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线高速公路某合同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799457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京台线高速公路某合同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京台线高速公路某合同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京台线高速公路某合同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京台线高速公路某合同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台线高速公路某合同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A10A10 合同段合同段( (K57+825K62+686.087)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体系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 A10 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目目 录录一、一、环环、水保保、水保保护计护计划划.11、环、水保保护目标.12、环境保护内容.13、环保组织机构.1二、二、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31、总 则.32、机构和职责.33、监督管理.34、施工过程环境保护管理.45、环境保护管理.46、科技、培训.57、考核、奖励与处罚.58、附 则.5三、主要三、主要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敏感点和

2、保敏感点和保护护措施措施 .61、水、大气环境保护措施.62、施工噪音、振动的控制.73、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94、施工期废弃物的管理措施.95、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06、含油污水控制措施.107、生活污水控制措施.108、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119、弃渣场的环境保护措施.1110、隧道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111、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防护措施.1212、完工后场地清理及恢复平整的环保措施.1213、其它污染防治措施.13四、四、实实体工程施工体工程施工环环保措施保措施 .131、 桥涵工程.132、隧道工程.153、其他工程.154、施工期临时工程.15五、五、实实施本方案

3、的人施本方案的人员员培培训计训计划划 .171、培训目的.172、培训对象及方法.173、培训内容.17六、六、环环境保境保护应护应急急预预案案 .171、编制目的.172、应急小组成员.173、环保应急领导小组联系电话.184、应急小组的职责.185、管理部门职责.196、应急事故处治原则及处治程序.19一、一、环环、水保保、水保保护计护计划划1、环、水保保护目标(1) 对本管段潜在的环、水保影响加以说明,估计并确认预期不利影响的程度、范围;(2) 及时掌握工程建设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状况以及对工程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3) 调查了解本经理部区域的水

4、土保持设施,规范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提供技术管理、补充措施的依据;(4)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适时调整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为环保措施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2、环境保护内容(1)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计划。(3)在施工计划中安排环、水保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监测、检查等,经理部计算环、水保保护工作的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4)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

5、前必须完成的环、水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生活营地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并配备临时的生活污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排灌系统;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5)对隧道弃碴、桥涵挖孔和路堑挖方按规定弃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弃土流失。3、环保组织机构(1)成立环、水保领导小组,制定环、水保措施,经理部经理、环保工程师分级管理,并配(兼)职环、水保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水保工作的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水保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专门负责检查、督促各项环、水保工作

6、。见图 1 环、水保组织机构图图图 1 环环、水保、水保组织组织机构机构图图(2)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水保管理体系和各项环、水保管理规章制度。(3)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水保知识教育与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确环、水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水保的各项规章制度。(4)提高全员水土保持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主动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二、二、环环境保境保护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1、总 则杨兵工程部架子队队长、主管工程师、安全环保部人员、工班长张子栋计合部吴晓群安环部郑洪波 物设部刘军杰综合办付勇试验室蒋宁西财务部李松峰 测量队副经理王伟环保工程师吕辉榕副经理李矿森总工张

7、玮书记金留宾经理部经理黄晓林(1)为加强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 A10 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建设过程中环、水保保护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环、水保保护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福建其它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环、水保保护工作实行环、水保保护管理部门(安环部)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分级负责制度,力求做到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3)坚持施工建设与环、水保保护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环、水保保护与施工生产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4)施工建设生产依法保护环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水保保护法律、法规,并依法保护经理部合法权益;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推行文明、

8、清洁施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2、机构和职责(1)经理部经理(黄晓林)为本经理部环、水保工作直接负责人。根据环、水保保护工作任务和需要设置环、水保管理部门(安环部)。(2)经理部环、水保管理部门(安环部)的主要职责: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依据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 A10 项目段经理部环、水保保护战略、方针和规章制定本经理部相关的办法或实施细则。负责本经理部环、水保、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负责本经理部环、水保技术监督、环境统计的审核工作。建立健全本经理部环、水保管理和环、水保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各类环、水保

