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顶板膜壳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模板计算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408155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办公楼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顶板膜壳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模板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办公楼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顶板膜壳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模板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办公楼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顶板膜壳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模板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办公楼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顶板膜壳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模板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顶板膜壳结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模板计算书(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 -1编制说明- 1 -2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高大模板工程特点- 1 -2施工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 2 -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 -4详细情况说明- 3 -三、施工进度计划- 3 -1施工进度计划- 3 -2材料与设备计划- 3 -四、施工工艺- 4 -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 4 -2主要搭设方法- 4 -3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6 -4构造设置- 7 -5检查验收要求- 7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 -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8 -2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8 -3施工技术措施- 8 -4模板安装及拆除

2、的安全技术措施- 8 -5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11 -六、劳动力计划- 14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14 -2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情况- 14 -七、计算书- 14 -1相关参数的取值- 14 -2模板支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16 -3梁模板支架计算- 16 -4厚度250mm板模板支架计算- 23 -八、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图- 31 -1施工图绘制的依据及原则- 31 -2模板支架搭设施工要求- 32 -3施工图纸- 32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编制说明本施工方案是针对青岛华世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精密模具与注塑制造项目生产车间(1#、2#)厂房及科研综合办公楼工程中1#生产车间一层模板支撑

3、系统而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2编制依据2.1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2.2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08】53号);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2.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2.6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7低压流体输送甲焊接钢管GB/T3092;2.8碳素结构钢GB/T700;2.9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4、JGJ 166-2008;2.10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2.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2.12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2.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6;2.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2.16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等。二、工程概况1高大模板工程特点 该工程一层定顶板为模壳结构,模壳尺寸为980mm980mm设计板厚100mm,模壳四周密肋梁底部宽度为120mm,上部宽度为240mm,高度为400mm,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现将密肋梁折合成板厚计

5、算公式为:(240+120)400/29804/2000000=141.12mm,综合考虑计算时按照250mm厚板进行计算。模板支撑系统搭设高度为8米,按照青建管质字【2008】53号文的相关规定,该工程现浇混凝土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2施工平面布置及立面布置 该模板支撑系统的平面及立面布置均根据计算书的计算结果,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具体布置情况为第一道水平剪刀撑在第一步纵、横水平杆上0.2m的位置连续布设,第二道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处连续布设;竖向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间隔5.6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宽度为5.6m。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

6、件3.1施工要求 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构造要求进行搭设。3.2技术保证3.2.1管理措施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前,对木工班组全体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与支撑体系搭设相关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搭设过程中安排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随时对架体的搭设情况,依据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规范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木工班组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落实。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质量、设备等处室、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以及总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混凝土的浇筑。3.2.2组织措施 选择具有丰富类似模板支架体

7、系搭设施工经验的技术员、安全员进行施工管理,优选具有丰富类似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施工的架子工、木工施工队伍进行实际搭设操作,从而确保能够严格按照图纸及构造要求进行搭设,确保安全施工全过程的安全。3.2.3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本工程模板支架的计算、验算,从而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的每一个数据都有据可依,从技术上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4详细情况说明4.1具体支模区域 该模板支撑体系支模区域为1#厂房一层顶板模板支撑系统。4.2支模标高及高度 该模板支撑体系支模总高为8米。4.3

8、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及板厚 支模范围内梁截面尺寸为底部宽120mm,顶部宽度240mm,高度400mm,轴线跨度为8.1米,密肋梁两侧板厚均为100mm。4.4支撑的地基情况 根据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模板支架搭设在回填土上,回填土经夯击处理后承载力必须达到115KN/。三、施工进度计划1施工进度计划 综合考虑该工程施工所处的周边的环境及冬期施工等因素,确定本工程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的时间为2012年3月10日以前。2材料与设备计划2.1主要材料计划主要材料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数量1钢管48.3按搭设进度进场2直角扣件1.35kg按搭设进度进场3对接扣件1.88kg按搭设进度进场4旋转扣

