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430784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体验情感 震撼心灵 共鸣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案例与反思【案例背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它对阅读教学作出了“质”的规定。它明确说明,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事实上,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读、去感悟,就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语文课程标准指还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

2、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工作应情知并重,追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四年级新教材选编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具有浓烈爱国情感的文章,是新课程强调人文精神的体现。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树立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呢? 我重点抓住几个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能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报国之志。 【案例描述】片段1:文字引领,走进文本。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字,会读这个字吗?你们想了解这个字吗?你们看,这

3、个字里有三座大山,一座山压下来,无数的人屈服了;又一座山压下来,更多的人倒下了;第三座山压下来,数不尽的人忍无可忍,他们站起来反抗了,所以“崛起”就是“兴起”的意思,为什么而崛起?(板书:为中华)为了中华的崛起干什么?(板书:而读书)请同学们一起大声读读课题。(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利用品“崛”义唤起学生对话的热情,结合词义,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从而对周恩来的品质有一个整体认识。)片段2: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放近代帝国主义者欺凌中国人的画面片段,教师结合画面用低沉、愤懑的语言导入:在近代中国,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处处挨打受欺: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中国人被看作是“东亚

4、病夫”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少年周恩来立下了远大的志向,那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生再次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对近代中国国情并不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奠定基础。生动真切的情境创设,不但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师悉心创设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引发学生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是体验的前奏,是创新的需求。)片段3:研读文本,读中感悟。学生在第一环节学习之后,已有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此时,我采用了抛锚式教学,设计

5、了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1 请大家找出在课文中与“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的一个词语。问题 2 找出在课文当中,最能体现这个词语的事例,认真读一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细细研读课文,学生这时正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立刻便投入到对文本的认真研读中,研读后的课堂反馈效果较好, 以下是这一环节的教学实录: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读书声慢慢地安静下来了。)师:找到体现“中华不振”的事例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你找的是哪一处?(教师指名回答)生1:我找的是周恩来到沈阳后,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地方去玩,因为那地方是外国租界地,否则,惹出麻烦可糟了。这块租界地

6、是我们中国的,但是被外国人统治,我们中国人谁也不敢进去。这就是“中华不振”!生2:我找的是“租界里,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租界”地在哪里?在中国的国土上,这就是“中华不振”。 生3:我找的是“周恩来和同学闯进了租界时,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生4:我也是找的这个事例,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是得意洋洋的,而中国人则哭诉着,最后,还反遭训斥。师: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从这个鲜明的对比当中,从中国妇女的遭遇当中读出了“中华不振”。(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以问题为

7、中心,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后再让学生把这一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实质是学生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对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学生内心与文本对话后产生共鸣的过程。) 片段4:拓展延伸,促进多元感悟。为让学生更深地体会“中华不振”所带来的耻辱,紧接着我再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为非作歹又岂止是这些呢?”的问题,对课本内容再作拓展, 补充出示旧中国所受屈辱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学生们看了之后,个个义愤填膺,感想也非常多,此时,教师再用激昂的语调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体会少年周恩来那铿锵有力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8、! 最后,教师提示学生: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呢?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这时的学生情感已相当投入,每个人都抢着说出自己的远大理想: 师: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在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呢?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呢?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生: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富强而学习和读书!生:我们应该像周恩来一样,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生:我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以自己的才能建设祖国,让中国永远强大!(设计意图:此拓展文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让他们和少年周恩

9、来一起同悲痛,同愤怒,与少年周恩来的情感产生共鸣,树立报国之志 ,师生课堂情绪先“抑”后“扬”,教学效果也水到渠成。)【教学随感】教学此文,为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我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解读“中华不振”让孩子们心海难平,激发民族自尊心;二是研读周恩来的立志让孩子们心有所向,激起情感共鸣;三是直面现状,让孩子们与现实对话,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最后,孩子们谈的志向和理想可能是粗浅的不确定的,但学生从心灵深处唤起的民族情感却是长久的,将永远 根植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 。【教学反思】德国的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语文

10、课程标准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1.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所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 播放反映旧中国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课件,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抓住主线,整体把握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此文的主线。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整体处理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设计让学生寻找反映“

11、中华不振”的词句,“披文以入情”, 用文本中活生生的事实来激发学生对洋人的气愤,对中国贫穷落后、人民挨打受气的叹息,由此激发情感共鸣,与少年周恩来一样产生同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这节课时,我注重了课前预设,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情感,并多次用愤慨的语调创设情境,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中华之不振的悲哀,体会到了少年周恩来为什么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我又非常关注课堂精彩的生成,如抛出“作为新世纪处于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当代少年应有什么理想?并准备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这一问题后, 我在课堂教学时能依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多元感悟,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从心底里发出了愿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