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811066 上传时间:2021-09-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X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况11.1.1 工程范围 11.1.2 工程特点 11.2 工程量统计11.3 施工工期12 编制依据13 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23.1 技术准备23.2 作业人员23.3 作业工机具33.4 材料和设备43.5 安全器具53.6 工序交接53.7 施工前准备54 作业程序和方法54.1 施工方案54.2 施工工艺流程64.3 施工方法和要求65 保证工期的措施 106 技术经济分析107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的预防107.1 质量目标107.2 质量保证措施107.3

2、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17.4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127.5 质量标准及要求128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128.1 作业的安全要求128.2 作业的环境要求158.3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158.4 作业的安全环境因素辨识和控制159 附录 15脱硫事故浆液罐安装施工技术方案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范围本工程为一期工程,是由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和XXXX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共同设计的2660MW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烟气脱硫岛工程事故浆液罐安装。1.1.2 工程特点电厂一期工程,2660MW超超临界1号机组锅炉采用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

3、热、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型锅炉、紧身封闭燃煤锅炉。本工程脱硫工程事故浆液罐共计1件,为1、2号吸收塔共用设备,位于石膏堆料间北侧,主要用于吸收塔发生事故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临时存放。事故浆液罐总重(不含橡胶内衬)约97.46t,筒体内径16m,高15.2m,主要由拱顶、罐壁、罐底、盘梯及护栏等几部分组成。1.2工程量统计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材质单位数量单重(t)总重(t)备注1罐底Q235-B套125.30525.3052罐壁Q235-B 套168.8268.823拱顶Q235-B套113.0212.44人孔套10.480.485旋梯套11.371.37

4、6平台及护栏套12.192.191.3 施工工期事故浆液罐筒体安装30天,接管及法兰安装5天,加强筋及加强圈安装5天,梯子平台安装5天,总工期45天。2 编制依据序号资 料 名 称编 号备 注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7-95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7厂家所供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标准8立式圆筒

5、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3. 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技术准备事故浆液罐安装前,首先进行图纸会检,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方案,编写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根据工作量做出施工材料预算及外委加工、采购件清单。3.2作业人员作业人员配置、资格统计表序号作业人员工种数量资格要求资质1技术员1能够审清本项目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思想,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要求。 技术员以上2安全员1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现场施工经验,熟悉施工现场安全要求,具有专业安全员证书。持证3材料员1熟悉本项目所需材料,及时反馈所需材料的供需情况,为正常施工做好准备。4质检员1具备丰富的专业知

6、识及现场施工经验,熟悉本项目有关质量标准,具有专业质检员证书。持证5工长1熟悉本项目施工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组织好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作业,熟悉施工质量和安环要求。高级工6安装工10熟练掌握本项目的技术、工艺要求,知道施工质量、安环要求。7焊工5熟悉焊接工艺及相关要求,具有与焊接项目相符合的焊工合格证书持证8起重工2熟悉掌握吊装技术、要求,了解事故浆液箱安装的特点,具有安装施工经验。持证9架子工5专业技术熟练、了解施工区域的特点。持 证10电工1熟悉电工工艺及相关要求,具有与用电项目相符合的电工合格证书持证11吊车司机2熟悉所操作吊车的机械性能,技术熟练,具有现场吊装的操作经验具有合格的

7、上岗证书12汽车司机1熟悉现场作业环境持证3.3作业工机具作业工机具统计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汽车吊25t台1设备倒运、安装2汽车辆1运输3磨光机台10安装4直板尺1m把2划线、安装5钢卷尺50m把1划线、安装6盒尺5m把5安装7水准仪台1安装找正8经纬仪台1安装找正9钢锤4磅把2安装10钢锤8磅把2安装11焊机逆变台5安装12磁力线坠0.5个2磁力线坠13撬棍根4安装14管形测力计300N个1组合、安装15倒链10t个16组合、安装16倒链5t个2组合、安装17钢板专用吊具套2组合18卡环2t个10组合、安装19割把个2组合、安装20焊把个6组合、安装3.4材料和设备作 业 材 料 统