9、件1.49kg按搭设进度进场5木方75mm45mm按搭设进度进场6模板厚度11mm按搭设进度进场7垫板厚度50mm宽度300mm按搭设进度进场8底托底板直径150mm按搭设进度进场9顶托托板壁厚5mm,螺杆直径36mm,螺杆长度500mm按搭设进度进场2.2主要设备计划主要设备计划表序号工具及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塔吊QTZ4006台2力矩扳手1把/人3电锯6台4羊角锤1把/人四、施工工艺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 该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直接支撑在已浇筑完成的地下室筏板之上,无需进行处理。2主要搭设方法2.1搭设流程 施工放线垫板铺设纵横扫地杆及立杆搭设第一步纵横杆搭设第二步纵横杆搭设第三步纵横杆搭

10、设水平及竖向剪刀撑搭设梁底小横杆搭设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顶托安装托梁钢管安装板底模安装梁侧模对拉螺栓安装及加固。2.2搭设方法2.2.1施工放线按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图,采用全站仪及钢尺进行放线。2.2.2垫板铺设按照所放施工线位置将垫板铺设到位,并在垫板上画出立杆的位置。2.2.3纵横扫地杆及立杆搭设2.2.3.1搭设方法在第一个单元纵横扫地杆及立杆搭设时需要六个工人协作进行,搭设时每两个人一组,一人扶立杆,一人安装纵横向扫地杆,当第一个单元纵横扫地杆及立杆搭设完成后,从该单元各边两人一组向四周扩展进行纵横杆及立杆的搭设,搭设完成12m12m后,边及时加设上第一步纵横连接杆。2.2.3.2注意

11、事项(1)纵横向扫地杆单根杆件长度不得小于4跨。(2)纵横向扫地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并符合下列规定:两根相邻纵向或横向或竖向扫地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或横距的1/3。2.2.4纵横干搭设2.2.4.1搭设方法两人一组,按照施工图内的标注的步距进行搭设,螺栓采用力矩扳手扭紧,扣件拧紧扭力矩为4065Nm。2.2.4.2注意事项(1)纵横向扫地杆单根杆件长度不得小于4跨。(2)纵横向扫地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并符合下列规定:两根相邻纵向或横向或竖向扫地杆的接头不得设

12、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或横距的1/3。2.2.5剪刀撑搭设竖向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间隔5.6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宽度为5.6m;横向剪刀撑在整个平面内连续搭设,剪刀撑宽度为5.6m。剪刀撑钢管搭接时搭接长度为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为0.1m,扣件中心距离为0.4m。2.2.6顶托及托梁钢管安装顶托安装时,丝杠伸出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完后将托梁钢管放在顶托托板上。2.2.7模板底模安装托梁钢管安装完成后,按照间距200mm

13、垂直与托梁方向布设75mm45mm木方,然后盖上木胶板,用钉子将木胶板固定在方木上,并将板模板边与梁侧模交界处用铁定固定在一起。3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表48.3钢管抗拉强度设计值205N/ mm2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 mm2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 mm210mm面板剪切强度设计值1.7N/ mm2抗弯强度设计值20N/ mm2弹性模量4500N/ mm275mm45mm木方剪切强度设计值1.7N/ mm2抗弯强度设计值17N/ mm2弹性模量10000N/ mm24构造设置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构造要求如下: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按模板施工图纸要求设置立柱,每根立柱底部均需设置木垫

14、板和钢底座及纵横扫地杆,纵横扫地杆距支撑系统基础的距离为0.2m;模板立柱间距为0.8m,第一步大横杆步距为1.4米,其它大横杆的步距均为1.2m,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架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为0.5m,立柱顶部采用的可调U型托直接支顶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将立柱顶端与做主梁的钢管用扣件连接;可调顶托丝杠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5检查验收要求5.1验收程序及参加人员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由我单位技术负责人郭道盛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设备部门、项目部相关人员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检查验收。联合验收组成员表序号职务/部门姓名备注1企业技术负责人郭道盛2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兆光3质检处张甡4安全处李延国

