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预习学案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28731987 上传时间:2021-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祝福预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祝福预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祝福预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祝福预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福预习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祝福预习学案一、关于小说1、定义:小说 ,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小说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而对话是不是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说的话是不是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是衡量小说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学中,小说通常指长篇小说、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的形式。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

2、,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3、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小说具体情节、细节的作用。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5、推动情节发展、转折。2、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 6、展现人物思想性格,反映人物心理。3、形成照应。 7、表现主题,深化主旨。4、点明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3)环境描写这部分内容详见普通高中同步练习册第69、70页二、关于祝福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

4、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2、背景介绍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

5、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

6、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补充常识: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又叫初春。一年四季,每季又按孟、仲、季分为三部分。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又可称为暮春、晚春;晚秋、暮秋、深秋;暮冬、深冬;夏末。祝福: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炎帝或祝融),绍兴地区是用一种有粘性的饴糖,使他无法向上天言过。祭灶神之后,除夕之前,绍兴人每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大祭祀,所祭祀的神像印有“南朝圣宗”字样,绍兴人成为祝福菩萨、大菩萨,有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含义。据说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而在祝福之前要清扫,“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摆放也有讲究,鸡鹅要跪着,头朝神像,

7、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鱼眼睛,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男丁按辈分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要回避。3、补充解释:瓦楞:瓦陇,亦作瓦垄。即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间或:副词。有时候;偶尔。 悚然:害怕的样子。踌蹰:也作“踌躇”,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徘徊不进:踌躇不前。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瑟瑟: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墺:可居住的地方。絮絮: 1.语繁不断貌。

8、2.连绵不绝貌。呜咽: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歆享:神灵享受供物。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也作盘跚。4、初读课文,梳理字词1寒暄( ) 瓦楞( ) 朱拓( ) 间或一轮( )2悚然( ) 踌蹰 ( ) 不更事( ) 谬种( )3雪褥( ) 形骸 ( ) 贺家墺 ( ) 荸荠 ( ) 4桌帏( ) 讪讪( ) 怔怔 ( ) 咀嚼 ( ) 5渣滓 ( )拗不过( )蹙缩 ( )门槛( )6窈陷( ) 惴惴 ( ) 歆享 ( ) 牲醴 ( ) 尘芥 ( ) 堆 蹒跚 ( )瞥( )5、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很多同学会将本道程

9、序和一般的划分层次等同起来,注意分清不同。)明确:(1) 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2)结局: (3)开端: (4)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5)高潮: (6)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6、拓展阅读 祝福中“我”的形象与文本意义鲁迅小说祝福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的回乡故事,另一个是“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在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小说主题是这样概括的:“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种理解抛开了“我”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失去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愚以为是

10、有失偏颇的。 1924年,鲁迅创作了祝福,后又收入到他的彷徨中,不难看出,鲁迅是想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来反映现实和人生,同时通过“我”的感受来触摸那一时期知识分子的灵魂世界,揭示他们的心路历程,带有深刻的审视反思意味。 下面我们不妨从“我”这个形象入手来探究其文本意义。 一、“我”是见证人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视角,写“我”离开鲁镇后又回到了鲁镇,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祥林嫂的故事是镶嵌在“我”的故事中的。在追叙祥林嫂的故事的时候,“我”看似隐身不见了,代之以第三人称叙述,事实上“我”是站在故事的背后客观冷静地叙述祥林嫂初到鲁镇,被逼再嫁,二到鲁镇,沦为乞丐的悲惨经历。作为

11、故事的见证人,“我”几乎见证了一个女性的生命被践踏遭毁灭的整个过程。因此,“我”既是线索,串连起了这两个故事,又作为一个见证人来叙述故事,有助于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也利于“我”剖析自己的内心感受,深剜社会人世的精神毒瘤。 二、“我”是个漂泊者 小说中的“我”是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个与鲁镇社会格格不入的异类。当年离开鲁镇,从弥漫着浓重封建宗法和迷信思想的农村走出,进入受到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都市中,满怀希望追求别样的新的生活。可现实的黑暗混乱与重重矛盾,使“我”感到苦闷彷徨,甚至觉得前途迷惘,无路可走。这时故乡的丑陋一面可能变得模糊,而故乡鲜美生动的一面日益清晰起来,于是“我”怀着寻求慰藉与希望

