格障碍之后真正到市场搜寻购买品牌,影响品牌选定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对品牌的

39、印象,这种印象可以是具体的经验或是抽象的感觉,广告所累积的品牌形象在此时发挥其功能.28、创意在冲击力上的耗损的主要因素。答: 答:在广告角色的扮演上.竞争对比.创意表现概念.媒体所累积的频次与露出行程.媒体类别使用的影响.29、媒体策略制定失当可以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答: (1)当对象阶层设定出现误差时。(2)当媒体资源在地域分配上失当时。(3)当媒体选择不够精准时。(4)当比重设定失当时。(5)当行程设定错误时。30、常见的三种媒体行程模式。答:连续式。指全年无休、没有高峰、低谷的媒体露出方式。(2)栏栅式。指时上时下的露出模式,广告波段之间出现显著的空档,当然每个波段的比重并不一定必须完

40、全相等。亦称跳跃式或间歇式。(3)脉动式。介于持续式与间歇式当中,全年露出但在露出的高低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的行程模式。31、怎样从媒体角度评估户外媒体?答:1,高度:高度的评估指的是纯粹载具本身被注意能力上的评估.2,尺寸:在评估上可以把受众在不同的接触距离,载具所呈现的32、广告活动对媒体行程有哪些影响?答:1,新广告活动或既有活动.新广告活动对消费者比较陌生,需要较频密的行程,既有活动可以较疏淡的行程.2,新创意或是既有创意.新创意较密行程,既有创意只需提醒式的行程.3,既有知名度.涉及媒体露出的起始点.4,形象塑造或是促销,前者偏向低缓的连续方式,后者短促间歇为主.5,讯息的复杂程度,简单

41、的需要较短行程,复杂的需要较长行程.33、以品牌为轴心的竞争品牌媒体投资分析主要有哪些项目?答:1,品牌在全国投放量成长率占有率及变化.2,品牌在各市场投资比率分布状况.3,品牌媒体策略运用.34、简述市场投资对传播的反应能力评估方法。答:市场特性消费习惯的差异或销售结构的不同,将导致各市场传播对销售产出的不一致,即有些市场对于媒体露出效率反应较明显,有些市场则反应较弱.广告投资对知名度或销售的产出可以通过下列计算加以评估1,GRP/知名度:计算出每百分点知名度所需花费的GRP.2,GRP/销售量:计算出GRP的投资对销售量产出的比率.35、消费行为由多重角色扮演时,如何设定媒体对象?答:1,

42、根据购买决定角色扮演的重要性,确定诉求的优先顺序,即主要诉求对象和次要诉求对象;在预算分配上,应以主要诉求对象为优先考虑.2,以加权方式分配媒体传送.根据不同角色在购买决定上的重要性,制定主要对象及次要对象的权值,再根据权值运算媒体载具的加权指数,评估及选择载具.36、影响一般到达率与接触频次分布曲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设定消费群的媒体接触行为.如消费群为媒体的重级使用者,则到达率与接触频率的建立较快;如为轻级使用者,则建立相对较困难.2媒体类别与载具的使用.由于媒体类别及载具皆有期自涵盖阶层,在相同预算规模及露出期间内,所运用的媒体类别及载具数量越多,所获致的到达率越高;运用类别及载

43、具越单一,则消费者的接触频率将越高. 37、一般到达率与接触频次分布曲线对媒体操作的意义。答: 上述曲线对媒体操作的重要意义是,媒体排期计划所传送的GRP较小时,所得到的接触频率分布将集中在较低的频次上,当传送的GRP达到适当的水平时,接触频率分布往中等频次的58次集中,而希望消费者的接触频率往较高频次集中时,则相对必须投入较高的GRP.最重要的是制定适切的GRP目标,以产出最大的有效到达率.38、媒体执行方案可以从哪些角度加以变化?答:1)尝试不同的媒体组合所造39、媒体质的评估所使用的项目有哪些?答: 1)接触关注度:当消费者接触媒体时的“质量”,基本的假设是,消费者专注地接触媒体时的广告

