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623140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银行(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第一章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概要、方法及程序贷款风险分类是根据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评价的贷款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审核借款人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和偿还记录为主的一套更加审慎、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它不仅包含贷款质量分类的结果也包括分类的过程。由于分类结果按风险程度依次分为五个档次,因此简称五级分类。推行五级分类的目的是: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信贷管理;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

2、供依据。第一节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意义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基础工作,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方法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信贷资产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一、实行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五级分类是建立在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和担保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连续监测,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农村信用社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五级分类,可以动态地反映贷款风险的形态,及时发现贷款出现的问题,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从而对贷款风险因素做出及时有效的预警、防范和化解。(二)实行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需要。五级分类具有事前、动态、综

3、合识别风险的特点,对加强信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五级分类客观上要求信贷员要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基础。其次,从五级分类的事前控制和动态角度看,在贷款的发放到账面消失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论贷款是否逾期,都要进行连续监控,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信贷管理的落实。第三,五级分类抓住借款人还款能力这个核心,将其主营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在关注借款人利润等财务因素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借款人的现金流量和非财

4、务因素的分析,充实完善贷后管理和检查的内容,促使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三)实行五级分类,是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由于五级分类的核心是贷款的偿还性,推行这一分类方法,就会使农村信用社更加关注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客观上加大了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信用观念,能够有效地抑制赖账风险的蔓延,有利于净化农村信用环境。其次,农村信用社经常不断地监控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非财务因素,可以促进借款人行为的规范。第三,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主要是服务“三农”,是农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实施五级分类,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更有效地管好、用好支农信贷资金,提高

5、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四)实行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的需要。五级分类是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的一种比较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是当前世界上贷款分类的主流方法。随着国际金融合作领域的扩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的承诺将逐步兑现,如果不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那么,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及风险状况就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难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学习先进的信贷管理和分类方法,尽快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之中。(五)实行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五级分类包含了大量具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的定性分析,包括了从理念、定义、操作工

6、具、程序、标准在内的一整套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覆盖的知识领域包括信贷分析、会计原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含量很高。只有较好地掌握这些原理和知识,培养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正确使用这套方法。实行五级分类,能够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强对信贷和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分类的原理和方法,保证分类的科学准确,从而提高队伍素质。(六)实行五级分类,是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有效监管的需要。五级分类可以帮助监管人员透过种种繁杂的表面现象和非本质因素,发现影响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的最直接和最本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更为有效的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和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第二节 贷

7、款风险五级分类的范围五级分类在广义上适用于所有金融资产,现阶段主要是信贷资产包括表外项目。从农村信用社目前情况看,一是目前尚不允许开办外汇担保业务,对人民币担保业务也严格限制,业务状况表中还没有设置担保科目。二是贷款承诺业务虽已开展,但没有在会计账表上反映,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承诺。三是承兑业务目前在表内项目反映。根据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农村信用社的承兑业务不在表外核算,而是计入表内“或有资产负债类”的“应收承兑汇票”和“承兑汇票”科目。因此农村信用社进行五级分类的范围是指表内所有信贷类资产,包括各项贷款科目、各项贴现科目、或有资产负债科目中核算的资产,暂不包括信用证、承兑、担保

8、和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商业化经营比重大,资产多元化程度高,与其他商业银行贷款分类范围上一致。第三节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核心定义和基本特征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个档次,后3个档次为不良贷款。(一)正常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经营收入偿还贷款本息,无论从借款人本身还是从外部环境看,都不会影响贷款按时足额偿还。正常贷款的基本特征就是“一切正常”。(二)关注类贷款核心定义: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同正常贷款一样,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经营收

9、入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划分时要抓住“潜在缺陷”这一基本特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如果些不利因素消失,则可以重新划为正常类;如果情况恶化,影响本息偿还则要划为次级类。(三)次级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次级类贷款是不良贷款的分界线,划分时要格外审慎。借款人必须靠正常营业收入之外的其他来源偿还贷款本息,有可能造成一定损失的至少划为次级类。次级贷款的基本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四)可疑类贷款核心定义: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10、。可疑类贷款具有次级类贷款所有表现,只是程度更加严重,往往是因重组或诉讼等原因损失程度难以确定划为可疑类。划分可疑贷款要把握“肯定损失”这一基本特征。(五)损失类贷款核心定义: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损失严重”。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全部损失或收回价值微乎其微,已经没有意义将其作为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在账面上保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贷款划分为损失类只是帐面的处理,是农村信用社内部对其真实价值的确认,并不代表放弃债权,农村信用社应该继续催收。第四节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程序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五

