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毕业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477025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5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镀废水处理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镀废水处理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镀废水处理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电镀废水处理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废水处理毕业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作者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二一 年 月 日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人: (签名)年 月 日 指导人评定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评阅人: (签名)年 月 日 评阅人评定成绩: 湖 南 科 技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

2、: 学生: 学号: 班级: 题目: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 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名)委员: (签名)(签名)(签名)(签名) 答辩成绩: 总评成绩: 摘 要电镀是世界三大污染行业之一,随着我国乡镇电镀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镀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电镀废水的污染现状以及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在对化学处理、离子交换、电解法、生物处理等电镀废

3、水处理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后,结合乡镇电镀企业要求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决定采用NaHSO4化学还原沉淀法处理该企业的含铬、锌废水。本工艺是在pH=3.5时用NaHSO4溶液将Cr6+还原为Cr3+,在用NaOH溶液调节pH=8后生成Cr(OH)3和Zn(OH)2沉淀,在添加絮凝剂PAC和PAM后生成的絮体在斜板沉淀池中沉淀,出水经砂滤器过滤后可回用于砂滤器反冲洗水及各种溶液的配制,或者达标排放,而污泥则统一交于专业的环保公司处理。在设计中采用了较为先进的ORP测定仪、在线pH计和液位计实现反应过程的自动控制。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了各构筑物的尺寸以及设备的选型,并对设计和操作管理中的要求进行了说明,

4、最后对电镀废水治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字:电镀废水;Cr;Zn;化学还原沉淀法ABSTRACTWith the speedy development of electroplating enterprise in towns in our country,electroplating industry,as one of the biggest pollutions in the world,causes the pollution more and more severely.I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le

5、ctroplating effluent water pollution and the great harm it makes to the human kind has been described. After the analyses and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ways for treatment of electroplating effluent such as chemical treatment process、ion exchange process、electrolytic method and biological process,

6、I decide to adopt the NaHSO4 reduction-precipitation to treat the waste water containing Cr and Zn for the corporations , 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the town electroplating corporations demands of simple techniques, low costs, etc. This technology is to deoxidize Cr6+ into Cr3+ by NaHSO4 solution a

7、t the PH=3.5, then adjust the PH to 8 with NaOH solution to make Cr(OH)3 and Zn(OH)2 sediment. The flocculating constituent,formed after adding the flocculating agent PAC and PAM , can be deposited in the sloping plank settling tank. The water left after filtrating through a sank filter can be recyc

8、led as the backwash of sank filter and be used in confecting various solutions or be discharged an emission standard. and, the sludge can be solved by th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ng companies. It adopts some relatively advanced equipment such as measuring element of ORP、pH meter and conte

9、nt gauge realize the automata of the reaction process. Through elaborate designation and calculation, the size of each construct and the type election of the equipment have been ascertained. Besides, with explanations about the designation and the demands in the operating management, it finally come

10、s to the prospect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waste water from plating.Key words: electroplating effluent, Chromium , Zinc , reduction-precipitation目录前 言电镀是世界三大污染行业之一,随着我国乡镇电镀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镀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小型电镀厂往往是区属的乡镇企业, 这些电镀厂废水水量都较少, 一般日排放量只有几十吨,其污染因子也较少, 多数为含铬、锌酸性废水,但其危害很大, 治理势在必行。这些企业多数位于市郊, 其技术和经济力量薄

11、弱. 对于废水的治理要求是工艺简单,便于掌握和正常运行,而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当然也要较低。本设计就是根据上述特点,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处理后的水完全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第一章 电镀废水概况1.1 电镀污染现状电镀行业是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加工工业和工艺性生产技术。电镀可以改变金属或非金属制品的表面属性,如抗腐蚀性、外观装饰性、导电性、耐磨性、可焊性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工业、轻工业、电子电气工业等,某些特殊功能镀层,还能满足国防尖端技术产品的需要。 由于电镀行业使用了大量强酸、强碱、重金属溶液,甚至包括镉、氰化物、铬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工艺过程中排放了污染环境和危害人

12、类健康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已成为一个重污染行业。就我国电镀废水而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镀厂点约1 万家,职工约有40 万人, 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 亿m3 。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 亿m3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 亿m3 。由此可见,电镀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废水总排放量的10% ,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20%。电镀废水不仅量大,而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严重,因为电镀废水中不仅含有氰化物等剧毒成分,而且含有Cr、Zn、Cu、Ni 等自然界不能降解的重金属离子。 除了少部分国有大型企业、三资企业及新建的正规专业电镀厂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设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然使

