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434758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章节测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概述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l、统计学是一门(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c、实质性科学 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4、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

2、事物称为( )A、标志 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8、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特征的名称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中等学校数 B、国营企业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学

3、生人数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水塘中所养的鱼(、城市流动人口数 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4、 D、数量标志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业总产值”是(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数量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品质标志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

5、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A、测量值数据 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产品合格率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人数 B、性别 C、文化程度 D、企业经济类型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人数 B、身高 C、工厂

6、数 D、机器台数6、要调查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标志7、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和65万元,则( )A、“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D、25、22、40、33、65是变量值3、变异:8、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因此离不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7、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是只能用数值表现的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民族 B、职业 C、职称 D、文化程度 E、工作年限10、要调查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 )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 C、10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l、统计在研究客观事物现象时,是以客观事物现象的定量认识为基础的( )2、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3、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8、4、工资是离散变量( )5、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着眼于个别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6、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0件、6l件、62件、63件、64件,因此说有5个变量( )7、用文字表示的指标叫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叫数量指标( )8、品质数据用文字回答,但有时也用数值回答( )9、标志和指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lO、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者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9分)l、统计:2、统计指标:、变异五、简答题(每题9分,共计36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社会经济统计研究

9、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其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各是什么?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40分)1、将统计总体按照某种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A、统计整 B、统计分组 C、统计设计 D、统计调查2、统计表的主词是( )A、表中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C、各指标所说明的研究对象 D、分布在各栏中的饿指标数值3、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90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变量值 c、变量 D、标志值4、要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

10、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A、询问法 B、报告法 C、直接观察法 D、问卷法5、统计整理主要是对( )进行整理A、历史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综合资料6、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调查表7、编制复合分组表是因为( )A、分组的次数太多 B、现象变动太复杂 C、分组组距太大 D、主词是复合分组8、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9、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方法 B、调查包括的范围 c、调查的组织形式 D、调查登记的时间10、把统计表

11、区分为简单表和分组表的标志是( )A、分组标志的选定 B、分组数目的多少 C、总体是否相同 D、看主词是否分组ll、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 )A、正比 B、等比 C、反比 D、不成比例1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3、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表14、次数分布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数量标志或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总体单位数分组形成的数

12、列15、某一等距连续变量数列中,某一组的下限值是12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是60,则该组的上限值是( )、240 B,180 C,220 D,26016、某水库的储水量,属于( )A、数量标志 B、质量标志 C、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17、对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进行调查,以反映基本情况,属于(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18、对灯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属于(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19、统计表的宾词是( )A、总体单位的名称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统计表的类型 D、说明总体的性质20、统计表适用于( )A、调查阶段 B、汇总阶段 C

13、、分析阶段 D、调查、分析和汇总阶段2l、在区分事物性质的分组中,划分经济类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分组,可以研究各经济类型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规模大,J D、依存关系22、统计整理是( )A、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c、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 D、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23、下列哪一种资料,宜编制单项数列( )A、连续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 B、连续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 D、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24、统计中把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统计指标的工作过程,叫做(

14、)A、统计设计 B、统计整 C、统计分析 D、统计资料的开发与应用25、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B、按品质标志分组c、选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D、善于运用复合分组26、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27、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28、对无限总体进行调查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通常采用( )A、抽样调查 B、全面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29、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的主要区

15、别是( )A、灵活机动的程度不同 B、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C、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 D、确定所要调查的单位方法不同30、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 )A、统计分组 B、统计标志 C、统计指标 D、统计数值3l、在国有工业企业的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32、企业的领料单、入库单、营业员填写的发货票均属于( )A、原始记录 B、统计台帐 C、内部报表 D、统计报表33、有意识的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的情况,这种调查的方式是( )A、重点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34、调查单位就是( )A、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

16、单位 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C、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 D、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3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指数36、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登记,从所登记的总体单位范围来看,属于(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全面调查37、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调查组织工作 B、调查时间和地点 c、调查任务和目的 D、调查工作计划38、调查时间是指( )A、进行调查的时间 B、调查实际登记的时间c、调查的起止时间 D、调查资料所属时间39、某市进行科技人员调查,要求在11月5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A、