11、级分类,应根据不同的借款对象,使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可分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贷款,其中自然人贷款又分为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一般来说,企事业单位贷款应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要求,在运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分析、担保分析工具,综合评估借款人最终偿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因金额小、笔数多、无财务报表、且风险因素较单一,可简化手续,根据其信用等级、贷款逾期情况、担保条件等,采用矩阵法进行批量分类。自然人其他贷款应主要依据借款人及其经营实体的运营状况、经营收入、家庭经济收入、担保条件、还本付息记录以及逾期时间等直观指标,参照企事业单位贷款

12、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一、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方法和程序企事业单位贷款的借款人包括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或其分支机构,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经济组织。其他经济组织主要指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联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基本分类标准农村信用社在充分分析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的分类档次,并根据担保分析结果进行调整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介于相邻档次之间的贷款原则上应归入低一级档次。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划入正常贷款:(1)借

13、款人各方面情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信用社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关注贷款:(1)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整过大);(4)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

14、影响;(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7)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8)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11)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或垫付款项。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贷款: (1)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来源; (2)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

15、、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 (3)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的; (4)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对正常经营构成实质损害;(5)借款人处于半停产状态;(6)为清收贷款本息、保全资产等目的发放的“借新还旧”贷款;(7)可还本付息的重组贷款; (8)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9)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发放的贷款;(10)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360天(含)的贷款或垫付款项。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可疑贷款:(1)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借款人的贷款项目因非正常因素处于停缓建状态;(2)借款人实际

16、已严重资不抵债; (3)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4)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5)借款人改制后,难以落实农村信用社债务或虽落实债务,但不能正常还本付息;(6)贷款重组后仍不能正常归还本息;(7)已诉诸法律追收贷款;(8)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损失类;(9)本金或利息逾期361天以上的贷款或垫付款项。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划入损失贷款:(1)借款人因依法解散、关闭、撤销、宣告破产终止法人资格,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借款人及其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2)借款人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且复工无望,或者产品无市场,严重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农村信用社依法

17、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并对其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3)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4)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贷款;或者保险赔偿清偿后,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贷款,农村信用社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偿或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贷款;(5)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判处刑罚,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农村信用社依法追偿后无法收回的贷款;(6)借款人及其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农村信用社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

18、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农村信用社仍无法收回的贷款;(7)由于上述(1)至(6)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农村信用社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扣除抵债资产接收费用,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8)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由于上述(1)至(6)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农村信用社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9)银行卡被伪造、冒用、骗领而发生的应由农村信用社承担的净损失;(10)助学贷款逾期后,农村信用社在确定的有效追索期内,并依法处置助学贷款抵押物(质押物)和向担保人追索连

19、带责任后,仍无法收回的贷款;(11)农村信用社发生的除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逾期3年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为便于操作,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中将五类贷款的某些特征作为分类的基本标准。但实际操作中,影响贷款偿还的特征远比上述所列的分类标准复杂得多。为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违背五类贷款核心定义的前提下,允许各市地就贷款的表现特征制定更具体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具体操作程序。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分工、明确职责-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基础信息初步分析贷款基本情况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组织信贷讨论提出初分意见上报复审并确定分类结果。1、确定人员分工,明

20、确岗位职责。根据各地实际,设置财务分析岗、行业风险分析岗、经营风险分析岗、综合分析岗。财务分析岗负责对借款、担保企业进行财务、现金流量进行测算和分析;行业风险分析岗负责对行业风险、企业成长周期的分析,负责行业平均数据的搜集、对比等;经营风险分析岗负责对企业领导人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的分析;综合分析岗负责对各岗位人员分析的综合认定。2、收集并填写贷款基础信息。贷款信息是否充分、可靠,直接影响到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分类人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信贷档案,注意收集有利于分析、判断借款人偿还可能性的重要信息。必要时,可有针对性地对借款人及其关联客户、有关管理部门等进行现场调查或查询。