13、用简陋而陈旧的设备,操作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我国电镀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厂点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特别是乡镇电镀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电镀厂(点)向市郊和农村扩散,给污染控制与环境管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电镀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装备水平低。表现在一方面缺少机械装备,以手工操作为主;另一方面是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3)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较差。 (4)电镀污染治理水平低,有效治理率低。虽然企业都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但仍有少部分企业的设施未能正常运转。生产废气一般都有排风装置,但大部分企业未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尚未走入正

14、规轨道。电镀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5)经营粗放,原材料利用率低。经对运行较正常的汽车、摩托车行业电镀线调查表明,镀硬铬的铬酐利用率为38%,而装饰性铬的铬酐利用率仅为10%(国外平均为24%)。由此可见,一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宝贵的原材料流失并变成了污染物。在清洁生产审计中调查的10条电镀加工线中,平均用水量为0.82t/m2,是国外的10倍。 近年来,国内许多电镀企业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和推广低浓度、低污染的电镀工艺、逆流清洗工艺,发展电镀槽(废)液的净化与回收技术,消除和减少污染。不少企业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要求,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和

15、发展规划,制定电镀污染物的排放指标、镀件漂洗用水定额、漂洗水水质标准等规定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纳入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建立污染治理档案,定期检查与考核,以控制电镀“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1.2电镀废水的危害电镀废水就其总量来说,比造纸、印染、化工、农药等的水量小,污染面窄。但由于电镀厂点分布广,废水中所含高毒物质的种类多,其危害性是很大的。未经处理达标的电镀废水排入河道、池塘,渗入地下,不但会危害环境,而且会污染饮用水和工业用水。1.2.1 含铬废水的危害由于镀锌在整个电镀业中约占一半,而镀锌的钝化绝大部分采用铬酸盐,因而钝化产生的含铬废水量很大,镀铬也是电镀中的一个主要镀种,其废水量也不少。

16、在铜件酸洗、镀铜层的退除、铝件钝化、铝件电化学抛光、铝件氧化后的钝化等作业中也广泛使用铬酸盐。因此,含铬废水是电镀中的主要废水来源之一。 金属铬几乎是无毒的。二价铬的化合物,一般认为是无毒的。其余的铬化合物,当浓度过高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毒性。六价铬对人体的危害,因进入途径不同,中毒表现也不同。(1)对人体皮肤的损害 六价铬化合物对皮肤有刺激和过敏作用。在接触铬酸盐、铬酸雾的部位,如手、腕、前臂、颈部等处可能出现皮炎。六价铬经过切口和擦伤处进入皮肤,会因腐蚀作用而引起铬溃疡(又称铬疮)。(2)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六价铬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主要是鼻中隔膜穿孔、咽喉炎和肺炎。(3)对内脏的损害 六价铬

17、经消化道侵入,会造成味觉和嗅觉减退,以至消失。剂量小时也会腐蚀内脏;引起肠胃功能降低,出现胃痛,甚至肠胃道溃疡,对肝脏还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三价铬是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动物试验发现三价铬有激活胰岛素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国外有人认为三价铬与铝一样,基本上不显示毒性。三价铬不易被消化道吸收,在皮肤表层与蛋白质结合,三价铬在动物体内的肝、肾、脾和血中不易积累,而在肺内存留量较多,因而对肺有一定损害。与六价铬相比,三价铬的毒性仅为六价铬的百分之一。 也有报道,三价铬对鱼的毒性比六价铬还大,例如对鲑鱼的起始致死浓度,三价铬(硫酸铬)为1.2 mg/l,六价铬(重铬酸钾)为5.2 mg/

18、l。然而对家兔和狗的实验,发现六价铬的毒性较大。在对含铬废水的处理中,由于三价铬的氢氧化物溶度积较小,易于沉淀除去,因此多数处理方法中,均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再除去。1.2.2 含锌废水的危害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锌1015 mg。肝是锌的储存地,锌与肝内蛋白结合成锌硫蛋白,供给肌体生理反应时所必需的锌。人体缺锌会出现不少不良症状,误食可溶性锌盐对消化道黏膜有腐蚀作用。过量的锌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尔腹部绞痛,同时伴有头晕、周身乏力。误食氯化锌会引起腹膜炎,导致休克而死亡。1.3 我国治理电镀废水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末是我国电镀废水

19、治理的起步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才开始引起重视但仍处于单纯的控制排放阶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大多数电镀废水都已有了比较有效的处理,离子交换、薄膜蒸发浓缩等工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反渗透、电渗析等工艺已进入工业化使用阶段,废水中贵重物质的回收和水的回收利用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80年代至90年代开始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的技术,综合防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多元化组合处理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1.4 电镀废水发展前景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

