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524954 上传时间:2021-08-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引子1水浒传的人物1水浒传的语言3水浒传的结构4参考文献7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王敏年月内容摘要: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艺术地再现我国古代农民革命,从发生到发展以至于失败的整个过程的侠义小说。林冲、杨志、鲁达是水浒传中刻画的最成功的英雄形象,林冲被高俅诬陷,发配沧州,得知草料场失火真相后,被逼上梁山;杨志因失陷花石纲而丢官,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泼皮,之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鲁达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三拳打死镇关西,作者把许多美好的品德和性格都赋予这个英雄人物,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整

2、部作品语言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强;故事情节单线发展,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使人一目了然。关健词:面目不同思想意识阶层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单线发展浅谈水浒传中的人物、语言和结构内容摘要: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艺术地再现我国古代农民革命,从发生到发展以至于失败的整个过程的侠义小说。林冲、杨志、鲁达是水浒传中刻画的最成功的英雄形象,林冲被高俅诬陷,发配沧州,得知草料场失火真相后,被逼上梁山;杨志因失陷花石纲而丢官,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泼皮,之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鲁达除暴安良,伸张正义,三拳打死镇关西,作者把许多美好的品德和性格都赋予这个英雄人物,鲁达路见不平,拔刀相

3、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整部作品语言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强;故事情节单线发展,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使人一目了然。关健字:面目不同思想意识阶层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单线发展引 子水浒传是一部典型的时代积累型作品,凝聚了历代民间说话艺人及下层文人的才华和智慧。小说描写宋江起义,有一定历史依据。东都事略、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及宋史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述。宋江起义时间约为北宋宣和年间;义军规模不大,初起时大约只有36人;但战斗力极强,“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义军采用流动作战方式,足迹遍及河北、山东、苏北等地。最终败于官军,被收编后参加了镇压方腊起义的军

4、事行动。下面我就对水浒传的人物、语言和结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水浒传的人物对于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向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所谓一百单八将个个面目不同,虽有点言过其词,但在全书五百多个人物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有十多个,确实各有各的面目。个个面目不同、有血有肉,这是对水浒传人物的一句笼统的评语。仅仅这一句话,还不足以说明水浒传的人物描写的特点。试举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为例:这三个人在上梁山以前,都是军官,都有一身好武艺,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他们三个本来都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要落草的,然而终于落草了,可是各人落草的原因又颇不相同。在林冲身上,体现了环境的变化对性格发展的影响。林冲身为中级军官

5、,有着固定的俸禄、和睦的家庭、锦绣的前程;因此一事当前,他总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妻子在岳庙受辱,他发现对方是上司之子高衙内,竟眼睁睁将仇人放走。此后面对高衙内及其爪牙的几次欺凌,他也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直到被高俅诬陷、发配沧州,几乎在野猪林中送掉性命,他仍然执迷于与妻子团聚的幻想,不肯与统治者决裂。-1-最终他在山神庙亲耳听到仇人要烧死他的毒计,这才猛然觉醒,高喊“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手刃仇人,用鲜血洗雪了耻辱与仇恨。是严酷的客观现实逼迫他铤而走险,他的性格也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委曲求全,到愤起抗争。正是这种发展变化,使林冲形象超越了类型化人物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成为有血

6、有肉、复杂真实的文学人物。在林冲身上,还突出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一个最不可能“造反”的人,最终被逼落草,从反面衬托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杨志呢,因为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复职不成,落魄卖刀,无意中杀了个泼皮,因此充军,不料因祸得福,又在梁中书门下做了军官,终于又因失陷了生辰纲,只得亡命江湖,落草了事。鲁达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他武艺超群,并具有一定的权位,但是他并没有顺从世俗,做一个安于享乐的官僚。他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性格特点,注定他要向黑暗现实挑战的命运。具有正义感是他突出的性格,他和朋友一起喝酒,因为隔壁有人哭打扰他酒兴而大发脾气,待问清父女两人的苦情以后,便满怀同情,回到家,

7、晚饭不吃,气愤愤地睡了,表现了他强烈的爱憎之情。以后救金家父女,打死郑屠,丢了前程,流浪江湖,表现了他侠义的英雄气概。慷慨大方,重义轻财是他又一特点,他听说金家父女的苦难,马上把自己带来的五百两银子全放在桌上,还向史进、李忠借钱来帮助他们逃生。不鲁莽,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也是其特性,他放走金家父女,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又“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氏父女远去了,方才起身”,救助金氏父女的脱身安排,非常细心周到,说明他为人体贴,做事妥善。然而,他的遭遇却是“主动”的,同时鲁达和林冲也是对照鲜明的一对,林冲的妻子受辱,还能忍气吞声,鲁达却常为毫不相干的妇女打抱不平,一处是为金翠莲抱不平而打死镇关