21、然后根据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的要求,将有关信息逐一填列。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借款人的名称、地址、营业执照、贷款卡及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的流水账单、银行分户账流水账单、税务登记证、特殊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业务经营范围和主营业务、企业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有效证明等;组织结构、业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附属机构的情况;借款人的经营历史、信誉评级,以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2)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包括: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外部审计师的报告、借款人的其他财务信息,如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保证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外部审

22、计师的报告和其他财务信息。(3)重要文件。包括: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农村信用社信贷调查报告和审批文件,包括长期贷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上报联社的立项文件、批准文件;贷款合同、授信额度或授信书;贷款担保的法律性文件,包括保证书、抵(质)押合同、抵(质)押品评估报告、财产所有权证,如地契、房产证明、公证文件等;借款人还款计划或还款承诺;有关部门的相关文件等。(4)往来信函。包括信贷员走访考察记录、备忘录。(5)借款人还款记录和农村信用社催款通知。(6)贷款检查报告。包括定期、不定期的信贷分析报告、内审报告。3、初步分析贷款基本情况,判断贷款正常与否。分类人员应根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信息,进行审查、分析,

23、对贷款正常与否作出初步判断。分析的重点是审查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用途、还款来源与贷款的实际运用、归还是否一致;贷款期限的安排、还款来源的确定是否与资产转换周期相匹配;借款人能否正常还本付息,是否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等。(1)对贷款用途的分析。贷款合同上最初约定的用途与贷款实际用途是否一致,是判断贷款正常与否最基本的标志。一旦贷款被挪用,还款周期及贷款偿还可能性都会受到影响,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会加大。贷款分类中,对挪用的贷款,至少应归为关注类。 (2)对还款来源的分析。一般情况下,借款人的还款来源主要有现金流量、资产转换或销售、抵押品处置、重新筹资及保证人代偿等。各种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变现

24、能力不同,成本费用不同,风险程度也不同。通过正常经营获得的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有保障的来源。执行保证、抵押或重新筹资,其不确定因素较多,成本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在分类中通过分析借款人约定的还款来源是否合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贷款风险程度的高低。 (3)对资产转换周期的分析。资产转换周期是信贷资金由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再由实物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过程。一个资产转换周期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从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购买生产资料,生产并出售产品获得销售收入,最终偿还贷款所需要的时间。资产转换周期的长短是农村信用社确定贷款期限的主要依据。有些逾期贷款,就是因为贷款合同期限比资产转换周期短,

25、贷款到期时,企业生产转换周期尚未结束,未能回笼资金偿还贷款。这种贷款不能简单地以逾期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分析资产转换周期,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借款人贷款目的是什么?贷款的预期用途与贷款目的是否一致?实际用途与预期用途是否一致?二是贷款金额能否满足贷款目的?三是贷款期限是否合理?借款人能否在预期内偿还贷款?四是借款人有何还款来源?能否按预期偿还?(4)对还款记录的分析。分类人员通过查阅还款记录,不仅可了解贷款是在正常还本付息,还是发生过严重拖欠或被部分注销;贷款是否经历过重组;本息逾期时间;是否已挂帐停息以及应收未收利息累积金额等有关信息,而且还款记录还是判断借款人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4、运

26、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分析、担保分析工具,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对财务因素、现金流量、非财务因素和担保条件的分析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重点和难点(相关内容详见第二、三、四、五章)。为便于组织信贷讨论,分类人员应根据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的要求,填写有关财务指标,分别归纳出财务因素、现金流量、非财务因素以及担保分析的要点,列出各项分析中影响贷款偿还的主要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根据影响贷款偿还程度的大小依次填列,相应地填入“财务分析”栏、“非财务分析”栏和“担保分析”栏,其中现金流量分析的内容应填入“财务分析”栏。5、组织信贷讨论并提出初分意见。分类人员通过对财务因素、现金流量、非财务

27、因素以及担保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后,综合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并提出初步的分类意见,按要求填列于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的“风险评级理由及初步分类意见”栏。为进一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修正初分意见,农村信用社可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信贷讨论,共同分析,提出信用社的分类意见。最后,经信用社贷款审批小组对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中贷款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初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后,由信用社主任(或县联社营业部主任,下同)签具审核意见,并将初步的分类结果填入“信用社分类意见”栏。农村信用社要详细记录每位参与信贷讨论人员的意见。对分类结果有争议的贷款,还应详细注明存在争议的问题及理由,作为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