20、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从末端治理已向清洁生产工艺、物质循环利用、废水回用等综合防治阶段发展。未来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将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 贯彻循环经济、重视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电镀物质、资源的转化率和循环使用率;从源头上削减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量,并采用全过程控制、结合废水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2 电镀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很多,其中生物技术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高、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随着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高效、耐毒性的菌种不断培育成功,为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已经污染的、范围大的外环境,可采用植物

21、修复技术治理,在治污的同时,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 综合一体化技术是未来电镀废水治理技术的热点。电镀废水种类繁多,各种电镀工艺差异很大,仅使用一种废水治理方法往往有其局限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综合多种治理技术特点的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4 发展闭路循环。闭路循环是目前处理电镀废水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电镀废水的处理方向,从而实现电镀漂洗水的基本零排放。但到目前为止,末槽浓度的控制以及离子交换装置的应用与操作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5 社会化治理。电镀厂多而且面广,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渣污泥以及浓废液相对较少,而且又较为分散。对于这些物质,目前除少数单位综合回收外,

22、大多数直接排放,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可以考虑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集中回收,建立城市和地区性的电镀废渣、废液的回收再生中心,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变废为宝,同时还能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章 设计背景2.1项目概况和意义小型电镀厂往往是区属的乡镇企业, 这些电镀厂废水水量都较少, 一般日排放量只有几十吨,其污染因子也较少, 多数为含铬、锌酸性废水,但其危害很大, 治理势在必行。这些企业多数位于市郊, 其技术和经济力量薄弱. 对于废水的治理要求是工艺简单, 便于掌握和正常运行, 而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当然也要较低。本设计就是根据上述特点,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处理后的水完全达到国

23、家的排放标准。2.2 设计条件1设计水量每天处理水量90 m3,设计的废水水质情况如下表:表1.1 电镀废水水质情况项目 pH总Cr(mg/L)Cr6+(mg/L)Zn (mg/L)SS(mg/L)含量3.5 30 2035 1002设计水质经处理后废水中浓度SS70mg/L, 总铬1.5mg/L, Cr6+0.5 mg/ L,Zn2+2 .0mg/ L,出水pH值6-9;2.3 设计原则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确保各项处理水质指标达到相应的国家排放标准;废水处理装置布置紧凑、流畅,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坚持实用和美观相结合的总布原则;选择工艺简单, 采用目前国内成熟、实用的处理工艺;

24、尽量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转费用,努力实现技术先进与企业财力相适应。 第三章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比较3.1化学处理法电镀废水的化学处理法是添加化学试剂后,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能从废水中取出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处理方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处理法有氧化(还原)处理法,中和处理法,凝聚沉淀法等,以及把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方法。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在国内外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国内对化学处理法有较为成熟的设计和运行经验。它具有操作方便,试剂来源广,适用范围广,能承受大水量和高浓度负荷冲击,效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缺点是对处理后产生大量污泥的综合

25、利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化学处理法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外,如何提高处理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向闭路循环方向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3.1.1 含铬废水的处理1、亚硫酸盐还原法亚硫酸盐还原处理法也是国内常用的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之一,它主要优点是处理后能达到排放标准,并能回收利用氢氧化铬,设备和操作也较简单,沉渣量少且易于回收,因而应用较广;但亚硫酸盐货源缺乏,国内有些地区不易取得,当铬污泥找不到综合利用出路而存放不妥时,会引起二次污染。用亚硫酸盐处理电镀废水,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调整pH值,使其形成氢氧化铬沉淀而除去,废水得到净化。常用的亚硫酸盐有亚硫

26、酸氢钠、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技术条件与参数:(1)废水的酸化 亚硫酸盐还原六价铬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当pH值2.0时,反应可在5 min左右进行完毕;当pH值在2.53.0时,反应时间在30 min左右;当pH值3.0时,反应速度很慢。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废水pH值在2.53.0,反应时间控制在20-30 min为宜。(2)亚硫酸盐投加量 表3.1为亚硫酸盐与六价铬的理论投药比与实际投加量的情况。(3)废水经酸化、还原反应后,加碱调整废水的pH值,使氢氧化铬沉淀,一般控制pH值为78,其反应时间为20 min。(4)沉淀剂的选择 常用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等均可使三价铬成为氢氧化铬沉