17、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时间40、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统计报表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l、要了解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工业企业普查,则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统计总体 E、综合单位2、统计资料的表达形式有( )A、统计表 B、统计分组 C、统计图D、统计分析报告3、普查一般属于( )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专门组织的调查4、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有

18、( )A、2000年n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00年10月29日2l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C、2000年10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D、2000年10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E、2000年11月1日l时死亡的人5、典型调查的主要特点有( )A、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B、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C、调查单位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D、调查方法机动灵活,省时省力 E、可以推断总体6、统计分组是( )A、在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频率又称次篓D、各组频率大于O,频率之和等于1 E、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

19、越小7、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B、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D、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E、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8、下列哪些属于质量指标( )A、劳动生产率 B、人口密度 C、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D、商品库存量 E、商品销售额 F、职工平均工资9、假定调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某市国有企业某月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调查方案中( )A、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国有企 B、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个国有企业C、调查项目是产值、利润等 D、调查时间是一个月10、为了解全国铁路货运状况,有关单位向铁路枢纽站发出调查表,此项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

20、、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1、下列现象或指标中宜采用非全面调查的有( )A、全国钢铁、原油及主要产品产量 B、物资库存C、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经营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D、对某些产品进行破坏性质量检查E、一个地区的新增人口数12、抽样调查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表现在( )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灵活性13、统计分组的含义是( )A、对总体而言是合 B、对总体而言是分C、对个体而言是合 D、对个体而言是分1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 )、是上限和下限的中点数 B、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D、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的组距来确定15、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

21、可分为( ) 、总标题、主词 、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 E、数字资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l、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2、调查时间专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 )3、人口普查属于一次性调查。( )4、统计报表的特点是自下而上逐级布置,自上而下的逐级填报。( ) 5、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都可以用来推算总体。( ) 6、调查对象是指提供统计资料的单位。( )7、某年某市人均粮食产量是相对指标。( )8、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 )9、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10、统计指标的特点是准确、及时、全面。(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6分)、统计调查:2、统计数

22、据整理:3、统计报表: 五、简答题:(共计14分) l、什么是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其特点分别是什么?2、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是什么?3、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4、什么是分组标志?其选择原则是什么?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测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l、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 )A、总体变量值总量和总体频数总量 B、时期总量和时点总量C、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总量指标的时(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库存额 C、商品库存量 D、职工人数3、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人均粮食产

23、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4、统计指标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的是( )A、相对指标 B、速度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5、某商场1999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 B、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C、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6、某市有50个零售商店,商业职工500人,商业零售总额2000万元,在研究商业职工分布和职工的劳动效率的情况时( )A、50个商店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B、500人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C、2帅0万元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

24、D、每个商店的零售额既是总体变量值总量,又是总体频数总量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A、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作为权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C、各组标志值得大,J D、权数的经济意义8、分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计算法属于(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9、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一方 D、不受权数的影响10、变量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增加2倍,各组次数都加少12,则算术平均数( )A、不变 B、增加2倍 C、减少12 D、无

25、法确定ll、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 D、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1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得差异程度,它们之问存在(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恒等关系 D、倒数关系13、离散程度的测量值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标准差 B、标准差系数 C、极差 D、平均差14、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要求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 )A、相等 B、不相等 C、相差不大 D、相差极大、某公司下属有5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量,要计算该公司月

26、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企业数16、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 ) A、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B、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c、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D、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17、在两个同类型甲、乙两个企业中,若标准差甲小于乙,则两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大小相比较( )A、两个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相同B、甲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高于乙企业C、乙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高于甲企业D、不能确定哪个企业的平均工资代表性好18、通常在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时使用的平均数是( )A、算术平