9、设施设备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负责处理本经理部环、水保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并制定防止环、水保突发事件预案,发生污染事件或其它突发性污染事件,必须立即采取防止污染的应急措施,对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必须在发生事故后 24 小时内上报指挥部、当地政府及以相关单位。负责编制本经理部环、水保治理措施并上报驻地监理和相关单位。负责开展本经理部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负责本经理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的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3、监督管理(1)经理部环境保护部门(安环部)要加强环、水保监督管理,制定并完成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的目标。 (2)经理部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将环境保护

10、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3)经理部对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实行全过程管理,并纳入施工经营管理。 (4)环保管理人员要求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施工过程环境保护管理(1)根据国家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要求和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 A10 合同段经理部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及本经理部实际情况,编制污染防治规划,明确目标与任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环境保护目标必须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2)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网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3)环境保护治理设施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或拆除。对在运设施设备的规模、地点、工艺进行重大技改时,必须向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 A10 合同段经

11、理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安环部)和有关部门提出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纳入本经理部技术监督范畴统一管理。 (5)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监测,监测结果必须有完整记录。 5、环境保护管理(1)本经理部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涉及水土保持的经理部制度,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在设计或施工阶段需要变更治理措施时,必须取得原审批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变更。 (2)承担我经理部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部门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及业务范围,熟悉工程和具有本经理部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经验。 (3)本经理部的

12、相关文件中必须有明确的环境保护条款,并有全面落实设计文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4)本经理部对外谈判、签定合同,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环境保护文件。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理部谈判工作,必须邀请有关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5)环境保护所需的投资必须列入工程概算,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取消或挪用。 (6)环境保护及为综合利用提供条件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在建设过程中,我单位将严格执行国家、福建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施工设计环境保护文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对施工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经理部施工竣工后,必须及时修整和恢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13、防止水土流失。 (7)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验收和同时运行。本经理部施工竣工后,必须向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正式投入运行。我部配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行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的环境监测由公司委托有资格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6、科技、培训(1)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及清洁施工工艺的研究和推广,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 (2)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参与能力。 (3)注重环境保护业务培训,提高环境保护专业人

14、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7、考核、奖励与处罚(1)经理部经理是本经理部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及年度考核是考核经理部经理业绩的重要内容。 (2)经理部对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在环境保护中做出特别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重奖。 (3)经理部对在规划、施工等过程中,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政策、规定的部门和个人,按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处罚。 (4)对造成严重生态破坏、重大污染事故的部门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由经理部按规定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8、附 则(1)本制度由经理部负责解释。(2)本制度自 2012 年 7 月起执行。三、主要三、主要环

15、环境保境保护护敏感点和保敏感点和保护护措施措施(本经理部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见下表)主要主要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敏感点敏感点序号所属环境类型环保敏感点名称位置敏感点环境特征备 注1隧道各洞口、各桥涵大演村、中洋村等土质边仰坡坡率 1:122#便道大演村、中洋村 植被密集、沿河分布3生态环境弃渣场洞口附近100-300 米场地为山林地,植被覆盖面积小4拌合站大演村生活区5钢筋加工厂大演村 生活区6声环境、环境空气1#便道大演村有 5 户农家6水环境便道冲刷各施工便道 本地土质主要为粉质粘土,主要汇集山洪流水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1、水、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不将有害物质

16、和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放。并备有临时的污水汇集沉淀设施,过滤施工、生活排水。(2)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定期清除垃圾,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或弃渣场指定的地点掩埋或焚烧处理。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3)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4)施工现场设置油料区,库房地、墙面做防渗漏处理,指派专人负责油料的储存、使用、保管,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超标的机械。(5)

17、对柴油机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避免漏油污染。(6)对施工便道,定期压实、修复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撒漏和扬尘。(7)施工中采取保护措施,保护饮用水源、河流不受施工活动造成的污染。(8)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9)搅拌站均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10)在施工区严禁焚烧有毒、有恶臭等物体。(11)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设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12)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

18、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13)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14)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综合办公室处,由综合办公室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15)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2、施工噪音、振动的控制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音产品,设备底座设置防振基础。采取措施或改进施工方法,使施工噪音、振动达到施工场界环境标准。(1) 施工组织采用三班制作业,使工人每个工作日实际接触噪音的时间符合国家卫生部和劳动总局颁发的允许工人