27、淀。采用石灰,价格便宜,但反应慢,且生成泥渣多,泥渣难以回收。采用碳酸钠,投料容易,但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成本高,但用量少,泥渣纯度高,容易回收。因此一般采用氢氧化钠作沉淀剂,浓度取20%。表3.1 亚硫酸盐与六价铬的投量比序号亚硫酸盐种类投量比(质量比)理论值实际使用量1Cr()NaHSO3131452Cr()Na2SO313.61453Cr()Na2S2O512.7413.542、铁氧体法铁氧体沉淀法是在硫酸亚铁处理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处理方法。它就是使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形成铁氧体晶粒一起沉淀析出,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铁氧体处理法主要的优点是硫酸亚铁货源广,价格低,处理

28、设备简单,处理后水能达到排放标准,污泥不会引起二次污染;缺点是试剂投量大,相应产生的污泥量也大,污泥制作铁氧体时的技术条件难控制,需加热耗能较多,处理成本也较高。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是向废水中投加硫酸亚铁,使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投碱调整废水pH值,使废水中的三价铬以及其他重金属离子(以 Mn+表示)发生共沉淀现象。在共沉淀时,溶解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铁氧体晶体中,生成复合的铁氧体。采用铁氧体法一般侧重于处理六价铬、镍、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废水 。3、硫酸亚铁石灰法硫酸亚铁是一种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酸性。硫酸亚铁与六价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铬,当用石灰提高PH值至7.58.5时

29、,即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当pH值3时,Fe3+即生成大量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铁有凝聚作用,有利于其他沉淀物的沉降。硫酸亚铁处理含铬废水的运行条件见表3.2。反应时间为,连续处理时不小于30 min;间歇处理时为24 h。硫酸亚铁石灰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特点是:除铬效果好,当使用酸洗废液的硫酸亚铁时,成本较低,处理工艺成熟,但产生的污泥量大,占地面积大,出水色度偏高。表3.2 硫酸亚铁处理含铬废水的运行条件序号Cr6+/mg/l加药前调pH值投药量(质量比)Cr6+FeSO47H2O反应后 调节pH值通气时间min备注125414015078搅拌混匀即可所需压缩空气量为0.2m3/min.m3(废水),

30、压力80120kPa。2255013514010203501001251351530410011613015304、钡盐法钡盐法处理含铬废水是利用固相碳酸钡与废水中的铬酸接触反应,形成溶度积比碳酸钡小的铬酸钡,以此除去废水中的六价铬。经碳酸钡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残余钡离子,可用石膏(CaSO42H2O)进行除钡,生成溶度积更小的硫酸钡。技术条件和运行参数:(1)采用钡盐及其投加量:一般采用碳酸钡,也可采用氯化钡。碳酸钡不易溶于水,可一次性向反应池中投加较多的碳酸钡,其后陆续补加直至不能使用时全部更新。其理论投量比为Cr6+BaCO3为13.8(质量比),实际采用为1(1015)。氯化钡易

31、溶于水,反应速度比碳酸钡快,为液相反应,其理论投量比为Cr6+BaCl2为14.7(质量比),实际采用为1(79)。(2)搅拌和反应:空气或机械搅拌,反应时间采用碳酸钡时为1020min,采用氯化钡时为10 min左右。(3)废水的pH值;用碳酸钡为试剂时,反应时废水的pH值一般控制在45。用氯化钡时,反应时废水的pH值一般控制在6.57。钡盐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特点为:方法简单,出水水质好,但货源、沉淀分离以及污泥二次污染问题较大,污泥清除周期较长。同时,由于钡盐有毒,因此,如采用这种方法时,对调节池、反应沉淀池等地下构筑物应做好防渗漏、防腐蚀等措施,并加强管理,防止由钡引起的污染。3.1.2

32、含锌废水的处理1、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的处理锌为两性金属,在碱性条件下,根据pH值的不同存在 ZnO22和Zn(OH)2,当pH值调整到810时,主要以Zn(OH)2形式存在。对含锌废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对废水pH的控制,使废水中的Zn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以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方式,或投加适量的混凝剂,结合凝聚、共沉等原理,达到去除污染净化废水之目的。一般挂镀锌清洗废水的含锌浓度为1030 mg/l,pH值=1012。镀锌前,酸洗废水中往往由于挂具清洗不干净等原因也会带入锌,其浓度一般为520mg/l,含铁量为58 mg/l,pH值=23。所以处理含锌废水应包括以上两部分清洗废水。

33、这两种废水的混合处理,不但可处理锌,而且还利用了酸洗废水,中和了含锌废水中的碱,同时其中铁所形成的氢氧化铁,还起到凝聚作用,是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和参数:(1) 废水进水浓度 一般废水含锌浓度不大于50 mg/l。(2) 反应时的pH值 废水进水的pH值为912,反应后最佳pH值为3.59.0,可利用酸洗槽的废盐酸来调整pH值。 (3)凝聚剂投加量和混合反应时间 凝聚剂可采用碱式氯化铝,投加量为1015 mg/l(以Al计)。混合反应时间宜采用510 min。 (4) 补充水量 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中的含盐量会不断增加,含锌、氯离子会不断积累,为了改善循环水水质,每天应排放累计处理水量的10%