27、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19、要比较两个不同总体,平均水平不同的平均数代表性的高低,需用(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20、某地区城市和乡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82平方米和194平方米,标准差分别为27平方米和63平方米,则调查单位人均面积的差异程度是( ) A,城市大 B、乡村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l、绝对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 ) ,A、统计描述的基础数据C、计算相对数的基础数据B、从数量上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数据D、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2、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利税总额

28、C、利税总额D、职工人数 E、固定资产原值3、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人口数 B、粮食产量 C、牲畜存栏数D、土地面积 E、物资库存量4、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学生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D、工业总产值 E、工资总额5、某地区1999年新出生人口数为50万人,这一数值为( )A、时期数 B、时点数 c、绝对数 D、相对数 E、平均数6、时期指标数值( )A、可以连续计量 B、只有间断计数 C、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D、其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D、直接相加没有独立的意义7、平均指标所平均的对象是( )A、总体单位数量标志 B、总体变量值总量 C、总体标志

29、值总量D、总体 E、总体单位8、平均数是( )A、一个综合指标 B、根均变量数列计算的c、在同质总体中计算的 D、在不同质总体中计算的9、下列应用加权权数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A、由各营业员的工资额求平均工资B、由营业员按工资分组的变量数列求平均工资C、由工资总额及营业员总数计算平均工资D、由各分数段分数及学生人数求平均成绩E、由各个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10、常用的反映集中趋势的代表值有(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D、标准差 E、众数1l、由总体所以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 D、众数1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要

30、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A、受各组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频率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D、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13、众数是(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14、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 )A、指标的时间间隔相等 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综合标志变异指标分析平均数 D、总体各单位具有同质性E、用分配数列补充总平均数15、同一总体中,平均数与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关系是( )A、标准差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系数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正比C、标准差系数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反比

31、D、标准差系数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E、标准差系数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lO分)l、时期指标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与时点间隔成正比。( )2、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应用广泛。( )3、算术平均数可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则不能分为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 )4、利用组中值计算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的标志值是均匀分布的,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 )5、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所以又称为倒数平均数。( )6、变量离散程度是描述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数据。( )7、如果两个数列的标准差相

32、等,则它们的平均数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8、权数的作用实质在于次数的多少,而不在于次数的比重。(。 )9、集中趋势是指大量变量值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lO、标志变异程度大,说明总体各变量值之间差别大,变量值较集中,从而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小。( )四、简答题:(第一题3分,第二题4分,共8分)1、什么是统计绝对数?它是如何分类的?2、什么是时点总量?它有什么特点?五、计算题:(共计32分)1、某公司所属20个商店某年第四季度有关的统计资料如下 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分组() 商店数实际商品销售额(万元) 80-90 90 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 68

33、4 336 943 合计 20 2422要求:计算该公司20个商店平均销售计划完成程度。(10分)2、已知甲企业工人数和工资资料如下: 月工资(元) 工人数(人) 450 540 670 860 900 20 105 110 20 15 合计 270又知,乙企业的平均工资为653元,工资的标准差为1275元,试分析比较哪个企业的平均资更具有代表性?(10分)3、甲、乙两单位的职工人数及日产量资料如下: 甲单位i 乙单位i日产量/件人数日产量/牛人数 145 155 170 185 195 215 4 8 15 20 7 3 140 160 175 187 197 220 5 10 24 15

34、2 l 合计 57 合计 57试比较哪个单位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 (12)第四章 抽样技术基础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莉l、在抽样推断中,必须遵循(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原则 D、对等原则2、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3、极限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D、前者既可以大于后者,也可以小于后者4、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

35、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5、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是( )A、用样本推断总体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4倍7、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8、在抽样调查中(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既无

36、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c、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D、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9、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 )A、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B、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C、两者均是确定值 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lo、对标志变异程度较大的总体进行抽样调查时,宜采用(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11、抽样平均误差是( ) A、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数 B、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差C、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D、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志变异系数12、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如果总体的方差未知,应当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样本方差中挑选出数值( )A、最小的 B、任意的

