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8427287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7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7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7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07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度工作总结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7年度工作总结及2008年度工作计划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279/SC1)于2007年4月18日在北京成立。一年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委员和秘书处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下面向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汇报2007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并提出2008年工作要点。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1、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2007年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共完成了下列5项国家标准和标准样品的审定及报批工作:1) 纳米无机抗菌材料检测方法(GB/T21510-2008)

2、纳米无机抗菌材料在纳米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日本、中国、美国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纳米抗菌材料,并先后应用于纺织、轻工、电子、环境、建筑材料、精细化工、能源和医药等领域。美国和日本先后制定了AATCC 1001999和JIS Z2801-2000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我国卫生部2001年和2002年分别制定了消毒技术规范,原国家纺织部制定了FZ/T 01021抗菌检测标准,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QB/T 25912003,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检测方法JC/T8972002;这些行业标准规范了检测单位对生产企业抗菌纤维、抗菌塑料、抗菌涂料、

3、抗菌陶瓷、抗菌橡胶的抗(抑)菌检测方法。计划项目编号:20068676-T-491该标准是在参考JIS Z2801-2000标准,结合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和各主要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各参加起草单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进行了统一样品验证试验和累积试验之后制定的,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统一性和可行性,推荐各纳米无机抗菌剂生产企业贯彻执行,推荐纳米无机抗菌剂的广大用户以此标准作为原料验收标准,从而不断提高纳米无机抗菌剂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抗菌产业的迅速发展。2) 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1部分:命名(GB/T21511.1-2008)磷灰石和聚酰胺在化工和材料领域,以及临床上均被广泛而长期的应用。纳米磷

4、灰石与聚酰胺高分子复合,可以形成强的界面结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仿生性能,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材料。迄今国际、国内均无该复合材料相关的分类和命名标准可依。计划项目编号:20051111-T-469本部分非等效采用ISO 1874-1: 1992塑料 模塑和挤塑用聚酰胺(PA)共聚物和均聚物 第1部分:命名,并参照GB/T 1845.1-1999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和HG 2350-92 模塑和挤塑用聚酰胺(PA)均聚物命名制定。本部分主要规定了按照纳米复合材料所采用的聚酰胺原料类型、磷灰石类型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进行命名的方法。3)纳米磷

5、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GB/T21511.2-2008)磷灰石是天然矿物质,也是构成人体硬组织的主要无机质成分,无毒、无刺激、无任何不良反应。聚酰胺是一类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酰胺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极性酰胺基团,大分子末端是氨基或羧基,是一类强极性、分子间氢键密集且具有一定反应性的结晶性聚合物,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自润滑性和较好的成型加工性。磷灰石和聚酰胺在化工和材料领域,以及临床上均被广泛而长期的应用。纳米磷灰石与聚酰胺高分子复合,可以形成强的界面结合,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仿生性能,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材

6、料。迄今国际、国内均无该材料相关的制备和性能测试标准可依,制定并遵循标准是该类纳米材料进入市场的关键。计划项目编号:20051112-T-469本部分规定了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的技术要求(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及或生物学性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部分适用于以纳米磷灰石与聚酰胺为主体,加入必要的助剂,经复合而成的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用于生物材料)。本部分的制定有利于纳米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批量生产和广泛应用。 4)一维纳米材料的基本结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检验方法(计划项目编号:20051111-T-469)由于一维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材

7、料的多种性能(包括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能),因而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结构尤其是其中特殊的结构特性是纳米材料应用的关键所在。表征材料结构的技术有多种,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是表征纳米材料结构最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之一。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许多研究机构和产品研发企业具备普通型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检测条件,但对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和化学组份的检测受检测手段、研究层次、个人研究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没有统一的标准。制定一个基本的、确实可行的标准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从而为纳米科研工作的质量提供保障。该标准规定采用高空间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纳米材料中一维或准一维纳米材料的基本结构,元素组份,截面及

8、相界原子排布的检测方法。基本结构包括纳米材料的形貌,排列情况,大小线度的分布,晶化情况,生长取向关系。该标准是根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和国内国际同行的特色研究工作,结合国内整体电镜实际检测能力编制;本着可行性和普适性的原则,力图使该标准既满足于广大纳米材料电镜检测单位的水准,以利于该标准的发扬、推广,提高我国纳米材料电镜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率;同时,该标准对少数研究条件较好的单位又具有较多的发展空间,以利于发展新的方法,提高技术标准和国际竞争能力。5)纳米粒度测定用标准样品(GSB 03-2158-2007)测量纳米粉体的粒度及其分布十分必要,因为这对于优化制备纳米粉体的工艺