34、15%的循环水,补入纯水。2、铵盐镀锌废水的处理 (1)石灰法处理铵盐镀锌废水 当废水pH10时,氨三乙酸与锌离子配位的稳定性比钙离子大,而pH12时则相反,氨三乙酸与钙离子络合的稳定性比锌离子大,因此,利用这个机理来提高废水pH值,增大钙离子浓度,有利于配位剂与钙离子配位,使锌离子释放出来,然后形成氢氧化锌沉淀。据试验最佳pH值为10.9511.2,钙盐用CaO,投加量为Ca2+/Zn2+(34)1,废水起始含锌浓度在150 mg/l以下时,处理后Zn2+浓度小于5 mg/l。 处理时可用石灰(按计算量)和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1112,搅拌1020 min,然后经沉淀、过滤。在运行中应注意p

35、H值不能超过13,否则由于羟基配合物的溶解度增加,使氢氧化锌重新溶解,使出水锌含量升高。工程实践证明,加石灰调整废水pH12时,锌仍以氢氧化锌的形态存在。 (2)铵盐镀锌混合废水处理 将铵盐镀锌废水与含铜、镍、铬和预处理的酸性废水等混合后,在酸性条件下,用化学沉淀法能去除锌和其他金属离子,处理后水达到排放标准。其基本原理可能是由于氯化铵是中等配位强度的配位剂,能与锌、铜、镍等金属离子配位,但在酸性的混合废水中配位能力较弱,加碱时形成金属氢氧化物的速度又高于形成配合物的速度。 主要技术参数: a 废水含锌浓度 控制在小于100 mg/l,这样处理后的废水含锌浓度可小于5 mg/l,而且其他金属离

36、子也能符合排放标准。 b 废水的pH值 处理前混合废水必须为酸性,反应时pH值调整到9。 c投试剂量 如混合废水内含六价铬,则必须投加硫酸亚铁做还原剂,用时也可起到凝聚的作用,投加量根据六价铬浓度及废水中存在的亚铁离子确定,助凝剂采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510 mg/l。3.2离子交换法在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离子交换是将废水中的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而被除去,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后进行再生。再生是利用再生剂中的离子在浓度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将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洗脱下来,使离子交换树脂恢复其交换能力。 电镀含铬废水由于电镀工艺的不同,废水

37、中的六价铬浓度不同,其他金属离子和各种阴离子等的成分和含量也有所不同。废水中的六价铬,在接近中性条件下主要以CrO42存在,而在酸性条件下主要以Cr2O72存在。由于废水中六价铬是以阴离子状态存在,因此,可用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OH型树脂交换吸附饱和失效后,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恢复其交换能力。废水中的其他金属离子,如Ni2+、Ca2+、Cu2、Cr3等(Mn+)可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H型树脂交换吸附失效后,可用盐酸(或盐酸)再生,恢复其交换能力。 镀锌废水处理中,可选用强酸阳离子(RSO3Na)或弱酸阴离子(RCOONa),硫酸铜镀铜废水可选用弱酸阴离子(RCOONa)。 用Na

38、型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镀废水时,废水中的阳离子与树脂上的Na离子进行交换,树脂饱和后用硫酸钠再生,当采用Na型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时,再生用硫酸,并用氢氧化钠转型。离子交换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浓缩方法。离子交换前废水的离子浓度(单位为mg / L)一般为几十至几百,而吸附饱和后树脂再生洗脱液的离子浓度被浓缩到几万,再生液的体积一般占处理水体积的10%15%。因此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必须事先考虑再生液的处理问题。 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选择性高,可以去除用其它方法难于分离的金属离子,可以从含多种金属离子的废水中选择性的回收贵重金属;既可去除废水中的金属阳离子,也可以去除阴离子,可以使废

39、水净化到较高的纯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离子交换树脂价格较高,树脂再生时需要酸、碱或食盐等,运行费用较高,再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因此,离子交换法在较大规模的废水处理工程中较少采用。3.3电解法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也属于化学处理法的范畴,它主要是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阴,阳两级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无害物质;或利用电极氧化和还原产物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分离去除,电镀含铬废水的电解处理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或通过电解反应回收金属,如从电镀含银,铜等废水中回收金属就是一例。国内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试验研究,用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20世纪70