8、 计 表序号名称规格材质单位数量重量(kg)1槽钢12Q235-Am60723.62钢板=12Q235-Am22188.43钢丝绳26637+1m5046.84钢丝0.5mmkg115架子管6m根906架子管4m根907架子管2m根908脚手板4m块509脚手板2m块5010铅丝8#kg1001003.5安全器具作业安全用具统计表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安全帽顶312安全带条313速刹器10m个44防护眼镜副105警告、警示标牌块43.6工序交接事故浆液罐安装前应与建筑工地办理基础交接手续,底板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事故浆液罐罐体结构及附件的安装,安装完毕,与保温公司办理交接手续,进行防腐

9、保温。在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上一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隐蔽工程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证。3.7 施工前准备3.7.1查看施工现场,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措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3.7.2各种施工人员到达现场、设备到达现场;3.7.3配置施工工机具、施工电源准备、吊装设备的配置完备;3.7.4按图纸及到货清册核查、清点领用设备;3.7.5对土建脱硫事故浆液罐进行基础复查,并办理工序交接单;3.7.6将运输途中碰撞、挤压或现场存放不当造成的凹陷及变形的部件,在安装前应予以校正。4.作业程序和方法4.1施工方案事故浆液罐筒体钢板共分10段组成,分

10、别为=18mm钢板8块、=16mm钢板8块、=14mm钢板8块、=12mm钢板8块、=10mm钢板8块、=8mm钢板32块、包边角钢908一圈,事故浆液箱组合安装采用倒装的方式,上面5段由9个10t倒链提升就位,随着筒体重量的增加,第6段以后改用16个10t倒链提升就位。底板安装完毕,做一临时起吊设施,采用倒装的方式逐层进行组合安装。其它内件及附件随相应层吊装分别安装就位。作业顺序大体分为:设备清点、检查基础划线底板组合安装临时起吊设施制作安装筒体结构组合安装内件及附件安装检查验收。4.2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事故浆液罐安装流程图4.3 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和要求4.3.1作业方法序号作业名称

11、作业内容及方法1设备清点、检查设备运至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清点编号,合金件必须委托光谱分析。设备检查包括设备外形尺寸和公差,检查各构件的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同时检查各构件焊接的坡口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焊接应符合验标焊接篇。如有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应及时以设备缺陷上报,严禁未经许可私自处理。2基础划线事故浆液罐基础和建筑公司办理完交接手续后,首先清理基础表面,使基础表面平整、无凸起,然后进行划线。基础划线主要包括依据建筑工地提供的纵横中心线划出底板的就位中心线。3底板、底梁制作安装事故浆液罐底梁、底板制作安装时,首先根据基础就位中心线按图纸要求尺寸进行底梁铺设并焊接牢固,验收后在进行底板铺设;

12、底板铺设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预留出焊接间隙,间距调整完毕后再进行焊接。为了保证底板的平整度,底板的焊接必须从中心开始辐射到四周,焊接完毕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底板安装检验合格后,在底板上划出箱体的内径就位线并焊上限位板。4临时起吊设施制作安装事故浆液罐底板组合安装完毕,在底板上制作安装临时起吊设施。根据事故浆液箱直径大小,在底板上用4焊管按圆周匀布置16根起吊立柱,立柱采用工字钢294材质为Q235B,高度2.5m,用作灌体提升倒链的生根点,每个生根点做两个人字撑,材料采用120槽钢。根据灌体内径用28槽钢弯制一箱体支撑,支撑外径以小于箱体内径100mm为宜,作为每节灌体提升时的临时支撑。详细布