15、5技术处郝同伟6设备处于志江7项目经理王法清8质检员高国梁姜焕明9安全员邓晓磊刘敬文11项目总监理工程师5.2验收内容5.2.1材料检查技术资料并进行现场实测实量。5.2.2参数依据专项施工方案内模板支撑系统搭设的相关参数要求,对现场搭设情况进行检查。5.2.3构造依据专项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文件、规范中的要求对现场的构造做法进行检查。5.3扣件力矩检验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5.4验收记录按相关规定填写验收记录表。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详见附录一。2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模

16、板支撑体系搭设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详见附录二。3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前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本工程模板支架的计算、验算;施工过程中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及脚手架、模板安装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构造要求进行搭设;搭设完成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质量、设备等处室、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以及总监理工程师进行联合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混凝土的浇筑。4模板安装及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4.1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4.1.1模板的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4.1.

17、2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必须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力面积,预埋件与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4.1.3回填土处理后强度必须要达到115KN/,达到能承受支撑和新浇砼的重量时,方可进行。4.1.4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支柱全部安装完毕后,及时沿横向和纵向加设水平剪刀撑和垂直剪刀撑,并与支柱固定牢靠。4.1.5支架立杆竖直设置,下部严禁垫砖及其它易碎物,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4.1.6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必须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4.1.7满堂模板四边与中间每隔六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

18、撑,由底至顶连接续设置。4.1.8支模必须按施工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4.1.9支设立柱模板和梁模板时,必须搭设施工层。脚手板铺严,外侧设防护栏杆,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模板上行走,更不允许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4.1.10梁模板在未装对接螺栓前,板面要向后倾斜一定角度并撑牢,以防倒塌。安装过程要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以保持梁模处于稳定状态。4.1.11楼板模板安装就位时,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横楞与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4.1.12五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模板的安装工作。4.1.13模板安装完毕,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砼,验收单内容要量化。4.2模板拆除安全技术

19、措施4.2.1模板拆除前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规定,并经拆模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要有同条件砼试块强度报告,砼强度未达到规定,严禁提前拆模。4.2.2模板拆除前必须向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作业范围设安全警戒线并悬挂警示牌,拆除时派专人(监护人)看守。4.2.3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不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4.2.4在拆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相应的部位设置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4.2.5工作前要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4.2.6遇六

20、级以上大风时,要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有雨、雪、霜时要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作业。4.2.7拆除模板要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4.2.8在楼层临边、楼梯楼板有预留洞时,要在模板拆除后,随时在相应的部位做好安全防护栏杆,或将板的洞盖严。4.2.9拆模间隙时,要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4.2.10拆除板、梁模板时要注意:(1)在拆除2m以上模板时,要搭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脚手板铺严,并设防护栏杆。(2)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3)拆除时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拉倒。严禁站在悬臂结构,阳台上面敲拆底模。4.2.11每人要有足够工作面,

21、数人同时操作时要明确分工,统一信号进行。5施工应急救援预案5.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为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编制该应急救援预案。5.2编制依据5.2.1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手

22、册;5.2.2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5.2.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与识别程序;5.2.5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2.6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5.2.7安全生产责任制;5.2.8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5.3成立应急准备管理体系5.3.1项目部应急小组组长:王法清(电话:13365328288)。副组长:邓晓磊(电话:15353286167) 。成员:李延国、刘敬文、姜焕明。办公地址: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该项目办公室。联系电话:15353286167 。联系人:邓晓磊。由安全组负责日常工作。5.4应急工具清单5.4.1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灭火哭、消防水龙带、消防栓