28、定表的附件,以便今后检查和考核,并作为区分和追究贷款责任的有关依据。6、上报复审并确定分类结果。贷款分类结果的最终认定权限,由各市办事处(联社)参照贷款审批权限确定,但损失类贷款应由县(市、区)联社认定。信用社应按认定权限报上一级联社或市办事处(联社)进行审查认定,上一级联社或地市办事处复审,并将意见和分类结果填入“上级管理部门分类意见”栏后发回信用社保管。对分类结果有争议的贷款,上一级联社或地市办事处应记录在案备查。二、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的方法和程序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是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助学贷款。这类贷款主要依据核心定义,参照以下基本标准采取矩阵分类方式进行批量分类。(一

29、)基本分类标准1、自然人一般农户信用(保证)贷款按照以下矩阵分类。其中,农户信用等级依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规定评定。 贷款档次信用等级 正常 关注 次级 可疑优秀 贷款未到期或逾期90天以下 贷款逾期天数91天180天 贷款逾期181天360天 贷款逾期361天720天较好 贷款未到期或逾期30天以下 贷款逾期31天90天 贷款逾期天数91天360天 贷款逾期361天720天 一般 贷款未到期 贷款逾期90天以下 贷款逾期91天360天 贷款逾期361天以上2、担保方式为抵押或质押的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按以下标准分类。(1)抵押方式正常贷款:贷款未到期或逾期天数30天以

30、下;关注贷款:贷款逾期31天至90天;次级贷款:贷款逾期91天至360天;可疑贷款:贷款逾期361天以上。(2)质押方式质押贷款原则上划为正常贷款,但存在以下情况的划为次级贷款:贷款本息逾期30天以上,且对质物归属存在争议或质物的市场价值低于担保债权。3、参照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1)正常贷款:贷款期间还款正常;(2)关注贷款:贷款连续逾期90天以下;(3)次级贷款:贷款连续逾期91天至180天;(4)可疑贷款:贷款连续逾期181天以上。4、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凡具备企事业单位损失类贷款标准之一的,划为损失贷款。(二)基本分类程序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的

31、程序:收集并填写贷款基础信息参照矩阵分类方法或标准,提出初分意见根据核心定义调整后确定分类结果。1、收集并填写贷款基础信息。分类人员应根据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收集、补充农户档案内容。边认真查阅信贷档案,边逐笔将借款人的名称、贷款方式、贷款余额、借款日期、到期日期、逾期天数、担保状况和信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填列在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认定表的相关栏目。对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的,应分别逐笔填列。2、参照矩阵分类方式和标准,提出初分意见。分类人员应根据一般农户不同的贷款方式,分别参照各自的分类矩阵和基本标准进行批量分类,并提出初步分类的意见及理由,按要求填写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

32、认定表。3、根据核心定义调整、确定分类结果。对分类结果争议较大的贷款,可由信用社集中组织信贷讨论,按照五类贷款的核心定义做适当调整,并确定分类结果。除损失类外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的最终认定权限原则上在信用社。三、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的方法和程序自然人其他贷款是指除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以外的个人贷款(贴现一并参照分类)。自然人其他贷款中额度较小的贷款可参照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的基本标准进行分类,具体额度由各地市确定。(一)基本分类标准自然人其他贷款的分类采用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基本标准(详见本章的“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基本标准”)。(二)基本分类程序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的程序: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

33、信息简要分析、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提出初步分类意见确定分类结果。1、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自然人其他贷款应主要收集以下基础信息:(1)借款人及贷款的基本情况。包括:借款人的名称、负责人、经济性质、经营项目、贷款金额、贷款方式、贷款起止日期。(2)贷款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贷款逾期情况、贷款欠息情况。(3)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向农村信用社借款余额、经营收入、预计年经营收入、净收益、预计年净收益。(4)非财务因素信息。包括:经营情况是否正常、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借款人还款意愿、税费交纳情况。(5)担保情况。包括:担保合同是否合法

34、、有效、保证人代偿能力、抵(质)押物及其价值、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收集信息后,将其有关内容按要求填入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认定表。对信贷档案无法提供的信息,可由信贷员通过走访或电话询问等简易方式取得。2、简要分析、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提出初步分类意见。自然人其他贷款应采用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基本标准逐笔进行分类,鉴于自然人无财务报表,无法分析现金流量,主要依据非财务分析和担保分析,结合一些最基本的财务因素,综合地分析、评估影响贷款偿还的主要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归纳出要点,提出初步的分类理由,按要求填列于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认定表中“分类理由”栏。3、确定分类结果。分类人员对贷款提出初步的分类