13、置见附录:临时起吊设施布置图。5灌体结构组合安装事故浆液罐罐体结构组合安装时,采用地面组合,分节吊装的倒装方式。罐体组合安装时,首先组合顶板及支架,顶板及支架组合好后,在顶板的相应位置开四个孔,安装四根起吊立柱,用倒链将顶板提升到足够高度,组合最上面一节罐体,组合好后,把顶板降下与之对接,然后用倒链将其整体提升,继续进行下一节罐体的组合。当顶板高度超过起吊立柱时,重新在底板上布置12根起吊立柱、每根立柱必须焊人字撑,以保证起吊的安全和平稳性。当下一节灌体组合焊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调节倒链将上一节罐体降低,调整焊缝宽度进行对接。对接完毕,割除罐体吊点及箱体支撑限位板,调节倒链将罐体支撑降到底板上

14、,用限位板将灌体与罐体支撑加固,把吊耳与罐体焊接牢固,用倒链进行提升,依次类推组合下一节灌体。当最下面一节罐体与上面罐体焊接完毕,割除所有临时设施及加固并进行打磨,通过人孔将施工废料清理干净。罐体组合安装分为拼接、测量,点焊、测量,焊接,再测量,内打磨、探伤检查等几个步骤。测量工作包括:直径、垂直度、罐壁上平面水平度,对罐体的弧圆度用样板进行检查。为了保证安装的精度,施工班组应配备相对固定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并做出详细的测量记录。罐体的内径、垂直度符合要求后进行焊接。焊接时应先焊接立面再焊接水平面,焊接水平面时应采用断焊形式防止环板变形。每节罐体的竖向焊缝仅焊到距边缘200mm处,以便以后调整

15、。对接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防止下部错口。罐体对接焊口的错口量应10%板厚且不大于1mm。测量罐体的标高、直径、和垂直度都符合要求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进行焊缝打磨,用探伤法对焊口进行检查。事故浆液罐内表面衬胶前所有焊接工作必须结束且焊缝打磨完毕。6内件及附件安装事故浆液罐进口和出口管道接口开孔安装:在罐体安装完毕后安装进、出口管道,在安装前根据图纸确定管道位置,安装时保证管道水平中心线对中。开孔工作必须在箱体安装完毕后进行,在开孔前,首先根据开口尺寸制作一个模板,然后在箱体开口位置划出切割线,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切割开孔并打磨平整。管道、管件、管道附件和阀门在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达到下列要

16、求:1)管道、管件、管道附件表面无裂纹、撞伤、龟裂、压扁、砂眼、分层等缺陷;2)管道外表局部损伤深度10%管壁设计厚度;管道外径、壁厚符合设计要求;3)法兰表面无粘砂、裂纹、缩孔夹渣等缺陷,法兰密封面完好。管件安装时,要注意法兰螺栓孔要跨中布置。管件焊接完毕后,根据图纸要求,部分焊口应进行射线探伤和100%着色无损检测。罐体安装到相应高度,内部扰动系统支吊主梁要进行安装,扰动系统支吊主梁中间一根由于太长,和临时起吊装置中心立柱发生碰撞,现场分为两段,分别单独安装对接。箱体安装完毕,及时进行旋梯、护栏的安装。7检查验收事故浆液罐安装完毕,各项指标经检验合格后,移交进行防腐保温。衬胶完毕,要进行注

17、水试漏。4.3.2工艺标准(优良)4.3.2.1事故浆液罐底板安装工艺标准a.中心允许偏差 5mmb.标高允许偏差 5mm c.任何任意两点标高差(平整度) 5mmd.衬胶底板小孔、坑深小于0.5mm打磨平,大于0.5mm先补焊后打磨。4.3.2.2罐体安装工艺标准a.罐体圆周水平允许偏差 2mmb.半径允许偏差 5mm c.罐体总高度允许偏差 2H10mmd.罐体铅垂总允许偏差 2.5He.罐体中心标高允许偏差 20mmf.罐体中心偏移允许偏差 10mmg.罐壁平面度偏差 8mm(板厚5mm)、10mm(板厚5mm)4.3.2.3衬胶箱罐内表面打磨工艺标准a. 焊缝打磨平整、光滑、无毛刺;b