12、得到排解的心理重新回到故乡。但“家”已不存在,而在我离去后的几年里,故乡竟丝毫未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切都没有改变。祝福的习俗、各种祭祀活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鲁四老爷依然在骂早已成为保守派的康有为为“新党”;几个本家朋友“也都没有大改变”。这种一成未变的情形与思想上难以沟通的窒息令“我”度日如年。因此,故乡之行不仅未让“我”找到精神上的皈依,反而使“我”陷入了更大的苦闷之中,“我”像逃跑一般地“明天决计要走了”。如此看来,“我”从混乱黑暗的都市来到故乡小憩排遣,又从封闭窒息的故乡中逃离而去,“我”在中国封建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之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也找不到一个契合

13、点。在“我”身上,折射出了那一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共有的精神状态,他们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找不到栖息心灵月亮的树,成为了一个精神漂泊者。 三、“我”是个逃避者 鲁镇社会的封闭窒息、迷信落后,鲁镇人们的麻木愚昧、冷淡浅薄是“我”决计离开的一个因素,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祥林嫂临终前对“我”的追问,使“我”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而“我”的“说不清”的回答很难说与祥林嫂的死不无关系。我们再来看一下祥林嫂的三个提问: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死去的家人能否见面? 我们知道,祥林嫂沦为乞丐以后一直是在生的艰难与死的恐惧中痛苦地挣扎着,而她苟延残喘至今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对死的恐惧的精神支撑,因此这三

14、个问题是一直萦绕在祥林嫂心头的挥之不去的难题。当她遇到了“我”这个见过世面的读书人,于是似乎是本能地郑重地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祥林嫂的心理,似乎可以肯定祥林嫂因为生之艰难而宁愿去死,又因为对死的恐惧她趋利避害宁愿相信人死后没有魂灵也无地狱。如果“我”给了祥林嫂这样的答案,也就求证了祥林嫂的怀疑,那她的死亡之路或许可以走得轻松一点。但“我”先是顺应迷信而后又含糊搪塞的回答摧毁了她原有的疑虑,加深了她对魂灵和地狱的肯定,最终使她在对死的极度恐惧中凄惨离世。在这里,祥林嫂对死亡的提问“却将自认为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我置于困境:我既对这类形而上意味的深层问题缺乏关注与思考,面对祥林嫂的追问,又落入说

15、出真实与说谎的两难境地,我终于以说不清即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回避了对追问的明确回答。”先是逃避了祥林嫂的追问,后又欲逃避祥林嫂死亡给自己带来的心理负担,于是再次决计明天离开,让福兴楼的鱼翅去安慰和忘却内心的不安和欠疚。同时又为祥林嫂的死找到了更好的理由,以为像她这样的玩物死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虽不乏愤激之意,沉痛之感,但我的内心反而“渐渐舒畅起来”,以至于第二天起来时“懒散而且舒适”,这是我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之后的解脱法,用忘却来逃避对这件事的责难。因此,我之再度离开故乡与其说是逃避这个窒息的环境,逃避祥林嫂之死带来的不安与自责,不如说是在逃避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

16、,逃避着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必然要面临的社会矛盾。四、我是个反省者 虽然“我”的再度离开多少含有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的逃避性,但小说并不限于“我”为逃避而找种种理由来排解,更为重要的是“我”由此而深入地开掘自己的灵魂,反思传统文化下人们的生存现状。当祥林嫂以一个“灵魂审问者”的角色一再追问“我”的时候,我也就把自己放在了灵魂的审判台上;当我仓皇逃离祥林嫂的追问后,却又背负上了沉重的精神十字架,不得不拷问自己的道德良心;当听说祥林嫂就在那一晚去世后,我回忆起祥林嫂的这悲惨的一生,深入地体察到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强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挖出了“我”人格和灵魂的分裂,我痛恨愚昧落后

17、的鲁镇文化,痛恨伸向祥林嫂的无名黑手,但在现实问题面前,却缺乏与之彻底决裂抗争的勇气。面对落后的封建意识形态,“我”无招架之力,不仅暴露出本质上的软弱与浅薄,还透视出了内心深处与之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正是这一种深刻的反省,让我们听到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挣扎、彷徨、忧虑和无奈,听到了社会矛盾文化矛盾相互碰撞的声音,“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唤醒效应和震撼效果,激发他们自身的反省、困厄与思索。”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对祝福中“我”的形象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我”在小说中实际上承担着多重的角色,不仅仅是个叙述者、见证人,同时也是一个脱胎于传统文化承接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个彷徨者与反思者。这样小说的文本已完全超越了祥林嫂悲剧本身所蕴涵的意义。它通过“我”对祥林嫂悲剧与鲁镇文化的深刻洞察与反思,揭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和面临的困厄,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如果我们能从这样的视角来探索文本的复杂意蕴,不仅更能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作家强烈的责任感与民族忧患意识,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