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EHS培训手册(培训材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601934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员工EHS培训手册(培训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员工EHS培训手册(培训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员工EHS培训手册(培训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员工EHS培训手册(培训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EHS培训手册(培训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莞市龙亿五金科技有限公司EHS培训手册 (环境、健康、安全)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安全生产第三章垃圾分类第四章消防基础知识第五章危险化学品第六章应急措施手册第一章概述一、总则1.为了把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以预防来源于工作、与工作有关,或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对健康的危害,制定本手册。2.为了您的健康、您家庭的幸福请记住本手册,遵守本手册。3.本手册涉及之内容,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手册中的任何内容不得提供给公司以外的人员。二、公司概况三、通信地址和联系方式工厂名称: 东莞市龙亿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地址: 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电话号码: 0769-85784826传真号码: 076

2、9-85653315第二章安全生产一、 事故原因及防治方法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多数事故是由不安全的行为引起,有些则来自不安全的生产条件。(一) 容易导致事故行为: 1.不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不符合劳动安全规定的穿着和打扮; 3.不符合操作规程的工作行为; 4.工作时间精力分散,闲谈打闹。(二)容易引起事故的条件: 1.工作环境不清洁; 2.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 3.设备防护装置损坏; 4.高噪音,低照明。(三)防治事故的方法: 1.设置安全通道; 2.采用安全的工作方法; 3.消除不安全因素; 4.时刻警惕和注意。 l 请记住:没有一套规定能涉及所有领域,还有的可能与某些协议或文件相抵触,

3、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问你的领导。1. 如果你不知道作某些工作的安全方法应向你的领导请教,注意他是怎么说的。2. 保持警惕,知道怎样应付紧急情况,记住灭火器,消防栓的位置,记住消防及紧急救援电话。3. 工作区内严禁喝酒,一旦发现立即开除。4. 发现不安全因素请马上向领导或安全员汇报。5. 帮助新工人或没有经验的工人,告诉他们那些是危险的,如何安全的工作。6. 通知所有可能因为你的工作而受伤的人。和他人一起工作,卸重物做可能伤害他的事之前一定要通知他。在确信下面没有人之前不要向下扔任何物品。7. 禁止打闹,一旦发现立即处罚。8. 注意遵守任何警告。9. 物尽其用。10. 穿和体的服装,尤其是在运动的

4、机器周围,不要穿松松垮垮的衣服或戴首饰。11.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提升重物:屈膝,保持背部直立,搬过重物品应在别人帮助下进行。12. 不要跑,注意脚下,保持步幅,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衡。l 缺乏安全常识不能成为违章的借口。l 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执行安全规定与否由你决定-它们是为保护你制定的。任何类型的伤害,危险都应马上汇报。二、防火安全1.每个人都应知道灭火器的确切位置,尤其是本人工作区附近的灭火器材。2.万一发生火灾,不要紧张,首先应考虑人员安全,发出警报,待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后再抢救财产。3.不要随意改装灭火器材,非灭火不要随意搬动。4.应设置投放杂物的垃圾桶,碎屑杂物等随手丢进垃圾桶

5、,消除火灾隐患。5.搬运或暂时储存时应使用安全的容器盛放。6.不要在车间存放区内吸烟。7.使用电焊工具时应有防护用品。8.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物品存放有序,这样可以消除火灾隐患。9.存放易燃品的容器应有明确标志,并注明其化学成分。10.工作区不得有明火。11.使用便携式加热装置时必须远离易燃品。12.所有材料的存储,处理及堆放都必须考虑其化学特性。13.了解你所接触的化学品,在火灾发生时给消防员以适当的提醒。三、环境卫生(一)场所 1.所有工作场所,通道,库房和办公室都应保持良好卫生,清洁有序。 2.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火灾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请从自己做起,保持良好的工作环

6、境。 3.将材料码放整齐,按正确方法存放。4.木材上及开启的包装上的钉子应及时拔掉或砸弯。(二)垃圾 1.工作时应随时打扫卫生,将废弃物扔进垃圾桶。 2.不用的水杯,废弃物等杂物应及时处理。. 3.所有的垃圾、固体、液体废物都应尽快清除,以避免危害健康或影响环境整洁。 4.不得随意丢弃烟头。(三)地板 1.所有地板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并且无地脚螺钉、碎屑、松动板、坑或凸台。2.潮湿的场所,应保持地漏通畅,如有必要应为操作员提供临时地板、脚踏板、垫子或其他干燥的供站立的地方。四、生产岗位安全生产守则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贯彻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决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刀伤、碰伤、砸伤