35、理由后,由信用社主任签具审核意见,确定分类结果。对分类结果有争议的贷款,信用社可组织信贷讨论,共同认定,最后由信用社主任确认。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的认定权限原则上在信用社(不包括损失类)。四、贷款分类中需要注意的特别事项具体操作中,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贷款,在严格按照核心定义判断的基础上,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分类。(一)违法、违纪、违规贷款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使贷款风险放大,影响到贷款的正常偿还,有的甚至引发严重的风险。因此,即使目前偿还有一定的保证、还本付息仍算正常的贷款,只要存在着法律执行风险的问题,该类贷款也应至少归为关注类。(二)停止计息贷款根据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九条以及财政部对金

36、融企业有关会计核算的规定,逾期90天以上(不含90天)、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的贷款,至少应归为次级类。(三)分期还款的自然人消费贷款分期还款的自然人消费贷款,如果出现拖欠供款的现象,应视作整体贷款违约处理,其首次拖欠供款的时间则为贷款逾期的时间。(四)国债、存单质押类贷款国债、存单质押类贷款变现能力较强、风险相对较低。如果质押手续合法完备有效、且质物足值,有充分的还款保证,可归为正常类。如果质押手续存在严重缺陷,足以构成质押无效的,可视具体的风险程度,至少归为次级类。(五)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以银行信用为基础,风险相对较低。分类时应主要审查票据是否合法、合规、有

37、效。凡具有合法商品交易背景、票据真实、贴现手续完备有效、背书完整有效、无超出银行允许范围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可归为正常类。虽有合法、有效手续、但超出银行允许范围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应归为关注类。承兑银行经营状况不佳或出现流动性困难,贴现手续不完全、有重大缺陷并足以造成不能顺利收款的,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分类时除审查票据是否合法、合规、有效外,重点还要审查承兑人、贴现申请人的还款可能性,分析贴现担保人的担保能力等,严格按照五类贷款的核心定义进行分类。(六)在建工程项目贷款在建工程项目贷款期限越长,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不利影响和风险就越

38、大。项目在建过程中,特别是在建初期,以投入为主,尚无产出,其正常经营收入暂时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对该类贷款,应综合考虑项目是否符合贷款条件、项目本身是否按计划进行、现金流量是否与预测数一致以及能否保证贷款如期偿还等因素评估贷款的偿还情况。如各方面情况正常,预期经济效益可实现的贷款,可归为正常类。出现了不利于偿还的因素,导致预期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的贷款,可归为关注类;偿还受到严重影响的贷款,至少应归为次级类。(七)重组贷款重组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一般来说,贷款只有在发生偿还问题后才需要重组。因此,其分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借款人的

39、还款能力上。对于需要重组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重组后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根据银监会规定,重组贷款分类档次在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高;在观察期结束后,重新分类。(八)借新还旧贷款借新还旧,是指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不能按时收回,又重新发放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行为。对符合人民银行2000年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所规定条件的借新还旧贷款,即:1、借款人活动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2、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3、贷款担保有效;4、属于周转性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基于对借款人清收利息、减息(表外部分)还本、保全资产等目的而实施的所谓“借新

40、还旧”贷款,原则上至少应归为次级类。(九)银团、社团贷款对银团、社团贷款,应重点关注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并根据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分类。银团、社团贷款的牵头行、社在贷款的合同与协议安排方面负有管理的责任,如合同与协议条款的约定本身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偿还,该类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社团贷款的风险类别由主办社认定。(十)呆账贷款对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并划为呆账的贷款,可简化程序,批量地将其归为损失类。(十一)表外信用替代项目表外信用替代项目,包括贷款承诺、商业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担保、承兑汇票等,可参照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表外业务一旦出现了垫款,