19、日接触噪音时间标准的规定。(2) 选择低噪音设备即对移动性设备噪音超标的一律不用;对固定式高噪音设备,在选型时严格比较噪声大小。(3)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操作棚,以减少噪声的扩散。(4) 改革施工工艺和设备,即机械尽可能采用液压设备或以摩擦压力代替机械振动。(5) 合理布置各种施工工作区和生活工作区,利用距离、隔墙使噪声大幅度自然衰减。(6) 在施工现场倡导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喇叭或怪音喇叭,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7) 出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并对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加

20、以控制,以避免或减少噪音。(8)对施工路段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全面实施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确保工地附近和学校正常生活和学习。(9)我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如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用低噪声的钻孔灌注桩代替冲击式或振动式打桩等等。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必须注意对设备的养护和正确操作,尽量使所有机械的噪声维持在最低声级水平。对强噪声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10)所有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距调查,施工现场噪声有时超出 4 类噪声标准,一般采取施工方法变动措施加以缓解。如噪声源

21、强大的作业放在昼间(07: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人的喊叫等作为施工活动的声源,我经理部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11)施工便道远离学校、治所、居民集中区,不得穿越声环境敏感点。当施工便道两侧50m 内有成片居民时,禁止夜间在该便道上运输施工材料。(12)为了监督和保护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学校学习环境,我经理部将进行施工期的声环境监测。我经理部对 130m 范围内有较大居民区或学校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期抽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如:限制工作时间,改变运输路线,采用临时声屏障等措施。(13)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

22、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对机械操作者及有关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14)在利用现有道路和施工便道运输建筑材料时,道路沿线敏感点环境质量有可能恶化,为了准确、及时的掌握施工道路(包括施工便道)周围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施工期间,我经理部对施工便道附近分布的村庄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考虑改变材料运输路线,在无法避让的情况下建临时声屏障或与当地居民达成协议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3、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分区、分期的防治模式。一般分为四个区(主体工程、取土场、弃土场和临时工程)分两期进行防治:工程建设前期我经理部采取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

23、流失;工程建设后期我经理部以生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施工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原地面的扰动,减少对地面草木的破坏,需要爆破作业的,按规定进行控爆设计。雨季路基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临时用地在工程完成后要及时恢复原状,完善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加强施工便道的管理。取(弃)土场必须先挡后弃,严禁在指定的取(弃)土场以外的地方乱挖乱弃。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及相关规定,保护自然资源,不要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伐树木,自觉保护好天然林内的各种动物、植物和沿线自然景观。隧道在施工期间将是需要重点监控的场所。施工时间长,弃土、石方量较大,因而在隧道施工中我经理部将严格

24、控制施工所用物资料场的堆放,以及弃土石方的收集和弃放。施工便道、工棚等,尽可能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便道通过大树、林木茂密的路段时需绕行,工棚周围的树木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施工便道的设置坚持不破坏自然景观、不过多地挪动土方、不造成坍塌的原则。施工期间注意河道的防护,以干季施工为主,雨季到来前疏通好河道,开挖好施工现场的排水道,保证河道的通畅以及河道的水质清洁。涉及生活用水时,在建设工程开始之前为居民解决好用水问题,对施工期及今后受到的影响也要考虑到。取土、弃渣等各种施工行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及时作好取弃土场的环境保护及恢复工作。挖掘征用的耕地时,将表层土皮(30cm)保留以便复垦和补偿耕地。施

25、工车辆在临时车道上行驶,不得驶入农田和林地。减少施工区的数量和面积;在设计的施工区内施工,不随意扩大取、弃土石场等施工区,减少开挖面。如果不能马上施工,不过早涉入施工区。各种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以预防雨季路面迳流直接冲刷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4、施工期废弃物的管理措施施工营地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采取集中处理,或堆制为农家肥料的方式。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固体废物。施工机械的机修油污集中处理,揩擦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等不得随地乱扔,集中处理。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和垃圾箱,并按时清除垃圾、清理化粪池。废渣堆弃的防护措施以拦挡为主,场地选择后,在弃渣下游先修建拦渣坝,场地周边根据汇水情况修

