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798496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课春 意教学目标:一、“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告“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二、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锄头 的赞美。三、在学唱歌曲的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四、聆听春水,感受比喻人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教学内容:表演小鸟小鸟春鱼蒙蒙地下欣赏春水致春天学习音乐知识:切分音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切分音2、了解

2、挪威作曲家的创作背景。3、用小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雨蒙蒙地下里对春天的赞美,及唱好全曲。4、学习儿歌与打击乐的配合教学过程:表演小鸟小鸟1、 以生态环保导入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 要加以保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答: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等2、 聆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八六拍,该拍号)(2)画出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3)按曲调的欺负,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4)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 教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 在教师的知道下,两个声

3、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C、 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视辅导二声部。D、 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 相互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3、 学唱歌曲(1) 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 出欢跃,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心情,注意没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换卡的情绪。(3) 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情绪。4、 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 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学习乐理知识:切分音1、 认识切分音2、 正常

4、的强弱节奏3、 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 的节奏,并唱唱,四人小组讨论并唱一唱聆 听致春天1、 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 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呢?那里的气候条件是这样的?(2) 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 初听致春天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在教师的指导下区别每一段落主题曲的区别,和第二声部伴奏片段等)3、 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讨论后完成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

5、想5、三度欣赏创作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6、 结:同学们对春天的热情和祈望的心情都描绘得非常完美。表演春雨蒙蒙地下1、 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问:(1)人们是这样来形容春雨的?(2)还有那种天气现象呢?(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2、欣赏歌曲范唱问: 歌曲的情绪是这样的?“刷刷刷”是什么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模仿的下雨声“刷刷刷”。(1)前面部分的小节要求二声部。(2)结尾处

6、的5小节注意粒度的变化要求唱好二声部。4、 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部分。5、 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教师范唱曲调(2)讲解切份节奏及切分音唱法(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在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6、 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和讨论歌词词义问:(2)第一段歌词是什么含义呢?(3)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借景抒情)(4)在理解歌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和配上打击乐,使歌曲的表现更有

7、声,有景,有情。聆 听春 水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问:春水从和出来?东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有这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 欣赏童声合唱春水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这样的情绪?(3)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3、 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歌词上划上小节线4、 儿歌与打击乐(1)在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两人彝族练习,即一人读一人拍(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5、 播放歌曲准确地为歌曲伴奏6、 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7、 各族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8、

8、拓展与研究问:能够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诗,小品表演等。其次是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9、小结:研究成果表演。(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第二 课 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本科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阿佤族、侗族、得便感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以及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连唱时间活动。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才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唏嘘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换棵场景。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

9、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切分音懂得民族音乐的唱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聆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曲各段的情景内容;2、理解各段音乐的表现手法;3、感受出乐曲的音乐特点。教材分析: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10月创作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

10、,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人们欣赏此曲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二、游戏、节奏练习;(节奏感与协调性训练)三、乐曲欣赏:显示教学目标(齐读)。了解创作背景: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了解作者简介: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11、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马洪业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4、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5、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

12、旋律,这是第一主题。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

13、曲的表现手法。8、 总结出音乐特点。(1)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2)热情洋溢,粗犷奔放;(3)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四、结束,随音乐离开课室。表演巴塘连北京一.地理地貌知识导入。(青藏高原海拔几千米,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清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厂,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公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式这样背景的反映。)二.范唱:边唱边放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三.学唱曲调:1.几哦按时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四二拍指挥图式划拍。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个小姐。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

14、完整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5个小节,教师巡视,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四.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五.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六.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面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七.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同胞欢乐情绪。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1.地理知识导入: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纩,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设问:歌曲表达的情绪给你什么感受?(欢快,热情)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15、唱这6小节曲调。(设问: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板书最后一小节的衬词4.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锣”5.反复聆听,学生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形成载歌载舞的场面。以欢乐的情绪表现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表演迷人的火塘一.以风俗导入: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气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是侗家的风俗。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二.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

16、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三.解决重点:切分节奏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板书2小节教师分别范唱)设问: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并复习四.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五.在几哦按时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并能流畅的唱好。六.全班分为2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巡视指导。七.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两个声部演唱,(注意相互倾听)八.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九.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十.表演歌曲。有学生自选择打击乐器伴奏,或做情景表演,十一.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第三课幻 想教学目标:1.幻想

17、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学习的动力.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象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3.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教学内容:聆听天地在我心望月节水星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小白船认识电声音乐和电子合成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音乐待点

18、,认识呼吸记号。认识电声音乐和电子合成器 2难点:听辨音程、节奏。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聆听天地在我心一.由电影故事导入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二.欣赏:天地在我心男生独唱讨论: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演唱形式其音色是属于哪个声部?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三.聆听天地在我心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象说说后感。2.熟悉的学生可以 随录音轻声哼唱。表演小白船一.以天文知识导入问: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二.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象