41、如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或未实现商品销售货款回笼形成了信用证垫款等,至少应归为次级类。(十二)贷款合并分类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且条件基本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进行分类。(十三)贷款拆分贷款拆分,是指根据贷款收回的可能性,将一笔贷款拆开分成不同的档次。对明确界定可能偿还比例的单笔贷款,可按偿还可能性拆分成多笔后进行分类,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贷款的损失程度。在实际操作中,应谨慎使用,拆分法一般只用于有多种担保方式的单笔贷款以及面临清算的贷款。如一笔正面临清算的信用贷款,根据清算价值估计,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至少可获得30%的补偿,但最高不超过50%。该笔贷款的分类结果是:30

42、%为次级类,20%为可疑类(即50%与30%之差),余下的50%为损失类。第五节 操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五级分类与期限管理的关系。五级分类以借款人的还款可能性来判断贷款质量,但并不排斥期逾期长短对贷款质量的影响。期限管理不能准确反映贷款质量状况,贷款逾期并不一定表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恶化,贷款未到期也不一定说明没有内在风险。例如,农村信用社贷款合同规定的期限不符合借款人的生产周期(农户)或资产转换周期(企业)形成的逾期现象;再有一些贷款虽然表面上没有逾期,但农村信用社用变相展期的办法,使其维持在正常的贷款之内,这会掩盖贷款的真实质量。从偿还性上看,贷款逾期时间越长,偿还的可能性越小,客

43、观地反映了贷款风险趋势,因此逾期长短仍是五级分类衡量贷款质量的客观标准之一。通常将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至少应划为关注类;逾期90至180天的贷款至少应划为次级类;逾期180至360天的贷款至少应该划为可疑类;逾期360天以上的贷款则至少应划为损失类。另外,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以及其他额度较小的贷款,不具备分析财务指标和现金流量的条件,可以将期限管理作为分类的主要因素同时参考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类,但不能简单互换。(二)五级分类与信用评级的关系。五级分类在信息覆盖、评价深度、操作频率等方面都不等同于客户信用评级,即使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分类和评价过程中也不能相互替代

44、。实行五级分类需要综合与贷款有关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不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财务的还是非财务的都要考虑,客户信用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关系,但五级分类只是将信用评级作为影响分类的因素之一。只有对没有任何信用记录的新客户农村信用社才需要更多地依赖客户的信用评级去了解客户。此外,同一客户的多笔借款往往情况差异很大,五级分类要求每笔区别对待,逐笔分类,甚至对某笔贷款要酌情拆分。而客户信用评级只能了解借款人的整体状况,无法掌握到每笔贷款的质量形态。再者,对客户信用评级与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在操作频率上有很大差异。农村信用社对客户信用评级虽然没有明确时间要求,但不会太频繁,对企事业单位

45、一般一年一次,对于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户则可能两年一次。五级分类一般要求每季至少每半年分类一次,一些不良贷款,要每月或每季分类,问题严重的贷款,甚至随时调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好,还款能力不一定强,如果用客户的信用评级代替五级分类,会掩盖影响贷款质量的本质。信贷员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过于重视客户背景,而忽视贷款偿还可能性的倾向。(三)五级分类与还款来源的关系。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贷款偿还性,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又是决定贷款偿还性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当前法制不够健全,信用环境比较差,农村也不例外,有些借款人明明有能力还款,却偏偏赖账不还,恶意逃废债务比较普遍,农村信用

46、社又无法或很难通过法律程序迅速地保全资产,所以担保仍然是农村信用社保全资产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经常地关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收集关键的财务信息并认真地分析借款人的现金流量,重视主营收入第一还款来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从全国农村信用社贷款方式和贷款回收情况看,担保贷款的比重远远超过信用贷款,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以担保抵贷的比较普遍,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对担保的有效性和价值以及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的能力给予充分重视,才能保证贷款的安全。(四)五级分类与信息缺失的关系。五级分类是依据借款人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来分析贷款偿还的可能性,其分类结果建立在大量的定性和定量