18、. 角焊缝必须达到平滑过渡,用手摸无扎手的感觉;c. 金属表面不得有焊接飞溅物,不得有尖锐、凸起;d. 金属表面不得超过1mm的凹坑,对于凹坑应进行补焊后再打磨平滑;e. 焊缝打磨平滑后,其焊缝高度必须满足图纸要求,达不到图纸要求,应补焊到设计要求后再重新打磨。4.3.2.4主要附件安装工艺标准a.开孔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3mmb.开孔中心标高允许偏差 5mm c.箱体管接座中心位置允许偏差 3mmd.箱体管接座中心标高允许偏差 5mm4.3.2.5梯子、平台安装工艺标准a.平台网格要排列整齐,相临网格纹路对齐,成一线。b.两平台连接高度偏差5mm;c.平台与立柱中心线偏差10mm;d.扶梯的各

19、层阶梯应水平;e.护栏立柱垂直度偏差3mm;柱距均匀,符合设计。f.栏杆接头应光洁,无毛刺;h.踢脚板安装应平直,无明显凹凸不平;i.所有焊接应牢固可靠,外观整齐,符合验标焊接篇;5.保证工期措施 事故浆液罐安装的工期影响因素主要是组合、安装工作的合理安排,因此在吊装前应把准备工作做好,设备检查及基础划线应提前完成,同时焊口的打磨要及时,能在地面施工的尽量在地面完成,这样可以减少高空作业的工作量,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施工方法及程序要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事故浆液罐安装能按预定工期顺利完成。6 技术经济分析事故浆液罐制作安装要精心编制施工方案,精心放样,杜绝浪费原料;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20、及人员配置,杜绝返工和窝工现象发生。合理有效的利用起重机械,对一些临时加固及临时设施,尽可能利用施工废料,在保证事故浆液罐制作安装质量和进度顺利实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7.质量通病预防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7.1质量目标事故浆液罐安装在确保质量工艺的前提下,验收合格率达100%。7.2质量保证措施7.2.1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事故浆液罐安装的施工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作业文件,特制定以下保证措施:1)作业前由技术员及工长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图纸、资料,了解作业技术要求,掌握作业方法和作业要领。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质量意识,加强作业人员

21、的工作责任心。2)对重要工序的作业方法、作业要领,应进行作业前的施工技术培训。3)认真做好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作业人员充分的理解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达到作业人员对工作心中有数,交底后必须双方签字。4)工长或质检员认真作好作业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以及工序间合理衔接,不留缺陷,不留尾工,认真做好作业后的自检工作。5)对作业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作业前作出预测,并采取有效的、可操作的预防措施,消除施工质量缺陷。6)作业中发现设备缺陷或施工质量问题,及时向技术员提出,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后进行处理。重大质量问题必须停工,待有关部门做出处理意见或制定整改措施后方可进行整改

22、。7)积极配合项目部和监理的质检工作,对查出的质量问题积极并及时的进行处理。7.2.2质量通病及预防项次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安装误差过大安装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必须经过国家指定的检测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组合、安装过程中,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对同一施工项目应使用同一测量工具,至少应为同一种类、批号的测量工具;测量过程中,应依据检测部门提供的量具差,对测量值进行修正。2设备变形、损坏事故浆液罐在组合及吊装过程中,要设置合适的吊点及临时加固,以防变形。作业时要轻吊轻放,杜绝野蛮作业。3焊接错口、圆度不够、垂直度超标事故浆液罐在组合、安装过程中,对口焊接要采取防错口措施,严禁错口焊接。组合安装过程中,

23、要及时检测箱体外形尺寸及垂直度,适时调整,确保各项指标均在优良范围内。4焊口打磨不合格事故浆液罐内部焊口打磨要及时,防止出现漏打现象,打磨时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标准进行,确保各项指标优良。5设备安装后,管道法兰错位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对设备的标高、位移及垂直度进行调整,确保各项指标均在优良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管道安装时的顺利对接。6成品保护为了加强工程管理,搞好文明施工,保护已完工程的劳动成果,防止对设备和已完工程受损、破坏、污染而造成质量损坏,必须严格工艺纪律。7.3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项次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设备带缺陷安装施工人员对所领用的设备必须依照设备检验的标准