19、。三.音乐欣赏小白船。1欣赏前,教师可通过朗读歌词和讲故事,也可通过介绍“中秋节”赏月风俗导入,并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乐曲内容。2第一遍听赏,感受朝鲜族民歌特点,听辨演奏所用的乐器。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划船等)表现乐曲的速度、力度并想象歌曲表现的美好意境。4用线条连一连、唱一唱,进一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的特点。5表演游戏小白船,也可轻声跟唱或用口琴等乐器吹奏乐曲。五学唱第一乐段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学生分组,一组拍手一组拍腿伴奏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器为学生伴奏六学唱第二乐段曲调1.教师分别范唱高低声部2.高、底声部学生各自自学自己声

20、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重唱七完整地优美流畅地唱好全曲。八朗诵歌词并讨论歌词的意境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九学唱歌词: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2.二声部合成,并伴奏3.有感情地富有想象地唱好歌曲。十表演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象。形式由学生自由讨论。聆听望月节1.以对比导入:播放望月节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的内容?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讨论中播放部分片段。2.聆听望月节在聆听前提示学生: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

21、聆听后师生讨论,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3.音乐知识:介绍电声音乐,和电子合成器聆听水 星1.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最多,太阳系有几颗行星?2.欣赏水星第一主题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吗?3.揭示题目:这是英国作屈驾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目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现在请你按作屈驾的标题展示你的想象。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自由讨论说说自己的想象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从小提琴演奏开始)问: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6跟琴看着教材的谱例,哼唱乐曲的主题,7完整的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乐曲有几部分你能编个故事讲讲吗?)8小组讨论,

22、放音乐9每组推选一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也可以加以舞蹈伴奏等10.大家共同点评,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11完整的欣赏:有班级的“故事大王”演讲并请班级的“舞蹈家”伴舞表演乐曲12.教师小结: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发展形象思维,开发右脑,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象。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一.谈话导入:什么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象。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二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三学唱歌曲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3.二声部合成,鼓励学生自学.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5学习第二部分

23、歌曲并合成。四表演歌曲1.完整唱好歌曲,分组讨论:怎样表演歌曲?2.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的同学参与表演3.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六小结:发挥想象,活跃思维第四课四 季教学目标:1.一年四季春夏秋东的大自然变化,使人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计与诗意。在课中的四首作品正式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缩影的一方面反映。2.聆听四季歌及陕西民歌改编的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3.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体验儿童们在四季的欢乐情绪,并进行操作表演,在学唱过程中

24、从歌曲模仿操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教学内容:表演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聆听四季歌秋收教学重难点:演唱时掌握力度与音色的变化,高音的正确唱法,从演唱中懂得四季的大自然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无穷的生机。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表演童心是小鸟1.歌曲范唱切入: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2.教师范唱第一乐句曲调并指导学生视唱这一句3.设问:请你找出与这一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试唱4.教师表扬学生并进行归纳5.学唱第116小节的歌谱与歌词。注意表达出喜悦、自豪的心情。6.学习第二乐段1.教师范唱2.

25、学生自学曲调并相互交流3.学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欢快的情绪7.表演歌曲问:1.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象?8.教师归纳学生的处理方案选12个方案进行试唱。3.并问:能否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创作,使歌曲表演更丰富,活泼。4.师生讨论,归纳5.有感情地表演歌曲。聆听四季歌1.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以春,夏、秋东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2.初听由小提琴独奏的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复听。请同学看谱跟唱,体验青海“花儿”的风格3.欣赏全曲问: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记号记录下来。4.再次聆听全曲问:全曲在音色上有什么

26、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的名称及形式吗?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你能否体验出每段的情绪变化,从而与四季联系起来,说说你的想象吗?5.创作活动:看谁能创作记忆这首歌曲,并能完整的哼唱全曲。表演一把雨伞圆溜溜1.情景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了一阵大雨,其中一位同学有雨伞,其情景是怎样的呢?2.聆听范唱问:三位学生在大雨中怎么办?他们的情绪怎样?3.教师范唱第115小节曲调.设问:(1)这段曲调有什么特点?他由两个大乐句组成,每大乐句又由两个小乐句组成,你们听每句的开始音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能找出来吗?(2)用指挥图式放慢速度视唱第115小节,注意八度大跳及跨小节

27、切分节奏。(3)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唱好第115小节曲调。4.教师范唱后半部分曲调(1)先有学生以欢快的情绪唱第115小节,然后教师接唱后半部分曲调问:后半部分的曲调,在每句的起拍上有什么规律?(2)教师弹奏,学生模仿唱出旋律(3)教师表扬能自荐唱谱的学生,并指出不足之处。全体学生在以欢快的情绪唱好后半部分的曲调。5.学唱歌曲(1)完整地欢快地唱好曲调(2)朗读歌词后,把歌词填上,视唱歌曲。(3)完整地唱好歌曲。6.表演歌曲聆听秋 收1.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1)板书秋收歌曲(2)教师范唱(3)学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词(4)师生简单议论歌曲的情绪与内容2.初听器乐曲秋收(1)设问:在器