37、C、最大的 D、适中的13、成数方差的最大值,是当P趋近于( )A、01 B、09 C、08 D、05 14、允许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15、对于分层抽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类别的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能不相等B、分层抽样误差只受层间方差的影响,不受层内方差的影响C、分层抽样在分层时应使各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小D、由于在分层时使用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分层抽样违背了随机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4分)l、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A、按随意原则抽取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C

38、、由部分推断总体 D、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E、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2、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D、等距抽样 E、整群抽样3、抽样平均误差( )A、是不可以避免的 B、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c、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计算 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4、影响抽样误差数值大小的因素有(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B、样本单位数的多少c、概率度和样本指标的大, D、抽样的方法和抽样的组织形式不同E、样本数目占总体单位总量的比重5、在抽样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扩大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缩小极限

39、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扩大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抽样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6、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重复抽样D、类型抽样 E、整群抽样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B、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8、要提高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增加样本数目 B、减少样本数目c、缩小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改善抽样的组织方式 E、改善抽样的方法9、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

40、、增加样本数目 B、增大概率度t C、增大抽样误差范围D、缩小抽样误差范围 E、缩小概率度tlO、在区间估计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概率保证程度与精确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 )A、前者越低,后者也越低 B、前者越高,后者也越高c、前者越低,后者越高 D、前者越高,后者越低E、两者呈相反方向变化ll、总体平均数的准确值( )A、等于全部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 B、通过抽样调查可以推算出来C、等于样本平均数加一个抽样平均误差D、等于样本平均数减一个抽样平均误差E、通过抽样调查推算不到12、当抽样的误差范围扩大时( ) A、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提高B、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随之降低C、抽样推断的精确

41、度提高D、抽样推断的精确度降低E、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和精确度均保持不变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2分)l、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灵活性原则。( )2、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 )3、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4、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它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5、允许误差可以与抽样平均误差一样大,也可以比它大或者比它小。( )6、抽样调查的着眼点就在于对样本数量特征的认识。( )7、极限抽样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8、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把握程度;缩小抽样误差的范围,则会降低推

42、断的把握程度。( )9、缩小抽样误差的范围,则抽样调查的精确度就会提高。( )10、由于抽样调查既有登记性误差又有代表性误差,所以只有登记性误差的全面调查准确性高。 ( )11、抽样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可避免的。( )12、根据样本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样本指标。(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抽样调查中的随机性原则是什么?2、抽样技术的特点是什么?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4、影响抽样数目的因素有哪些?5、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有什么区别?五、计算题:(共计34分)l、某厂生产彩色电视机,规定电视机的正常工作时间大于lO千小时为合格品,从中抽取部分产品进行检验,取得

43、如下资料:正常工作时间(千小时)电视机(台) 6,-,8 8-,10 10,-12 1214 14-,16 5 10 50 30 5 合计 100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1) 估计这批电视机的工作时间的范围。(2) 估计这批电视机的合格率的范围。2、对某批零件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随机抽查检验250个零件,发现有15个不合格,要求:(1) 按照6827的概率推算该批零件的不合格率的范围。(2) 按照9545的概率推算该批零件的不合格率的范围。3、某乡村1997年种植水稻6000亩,为测算水稻产量,从中抽取100亩进行实割实测,测得平均产量为410千克,标准差为45千克,要求:(1) 计算抽样

44、平均误差。(2) 以9545的概率估计6000亩水稻的亩产量的范围。(3) 以9545的概率估计6000亩水稻的总产量的范围。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 共计20分)1、编制时间数列的时间可比原则是指( )A、现象所属时期长短必须一致 B、两时点间的间隔必须相等C、为了特定的目的或特殊的历史时期,现象所属时期的长短有时可以不等D、对现象所属时期的长短和两时点的间隔完全不必考虑2、下列指标,分子分母为时点数的有( )A、人均粮食产量 B、每吨粮食摊到的仓库容量C、人均国民收入 D、每百人摊到的病床数据3、下列不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某年人口