40、年代起在全国兴起,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从原来的坐式迂回式改进为不易短路的挂式翻腾式,后有改进为节能的双极性小极距电解法。现在又出现了节约铁板阳极的不溶性铁屑的内电解法。目前已由定型,系列处理设备供应。优点:电解法流程简单,生产占地少,另外操作也很简便与电镀工艺类似,易于被操作工人掌握,而且回收的金属纯度也高,特别是和用于对贵金属的回收。缺点:电解法耗电多,污泥也多,对于污泥的处理与化学法一样难以处置。3.4 生物法由于传统治理方法有成本高、操作复杂、对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有害污染难处理等缺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生物治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法能够较好地处理电镀综合废水,使废水中的六价

41、铬、铜、镍、锌、镉、铅等有害离子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形成沉淀,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处理方法简单适用,污泥量少。随着耐重金属毒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根据生物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不同可分为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以及植物修复法。3.4.1 生物絮凝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DNA、纤维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至目前为止,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约有十几

42、个品种,生物絮凝剂中的氨基和羟基可与Cu2+、 Hg2+、Ag+、Au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鳌合物而沉淀下来。应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安全方便无毒、不产生二次污染、絮凝效果好,且生长快、易于实现工业化等特点。此外,微生物可以通过遗传工程、驯化或构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菌株。因而微生物絮凝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4.2 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利用胞外聚合物分离金属离子,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生物吸附剂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吸附能

43、力强、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3.4.3 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指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硫酸盐生物还原法是一种典型生物化学法。该法是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通过异化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将硫酸盐还原成H2S,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和所产生的H2S反应生成溶解度很低的金属硫化物沉淀而被去除,同时H2SO4的还原作用可将SO42-转化为S2-而使废水的pH值升高。因许多重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的离子积很小而沉淀。有关研究表明,生物化学法处理含Cr 6+浓度范围为3040 mg/L的废水去除率可达99.67%99.97%。有人还利用家畜粪便厌氧消化污

44、泥进行矿山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赵晓红等人用脱硫肠杆菌(SRV)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在铜质量浓度为246.8 mg/L的溶液,当pH为4.0时,去除率达99.12%。3.4.4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已有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植物修复法是利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生物技术处理企业废水的一种延伸。利用植物处理重金属,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从废水中吸取、沉淀或富集有毒金属;(2)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降低有毒金属活性

45、,从而可减少重金属被淋滤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3)利用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或水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输送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条部分。通过收获或移去已积累和富集了重金属植物的枝条,降低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在植物修复技术中能利用的植物有藻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藻类净化重金属废水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利用藻类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褐藻对Au的吸收量达400 mg/g,在一定条件下绿藻对Cu、Pb、La、Cd、Hg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80%90%,马尾藻、鼠尾藻对重金属的吸附虽然不及绿海藻,但仍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草本植物

46、净化重金属废水的应用已有很多报道。凤眼莲是国际上公认和常用的一种治理污染的水生漂浮植物,它具有生长迅速,既能耐低温、又能耐高温的特点,能迅速、大量地富集废水中Cd、Pb、Hg、Ni、Ag、Co、Cr等多种重金属。有关研究发现凤眼莲对钴和锌的吸收率分别高达97%和80%。此外,还有很多草本植物具有净化作用,如喜莲子草、水龙、刺苦草、浮萍、印度芥菜等。 木本植物具有处理量大、净化效果好、受气候影响小、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等优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同时对土壤中Cd、Hg等有较强的吸附积累作用,由胡焕斌等试验结果表明:芦苇和池杉对重金属Pb和Cd都有较强富集能力。3.5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是指通过特定的膜

47、的渗透作用,借助于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对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膜分离法处理电镀废水一般选用反渗透、超滤及二者的结合技术,其关键是根据分离条件选择合适的膜。对于酸性较强的废液应选择在酸性环境中,具有较好稳定性的芳香族聚酰胺中空纤维膜。(B9、B10、B15)和芳香聚酰肼(DP1)膜,对镀镉废水及含氰等碱性较强的废液应选用耐碱性较好的分离膜。对于具有较高氧化性的Cr(VI)的去除则要求膜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一般Cr(VI)的去除,选用聚苯并咪唑酮(PBJL)膜和聚砜酰胺(PSA)膜。膜分离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技术,过程中大多数无相变化,常温下操作,有高效、