47、信息基础之上。因此,推行五级分类,要经过一个从建立到完善的过程。在采用五级分类初期,必然存在贷款档案资料不完备,借款人的财务信息残缺、失真,甚至根本就没有财务报表和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信用社贷款进行五级分类,必然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与原分类方法并存,分类中应尽可能多的利用日常信贷管理和检查中了解和掌握的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并依据借款人近期的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行分类,当然这样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可能差一些,却弥补了因信息缺失造成无法操作的弊端。随着五级分类工作的深化,农村信用社必将逐步健全贷款档案,同时督促借款人完善财务体制,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报表,连续收集和监控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48、,调查、搜集、掌握借款人的非财务信息,不断完善五级分类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相关信息,经过二至三年的过渡,实现五级分类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二章财务分析五级分类中的财务分析是指对借款人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确认、比较、研究和分析的过程。农村信用社运用财务分析手段,可以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估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预测借款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做出正确的贷款分类提供依据。第一节 财务分析的内容 在贷款五级分类中,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分析是财务分析的核心。但是,借款人偿债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它和借款人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金结构以及现金净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还需借助一些指标比率综合分析,以全面

49、反映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目前,要求在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时,必须对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6个基本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实践中,还应尽可能结合其他财务指标,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财务分析的资料财务分析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借款人连续三年以上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有关附表;财务报表附注;注册会计师查账验证报告以及其他资料,如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投资咨询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等均可成为财务报表分析的补充资料。(二)财务分析的要点1通过内部比较,掌握企业财务数据变化的真实情况。财务分析不只是数字、比率和百分比的简单计算,更

50、多的是需要分析这些财务数据形成的原因和未来变化趋势。我们可将同一企业目前的财务数据和过去的、预期未来的相比较,研究其中的变化构成,以决定一段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有所改善或者恶化。我们不必过分关注某一时点的财务数字或比率,而应关心其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强调这点一是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通过内部比较,将更有利于分析。如存货增加可能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预警信号,也可能表示企业的业务正在迅速增长。如何判断,关键在于了解增量构成情况,如果成品在库房里堆积如山,而原材料的库存却在下降,表示企业的产品销售遇到了麻烦。如果原材料库存增加而成品数量减少,则意味着企业业务状况良好,管理层由于预期销售将

51、增长而开始囤积原材料库存。二是因为企业也可在财务报表生成之前,采取某些方法,人为地制造一个比现实更令人满意地财务状况。在比较时,我们还要注意借款人的季节性特点,只有通过不同年度同一日期原始数据及比率的比较,才能估计借款人的潜在趋势,所以不能将一个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与一个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比较,而应将两个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2通过外部比较,把握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指标差异很大,即使同一行业,由于各地成本差异较大,相关指标也相差较大。比如,在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至少保持在1-1.5才表示企业具有较强地短期偿债能力。但许多运作良好的企业,如电力企业虽然它的流动

52、比率远远低于1-1.5,却基本都具有较强的还款能力。因此,财务分析必须联系企业的业务类型及企业本身的情况,避免单凭经验对所有行业不加区别。在具体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时,要将一个企业的比率与相似情况的企业比较或是与同期的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准确地判断企业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鉴于各地企业经营差异性较大,不适宜也不能建立全国性地行业参考指标体系。在实行五级分类时,各级行业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地方企业地实际,计算并公布行业平均参考指标(计算行业指标有困难的,可选用深、沪上市公司中相关行业的财务指标作参考),以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3技术性分析与阐释性分析。财务分析是通过

53、技术性的计算、处理和数据阐释来分析、判断借款人的财务优势和劣势,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必须具备透过数字看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以信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损益表所显示的销售额的变化趋势为例,简要介绍技术性分析和阐释性分析之间的区别及应用: 年份销售额(万元)199689519979181998937对这些数字进行技术性分析,看年度销售额在数量和比率是增长还是下降:时期 增长(下降)年度增长率1996-1997232.57%1997-1998192.07%根据对销售量数据的上述技术性处理,可以得出结论:信合公司的销售额在19961998年间微幅增长,按此趋势发展,预计其销售额将保持每年2%左右的增长率。但仅凭

54、技术性分析是无法知悉导致销售额微弱增长的原因,必须对财务因素作进一步阐释性分析。如果当年的通货膨胀率高于销售增长率,销售额的增长很有可能是因此造成的;如果同行业、同规模的公司的平均销售额在19961998年间增长了8%,那么信合公司的经营业绩实际上是很不理想的。因此,信贷人员必须学会把数字放到适当的背景中去观察,不仅要了解一家企业基本财务状况,而且还要通过分析判断各种财务因素的变化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三)财务分析应注意的问题1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可选择性,决定了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弹性。这种选择存在于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等都有几种选择。不同的选择所