24、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在设备检验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严禁私自进行处理。2施工工艺粗糙对设备性的部件,一定要认真查看图纸和厂家说明书,以保证设备安装的正确和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严禁根据施工经验和人为的因素进行安装。3测量仪器使用不当a.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必须是经校验合格的、在校验有效期间的、有编号的、有登记台帐的。b.对同一施工项目尽可能使用同一测量工具,至少应是同批校验、相同类型的。c.测量过程中,应依据检测部门提供的量具差及温度影响的修正公式进行计算后,对测量值进行修正。4设备及管道跑、冒、滴、漏附属设备及管道的跑冒滴漏是一个常见的质量通病,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

25、纸,了解各种附属设备及管道的特点及作用,作到心中有数,并总结以往的经验,严格按技术规范和工艺纪律去做。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留后患,因设计、设备原因出现的不合理因素,要由设计或厂方代表拿出处理意见并以解决。7.4 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点序号作业控制点检验单位见证方式班组专业公司项目质检部门监理1设备的清点、检查*R2设备的外形尺寸校验*3安装基准标高、基准点的确定、校验*4起吊装置、索具配置检验*5接口管道法兰及人孔的开孔*W6安装验收*HR 记录确认点;W 见证点;H 停工待检点;S 连续监视监护7.5 质量标准及要求序号项目名称执行验收标准备注1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地脚螺栓

26、安装验评表4.3.112事故浆液罐安装验评表4.10.2验评表4.10.33梯子、平台安装验评表4.4.13验评表4.4.148 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8.1作业的安全要求8.1.1 从事设备安装的人员必须参加技术安全交底工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8.1.2 施工人员严禁乱拆、乱动安全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许可严禁擅自操作一切按钮、手柄。8.1.3 施工人员严禁擅自进入不熟悉、和照明不足的区域,以免发生危险。8.1.4 进入内部工作前,必须在外面派专人监护,并挂好警示标志牌。8.1.5 气割完毕,及时关闭气源,严禁向密闭、狭小空间及受热元件内充入易

27、燃易爆气体,以免发生危险。8.1.6 送风机盘车前,必须认真检查所有人孔并及时关闭施工区域以外的人孔门,及时清除转子表面和通知所有施工人员离开危险区域及复查人员。8.1.7 下班时或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点施工人员。8.1.8 严禁高空坠物,禁止高空抛递工具,所有工具必须系有安全绳。8.1.9 所有搭设的临时支撑、梯子、平台、栏杆必须牢固可靠。8.1.10 司机操作人员必须及时与指挥人员及时核对设备重量、工作半径,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通知有关人员检查。8.1.11 大件设备起吊前应检查起重机械及其安全装置,吊件吊离地面约100m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8.1.1

28、2 吊起的重物在空中作短暂停留时,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位。8.1.13 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迎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6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8.1.14 起重指挥人员采用对讲机指挥作业时,必须设定专用频道并锁定。另外必须佩 戴口笛且操作方便。8.1.15 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如指挥信号不清时,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均必须服从。8.1.16 指挥人员可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指挥人员应站在使操作人员能看清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及时避开人及障碍物。8.1.17 葫芦、卷扬机等起重设备

29、必须由专人操作,无关人员严禁擅自操作。8.1.18 葫芦及吊物下方严禁站人,且施工人员应及时避开电动葫芦行走路经。8.1.19 降落前,指挥人员必须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时方可发出降落信号。8.1.20 千斤顶使用时,应设置平整、坚实,并用垫木垫平,千斤顶必须与载荷面垂直,其顶部接触面间应加防滑垫层。8.1.21 设备运输时必须绑扎牢固,支垫平稳。8.1.22 用油压千斤顶时,任何人不得站在安全拴的前面。8.1.23 千斤顶下降速度必须缓慢,严禁在带负荷时突然下降。8.1.24 工具使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8.1.25 手柄无裂纹、无破损。8.1.26 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正确、牢固。8.1.27

