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文化心得[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8712896 上传时间:2021-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三峡考古文化心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考古文化心得[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峡考古李阳学号: 20100513598学院:化学学院三峡位于北纬28 00至32 12,东经106 54之间,总面积达到了 5.67万平方公里,三峡游高三峻岭,有低山峡谷,地势形态各异,其中山地面 积占总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7%平原、坪坝、盆地占总面积的4% 其中高山海拔在500米到1500米之间。多样的地势条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总量多达60多种。三峡三峡,顾名思义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由西至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 西陵峡。峡谷长约90公里,宽谷月长103公里。三峡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命,其中兽类就有80多种,爬行类有27种,鸟类更是多达30

2、0多种。三峡地区,总人口有1780.22万人,人口密度250人每平 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53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公顷。三峡地区主要的农 作物有:玉米、红苕、小麦、蚕豆。目前三峡地区的主要概括就是工业十分的落 后,资源量很大,但是开发难度也大。三峡考古文化,刚说了三峡,现在来说说考古文化。学习了此门课程,我 了解到考古的定义,考古就是人们为了认识人类发生、发展有目的的进行科学发 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祥瑞志记载:“建元元年(公园479年)十月, 涪陵郡娫民田健所住岩间,或古钟一枚,又有一器名淳于,娫人以为为神物奉 视之。”这大概就是三峡考古最早的记载了吧。上世纪 20、30年代,美国学者

3、格 尔阶纳尔逊和美国传教士埃德加发现了巫峡大溪、跳石、碑石等,以及一些植 物标本。这大概就是近代三峡考古文化的开端,1959年至1975年间发现了巫峡 大溪遗址;1972年、1980年、1983年发现了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20世纪80 年代发现了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柳林溪等遗址。至今发现的地下文物埋藏总量 面积多达30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不得不说是华夏文明的重大闪光点。综合各个阶段考古发现的资料概况,目前发现的巫山猿人出现在距今200多万年前,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还要早上许多。为亚洲才是人类发源地的学 说取得了铁定证据。三峡,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说到巴渝文化,就不得不说巴文化了,巴文化 是我

4、们巴渝文化的发源,从200多万年前的 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时 代及进入阶级社会后,不同时代都发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 存、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有巴文化因素)。所以说巴文化是 非常久远的一种文化。而且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 ,三峡地区出土了不少新石器 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人骨、牙齿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巴文化的始 祖或源头,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系,但它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或早期人科)在 三峡活动则是无疑的。从发掘物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器,另一种是陶器。 其中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等,常见的石片可能用于宰、害9、剥 皮或刮鱼鳞

5、等,陶器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圜底器、灯座形器、尖 底器、三足器等,如:圜底釜、平底罐、鼓肩罐、圈足豆、细长柄豆、花边口沿口 器、尖底杯、三足规鬲、三足禾皿、鸟首形器把、大口尊、器盖、器座等。这些 遗物的发掘地主要在川东的涪陵小田溪、陈家坝子 ,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昌坝、 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 家河、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 的红花套、毛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等。而且据研究表明在夏 商时期巴文化遗存遗物的这些特点与前面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特点有不少相似之处是不言而喻的。有更多的证据

6、表明夏商时代的巴人文化遗存是由该地区新 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存直接发展而来的。这不得不说是考古史的重大发现。目前三峡文化遗址正面临迁移的局面,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这些丰 富的文物古迹资源将被淹没或受到严重影响。 及时保护抢救好这些地面文物,系 统发掘地下文物,搞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事业,是国家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三 峡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人们的共同心愿,也是衡量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成败 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峡工程库区各地地面文物保护工作正在按规划有计划地 实施。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文物保护项目的设计、征地

7、等前期 工作都已基本到位,建筑物落架拆除工作进展顺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项目复建把关严格,质量较好,能够按计划完成地面文物保护工作任务。 其中重庆市云 阳县张飞庙,忠县 汉代双阙”,奉节县瞿塘峡壁石刻、清静庵、永安宫,湖北省 巴东县清风亭,秭归县青滩民居、江渎庙、屈子桥、水府庙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 保护项目己经完工,保护工程质量良好,并投入旅游、文物保护开发等使用,发 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水文石刻,忠县石宝寨, 巫山县大昌古镇古民居,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祠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工程 施工正在按计划进行,工程进度正常,项目保护施工质量良好,能够按期完成有关地面文物保护工

8、作任务。保护抢救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 源,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 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建立三峡文明工程形 象及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极为深远的意义。同时,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历史研究、艺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等方面 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因此,我们要按照依法、科学的原则,采取得力措 施,进一步做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由此看来,国家对三峡文化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高的水平。不得不 说,三峡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中之重,是西南地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文化,我 们不仅要保护三峡文化,更要将三峡文化发展下去。学习了本门三峡考古文化的课程,不仅是我的知识增加,而且了解到三峡 文化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我对三峡文化有了另一种深刻的认 识,并且使我有了继续深入学习三峡考古文化的信心,总之,学习此门三峡考古文化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