9、参数、研究纳米粉体粒度与性能的关系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种测量方法不规范的现象很突出,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是仪器本身的标准工作非常欠缺,且不同方法之间的测量结果无法进行比对验证。为了进行仪器本身的标定和校准,研究和制备性能稳定的纳米粉末粒度分布测定用标准样品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计划项目编号:S2002339.本项目利用水热合成法来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标准样品,通过电镜结合图像分析仪法和X射线小角散射法对该标准样品进行了定值,分别给出了以个数为权重和以体积为权重的平均粒径值。研制了一种纳米粒度分析用标准样品,该标准样品可适合于多种粉末粒度测量方法的仪器校准和标定。据我们所知,目

10、前还没有成型纳米粒度测定用标准样品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但有些机构已研制出了适用于某类特定仪器的纳米粒度测定用标准样品,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适用于光子相关谱测量设备校准的纳米级聚苯乙烯球。该物质一方面由于粒度过于集中,另一方面由于它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从而不适合于X射线小角散射法测定。本项目研制的标准样品可同时适合于目前常用的这三种测试方法。2、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不断将中国标准翻译成英文版本,派人参加ISO/TC229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年会,推广宣传中国标准,为提高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做积极努力。继2006年将

11、翻译宣传GB/T19619-2004纳米材料术语之后,2007年又完成GB/T19591-2004纳米二氧化钛和GB/T19590-2004超微细碳酸钙两项国家标准(英文版)。2007年9月我们正式向ISO/TC229秘书处提出立项申请。2007年10月1日起该两项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建议(项目编号分别为ISO/TC229 N286 NWIP和ISO/TC229 N287 NWIP)开始在ISO网上投票征求意见;2007年12月获得ISO/TC229的批准立项(ISO/TC229 N343和ISO/TC229 N344)。此外,2007年我们还完成对ISO/TC229 N192、N198、N19

12、9、N203、N204、N253、N270投票意见的回复,2007年10月完成了“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总结”。3、开展国家标准化研究课题工作2007年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了科技部“重要纳米检测技术的标准化”之子课题“重要纳米尺度测量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秘书处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及标准化委员会,做好9项标准研究及立项工作,目前已有4项标准提出草案并完成标准立项工作,其余5项标准也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课题通过中期评估,综合评价为优。4、申报国家标准项目计划2007年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标准计划申报工作程序及要求,积极组织国家标准的立项申报、计划协调和项目审查工

13、作,完成了纳米材料超双亲性能检测方法和纳米氧化铝两项国家标准的申报工作。5、走访企业,宣传标准化工作2007年4月跟随总委员会到上海纳米中心座谈、交流,了解纳米科研发展动态,宣传标准化工作。二、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将继续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总委员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继续推进标准战略实施,进一步加大采标力度,全面提升标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2008年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力度,按时完成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2008年是国家标

14、准制修订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标准制修订计划,将有10项需在2008年年内完成,详细工作进展情况见表1。表1工作项目进展情况序号项目编号标准名称主要起草单位进展情况120067464-T-491酞菁分子在固体表面吸咐结构的测试方法(扫描隧道显微镜)中科院化学所等起草阶段220067465-T-491自洁净纳米薄膜光解效率测量方法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等送审阶段320051122-T-469碳纳米管深圳市纳米港有限公司等报批阶段420068675-T-491纳米碳纤维纯度测量方法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所征求意见阶段520068678-T-491纳米材料超双疏性能检测方法中科院化学

15、所送审阶段620068677-T-491纳米材料的电阻率检测方法中科院物理所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征求意见阶段纳米材料的磁化率检测方法720068680-T-491纳米材料表面形貌的测量方法中科院物理所征求意见阶段820068674-T-491纳米薄膜接触角测量方法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等征求意见阶段920068673-T-491纳米薄膜厚度测量方法1020078470-T-491纳米铁粉阳泉中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起草阶段 2、认真做好国际标准起草工作,按时完成标准起草任务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碳酸钙两项国际标准起草工作是本分委员会2008年工作之重点。为此,我们于2008年2月26日在北京成立了“国内

16、专家组”,并对国内外专家意见进行认真讨论,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3月14日提出工作组草案(WD)并开始在ISO网上征求意见,截止到目前只收到美国的意见回复。目前我们正在准备2008年5月法国会议讨论资料。争取今年将此两项标准推进到CD阶段。3、继续做好国家标准化研究课题2008年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要认真做好 “重要纳米尺度测量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秘书处除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及标准化委员会,完成 4项标准的起草、审定和报批工作,还要认真做好其余标准研究及立项工作。 4.进一步搞好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 纳米材料涉及多领域、多专业,分委员会的委员来自各行业、各部门,如何发挥委员的作用是我们当前面临一大难题。分委员会秘书处拟通过加强与委员的沟通,提高委员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2008-4-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