30、缆或软线完好。8.1.28 插头完好。8.1.29 开关动作正常、灵活、无缺损。8.1.30 电气保护装置完好。8.1.31 机械防护装置完好。8.1.32 动灵活、无卡涩。8.1.33 施工前要对所有的工具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8.1.34 吊装设备时要明确设备的重量,并选择合适的钢丝绳,卡环。8.1.35 所使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必须大于10。8.1.36 施工地点应拉设警戒绳,防止落物伤人。8.1.37 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吊钩、链条、传动刹车装置应可靠。8.1.38 吊起的重物如需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应将手拉链拴在起重链上,并在重物上架设保险绳。8.1.39 链

31、条葫芦在施工中如发生卡链情况,应将重物固定好后方可进行检修。8.1.40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服从指挥,精神集中。8.1.41 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票制度。8.1.42 指挥人员持证上岗,指挥信号明确、统一。8.1.43 起吊设备时要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保护,防止损坏设备8.1.44 起吊设备,要由专职起重工指挥,设备封车要牢固,装卸时要对设备进行保护。8.1.45 高空作业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且要固定在上方牢固可靠处。8.1.46 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有保险绳或使用工具袋,严禁上下抛掷。8.1.47 使用脚手架要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脚手架周围要设有栏杆。8.1.48 氧气、乙炔要正确使用,使

32、用时,氧气、乙炔使用完毕要关闭阀门。8.1.49 使用电气焊机磨光机时要戴防护眼镜,周围有易燃物品时要有防火措施。8.1.50 设备就位前要对支吊架、起承重作用的构件等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8.1.51 交叉作业时不得随意抛掷物体,使用的工具要用绳索上下传递,施工区域下方要拉设警戒绳。8.1.36 施工用电由专职电工接线,遵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8.2 作业的环境要求8.2.1 现场设备摆放整齐,施工废料定点存放、收集处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严禁在施工现场非材料堆放区内堆放材料。8.2.2 施工电源、闸箱要标准化,规范化,线路布设合理,走向安全。8.2.3 施工过程中施工废料不得随意乱扔,锅

33、炉基础周围设立围栏和安全通道,周围场地平整干净。8.2.4 现场使用的焊把线、氧气、乙炔带子的走向应整齐规范。8.2.5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以降低噪音;对噪音、废气、废液的排放要合理布局,对高污染源(如油漆桶、油漆刷、带油的碎布头)要集中回收,统一处理,严禁乱丢滥放;对扬尘、起灰应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8.3 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见附表一)8.4 作业的环境因素辨识和控制(见附表二)9 附录第21页共21页附录一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序号生产经营活动危 险 因 素可能导致的事故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级别控 制 措 施备注LECD

34、1氧炔焰切割熔渣飞溅烫伤631181穿工作服、戴防护镜,采取隔离措施。操作不当回火火灾、爆炸167422切断气源,规范操作或更换合格回火器氧气表内有油火灾10.510.51使用前检查,不合格及时更换。输气带漏气火灾333272使用前检查,如有裂纹及时更换。接头使用合格的卡子。2使用磨光机磨光机电线漏电触电伤人167422定期检查软线是否绝缘、保护接地是否完好。铁屑飞溅伤人661362转动部分安装防护罩,穿工作服、戴防护镜。使用不当伤人16161使用前检查开关是否能可靠正确动作,接地是否完好,按规程操作。穿工作服、戴防护镜。3使用砂轮机砂轮机漏电触电伤人167422定期检查软线是否绝缘,否则更换

35、,保护接地完好。铁屑飞溅伤人661362转动部分安装防护罩。穿工作服,戴防护镜用力过大,砂轮片碎裂伤人127141砂轮片安装牢固,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戴手套作业伤人327422严禁带手套。4使用电器漏电触电事故167422使用前检查外壳绝缘良好、接地正确牢固。5使用氧气瓶安全保护损坏引起火灾13391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碰撞爆炸0.5334.51加防护垫圈,移动时轻拿轻放。温度过高爆炸11771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如不可避免设置防晒布。6使用乙炔瓶安全保护损坏引起火灾13391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碰撞爆炸0.5334.51加防护垫圈,移动时轻拿轻放。温度过高爆炸137212避