55、造成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2人为因素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客观性。企业的诚实守信、偿还负债的主动性以及其他一些体现品德的行为标准都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得到体现,现实中大量存在着报表编制者故意掩盖、夸大或缩小某些会计数据的现象,使财务报表不能客观地反映经营活动真实情况。3通货膨胀是影响财务分析准确性的重要原因。财务分析均以历史成本的会计报表为依据,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在通货膨胀波幅较大的时期,各项财务数据难以体现真实的价值,会出现低估借款人资产价值、折旧支出、产品成本和夸大利润等现象,直接影响财务分析质量。4财务报表的表列项目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风险因素。由于财务报表不能涵

56、盖所有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信息,比如订单一览表、投资计划、未支付的负债或即将开始的法律诉讼等,均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而这些因素却有可能影响信贷人员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准确判断,从而掩盖了企业的真实风险。因此,信贷人员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尽可能保证财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要求借款人的财务报表须经注册会计师验证;二是尽可能取得较多的会计资料及其它相关分析资料;三是尽可能取得同行业的有关资料;四是应特别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剔除非正常的、不可比的因素;五是尽可能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将货币的时间价值观念有机地融入分析过程;六是对借款人进行实地考察,多了解一些财务报表上难以看到的情况。第二节

57、 损益表的分析损益表又称利润表,是根据“利润收入费用”原理编制的,反映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报表。首先选择损益表进行分析,是因为损益表相关项目的变动会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的许多财务数据。比如,一家企业净利润发生变化,其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等相关项目也会随之改变。(一)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借款人在计算利润时是以其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支出。因此,在进行损益表分析之前,必须首先了解收入和费用是如何确认的。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

58、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1收入的确认。营业收入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其中基本业务收入又称主营业务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是损益表分析的重点。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的实现应符合三个条件:产生营业收入的交易已经完成;伴随营业收入而来的新增资产已经取得或原有债务已经消失;营业收入可以计量。要求针对不同交易的特点,分析交易的实质,正确判断每项交易中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是否已转移,是否仍保留与所有权相关的继续管理权,是否仍对售出商品实施控制,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收入和相关成本能否可靠计量等重要条件。只有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确认收

59、入,否则即使已经发出商品,或即使已经收到价款,也不能确认收入。需要强调的是:在具体分析时,信贷人员一是必须考虑到损益表销售额所反映的不一定是已经收到的现金,对于制造商、批发商和服务商来说,销售额往往体现为赊账,而零售商的销售额通常体现为现金;二是需要把销售额和销售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真实销售情况。2费用的确认。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费用确认方法有三种:(1)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费用,即凡与本期收入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应确认为本期费用。这种方法经常用于销售成本的确定。(2)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经营费用,如工资费用等等。有些费用尽管将来也会为借款人

60、带来利益,但由于会计期间无法确定,因而往往全部将其确认为本期费用,如广告费用等。(3)按分摊方式确认费用。如果某种费用带来的经济效益会在若干会计期间发生,那么此费用就应该采取合理分摊的方式,分别确认为不同会计期间的费用,折旧提取和商誉、版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的摊销即属这种情况。(二)损益表的结构分析损益表结构分析以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100%,分别计算主营业务成本、各种费用、利润等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以及三年的增减变化情况。损益表各项目之间一般都有一个正常的、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合理结构,农村信用社在对损益表分析中应对内在结构的异常变化引起高度重视。下面以信合股份有限公司20002002年的损益表举

61、例说明:损益结构分析表 单位:万元、% 日 项 期 目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一、主营业务收入 1,258.52 100 951.46 100 1070.72 100 减:折扣与折让 0 0.00 0.00 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1,258.52 100 951.46 100.00 1070.72 1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071.08 85.11 832.11 87.46 910.79 85.0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60 0.21 5.79 0.61 5.13 0.48 三、主营业务利润(毛利润) 184.84 14.69 113.56 11.94 154.80 14.46 加:其他业务利润 6.57 0.52 8.69 0.91 8.89 0.83 减:存货跌价准备 0 0.00 0.00 0.00 6.37 0.59 营业费用(销售费用) 141.43 11.24 103.35 10.86 112.72 10.53 管理费用 35.60 2.83 24.55 2.58 19.03 1.78 财务费用 1.65 0.13 -7.83 -0.82 -5.24 -0.49 四、营业利润 12.74 1.01 2.17 0.23 30.80 2.8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