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2018083033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8642778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8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2018083033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2018083033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2018083033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20180830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件鲁教版必修32018083033(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习目标1.能够让学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通过对日本和英国的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两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我国三大自然区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区域差异的成因。基础知识梳理纬度一、区域差异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 位置、 位置,加上 等自然要素的影响。2.表现(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 、地貌、 、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 等方面的差异。(3)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

2、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也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海陆地形气候水文文化【思考1】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提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影响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二、区域差异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 ,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 ,气候比较温暖湿润。(2)差异性岛国区域要素日本英国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 侧位于亚欧大陆的 侧地形以 、 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 、低山、丘

3、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北温带山地丘陵高原东西温带季风区域要素日本英国气候北部为 气候,南部为 气候典型的 气候植被 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以 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 ,但 资源丰富河网 ,流量平稳,大多有 相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 丰富亚热带季风温带海洋性森林草地航行水力较密运河石油【思考2】日本和英国同为岛国,但自然环境差异大,其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两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决定了二者的气候类型,进一步决定了植被类型;气候和地形共同影响了水文状况。所以,两国自然环境差异主要是地理位置及地形的不同造成的。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都充分发挥了岛国

4、的优势。(2)差异性临海型区域要素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及其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布局为主农业以 业为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以 业为主;种植业中高产值的 作物居于重要地位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 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资源型种植畜牧园艺太平洋【思考3】日本工业临海布局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日本工业发达,但原料、燃料缺乏,国内市场狭小。临海布局可以方便原料、燃料的输入和工业品的输出。三、我国的区域差异2.划分依据: 和 。南1.成因北东南西北地形气候3.具体划分(如下图)(1)三大自然区

5、名称:a. 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区。东部季风(2)界线青藏高寒4 0 0昆仑祁连横断【思考4】为什么地貌和气候成为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提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但由于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转向;而降水量的分布则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因此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思考5】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受热量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受水分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受地势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提示分别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预习效果自测A.气候南北差异显著B.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植物

6、种类丰富C.河网密布,流量平稳,航运价值高D.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湿润解析日本和英国都是地处中纬度的岛国,受海洋水汽影响显著,气候比较湿润,但日本跨纬度范围比较大,南北差异显著,而英国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南北差异并不明显;日本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而英国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仅占国土面积的1/9,其植物种类也比较少;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航运价值不高。答案D1.关于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日本和英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侧,自然环境有着明显差异。据此完成23题。2.日本的气候南北差异显著,而英国气候南北基本无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日本

7、南北跨纬度广 B.日本东西跨经度广C.英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D.英国地处低纬度3.下列关于日本、英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体,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B.英国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C.日本种植业中,高产值的园艺业作物居于重要地位D.英国种植业精耕细作,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解析第2题,日本国土南北跨纬度广,使日本北部处于温带,而南部处于亚热带;英国地处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小,而且深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南北气候差异不大。第3题,日本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英国畜牧业发达,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以高产值的园艺业为主。答案2.A3.B综合

8、地形、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第4题。4.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D.东部季风区冰川纵横解析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青藏高原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冰川地形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答案B探究点一区域差异的比较【探究活动】材料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属于岛国,两国气候都深受海洋的影响;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

9、1)英国和日本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2)英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而日本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两国农业类型的不同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提示(1)不是。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2)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不利于谷物成熟,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英国畜牧业发达。而日本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业的发展,故以种植业为主。【反思归纳】区域差异的影响1.日本和英国的气候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气候差异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

10、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其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影响,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本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2.日本和英国的资源差异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1)资源差异日本除了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较丰富以外,其他

11、资源贫乏,经济发展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英国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和天然气,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亿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 60025 850108m3左右。(2)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日本经济发展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靠进口,因此工业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表现出明显的“临海型”特点。为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工业生产为充分利用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开始向国外转移。英国早期主要工业区和城市大部分建在煤炭产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海油田的开发带动

12、了北海沿岸苏格兰地区的发展。【题组训练】1.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1)(2)题。(1)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形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2)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C.气候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国为英国,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为日本,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为季风气候。说明甲、乙两国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不同大气环流影响。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13、甲表示英国,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相对较少。答案(1)C(2)D2.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1)(3)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河流以春汛为主,乙区域河流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多山的地形干旱的

14、气候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 B. C. D.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海南岛;甲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汛期一般出现在夏季,即气温最高的季节;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多为外流河,夏季为汛期;从地形来看,塔里木盆地周围多山,盆地内部地势较低,因此多向心状水系,海南岛中部多山,周围地势较低,因此水系呈放射状。第(2)题,棉花和天然橡胶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热量条件,另外两地经济比较落后,劳动力价格较低。第(3)题,从图中可知,A、B两地都位于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15、与外界联系较少,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答案(1)C(2)B(3)C探究点二我国的区域差异【探究活动】材料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 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 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1)秦岭南北两侧气候有何不同?(2)请说出与秦岭淮河一线有关的自然地理界线。提示(1)秦岭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

16、)秦岭淮河一线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处,与其有关的地理界线有:一月0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反思归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特征及成因(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特别提示我国典型的自然地理界线(1)地形区界线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2)气候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

17、与半干旱区的界线)。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3)河流界线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题组训练】1.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图,完成(1)(2)题。(1)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无论冬夏季气温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

18、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径流量从北向南依次减小(2)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C.青藏高寒区的植被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解析第(1)题,我国三大自然区主要是依据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来划分的,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反之为非季风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很大;河流径流量大小不仅跟气候有关,还跟流域面积大小、干支流密度等有关。第(2)题,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主要以热量为基

19、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主要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垂直差异的形成原因是海拔不同。答案(1)C(2)D2.下图为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边的一位为水分资源,中间的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的一位为光照资源,数字14表示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读图回答(1)(2)题。(1)数字为431的区域和323的区域都大面积种植水稻,但是前者的市场上却大量销售后者所产的大米,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A.前者稻米产量不足,需从外地调入B.后者人均土地多,稻米商品率高C.前者光照不足,所产稻米品质比后者低D.后者稻米单产高,价格竞争力强(2)青藏高原的气候资源代号应为()A.4

20、13 B.214 C.234 D.233解析第(1)题,数字为431的区域为四川盆地,该区域水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多雨雾天气,降水丰富;热量较为丰富纬度低,水稻一年两熟,单产高;但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作物品质不高。数字为323的区域为东北平原,该区域水资源较丰富,热量不太丰富纬度高,水稻一年一熟,生长周期较长;光照较为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品质好。第(2)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空气洁净,光照强,故光照数值最大,为“4”;气温低,热量不足,数值为“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条件不太好,数值为“2”。答案(1)C(2)B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2.日本和英国

2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3.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4.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及各自然区之间的界线。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根据材料完成12题。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解析从建筑材料和房屋的结构可知,该地气候湿热,因而最可能为海南岛。答案1.C2.B读“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的百分比(1998年)图”,回答34题。3.由图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A.人口稠密

22、,劳动力过剩B.自然资源缺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D.山区面积广,平原狭小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C.国土的两端D.岛屿的内陆地区解析第3题,通过读图分析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就是自然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第4题,为了方便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答案3.B4.B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56题。5.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6.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解析第5题,不同的自然区域有不同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甲图反映的是种植业景观,乙图反映的是牧业景观。我国牧业和种植业的界线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该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地区。第6题,形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水的差异,因此区位因素是气候。答案5.D6.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