36、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如不可避免设防晒布。7吊装作业起重臂下、回转范围内站人坠物伤人1215302严禁起重臂下站人,作业区域设警戒绳。歪拉斜吊起重机损坏人员伤亡11404021 严格按规程操作。2 加强安全管理,禁止野蛮作业,未按要求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设备损坏人员伤亡0.51100502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设专人监护和安全旁站超负荷运行起重机、设备损坏,人员伤亡1140402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吊车吨位显示器合格、正常。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设人加强过程管理控制。两台吊车配合不好起重机、设备损坏,人员伤亡1140402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专业起重人员指挥,指挥信号明确。轨道式

37、起重机轨道不平,起重机承载后倾覆起重机、设备损坏,人员伤亡0.20.5100101轨道须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定时测量轨道各种数据,指导轨道维护工作,保证吊车的安全使用。卡环、钢丝绳不合格大件坠落11771吊具采购要有合格证明,并且按规定做负荷试验。吊装前对吊具检查,保证吊具完好使用。起吊不稳伤人伤物317212吊物上清理干净。钢丝绳吊点选择正确,加强过程监督。钢丝绳头有乱丝伤手631181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将绳头用胶布缠住。人员站位不正确人员伤亡333272人员正确站位,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吊装平台、排列设计不合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0.51157.51规范设计、严格校核,制作完验收绳损坏

38、设备损坏人员伤亡0.51157.51使用前检查合格后使用,严禁带病作业,根据检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及报废。场地狭小、指挥失误设备损坏人员伤亡333272设专人指挥、监护起重机,设备上拴好溜绳,指挥信号明确。起重设备选择不合理设备损坏人员伤亡1140402选择合理起重设备,规范措施编制、严格按措施执行。10高空作业设备吊挂不牢设备损坏人员伤亡327422设备吊挂时选择好吊点,计算好受力。吊挂点吊耳要焊接牢固。加强技能培训,并加强安全监察。爬悬梯没有保护设备高空坠落1115151使用自控速差器,完善安全设施,并加强安全监察11交叉作业上方有火花溅落烫伤33191施焊单位办理动火作业票,采取焊花飞溅隔

39、离措施,设监护人,防护隔离设施搭设必须严密、牢固。起重机发生碰撞机械损坏3115452起重指挥人员注意监视12容器内作业有易燃物未清理,外部人员监护不力人员伤害337632易燃物及时清理,设专人加强监护。容器内无照明人员伤害317212设置可靠接地的12v低压安全照明,工作结束后及时把线缆撤出,切断电源。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人员伤害317212使用12v以下安全电压,照明用后及时切断电源。药液溅出伤人317212卸酸碱时有专业起重指挥,施工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无关人员严禁靠近。13脚手架作业私拆、更改脚手架跨塌伤人1215302禁止私拆、更改脚手架。更改需制定措施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更改。安全监

40、护人: 附录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及控制措施 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的评价影响程度拟采取的控制措施abcdefghMM11现场机械施工施工噪声噪音污染32223211142轻微尽可能减小机械施工产生的噪音2施工废弃物管理拆箱板随意丢弃环境污染32212211122轻微拆箱板应及时回收,集中处理废钢材、金属切削物、钢丝轮、砂轮片等随意丢弃环境污染32212211122轻微废钢材、金属切削物应及时回收,集中处理3割把作业废气排放环境污染32212211122轻微尽量减少废气排放,不用时及时关闭乙炔泄露环境污染32212211122轻微经常检查乙炔带子,及时更换,防止泄漏。4焊接作业施工焊尘空气污染12212211102轻微尽可能减少施工烟尘的产生焊条头处理不当环境污染32212211122轻微焊条头应及时回收,集中处理安全监护人:李进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