26、建排水沟接入原有排水系统,然后再进行废渣堆弃。弃渣行为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按计划和施工的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余下的物料。一旦有余下的材料,将其有序地存放好,妥善保管,可供周边地区修补乡村道路或建筑使用。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5、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粉煤灰、水泥、砂、石料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水体的岸边或养殖塘附近,以免随雨水冲入水体造成污染。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堆放场地设蓬盖,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污染。距河岸 100(200)m 范围内严禁设立料场、废弃物堆放

27、场、施工营地等。跨水体桥梁施工时,施工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水体。施工废水尽量循环回用,以有效控制施工废水超标排放造成当地的水质污染问题。混凝土拌和场及构件厂的生产废水不直接排放,将设置沉淀池收集,经酸碱中和、沉淀、除渣等处理后再排放,施工结束后将沉淀池覆土掩埋。6、含油污水控制措施采用施工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的方案进行含油污水的控制。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及机械维修次数,从而减少含油污水的产生量;在不可避免冒、滴、漏油的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固体吸油材料(如棉纱、木屑等)将废油收集转化到固体物质中,避免产生过多的含油污水。对渗漏到土场的油污应及时利用刮削装置收集封存,运至

28、垃圾场集中处理。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尽量集中于各路段处的维修点进行,以方便含油污水的收集;在不能集中进行的情况下,由于含油污水的产生量一般小于0.5m3/d,因此全部用固体吸油材料吸收混合后封存外运。在施工场地及机械维修场所设平流式沉淀地,含油污水由沉淀地收集,经酸碱中和、沉淀、隔油、除渣等简单处理后,油类等其它污染物浓度减小,施工结束后将沉淀池覆土掩埋。对收集的浸油废料采取打包密封后同施工营地其它固体废物一起外运的处理措施,外运地点选择附近具备垃圾填埋或有垃圾处理能力的城镇。隧道施工会有大量的施工废水,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悬浮物、炸药残余、石油类等,排水经格栅、隔油池后沉淀自然蒸发。

29、7、生活污水控制措施施工人员的就餐和洗涤采用集中统一形式进行管理,如集中就餐、洗涤等,尽量减少生活污水量。洗涤过程中控制洗涤剂的用量,采用热水或其它方法替代,以减少污水中洗涤剂的含量。在施工营地附近设化粪池收集粪便和餐饮洗涤污水,粪便用于肥田、餐饮洗涤污水经沉淀后可用于农灌,施工结束后将化粪池覆土掩埋。生活垃圾装入垃圾桶定时清运,或设垃圾坑发酵后用于肥田。垃圾坑施工结束后用土掩埋,破坏地表植被的,要恢复植被。8、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1)运输水泥、砂、石、土等如有漏失,及时清扫干净,保持道路整洁。(2)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3)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

30、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4)水泥混凝土、稳定土拌和站应有防尘措施。9、弃渣场的环境保护措施(1)弃土堆应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按设计位置进行弃土。(2)在设计指定的弃土位置弃土前,先按设计施做防护和防排水设施。(3)当弃碴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对裸露的地表植草或种树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要求为止。10、隧道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隧道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因工程行为而造成的破坏,要有处理措施,如坡面防护、加固、排水、植被等。 (2)隧道凿岩应采用湿法钻孔。通风除尘和排除有害气体时,必须考虑洞口的环境污染和注意洞外常年主导风向与居民区位

31、置的关系,必要时应改变排风口的位置或提高排风口的高度。 (3)隧道弃渣所有权为业主所有,我经理部将其在业主规定地点弃置,并根据有关环保要求和当地地形特点妥善防护。必须避免因弃渣而引起排水不畅、污染水源及过高堆积引起坍塌崩溃等的不良后果。 (4)隧道施工中排放的污水、废气或产生的噪音以及施工和生活垃圾等,我经理部提出排放、处理方案,报请工程师批准。 (5)隧道施工中,由于可能造成地下水迳流的改变或形成洞顶地表塌陷等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时,我经理部在施工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制订施工方案报请总工程师批准。(6)隧道通风与防尘的措施、我经理部将施工期间通风设计提交工程师批准,并为每座隧道的掘进