44、效果,比漫不经心地接触时高。2)干扰度:消费者在接触媒体时受广告干扰的程度。3)编辑环境:媒体载具所提供的编辑内容对品牌及广告创意的适切性。适切性分两方面说明:载具本身的形象与地位4)广告环境:载具承载其他广告所呈现的媒体环境。5)相关性:产品类别或创意内容与载具本身在主题上的相关性。40、广告创意在冲击力上的损耗有哪些?答:在广告角色的扮演上.竞争对比.创意表现概念.媒体所累积的频次与露出行程.媒体类别使用的影响.41、行销费用的构成有哪些?答: 行销费用是由促销活动费用广告费用和调研费用组成的.了解行销费用的构成,要思考以下问题:整体广告与促销费用的编列.各商品编列的媒体预算.评估媒体费用

45、是否足以支持广告所要达成的目标.所编列的媒体费用约可以得到多少占有率,与竞争品牌相比如何.是否规划广告效果的调研计划。42、竞争品牌媒体策略回归的方法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答:诉求对象阶层分析,媒体选择,地理性分布,媒体行程,媒体比重.43、品牌在不同的铺货阶段,媒体露出行程应有哪些考虑点?答:1)新上市阶段.商品铺货率尚未达到理想状况,媒体露出除了为接触目标消费者外,另一个目的为建立经销商信心以及鼓励进货,露出量则以低而持续为特点.2)铺货完成期.铺货完成代表水桶基本上已经没有漏洞,一般即为媒体攻势发动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广告效果需要露出通常采取前置方式,在铺货约60%至70%时,即

46、发动媒体攻势.44、媒体选择策略的思考角度是什么?答:1,从广告整体说服效果的角度,思考媒体如何为创意提供最佳的演出舞台与空间,使广告效果对消费者产生最佳说服效果.2,从避免品牌形象及广告效果被稀释的角度,思考媒体在选择与使用上应避免投入的环境.3,在广告作业的程序上,是先发展创意策略与媒体策略,再发展创意作品,因此在媒体策略制定时,媒体类别载具与单元皆尚未确定.4,在已确认使用电视报纸等媒体类别的前提下,媒体选择策略的作业重点将主要在45、确定媒体行程的先后及时机应该考虑的因素。答:行程的先后及时机,主要仍需依不同的行销态势制定:1,积极型:针对设定竞争品牌的消费曲线,制定攻击型露出行程;寻

47、找竞争品牌投资背离本身消费曲线的空档.2,防御型:尽量 避免与竞争品牌直接对抗,即在同一期间安排媒体露出;以集中方式,将投资安排在品牌购买的关键时期,清楚地辩论品牌消费者购买的关键时机,并集中资源固守。46、各市场获利能力评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CDI与BDI.2,品牌铺货状况及进展.3,对象阶层人口数量.4,经济发展状况.5,销售成长趋势.6,品牌市场占有率与获得经验.7,品牌过去所累积的资产.8,市场对传播的反应.9,媒体投资效率.47、在对品牌的看法的改变过程中,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作用。答:广告是针对消费对象转移其对品牌的态度的说服工作.广告是对消费者进行说服工作的,说服的内容就必

48、须是消费者所关心的,因此广告信息也必须清清楚楚地传达消费者的利益,这些利益可以是具象的感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理性的.48、媒体预算制定的角度及其优缺点。答: 媒体预算制定的角度:)行销角度。优点为,由行销层面加以制定,符合行销需求,在预算上较不致于偏离销售现实.缺点为,根据行销及销售制定的广告预算,可能忽略媒体竞争环境及传播所需.)媒体投资角度。优点为,根据传播效果的需求制定,比较可以确保传播产出。缺点为,可能忽略销售与利润的现实层面。49、请阐述媒体计划的重要观念。答: 媒体计划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需要整合起来进行思考.媒体计划的制定虽然需要大量的数据为基础