8、西,一处是桃花庄痛打小霸王周通,后来又为林娘子打抱不平,他因此丢掉军官禄位,几乎连和尚也当不成,然而他无怨无悔,一以贯之。这固然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林冲有家小,鲁达则无牵无挂),也存在着性格的差异。金圣叹称鲁智深为“阔人”,是说他境界阔大。他嫉恶如仇,豪侠仗义,慷慨豪爽,这表现在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庄、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等回目中。此外,他还有率性而为、不拘小节的一面,体现在大闹文殊院等段落中。在塑造鲁智深时,作者多用夸张之笔,如写他三拳打死郑屠、醉中打坏半山亭及山门金刚、以及相国寺倒拔垂杨柳等。正是这种夸张的描写,极好地展示了人物的阔大境界,表现了人物对一切封建束缚的反抗,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9、“禅仗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鲁智深的所作所为,正是一种梁山精神的体现。水浒传从这三个人的不同遭遇中刻画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传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现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只有鲁达,一无顾忌,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传就是这样通过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感情。不但如此,水浒传又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了

10、这三个人出身不同的阶层。杨志是“三代将-2-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所以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技术人员,他有正义感,但苟安于现状,非被逼到走投无路,下不了决心。至于鲁达,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匠出身而由队伍提升的军官。水浒传并没叙述这三人的出身(只在杨志口中自己表白是将门之后),但在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处处都扣紧了他们的阶级成份。当然了,宋江的形象更颇为复杂。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和领导艺术,能够把来自五湖四海、出身各个阶层的英雄好汉团结在自己周围,创造了水泊聚义的

11、大好局面。然而宋江自幼身受儒家正统教育,对上山落草始终抱着踌躇的态度。在众好汉中,他的上山之路最为曲折。而一旦掌握了山寨的领导权,他首先想到的是谋求招安,寻找政治出路,这也是违背众好汉聚义初衷的。梁山队伍因接受招安而导致最终的失败,宋江难辞其咎。他在获得一官半职之后,也为奸臣害死;临死,还哄李逵喝下药酒,说明在他的心目中,忠君之心始终高于兄弟之义。作者笔下的宋江,是一个不彻底的反叛者。因此,我们可以说,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最大一个特点。其次,水浒传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仍以林冲、杨志、鲁达三人为例,这三

12、个人物出场的时候,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之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人品性格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品性都是在他们后来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从远处走来一个人,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的身高、穿着,然后又看清了他的胖、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传写人物,用这样由远渐近、由模糊到清晰的方法,故

13、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另外,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对人物进行描写。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对武松,作者一方面安排了景阳冈打虎、杀潘金莲、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张都监等几个层次分明的段落。但另一方面,每一段落所描绘的细节过程又迥然不同。如同金圣叹所说:“看他打虎有打虎法,杀嫂有杀嫂法,杀西门庆有杀西门庆法,打蒋门神有打蒋门神法。”武松的个人“传记”有十回之多,占了全书篇幅的十分之一,正是运用粗线勾勒与工笔细描法才塑造出一个勇敢机警、仗义豪侠、勇于反抗、睚眦必报的复仇之神形象。二、水浒传的语

14、言水浒传是第一部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巨制小说,它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特色,-3-以北方口语主要是山东一带口语为基础,加工成为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其主要特色是: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很强,写人叙事,多用白描,不用长段抒写,往往以几个字便意态毕肖。如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写杨志与索超比武,旁观者反映各不相同:梁中书“看得呆了”,是个文官身份;众军官“喝彩不迭”,是军官身份;军士们“递相厮觑道:何曾见过这等厮杀”,是军士的身份;李成、闻达则连呼“好斗”,是大将的身份。可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人物的语言紧扣了人物的身份,实为“妙”极。作者笔下,人物的语言个性也很突出。书中所写绿林

15、好汉的语言,都能符合个人的身份、个性和神态。如李逵遇宋江时见面劈头一句:“这黑汉子是谁?”当戴宗告诉他是宋江后,他还不敢相信,问了一句:“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江?”当宋江自认无误后,这才拍手叫道:“我的爷,你何不早些说个,也教铁牛喜欢!”几句话就把李逵天真烂漫、真诚淳朴的性格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是反对招安,武松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则“圆睁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作粉碎。”“鲁达则说:“只今满朝文武具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直裰,染做皂了,洗刷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三个粗豪之人,却有三种口吻

16、,表现了性格上的同中之异。 另外,鲁达在消遣郑屠时说:“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了;再要十斤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他这样刁难郑屠的原因是想激怒后痛打郑屠,惩治讹诈金氏父女钱财的郑屠。从语言上可以看出鲁达豪爽侠义的性格,作者就是把这种理想寄托在他的身上,来表达那个时代人民的愿望。不仅如此,水浒传中的叙述、描写、语言也极富表现力。鲁迅曾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一文中称赞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的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便是对水浒传写景语言的最好概括。三、水

17、浒传的结构水浒传的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环环相扣,互相贯连,这种结构形式可以称为珠串式线形结构,如同一根糖葫芦或算盘上的珠子,有一根签子把它们串联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明显继承了长篇“说话”的表现手法,即必须把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相对集中起来加以叙述,以满足听众每天听一段书的要求。同时,这也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关。即它先有一些独立的短篇,然后再逐步丰富扩展,连缀许多短篇为一个长篇故事。如果把水浒传分解的话,完全可以分出“林冲传”、“鲁智深传”、“武松传”、“李逵传”、“宋江传”、“三阮传”等许多独立精彩的片段,即民间通常所谓“武十回”、“宋十回”等。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完

