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455328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内容提要:思想品德课贴近生活,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也与现代教育提出的“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呼喊相一致。本文从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知与行脱节的原因出发,探讨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关注个体,强调道德对学生、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调查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的原因,除了因为教学气氛宽松,没有压抑感;教材里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外,更多的是因为有许多联系实际的思考辨析、讨论和收集资料、设计等动手项目等。总之,贴近学生生活,能产生共鸣;有参与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是学生喜欢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思想品德课贴近生活,既符合学生的

2、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也与现代教育提出的“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呼喊相一致。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使学生学习生活、学会生活。生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建构新知识的基础,而且又是学生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这种思想也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道德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是为了生活,道德教育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3、,才能获得现实的根据。而现实生活中,教师经常为教学与品德的养成严重脱节而烦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体验。很多学生道理一大堆,甚至比教师更能说会道,而要他们真正落到实处却很难。其实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内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注重以内心促进外在的行为,外在的行为进一步促进内心道德情感的发展与完善。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在现行的评价体制前,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道德认知上,虽然也有情感方面的关注,但却流于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师生间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真情互动,甚至于教师不知道学生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道德在得不到内化的情况下,自然就

4、无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二、评价体系重标准轻个性。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大一统,无论是从管理还是教育,要求整齐划一地按着标准来,大到意识形态,小到着装卫生,对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和道德要求出奇的一致。而作为社会的人,不同的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个性,当他们的个性在统一标准下不得张扬时,剩下的都是标准的复制品和对自我的否定。成绩差,就什么都差,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的是认为缺点多于优点,有的甚至找不出自己的优点。有些学生在笔试的答卷中为迎合标准也屡见不鲜,“不说真话能拿高分,说了真话反而要扣分,那就拣好听的写吧”,这样的道德教育已经违背了教育的生活真实性,失去了教育的个性化

5、,使道德教育在面对生活时只能交白卷。三、宣传中重“仰视”轻 “平视”我们宣传典型,是因为那些典型事例、典型人物能给我们的心灵有巨大的震憾,然而典型毕竟只有少数,震憾之后我们的心灵又归于沉静。平凡人物身上也有许多美德,除媒体外社会是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了呢?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的看法、对一般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相比与典型关注程度明显不够。反映在学生身上,如面对感动中国的丛飞事迹,学生们唏嘘不已,但他们说做不到像丛飞那样高尚;让他们说说普通劳动者甚至是自己父母有哪些值得敬佩的地方,却说没注意到。“取法于上” 的道德高标是值得提倡,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个高度根本就达不到,而且我们社会还存在着可以做到

6、的却不做的现象,比如品德教育的倒置,某些大学生的品德习惯还不如幼儿园小朋友,成人的道德风尚不如未成年人。所以道德教育和宣传还是应该从身边寻找道德榜样,学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四、生活实际中重功利轻修养,成人榜样示范作用不明显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去做一件事都想着“这么去做我能得到什么好处”而不考虑“这么做对我自身发展有利外,还对社会有什么好处”,成人的言行有的甚至成为学生正面教育的阻力,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2006年的元宵节中,笔者就面临这样的一幕:手拿街头的灯谜,孩子们对自己的父母说“那些猜不出的再挂上去吧”,而理应成为榜样的成年人却是“管他猜得出猜不出,撕下来再说”

7、;面对学校的卫生健康教育,学生反诘:为什么教育我们吸烟有害,你们教师也可以公然抽烟,还让我们这些未成年人吸二手烟?成人尚且如此,对于稚嫩的学生讲,到底该向谁学习呢?要想让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突破口,就要实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关注个体,强调道德对学生、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贴近生活中学生心理、情感、态度的实际需求。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每个阶段、在不同家庭环境、生长环境中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对道德和法律要求提出了“为什么要制定”的想法。比如针对“规则为什么要制定,为什么到处有规则,烦不烦啊”的想法,如果嫁接成人观点,强制遵守,

8、显然是服不了众的。那就通过“背靠背运球接力赛”游戏解决,只见大家皆大欢喜,欢呼雀跃,教室也沸腾了。无规则下的瞎热闹招致了学生的不满,“老师,他们乱来,不玩了”。“想要公平你们认为怎么办?”“定游戏规则”是最好的办法,大家讨论并通过后继续游戏,第二次赢的激动,输的口服。一节课也差不多了,总结性的话由学生自己归纳,看来规则能维持正常秩序、保证公平竞争,竞争中也别忘了合作是取胜之道。又如初二的学生更关注人际交往,特别是男女生交往,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男女生间的优、缺点,肯定男女生交往的必要性,但也引导学生面对“果实催熟与自然成熟有什么不同?”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男女生之间的纠纷,也不是一棒子打死,