23、、洋镐、消防钩、水桶、铁锨、沙袋、管钳、抽水泵等。5.4.2急救工具用具:担架、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5.5应急准备5.5.1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准备相关培训。对应急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教育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扑火救灾、救护人员的知识能力教育;对抢救摔伤人员知识能力教育;对紧急切断电源、抢救触电人员知道能力教育;对控制机械事故损害或伤害,排除机械设备危害、防止机械事故扩大教育。5.5.2项目部组织一支义务消防队,学习消防知识,适时检查应急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5.5.3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备足备好应急工具和应急用品,做好预防准备。5.6应急响应5.6.1一般事故的

24、应急响应(1)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项目部管理人员、抢救小组成员,使得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项目经理及应急人员对事故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公司安全设备处报告。5.6.2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1)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必须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2)项目经理及应急人员对事故按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报告安全设备处。5.6.3报警:紧急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应立即报警。(1)向内部报警,简述:出事发点、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2)向外部报警,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

25、、电话、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发生火灾时还要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5.6.4上报紧急事故处理后,事故发生所在部门或项目部负责人必须在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书,一式两份,自留一份,消防保卫事故、安全事故报安全设备处。5.7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5.7.1应急反应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管理部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2)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3)新进入的人员应及时培训。培训的内容:救援器材的使用训练、个人的防护措施、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事故报警、紧急

26、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应急救援的团队的协作意识。要通过演练,使应急救援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5.7.2应急反应演练应急反应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管理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施工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测试预案和计划的的充分度、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提高和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六、劳动力计划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施工过程中

27、配备三个专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对模板搭设的全过程进行检查。2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情况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施工过程中配备具有特殊工种作业证书的架子工70人,木工70人。七、计算书1相关参数的取值1.1梁模板支架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梁模板支架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表序号名称取值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15KN /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3地基承载力降低系数0.44混凝土重力密度24.0KN/m5混凝土重力密度1.5KN/m6模板与方木自重标准值0.5KN/7基本风压0.45KP8风荷载体形系数0.1059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1.3810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11直角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KN12面

28、板厚度11mm剪切强度设计值1.7N/抗弯强度设计值20N/弹性模量4500N/13木方截面75mm45mm剪切强度设计值1.7N/抗弯强度设计值17N/弹性模量10000N/1.2板模板支架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板模板支架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表序号名称取值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05KN/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3地基承载力降低系数0.44混凝土重力密度24.0KN/m5混凝土重力密度1.5KN/m6模板、方木及模壳自重标准值0.76KN/7基本风压0.45KP8风荷载体形系数0.1059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1.3810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5KN/11面板厚度10mm剪切强度设计值1.7N/抗

29、弯强度设计值20N/弹性模量4500N/12木方截面75mm45mm剪切强度设计值1.7N/抗弯强度设计值17N/弹性模量10000N/2模板支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本工程模板支撑架搭设在回填土上,回填土经夯实处理,处理完后试验确定回填土的实际强度值,强度必须达到115KN/,否则不准搭设模板支撑系统脚手架。3梁模板支架计算3.1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m,梁截面 BD=220mm4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80m,立杆的步距 h=1.60m,梁底无承重立杆。面板厚度11mm,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20.0N/ mm2,弹性模量4500.0N/ mm2。木方7

30、545mm,剪切强度1.7N/ mm2,抗弯强度17.0N/ mm2,弹性模量10000.0N/ mm2。梁两侧立杆间距0.80m。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4.50kN/ m2。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15kN/ 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 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40+0.50)+1.402.00=15.640kN/ 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

31、=1.3524.000.40+0.71.402.00=14.920kN/ 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3.2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3.2.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5.5000.4000.800=8.160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0.5000.800(20.400+0.220)/0.220=1.855kN/m; (3)活荷载为施

32、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500+2.000)0.2200.800=0.792kN;均布荷载 q = 1.208.160+1.201.855=12.018kN/m;集中荷载 P = 1.400.792=1.109kN;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80.001.101.10/6 = 16.13cm3;I = 80.001.101.101.10/12 = 8.87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变形计算受力图变形图(mm)经过计算

33、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N1=1.876kN;N2=1.876kN;最大弯矩 M = 0.133kN.m;最大变形 V = 0.753mm; (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3310001000/16133=8.244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20.00N/ 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876.0/(2800.00011.000)=0.320N/ 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 mm2;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

34、.753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20.0/250=0.88mm,满足要求!3.3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梁底木方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876/0.800=2.345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2.350.800.80=0.150kN.m;最大剪力 Q=0.60.8002.345=1.126kN;最大支座力 N=1.10.8002.345=2.064kN;本算例中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7.504.504.50/6 = 25.31cm3;I = 7.