28、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3.复听乐曲:把民歌原型的曲调称作A主题把与A有关系的另一主题称作B请仔细听辨作好以下两项记录:乐曲演奏的A、B两个主题顺序图表。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4.讨论并说出情绪的变化5.小结:四季的大自然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无穷的生机。第五课您好!大自然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 1.按音与子拍的拍号划分小节线和改写旋律,培养学生的节拍感。2.根据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进行节拍节奏训练,通过:跳橡皮筋”的游戏进一步发展学生听辨音高的能

29、力。二、认知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初步体验各声部表现的丰富、和谐和音响效果和“鱼咬尾”式的旋律发展手法。三、情意1通过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从优美婉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祖国秀丽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将来把祖国山河装点得更为美好的感情和愿望。教学重点难点复习巩固 拍和 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根据拍号改变旋律;复习巩固8个唱名的音高音位。突破口:通过按拍号为旋律划分小节,边拍强弱规律边视唱,来感受不同拍号的节拍感觉。教具准备:计算机、录音机、磁带、串铃。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

30、的感受。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3完成课后练习。4.听录音轻声哼唱。表演田野在召唤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指挥,用前8小节二声部合成(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

31、点?(5)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二声部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4.学唱歌曲(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部和谐(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问:想象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6.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表演铃 儿 响 叮 当教学目标:一、 通过欣赏、表演

32、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熟悉外国优秀少儿歌曲。二、通过不同线条、颜色与歌曲情绪的对照选择,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用体态动作和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情绪及音乐的动感,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创造能力。三、 欣赏不同语言、不同歌唱形式演唱的铃儿响叮当,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教材分析:铃儿响叮铛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年轻人,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这清脆的马铃声回乡在田野-表现了年轻一代热情奔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歌曲。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抢答的小游戏。游戏方法是:老师播放一段歌曲

33、片断,看谁最先说出这首歌的名称。如果你听出了歌名,就快快举起枪答器(串铃)并摇响它。如果你回答正确,屏幕上就会播放一段好看的动画。(使用电脑课件,学生回答完毕出现课题,如回答正确电脑发出“回答正确”、“真是个小机灵”等表扬鼓励的声音,并播放动画;如回答错误,电脑发出“错了,再想想”的提示。)歌曲顺序:大鹿、小星星、赛船、粉刷匠、铃儿响叮当。二、引入课题,简介歌曲:刚才听到的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外国儿童歌曲。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歌曲,作者是比尔彭特。美国的冬天像我这里一样气候寒冷,有的地方也是冰天雪地。歌曲描绘了一群小朋友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不畏风雪飞奔向前。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

34、野(随即播放歌曲)三、欣赏音乐1.初听歌曲。 听了歌曲,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2.复听歌曲,熟悉歌曲表达内容。(看动画)。同学们说的真好,看!他们划着雪橇向我们跑来了3.再听歌曲,跟唱歌曲(看动画)。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唱一唱。4.感受歌曲情绪。设问:a 天很冷,风雪也很大,可这些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b 你认为用下面那种图形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最合适?(边唱边用手划线条,通过体验后回答)c 如果我们用 表示歌曲的第一部分,还有哪里可以用这一线条来表示,听到这段音乐时请你用这一线条来划一下。d你认为歌曲中间一部分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听音乐)e 总结:我们可以用来表示歌曲

35、的情绪。(可以有多种答案)f 学生随音乐用手指划线条,感受歌曲情绪及节奏的变化。四、运用打击乐器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的动感。1、引导。(看画面)看!马儿拉着雪橇在雪地上飞快地奔驰,悦耳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不时还传来几声清脆的马鞭声。突然,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张奇怪的乐谱,(画面转为符号谱)在乐谱的旁边还放着一串串铃,他们断定这一定是这首歌曲的伴奏乐谱。你能破译这张神秘乐谱吗?2. 分组讨论,研究怎样用这张乐谱为歌曲伴奏。(教师设计: 表示击奏, 表示摇奏, 模仿马鞭声。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演奏,教师适时引导,不过于干预 。)3、 分组汇报。4. 汇报后大家发表意见,再作修改。五、听英文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启发学生同一首歌曲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表现歌曲。六、学唱曲调(1)分声部学唱,教师重点辅导二声部(2)先学习副歌部分8小节因多合成,多听,多感受。(3)学习主歌部分。注意唱准弱起拍部分(4)以欢快,稍快的速度合成全曲。七、表演歌曲:想象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八、总结:一首欢快热烈的铃儿响叮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冰雪世界,我们同歌曲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了滑雪的快乐。当我们真正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就会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欢快的歌曲到大自然中尽情的玩耍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