49、,但是媒体作业人员的头脑和思维仍然起着决定作用.媒体计划不是有模式可以套用的,而是要为客户做”量身裁制”的媒体计划.媒体计划是行销计划的一个环节,因此媒体计划应该符合整体的行销计划.媒体计划在执行之后,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不断地检视媒体计划,评估媒体计划的执行效果.五、论述题1、从媒体选择策略的角度出发,分析宝洁公司产品选择什么样的载具发布广告比较合适?为什么? 答:宝洁公司产品选择大众媒体比如电视台是比较合适的。原因是:从产品类型上看,基本上是属于低关心度的大众性产品,产品的类型就基本决定了选择中央电视台以及类似的大众性媒介是比较合适的。从广告活动类型来看,宝洁公司广告活动类型众多,但大多

50、表现为声音画果。从创意的态势和语气来说,宝洁公司产品大多的广告是时尚感性的、浪漫的、柔和的、温馨的、亮丽的调子,这很适合电视的表现,能做到创意与媒体之间的相得益彰,能较好的取得广告效果。从消费者接触媒体的习性来看,宝洁公司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大多是比较时尚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他她们大多喜欢看的电视内容非常广泛,特别是娱乐节目,比如影视剧,那么也就可以说在央视的各个主打频道节目中特别是影视剧类节目中播出是较为理想的。从竞争态势来说,要想牢牢树立强大品牌形象,必须敢于采取直接对抗方式,直接打击其他相关竞争品牌,有人说“使用什么样的媒体,决定什么样的品牌形象”。2、有些理论认为,有效频率有其高限,

51、在超出高限情形下的频率即成为负面接触,出现负面的影响。你认为这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如何?为什么?答:在有效接触频率的认定上,媒体因过度露出而出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相当小.消费者在生活中的媒体接触,对于频次的概念只是接触次数的多或少,至于详细的次数则难以精确计算,过度露出只会形成”多”或”很多”的感觉,而不至于因此产生负面影响.媒体露出需要预算的支撑,而绝大部分的品牌而言,媒体资源皆有其一定的限制,品牌以预算支撑媒体露出到出现露出地度的机会将相当少.在到达有效频率之后的频率,在资源运用上将形成浪费,即消费者接触的效果将不会发生变化,媒体运作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而将资源运用在到在率的提高或其他行销运作

52、上.某些创意在露出一定次数后,消费者不再有接触的兴趣,此种情况为创意的耗损,此时所该更动的是创意,而非媒体露出行程.3、两种主要的收视行为调查方法日记法和个人收视记录器法之间的差异。答: 日记法和个人收视记录器法在资讯特性及使用上的主要差异有:(1) 调查方式上,日记法以人工方式填写,个人收视记录器法以人工按键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填写.(2) 时间单位上,日记法的时间单位以15分钟以上为计算单位,常用的单位为15分钟(3) 收视率:由于人工填写,受测者只能记录收看的节目和时段,因此提供的收视率是节目的收视率或时段的收视率,而不是广告的收视率;个人记录器法则可以利用记录器自动测量,不公能够提供节目

53、的收视率,也可以提供广告的收视率.(4) 准确度:日记法准确性较低,一是因为无法记录广告的收视率,二是有些记录者可能出现事后以回忆方式补填记录的情况;个从收视记录器法的准确性较高,食品自动测量,可以提供广告收视率,还能够利用每秒收视率分析广告影片的创意冲击力.(5) 误差评估:日记法的误差整体偏高,可能导致一些知名度高且经常收看的节目,测得的收视率高于实际收视率,反之,较少收看的节目所测得的收视率则低于实际收视率;个人收视记录器法的误差整体偏低,但由于被测者在开机前经常忘记按键,因此导致部分信息产生误差,比如开机后滞后按键等情况.(6) 提供方式:日记法是以问卷回收,键入电脑整理,再提供给用户