48、节能、工艺简便、投资少、污染小等优点,尤其对于处理热敏物质领域如食品、药品、和生物工程产品,显示出极大优越性。与传统分离操作(如蒸发、萃取或离子交换等)相比较,不仅可以避免组分受热变性或混入杂质,通常还有低能耗和效率高的特点,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故发展相当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国际膜会议上曾将“在21世纪的多数工业中膜过程所扮演的战略角色”列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并认为它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随着膜组件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制约膜技术发展的投资额及维修费用过高的问题将得到缓解,在加上水回用需求的增加,在未来的电镀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膜分离技术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49、重视。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它的先进性和经济性究竟怎样尚需深入探索。目前,膜分离技术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国产膜性能不佳、进口膜价格昂贵、膜易被污染。3.6 离子浮选法离子浮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加入与欲浮选出的离子电性相反的表面活性剂到溶液中,起泡后,表面活性剂与该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附属在气泡上,浮在水面形成固体浮渣,然后将固体浮渣和气泡一起捕获进行分离。另一种是添加能和废水欲处理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或螯合物的表面活性剂,使溶液起泡形成泡沫,被处理的元素富集于泡沫再进行分离。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从很稀的废水中有选择的回收各种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离子。3.7 黄原酸法黄原酸法分为不溶性淀粉黄原酸

50、酯法(ISX)和纤维素黄原酸法,前者是钠、镁型ISX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接触时,键合在硫上的钠、镁离子将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重金属离子取代钠、镁而生成重金属不溶性黄原酸酯沉淀下来,钠、镁则游离在水中。有些重金属离子如Cu2、Cr(VI)等的去除是先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再进行离子间的交换才完成的。而纤维素黄原酸法是通过纤维素葡萄糖基经化学改性引入CS官能团制成的纤维素黄原酸盐完成的,不同金属元素与纤维素黄原酸盐亲和力不同,并遵循CuPbCdNiZnMnMgCaNa,纤维素黄原酸盐中的镁和钠均可被重金属离子取代。能进行以上反应的离子有:Zn2+、Ag+、Au+、Ni2+、Mn2+、Cr3

51、+、Fe2+、Cd2+、Pb2+。3.8 腐殖酸法泥炭、褐煤等除去沥青后,用碱液煮沸,溶液被染成黑褐色,酸化时,析出红褐色絮状的沉淀,这种物质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机理可能是风化煤中含有的腐殖质具有易与金属离子配位的活性官能团,如羧基和羟基等。这些官能团中的OHA有孤对电子,羟基上的氢易被具有空电子轨 道的金属离子所取代。因此。腐殖质可作为一种有机配位体与重金属离子进行配合或螯合。腐殖质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交换主要取决于腐殖质分子中的羧基和酚羟基的含量。因而腐殖质具有弱酸型阳离子交换和配位能力等性质。3.9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由木材、煤、果壳等含炭物质,在高温和缺氧的条件下活化制

52、成的。在活性炭的晶格间,形成了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微孔结构与巨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有效的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活性炭处理电镀废水,目前主要用于含铬、含氰废水。用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根据处理水的条件和要求,一般认为是利用它的吸附作用和还原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沸石吸附、麦饭石吸附法。活性炭法处理电镀废水的优点:a. 活性炭耐酸、耐碱,在高温下不易破碎,有稳定的化学性能;b. 节省用水,清洗零件的废水用活性炭处理后不排放,可重复做清洗水;c. 投资省,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可直接在镀槽旁边工作,操作维护方便;d. 处理费用低,活性炭来源广,并可再生反复使用;e. 不直

53、接产生污泥,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尽管有以上优点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如废水中污染物容度较高时,活性炭再生比较频繁;长期反复使用活性炭处理喊含铬废水后,处理后水用来做清洗水时,三价铬含量会增加,影响吨化膜,以及在洗脱液的利用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索。第四章 处理工艺的确定4.1 工艺流程选择在处理电镀废水的诸多工艺中,化学法应用最为普遍,在国外约占90以上,中国各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的应用比例依次为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化学法约占40,而且化学法呈上升趋势并逐渐向发达国家靠近,离子交换和电解法则呈下降,下降或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处理工艺的实用程度。采用化学法的废水处理工程投资约占电镀工程总投资的5左右

54、,而离子交换、电解法、反渗透法等废水处理工程投资约占电镀工程总投资的3040。所以根据上一章阐述的各个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本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化学法进行连续处理,同时采用亚硫酸盐还原法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设计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斜板沉淀池中间水池砂滤器清水池浓缩池板框压滤调节池反应池滤液 上清液含铬废水H2SO4NaHSO3NaOHPFS、PAMH2SO4NaOH污泥排放:图4.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4.2 工艺流程说明4.2.1 废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连续处理工艺。废水经过两次提升,一次提升从调节池到中间水池,二次提升从中间水池到清水池。调节池中废水由耐腐蚀泵泵入反应池,在反应池中以重力