32、提供已批准的通风设施。风速和风量要求:全断面开挖时应不小于 0.15m/s。坑道内应不小于 0.25ms,但均不得大于 6m/s。供风量应保证每人供应新鲜空气不小于 3m3/min。 、防尘措施 a 控制粉尘的产生,钻眼作业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仅在水源缺乏、容易冻结或岩石性质不适于湿式凿岩的地段可采用带有捕尘设备的干式凿岩,但所采用的防尘措施不能达到规定的粉尘浓度标准时,严禁采用干式凿岩。 b 在凿岩和装渣时,应做好以下事项: (a)凿岩机在钻眼时,必须先送水后送风。 (b)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 (c)出渣前用水淋湿全部石渣和附近岩壁。 (d)新鲜风流连续经过几个工作面时,在两个工作面间和

33、混合式通风系统中两组风管交错的距离间,根据防尘效果,适当增设喷雾器净化风流中的粉尘。 (e)施工人员应佩带防尘面罩。 c通过调整隧道供风的风速以排除粉尘。试验观测资料提供:最低的排尘风速不应小于 015rn/s,在此风速下,呼吸性粉尘能够悬浮并与空气均匀混合而随风流运动;提高排尘风速,粒径稍大的尘粒也能悬浮并被排走;当风速达到 l.53Om/s 时,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可降到最小,一般认为是最佳排尘风速:风速再大则将使沉降的粉尘产生二次飞扬。最佳的排尘风速宜通过现场试验认定。 (7)隧道施工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在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消声器,施工场所的噪音不得超过 90dB。 (8)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

34、,采用钢制可拆装的剐性管道,或用不可燃性材料制作的管道。刚性管道节长宜不超过 6m。11、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防护措施 (1)相关规定的容许浓度。(2)任何汽油动力设备都不允许放在隧道内或在隧道内使用。(3)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汽油运到洞内。12、完工后场地清理及恢复平整的环保措施(1)工程完工后对临时用地内所有建筑、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垃圾运至指定位置处理,场地清理平整合格后,将其恢复原状。(2)施工完工后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环保验收,取得地方政府的认可,从当地政府取得环保措施得到实施的证明材料,确保不留环保后患。13、其它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落实。制定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现场自

35、治环保员二名,建筑垃圾做到集中堆放,生活垃圾设专门垃圾筒(箱),并加盖,每日清运。确保生活区、作业区保持整洁环境:(2)合理修建临时厕所,不准随地大小便,厕所内设冲水设施,制定保洁制度。(3)在现场办公、生活、作业区空余地方,合理布置绿化设施,做到美化环境。(4)砂石料等散装物品车辆全封闭运输,车辆不超载运输。在施工现场设置冲洗水枪,车辆做到净车出场,避免在场内外道路上“抛、洒、滴、漏”。(5)保护好施工周围的树木、绿化,防止损坏。(6)如在挖土等施工中发现文物等,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文物局等有关单位。(7)多余土方在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地点弃土,严禁乱倒乱堆。四、四、实实体

36、工程施工体工程施工环环保措施保措施1、 桥涵工程桥涵施工环保措施施工阶段环保工作内容责任人上报桥涵工程开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保方案施工准备桥梁附近的施工营地或施工现场要远离水体,产生的污水、粪便严禁排入水体,生活污水、粪便必须经化粪池理后达标排放。汪明坤在基坑开挖前将原地表径流、沟渠改道,避免水体侵蚀砼,并避免了浇筑砼时散落砼落入水体;对基坑开挖后的渗水,及时排出基坑,避免污染水体;基础施工扩大基础基坑开挖开挖的工程弃方运到指定位置堆放,并汪明坤吕辉榕吴晓群做好堆放场地的平整防护工程,堆放场地选在距离水体较远的地带,防止冲刷或塌落进入水体;桥墩基础浇筑完成后回填,剩余部分可用于附近低洼地

37、的整平,多余一律运弃土(渣)场;旱桥施工中只砍伐墩、台永久施工部分的植被,桥跨范围的植被尽量保留,尽可能保留桥跨部分的原生植被,减少桥梁墩、台施工对地表原生植被的破坏。浇筑砼浇筑混凝土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砼散落在水体中,产生的施工污水排入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浇筑完成后及时回填。混凝土浇筑时的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散落入周边水体;浇筑完成达到强度后及时拆除模板,防止模板上的脱模剂污染水体;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桥梁墩台修筑完毕,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弃土和废弃物及时运到弃土场,恢复原地貌特征;汪明坤吕辉榕吴晓群各阶段对施工路段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全面实施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确保工地附近的村庄和学校正常