54、;而个人收视记录器法则是通过电话线传输资料,可以直接转入电脑运算.(7) 提供速度:日记法的提供速度较慢,一般为10天,即当天可以提供10天前的收视数据;个人收视记录器通过网络回收资讯,数据回收速度较快,可以实现隔日提供前一天的收视率.(8) 成本:日记法的操作简单,成本也较低,个人收视记录器法的成本高.(9) 样本限制:日记法的样本限制较小,样本可以依人口结构合理分配;个人收视记录器法的样本限制较大,在电话普及率较低的地区,取样就比较困难.4、影响媒体选择的因素及其作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主要有品类关心度广告活动类型品类相关性品牌形象与个性,创意策略的语调与态势消费习性竞争态势等因素的影响

55、.1,品类关心度低的品类,广告安排在高强制性的媒体上,关心度高的品类,偏向印刷媒体.2,广告活动的类型.媒体本身对创意表现在声音与画面上的传播能力,将造成不同媒体类别对广告创意承载能力的差异,因此对各类广告活动所提供的价值也将有高低与限制.3,品类相关性越高在广告信息传播上越具有价值.4,品牌形象与个性.,编辑环境与广告环境对品牌形象和个性的适切性,也将影响广告效果的产出.5,创意的态势与语气.应选择与创意调子相切合的载具,以加强说服效果.6,消费习性与媒体选择的关系在于商品购买行为与媒体接触时的关联.7,竞争态势的意义是面对竞争所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评估品牌在媒体投资量上的把握度,采取直接对

56、抗方式,以较小打击面针对核心媒体,采取投放量上的优势.5、行销策略有哪些内容?答:行销策商品陈列及推销意愿的影响,即商品推力的大小.商品是否有调整价格计划?调低还是调高?目的为何?是否影响媒体投资预算?3),铺货策略.在铺货策略中,应该考虑以下问题:铺货提升计划,是对周边地区的扩张还是针对 既定区域点数的加国强?媒体如何适应?对零售店的进货鼓励计划以及销售点的陈列展示的刺激计划如何?是否举办陈列竞赛发送陈列工具或提供促销物?是否需要媒体配合以达到相乘效果?新商品的上市行程铺货进度,何时达到媒体显露出的规模?媒体是否必须分担鼓励铺货的任务?了解经销商策略和媒体预算分摊方式.经销商对媒体的影响力和

57、期望以及媒体如何符合经销商期望.4).促销策略.在促销策略中,应该考虑以下问题:全年有哪些促销活动?各促销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吸引新使用者,还是为了提高消费量?促销活动的执行方式?促销活动的行程?促销活动在哪些地区推出?所针对的是哪些群体?是否编排媒体预算?媒体在促销活动中的角色是活动信息告知刺激品类使用还是促进品牌转换或使提高购买量?哪一些是需要广告支持的?各商品在媒体上的优先顺序为何?6、品类发展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根据每个阶段的市场特点,应该采取怎样的媒体对策?答:导入期的产品,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了解比较少,因此新产品的消费较低,品牌较少,竞争也较低.在这个阶段,如果新产

58、品是关心度较高的品类,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关心度较高,消费者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理解新品类,因此这种品类的导入期通常比较长,媒体所针对的对象是其他具有替代功能的相关品类的消费者或具有较长尝试潜力的前导消费群,广告的目的主要是教育消费者,在媒体策略上也并非追求涵盖面,而是提高消先机.成长期产品的媒体诉求对象和媒体策略:进入成长期阶段的产品,其普及率和使用率大幅提高,市场区域不断扩张,新的品牌也不断增多,因此,产品面临的行销环境竞争更为激烈,产品的行销活动也更加频繁.在这个阶段,各品牌在广告传播上的重点在于建立品牌差异化,同时媒体的诉求对象将从导入期的以新消费者为主转变为新消费者与既有使用者并