45、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最近五年平均人口递减率C、某地区最近五年平均人口增长量 D、某地区最近五年平均人口死亡率三、某银行1月1日至1月8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9日至1月21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08万元,1月22日至1月31日平均存款余额为119万元,则1月份平均存款余额为( )A、(1022+108+1192)2 B、(1022+108+1192)3 C、(1088+10813+11910)31 D、(102+108+119)3 5、以1978年为基年,2004年为报告年,计算我国钢产量的平均发展速度,需要( )A、开25次方 B、开26次方 c、开27次方 D、开28次方6、已知某地

46、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1年为1035、2002年为104、2004年为105,2004年对于2000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 164,则2003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113 B、101 C、1045D、102997、移动平均是指( )A、按所有数据全部平均 B、按所有数据逐项递移平均C、按部分数据进行平均 D、按一定项数将所有数据顺次递移平均8、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为yt=a+bt,若b为正数,则该现象的趋势为(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趋势 D、不定9、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月季节比率之和为( )4、100 B、0 C、400D,1200lO、虽有各期的

47、环比增长速度,但无法计算现象的( )A、各期定基增长速度 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C、各期发展水平 D、平均增长速度11、由日期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按( )计算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数值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增长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13、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为103,20002002年为105,试确定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A、 B、 C、D、14、某企业的产值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环比增长速度( )A、年年下降 B

48、、年年增长 C、年年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15、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 A、直线方程 B、抛物线 c、曲线 D、指数曲线16、累计增长量等于( )A、报告期水平减去前期水平 B、报告期水平减去本期水平C、报告期水平减去固定基期水平 D、报告期水平加上基期水平17、某厂四个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依次为95、98、96、92,则这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952 B、952 C、48D、9518、某车间月初工人数资料为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则该车间上半年月平均工人数为( )人A、345 B、300 C、2015 D

49、、29519、增长l的绝对值是( )A、本期水平除以100 B、上期水平除以100C、逐期增长量除以100 D、累计增长量除以10020、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B、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C、某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D、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一1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简单算术平均法适合于( )A、时期数列的平均数 B、时点数列的平均数C、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平均数 D、连续时点数列的平均数2、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正确的是(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 B、环比

50、发展速度之和C、报告期水平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开n次方 D、发展的总速度开n次方3、符合直线趋势的动态数列修匀的有( )A、扩大时期法 B、移动平均法 c、半数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4、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A、变量值 B、现象所属的时间C、次数 D、反映现象的统计数据5、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D、各期的逐期增长量6、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一种(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动态平均数 D、静态平均数7、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有(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平均发展速

51、度8、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l D、定基发展速度减19、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面积 B、“十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C、“十五”时期黄金储备 D、几年来我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10、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发展水平除以增长速度 B、增长量除以增长速度C、前期水平除以100 D、增长量除以发展速度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所谓动态数列是将不同时间的同一指标数值由小到大排列而成。( )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年年下降。( )3、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

52、乘积开n次方( )4、所谓半数平均法就是用动态数列的一半去测定数列长期趋势( )5、用十年问人口出生率编制的时间数列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6、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7、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8、动态数列中的各指标数值只能用平均数表示( )9、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和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均可以用“首末折半法”( )10、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数列项数(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0分)1、什么是时间数列?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是什么?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别是什么?五、计算题:(共计40分)1、某工厂某年的总产值和

53、职工人数资料如下:(10分)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总产值(万元) 56 62 65 70月初职工人数(人) 550 540 546 560(1)1月、2月、3月平均每人产值。(2)第一季度平均每人每月产值。(3)第一季度平均每人产值。2、某工业企业19972001年的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表:(10分) 年份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工业增加值(万元) (发展水平) 677 732 727 779 819 增长量 逐期 (万元) 累计 发展速度 环比 () 定基 每增长1的绝对值(万元)要求:(1)计算并填写表中空格内数值。(2)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3、某企业19932002年的利润额资料如表: 年份 利润额(万元)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40 42 44 46 48 52 54 56 58 6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