38、生活和学习;对超标场所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汪明坤吕辉榕吴晓群2、隧道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环保措施施工阶段环保工作内容责任人上报隧道工程开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保方案;施工准备隧道弃渣场的选址情况。赵 兵隧道口开挖作业面严格控制超挖,减少对原植被的破坏;洞口工程洞门开挖前及时在开挖面上修建截水沟,保证排水通畅,地表水不侵入隧道洞口开挖;开挖时尽量保证洞顶植被不被破坏;吕辉榕赵 兵吴晓群薛浩3、其他工程排水工程:调查了解侵入路基的原地貌的排水沟及农田灌溉沟渠,在路基清表前先开挖临时排水沟,在临时排水沟两侧铺设塑料薄膜,防止水土流失。防护及其他砌筑工程: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路堑路堤边坡支护及时,防止水

39、土流失,保证边坡的稳定性。4、施工期临时工程拌和站的环保措施施工阶段环保工作内容责任人预制场、拌和站选址,选在远离集中居民点上风向近 300m 以外施工前在拌和站设置沉淀池、除尘设备等;施工准备拌和站场地进行硬化水泥等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并且采取密封存放的方式,控制其扬尘;主体工程全面施工施工生产废水集中排放到沉淀池,达标后排放;赵 兵隧道洞口仰坡开挖后的及时进行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并采取了景观美化措施;洞身开挖土石方除用于路基填料外,其余均运至弃渣场集中堆放,弃渣场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爆破所引起的粉尘及有毒气体,爆破后立即撒水降尘,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隧道内设置射流风机,保证隧道内空气交换

40、,施工人员应配防护用具,以降低作业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影响;洞身工程在隧道口设置沉淀池,保证施工废水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吕辉榕赵 兵吴晓群薛浩各阶段全面实施文明施工,规范施工,对超标场所如空压机房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吕辉榕赵 兵吴晓群薛浩施工阶段环保工作内容责任人旱季施工时,对弃土场及便道撒水,防止扬尘;交工验收完工后对场地进行平整、表土回覆及复耕或植被恢复措施。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的环保措施施 工阶 段环保工作内容责任人施工营地的选址,隧道队选在离隧道口较近的,架子队的搭建的彩钢房作为生活区;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的集中堆放,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全面实施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确

41、保工地附近的村庄和施工营地;对超标场所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 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定期对化粪池进行清运; 施工营地设置污水处理池,产生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施 工营 地施工完后对施工营地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复耕或恢复植被。张玮吕辉榕赵 兵吴晓群施工便道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规定布设;做好施工便道的截、排水设施;对施工便道附近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全面实施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确保工地附近的村庄、学校正常生活和学习;对超标场所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旱季施工定期洒水,控制道路扬尘,检查两侧环境空气敏感点质量是否达到 GB3095-2003 标准要求;施 工便 道施工完后及时对清理场地、平整、复耕

42、或恢复植被。吴晓群薛浩五、五、实实施本方案的人施本方案的人员员培培训计训计划划1、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经理部技术人员及架子队人员到班组长了解国家、交通部和福建省有关建设经理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熟悉本经理部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施工期环境保护要求,为施工期环境保护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使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掌握环境保护的实施计划、方法及管理重点,为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2、培训对象及方法由经理部组织经理部技术人员及架子队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技术交底,然后再由架子队负责人对各班组长进行环保技术交底。层层交底,层层落实,最后付诸实施。3、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

43、个部分: 国家、交通部、福建省对建设经理部管理中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规、文件及有关要求; 经理部、代表处对环保工程的要求; 本管段工程环境保护实施细则。六、六、环环境保境保护应护应急急预预案案1、编制目的我经理部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治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广大职工、当地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业主要求,监理单位,制定本预案。2、应急小组成员组 长:黄晓林 职责: 总指挥 联系电话:15259971567副组长:王伟 职责:现场指挥 联系电话:18050370066各部门成员:赵 兵 朱凤岭 吴晓