9、分开了事,而是让他们明白各自的长处,可以互相帮助,没必要为小事斤斤计较。教师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事后,两人不仅没有再发生矛盾,还和睦相处。 正如有学者提出:道德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回归。这种“回归”的实质,就是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需要。这样就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分析、理解、选择和决定。对学生而言,道德价值由“老师告诉我”变为“我认为”,道德行为由“老师要我做”变成了“我自己思考应该做”由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接受转为探求,主体性的发挥成为可能,学习能力也必将获得实际的提高其次,要挖掘生活资源,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转化为自我内化。

10、 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鲜活的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汲取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尤其是飞速发展的今天,即使是最新的教科书也存在着滞后性,不能满足当今孩子的求知欲,我们要努力让教材融进生活,让课堂走进生活,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1整合时事政治资料,通过丰富生动而真实的事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关心社会的责任意识,又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作品无极因其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碧沽天池造成的生态破坏而广遭批评,引出学生对“这个剧组已经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11、“国家和政府还应加强哪方面法规建设和环保建设”等问题的探究,从而意识到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树立全民环保意识的必要性。时政资源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保证思想品德教学的时代性、真实性,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生活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中。2整合乡土资源,把热爱家乡的情感与社会生活的实践相结合。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新移民学生,对本地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通过走访、调查、课件制作展示镇海海防文化、蛟川走书、澥浦船鼓、根据江南一带传统的补碗、弹棉花、磨刀、掌鞋、箍桶、篾匠、木匠等手工艺的动作音响创作的器乐合奏等充实教学素材,又能让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社会实践来体验。3整合学科资源,提高教学的综合性。综合性的

12、要求和教学相长的原则下,思想品德教学不再是孤军奋战。比如在上初二有关家庭、父母时,引用了“而外国人则这是这样来拼写这个family的。fa是爸爸的意思。m是妈妈的意思。ily则是我爱你们的意思。所以family是爸爸妈妈我爱你的意思。”的材料,感受家庭的温馨与温情;落花生、海燕、一棵树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启示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其他生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改革开放时期的歌曲见证历史,鼓舞学生建设祖国的信心等向学生揭示我们能够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引发学生去追求高雅情趣,使自己的生活更富有生机。4随手撷取生活细节,关注身边的榜样。教师把生活细节带进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情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

13、观察,学会感受;关注身边的榜样,可以让学生发现美德就在身边,并非遥不要及。如讲生活情趣时,老师提到公园里一家放风筝、社区里老人们在树荫下不顾炎热悠然下棋的温馨情景,学生也尝试着感受自己与伙伴游戏、寒假里帮助他人的快乐;学生身边有思考问题有自己见解、面对失败不气馁、真心帮助别人的榜样,课上的公开表扬不仅让在做的同学增强自信、坚持正确的行为,也让其他同学感受到身边无小事,榜样在身边,他们能做到我也可以做到。细节教育和宣传身边的榜样,就是活生生的生活教育内容之一。再次,还要贴近生活的原生态,承认生活中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在矛盾冲突中体验,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不同道德生活状况背景以及道德价值都可能形成生

14、活中的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选择,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在教学中不要回避这种冲突,教师也不用告诉学生选择哪种才是真正的生活,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教材中关于“学习与培养兴趣”之间是否有矛盾的话题,就是一对现实存在、每个学生无法回避的冲突,我们要告诉学生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思考“你会怎么办”。每个人答案不尽相同,但原则是要“双赢促发展,发挥最大限度的功效”。这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所指出的,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其他诸如“学习中的互帮互助与竞争”、“青春期的渴望独立与寻求他人的帮助”、“生活中获得经济利益与诚信为人”等冲

15、突无一不涉及到学生面临的问题和选择,在讨论不同选择带来不同的后果中,形成学生的自我品德体验,远远超过说教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们应把最新的生活信息带给学生,让“小课堂”体现“大世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自觉的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走进多彩的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勇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充分展示其主体的创造性,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连续不断的源头活水。我们应该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生活相通,拓展更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放射魅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在生活中认识自我,提高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让思想品德教学因生活而美丽。参考文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