18、整的英雄传奇都是一根主线贯穿在一起的,这根主线就是梁山起义事业由分散的个人传奇逐步走向联合,再到大聚义,最后再走上招安道路的全部过程。没有这个主线贯穿,那么各个英雄传记故事便如同散落的珠子,有了这根主线,小说的结构才成为这样一-4-个庞大的有机整体。这种在民间“说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独特的成书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珠串式线形结构形式,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同时作者注意了众英雄故事的穿插转换及叙述上的明暗线处理,因而并未造成割裂。那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第二,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

19、避免平铺直叙。试以林冲的故事为例,林冲故事,从岳庙烧香到水泊落草,一共有五回书,故事一开始就提出那个决定了林冲命运的问题,从此步步向顶点发展,但这根发展的线不是垂直的一味紧下去的,而是曲折的,一松一紧的;判决充军沧州,是整个故事中间的一个大段落,可不是顶点,顶点是上梁山,林冲的故事也就于此结束。在这五回书中,行文方面,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使读者忽而愤怒,忽而破涕为笑,刚刚代林冲高兴过,又马上替他担忧。甚至就连故事中的小插曲(如林冲路遇柴进及洪教头比武),也不是平铺直叙的。这一段文字,先写林冲到柴进庄上,林冲失望而去,却于路上又碰到了柴进(柴进出场这一段文字写得有声有色),后来与洪教头比武这一小

20、段的描写,首尾不过千余字,可是,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说要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但这百余字真是简洁遒劲,十分形象地写出了林冲武艺的高强。这一小段千余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经济,达到了极点。再看杨志的故事。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的故事是不同的。林冲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故事却是用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了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

21、看,高潮就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了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就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故事发展的逻辑是这样的,但小说结构发展逻辑却经过一连串的一正一反的螺旋到达顶点。杨志一行人还没出发,吴用他们已经布好了圈套,这是书中明写的;与之对照的,便是杨志的精明对策。读者此时急要知道的,是吴用等对于此十万贯金珠究竟是“软取”呢或是“硬取”?如果“软取”,又怎样瞒过杨志那精明的眼光?这谜底,直到故事终了时揭晓,结构上的纵横开合,便是这样造成的。

2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以金氏父女的诉苦为导火线,第二天鲁达到客店送金氏父女是故事的发展,拳打镇关西是高潮,郑屠送命,鲁达弃官远走是故事的结局。本情节安排有两点突出的地方:一是主次勾边。“安良”与“除暴”两方面情节的互相联结。先写“求助”,“拳打”是故事的高潮。二是一张一弛。当鲁达说“等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似乎高潮陡起,当他“径到状元桥来”,又似乎接着便是高潮了,然而似紧而松。这样的安排,动人心弦,紧紧扣住读者,吸引读者,使读者急于相知道他后来是如何惩罚镇关西的。善于把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把人物置于斗争的激流中,以自己的语言

23、和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鲁达与镇关西的矛盾-5-冲突是水浒传中第一次出场,救金氏父女,表明他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不畏强暴的一面。在以后的描写中,既暴露出他急臊粗暴的一面,又写出他考虑问题的周到,处理问题的精明,声势夺人的勇猛,紧急关头的机智等。还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如“抱住”相劝的细节,“二两银子”的细节,“客店”坐的细节,看起来很不显眼,但从整体上来看,正是这些细小材料有机组合,鲁达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在结构上,还有明写与暗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一方面写鲁达扶危济困,一方面写郑屠横行乡里,明写鲁达,暗写郑屠。侧面写由金氏父女哭诉郑屠的强暴,直到拳打他时鲁达才正面告诫他

24、,通过以上手法,塑造了一个极为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品在写作上也有突出的优点。首先,它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人叙事。先写金氏父女的遭遇,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写鲁达救人和拳打恶棍,叙述事情的经过,最后写郑屠身死,鲁达出走,点明了事情的结局,全文眉目分明,脉络清楚。这就是水浒传的以单线发展的方式来构架情节。以单个的人物为中心,以围绕人物而展开的故事情节为相对独立单位,一环扣一环,互相贯连,在展示英雄一个接一个走上梁山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百川归海的态势。这种以叙述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英雄故事来展示情节,既使小说摇曳生姿,生动有趣,又不致给人以凌乱的感觉。这也许是水浒传结构创作的高明之处。以上是我对于水浒传的人物、语言和结构的一点粗浅的见解,不妥之处望多多批评。自然,水浒传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景物描写往往只是寥寥几笔,却颇有神韵;又如动作描写,只用很少的几个字,就做到了形象鲜明,跃然纸上。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6-参考文献:施耐庵、罗贵中,水浒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第227页。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第207页。施耐庵和水浒传,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2002年12月第一版第117页。-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