44、群 杨明建 刘 东 付 勇 杨永平 汪明坤 吕辉斌 各专(兼)职安全员 工区负责人 各隧道、桥梁、涵洞、路基施工队长。3、环保应急领导小组联系电话环保应急领导小组联系电话序号部门/职务姓 名电话1经理黄晓林152599715672总工张玮180397212223副经理王伟180503700664综合部朱凤岭180397621285财务部蒋宁西186091219076试验室潘宗强138379788158测量队李松峰187060278639计合部马芳1869011191810工程部赵兵1528051305811物设部杨永平1804649353512安环部吴晓群1825932395213质检部杨明建

45、151599955604、应急小组的职责 组长的职责:在平时要督促和检查应急方案的实施情况,并监督应急措施及其设备设施的配置和有效性,组织应急小组和施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学习以及应急演练和演习。在接到事故通报后,立即组织人员、物资和设备赶到事故现场参与抢救,必要时联络第三方进行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组织人员对事故的调查取证和事故处理。 副组长的职责:协助组长做好管理工作,落实应急方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向组长报告,听从组长的统一指挥,安排提供救助人员、物资、设备,并参与事故抢救方案的研究和实施。组长不在工地时以就近原则代替组长职责。参与事故的调查

46、和处理。 组员的职责:学习并掌握应急方案,并为应急方案配备和提供人员、物资、设备,参与应急演练和演习。接到事故通知后及时向所在分部的副组长报告,并听从组长、副组长的组织人员和提供物资设备参与抢救,作好事故现场重要设备和记录的工作。 联络员的职责: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应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应急方案进行培训学习、应急演练和演习。掌握小组各成员的联络电话和交警、路政、派出所、消防、救护等联系电话。接到事故通知要及时向组长和副组长以及小组成员报告并赶到现场参与救助,必要时通知第三方参与救助,收集现场有关事故资料并做记录,为事故调查提供证据。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作好其记录。5、管理部门职责(l)、经

47、理部:负责通评,宣传学习业主、上级有关单位对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指示精神;掌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情报信息和事态变化情况;协调环境污染事件中的应急工作;救护治疗(医院、急救站、救护队、救护车)措施的落实及有关日常管理和救援时的实施,负责紧急情况下的道路、车辆交通管理。办公室主任为第一负责人。 (2)、财务部:负责保证应急救援时,所需各种资金及时到位,财务总会为第一负责人。 (3)、物设部:负责落实应急救援所需的机械设备、车辆,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保证应急救援时各种救援设备和物资及时到位。物设部部长为此项工作第一负责人。 (4)、工程部:负责救援现

48、场施救方案中的有关技术措施的审查工作,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工作,负责事故现场消除,整理及恢复措施的制定和管理。工程部长为此项工作第一负责人。 (5)、安环部:负责各项救援应急措施的制定,负责应急救援时,组织人员、通评、卫生、防疫、急救、医院、设备、物资等资源准备工作,督促检查组织工作,并同相关部门进行评价确认,负责救护过程中的警戒、警示、交通管理,检查重点部位,保护措施落实的有效性。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设备、汛情、消防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对重大危险部位日常监控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安环部部长为此项工作第一负责人。 (6)、抢险突击队:抢险突击队主要职责是当

49、紧急情况发生时,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按照应急救援措施,对实情进行有组织的抢险施救。抢险突击队长为执行任务第一负责人。 经理部抢险突击队主要由经理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明确队长和队员职责,根据不同性质的事故进行组织实施。6、应急事故处治原则及处治程序 (1)、基本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治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治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

50、全;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当地群众的关系;(2)、处治程序迅速报告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警后,值班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环保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对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经认定后及时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快速出警接到指令后,应急现场指挥组率各应急小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现场控制应急处治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制定处治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现场调查应急处治小组应迅速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度等;并负责与当地公安、消防等单位协调,共同进行现场勘验工作。现场报告各应急小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和现场处治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组。应急现场指挥组按 6 小时速报、24 小时确报的要求,负责向应急领导组报告突发事件现场处治动态情况。应急领导组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请求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资前往现场增援。污染处治各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并参考专家意见,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提出污染处治方案。迅速联合当地环境监察人员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水流域、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