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基础知识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28697801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元曲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元曲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元曲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元曲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曲基础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元曲基础知识“元曲”,是杂剧 和散曲 的统称。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散曲 包括 小令 和套数 两种形式。小令 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其形式是“一宫调一曲子”,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 ,若干支曲牌联合成套,称为套数。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一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其形式是“一宫调数曲子 ”。元杂剧 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

2、的,融歌唱、说白、舞蹈为一体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读到的元杂剧其实就是供元倡优舞台演出的剧本。在结构上 ,杂剧剧本通常由四折一楔子组成。 折,首先是剧本剧情的一个自然段落,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 楔子 ,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人物、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加强前后剧情的联系,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一楔子的形式。有的将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还有用两个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长的戏,可写

3、多本。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 的若干曲牌 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 ,即调式。曲牌 ,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里唱词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 正宫端正好 、 商调集贤宾 , “正宫”、 “商调”是宫调名称, “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

4、均属【正宫】。在角色分类上,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旦、末、净、杂四类。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外末、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1 / 2杂是杂角,是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如驾(皇帝)、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洁郎(和尚)等。在舞台演出上,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又称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5、,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这说明元杂剧在发展中逐渐突破了它自身的局限。)。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物的台词、道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元杂剧的宾白,除一般的对白、独白外,还有定场白、冲场白、背白和带白。 对白 是人物对话; 独白 是人物自叙; 定场白 是角色第一次上场时作的自我介绍,一般用韵语。如窦娥冤第一折里赛卢医第一次上场念:“行医有斟酌,下

6、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份之类。这是元杂剧的一种程式,可以看出话本说唱的影响。 冲场白 是角色再次上场的说白。背白 是角色背着同台其他角色向观众的独白。 带白 是插在曲词中的道白。科是“科范”的简称,是剧本中关于人物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指示。如“再跪科”,“鼓三通、锣三下科”,“笑科”,“把盏科”。元杂剧中唱的主要作用在于抒发剧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白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元代的四大南戏:元末柯丹邱的荆钗记,刘知远的白兔记,元人施惠的拜月亭记,元末明初徐仲由的杀狗记。编辑人:陈鹏录2 /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