59、重.在这个阶段,由于新的消费者不断加入,消费群体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消费群体逐渐形成区隔,这种区隔可以有既有使用者和新使用者这分,也可以有重级使用者中级使用者和轻度使用者之分,而且还可以有品牌忠诚使用者和非忠诚使用者这分.由于各个群体在销售价值上的差异,比如重级消费者在销售价值上往往比轻度使用者大得多,因此在媒体投资上就表现为对具有较高销售价值的次群体,投以较高的媒体资源比率.当然在实际状态下,有时候为了开发新的消费者或者是为了促使众多的轻级消费者成为中级消费者甚至重级消费者,在媒体投资上会有所权衡调整.成熟期产品的媒体诉求对象和媒体策略:产品进入成熟期之后,新消费者的增加变得缓慢

60、甚至停滞,整体品类的增加也逐渐稳定,因此在成熟期,整个市场特征表现为更强的竞争态势,并由导入期和成长期的以品类竞争为主,转移到品类内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在这个阶段,品牌之间的竞争进入了互相争取对方消费者的阶段,各品牌在占有率上展开拉锯战,在销售上呈现此起彼落互为消长的局面,同时 众多品牌的促销活动也大为增加,商品的获得率相对降低.在成熟期,广告传播的重点将以品牌形象品牌资产为主更加注重塑品牌.在这个阶段,媒体操作上也将转为品牌之间的相对价值为重点,因为在竞争态势不断加剧的成熟期,媒体的干扰度也大幅提,媒体操作的重点将转为鲜明的竞争导向,所存在的议题不再只是媒体投资够不够多,而量谁比谁更多,谁比谁

61、更密,谁比谁更能抢得先机.衰退期产品的媒体诉求对象和媒体策略:当产品的消费者不再增加反而逐渐减少的时候,产品就进入了市场衰退期.进入衰退期之后,由于消费者逐渐流失,新的品牌不断增加,因此,广告的目标主要是为了维护既有的销售规模,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利润也很7、某一种新上市A饮料准备于2005年夏季在北京快速打开市场,计划投入媒体预算500万元,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请按照一份媒体计划书的基本写作要求,为其制定媒体策划方案的要点。答:A饮料的媒体策划方案要点 :一)、媒体目标为新上市的A饮料2005年夏季在北京快速打开市场,以500万元的媒体投资实现5000万元的销售效果二)、媒体策略1、目标消费

62、群设定:A饮料欲于2005年夏季抢占北京饮料类市场,目标消费群主要为18-25岁热爱运动的男性,次要消费群为18-25岁时尚女性。2、地理性策略设定:媒体投资地理性区域市场明确限定为北京市场。3、媒体选择为以北京户外媒体为主,同时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类媒体相互配合的媒介组合方案。之所以选择户外媒体为主,是因为夏季特殊的季节性,年轻人在这个季节特别多的户外活动,因此可以考虑在北京各繁华地段设置醒目的户外广告。之所以选择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类媒体相互配合,是因为要在短时间一个季节内实现占领市场的效果,广告活动光依*户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短时间内以大量媒体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广告的整体到达率

63、,并迅速实现销售促进效果。并且,除了主动媒体广告外,还应该举办其他丰富的公关、促销活动,甚至记者抽风会,以及一切可能的创新活动,如路障策略的运用。4、广告必须以高到达率的目标设定,实现强密度广告覆盖,这是短期促销类广告所必须采用的基本手段。5、同时,广告还必须往高接触频率设定,这也是为了短期内迅速取得广告的深度影响所必须采用的基本策略。6、媒体行程的设定:作为典型的促销类广告活动,为了真正实现短期内的大量销售效益,必须以脉动式媒体行程方式,连续动作,还以几个亮点强度的广告投放,实现销售方面的迅速突破。三)、媒体执行方案依据以上的基本媒体策略考虑,再制定确实可行的、具体的媒体执行方案,有以下几个要点时必须考虑的:1、 取得性,必须考虑前置时间,即提前适当时间取得相关媒体的版面和栏目广告时段,以媒体运作作为整个广告活动的核心。2、 所有的广告发布活动必须把主要的媒体预算针对主要的目标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