7、、烫伤、跌倒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2、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3、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4、各种机械设备安装的保险装置、防护罩壳、信号设施、安全栏杆,任何人不得无故拆除。如检修需要而临时拆卸的,在开机(使用)前必须重新装好。5、工作前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6、不准班前班中饮酒。不准在非吸烟区吸烟。不准在班中嬉戏打闹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7、各种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周围不准堆放其它物品,留有消防通道。消防器材不得擅自挪动和私自使用。

8、8、严禁从高处向下投掷工具、材料。9、严禁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不准在起重物下通过、停留、观望。起重物品时严禁斜拉、歪拽。10、遵守交通规则,过铁道、公路交叉路口时,要一站、二看、三通过,宁停三分钟,不抢一秒。11、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12、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垃圾分类原则,保持垃圾存放场所周围整洁。13、员工有义务保持工作责任区的清洁有序。14、使用压缩空气时应注意避免压缩空气伤害。15、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16、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危险作业。17、严格执行“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18、办公室下班时应例检电脑、电灯和其它电器有否关

9、闭,并切断电源。五、各工序操作规程见各部门作业指导书及机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六、化学品使用注意事项见各化学品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第四章垃圾分类一.分类定义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物质。2.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4.可回收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可以再生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固体废物。5.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废

10、物的固体废物。二. 固体废物分类举例可回收利用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包装箱、边角料危险废物,如机器维修后产生的有油废物生活废物:办公室产生的垃圾产生的垃圾废物第五章消防基础知识一、物质的燃烧A.燃烧的定义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B.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C.燃烧过程可燃物质状态不同,燃烧过程也不同。二、燃烧的类型 A.闪燃一定温度下,易然、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浓度,遇明火产生一闪即灭的

11、现象。 B.着火可燃物与空气共存,达到一定温度,与着火员接触即行燃烧,移走着火员后仍可燃烧的现象。 C.自燃不用明火引燃就能自发着火燃烧的现象。D.爆炸化学性爆炸为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伴有巨大声响和冲击波的现象。二、 火灾种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麻、纸张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沥青、石蜡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氢、甲烷等。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三、 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评定化学危险品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有以下几个指标:1.闪 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

12、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则随时都有被火焰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可燃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就火灾和爆炸来说,化学物质的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2.燃 点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3.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13、(或引燃温度)。自燃有两种情况:受热自燃: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热自燃是化工产品贮存运输中较常见的现象,危害性极大。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4.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说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

14、而是有一个浓度范围,即有一个最低浓度爆炸下限,和一个最高浓度爆炸上限。只有在这两个浓度之间,才有爆炸危险。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这一范围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有变化。爆炸极限范围越宽,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5.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6.爆炸压力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称爆炸压力。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炸压力。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物质不同,爆炸压力也不同,即使

15、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境、原始压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同。最大爆炸压力愈高,最大爆炸压力时间愈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愈高,说明爆炸威力愈大,该混合物或化学品愈危险。五、灭火器材类型1.二氧化碳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消防栓4.黄砂六、火灾逃生要领保持冷静决定逃生方向及安全门位置;出门前先以手触摸门板及手把,感觉热烫时切勿开门;可用衣服或被褥等蘸水掩护逃生;在浓烟弥漫中,应采取最低姿势沿墙脚前进;下楼时应退着下楼,头部尽量近阶梯;无法立即逃生时,应选择卫生间、浴室等水源充分并通风的地方避难以争取救护时间。第六章危险化学品一、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

16、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二、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质安全资料表)1.它是: -化学品的身份证;-化学品的说明书;-化学物质管理的基本工具;-提供化学品技术性文献。2.MSDS的内容a.物品与厂商资料;b.成分辩识资料;c.危害辩识资料;d.急救措施;e.灭火措施;f.泄露处理方法;g.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h.暴露预防措施;i.物理及化学性质;j.安定性及反应性; k.毒性资料;l.生态资料;m.废弃处置方法;n.运送资料;o.法规资料;p.其他资料。三、危险化学品标识 四、颜色

17、、数值安全表示法五、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1.呼吸道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2.皮 肤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3.消化道 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 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 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预防这类中毒,应注意不在车间等作业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毕应及时洗手,除去手上的污染。第七章应急措施手册见文件“应急措施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