55、流方式流经还原槽、中和槽、斜板沉淀池和中间水池,完成六价铬的还原,三价铬与锌离子的絮凝和沉淀分离反应。中间水池的水由耐腐蚀泵泵入石英砂过滤器过滤,出水流入清水池,清水池中pH值不达标,可以加酸或加碱进行调节;如果污染物超标,返回调节池重新处理。反应过程的控制通过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仪、在线pH计和液位计实现。4.2.2 污泥系统斜板沉淀池中沉积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再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后打包待用。浓缩和压滤出水返回调节池重新处理。4.2.3 药剂投配系统确定各种溶药、投药槽体有效容积、工艺尺寸及相关工艺设备。4.3 工艺条件控制还原六价铬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当pH值为2.0或更低时,反

56、应可在5 min左右进行完毕;当pH值为2.53.0时,反应时间在2030 min;当pH值大于3.0时,反应速度非常缓慢。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2.53.0之间,反应时间控制在2030 min。亚硫酸钠与六价铬的理论投药比为31(质量比),由于废水中杂质的影响和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实际投药量应高于理论投药量,投药比控制在(45)1,投药比过低会使还原反应不充分,出水中六价铬含量不能达标,投药比过高时浪费药剂,增加处理成本,并且容易生成可溶性离子 Cr2(OH)2SO32-,难以生成氢氧化铬沉淀。氢氧化铬沉淀的最佳pH值为78,而氢氧化锌沉淀的最佳pH值为89,故选择絮凝反应的pH值为8,反

57、应时间为1520 min。第五章 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5.1调节池1 一般说明电镀废水水质质量有一定的波动,设置调节池使水质和水量保持相对的稳定,有利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效运行,调节池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外作防腐处理,调节池设事故溢流管。2 参数选取池形 方形停留时间 HRT=4h3 工艺尺寸有效容积 VQHRT=904/24=15 m3有效水深 H2000 mm横截面积 S=V/H=15/2.0=7.5 m3池长 L=4000 mm池宽 B=S/L=7.5/4.0=1.9 m取B=2000 mm调节池总尺寸 长度宽度高度=4000 mm 2000 mm 2000 mm4 工艺装备1次提升泵2

58、台(1用1备),由于废水呈酸性,应选用耐腐蚀泵,具体选型见水力计算部分。5. 2反应池1 一般说明反应池内进行还原反应和絮凝反应,在流程上分前后两格,前一格进行六价铬的还原反应,后一格进行氢氧化物的沉淀生成反应,前后两格用底部开口的隔板隔开,反应过程进行机械搅拌,如图5.1所示。反应池中根据化学反应的不同需要加入各种药剂,以实现pH值调节,六价铬的还原以及氢氧化铬和氢氧化锌的生成过程。为了促进反应物的充分接触反应,反应池应设置混合设备,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铬絮体不易沉降,在进入沉淀池之前应在反应池中投加絮凝剂帮助絮体长大以利于后续沉淀单元的处理效果。进水出水A 侧视图B 俯视图图5.1 反应池示意

59、图2 主要设计参数(1)还原反应pH值 pH=2.5。停留时间 HRT25 min投药比 51ORP值 反应过程控制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ORP值为300 mV搅拌功率 20 W/m3池容,强度为中等强度,G值为200/s。(2)絮凝反应pH值 本废水处理车间主要处理铬和锌,沉淀时Cr(OH)3的最佳沉淀pH值为78,Zn(OH)2的最佳沉淀pH值为89,所以选择絮凝池pH值为8。停留时间 HRT20 minG值 50/s3 工艺尺寸反应池的有效容积V=Qt=90(25+20)/(2460)=2.81m3式中 Q设计流量,m3/h;t 反应时间,h。水深 H1.0 m超高 0.5 m长 L3

60、.0 m宽 B1.0 m净尺寸 LBH3000 mm1000 mm1500 mm4 工艺设备(1)还原反应搅拌装置按每m3池容输入功率20W计算,需要输入的功率N为N=20V/2=202.81/2=28 W=0.0428kW搅拌机机械总效率1采用0.75,搅拌机传动效率2为0.7,则搅拌机所需的电动机功率N为 NN/(12)0.028/(0.750.7)0.053 kW桨叶构造采用单层平板形,两叶,长宽0.5 m0.2 m,桨叶底端距池底0.25 m。(2)絮凝反应搅拌装置按每m3池容输入功率10 W计算,需要输入的功率N为N=10V/2=102.81/2=14 W=0.014 kW搅拌机机械总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