35、504.504.504.50/12 = 56.95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150106/25312.5=5.93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126/(27545)=0.50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377kN/m;最大变形 v =0.6771.37

36、7800.04/(10010000.00569531.3)=0.670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3.4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832kN.m最大变形 vmax=1.702mm最大支座力 Qmax=3.100kN抗弯计算强度 f=0.832106/4491.0=

37、185.21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梁底支撑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无需要计算。3.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3.1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3.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3.10kN

38、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0.1158.000=1.106kN;N = 3.100+1.106=4.206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由公式计算 L0 = ku1(h+2a) (1

39、)L0 = ku2h (2)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u1,u2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u1 = 1.187, u2 = 1.866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50m;计算结果:取整体稳定最不利值 l0=3.565m,=3565/16.0=223.483 , =0.146;=4206/(0.146424)=67.80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3.7基础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 fg其中 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N/m2),p = N/A;p = 16.83;N

40、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4.21;A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g = 46.0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fg = kc fgk其中kc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0f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115.00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4厚度250mm板模板支架计算4.1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m,立杆的纵距 b=0.80m,立杆的横距 l=0.80m,立杆的步距 h=1.60m。面板厚度11mm,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20.0N/mm2,弹性模量4500

41、.0N/mm2。木方7545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7N/mm2,抗弯强度17.0N/mm2,弹性模量10000.0N/mm2。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0mm。模板木方及模壳自重0.76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3.50kN/m2。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15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图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 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25.500.25+0.76)+1.401.50

42、=10.662kN/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24.000.25+0.71.401.50=9.570kN/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4.2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5000.2500.800+0.7600.800=5.708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500)0.800=2.800kN/m;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80.001.101.10/6

43、= 16.13cm3;I = 80.001.101.101.10/12 = 8.87cm4; (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0.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5.708+1.402.800)0.2000.200=0.043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4310001000/16133=2.670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

44、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5.708+1.42.800)0.200=1.292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292.0/(2800.00011.000)=0.22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5.7082004/(100450088733)=0.15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0.8mm,满足要求!4.3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钢筋混凝

45、土板自重(kN/m):q11 = 25.5000.2500.200=1.27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7600.200=0.152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2.000)0.200=0.700kN/m静荷载 q1 = 1.201.275+1.200.152=1.712kN/m活荷载 q2 = 1.400.700=0.980kN/m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980+1.712)0.800=2.154kN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

46、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2.154/0.800=2.692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2.690.800.80=0.172kN.m最大剪力 Q=0.60.8002.692=1.292kN最大支座力 N=1.10.8002.692=2.369kN本算例中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7.504.504.50/6 = 25.31cm3;I = 7.504.504.504.50/12 = 56.95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172106/25312.5=6.81N/mm2木方的抗弯计

47、算强度小于17.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292/(27545)=0.574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7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427kN/m;最大变形 v =0.6771.427800.04/(10010000.00569531.3)=0.695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250,满足要求!4.4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

48、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 2.369kN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80kN/m。托梁计算简图托梁弯矩图(kN.m)托梁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715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0.436kN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388mm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8.98cm3;截面惯性矩 I = 21.56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715106/1.05/8982.0=75.81N/mm2顶托梁的抗

49、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 v = 0.388mm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400,满足要求!4.5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 = 0.1158.000=0.922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

50、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NG2 = 0.7600.8000.800=0.486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5000.2500.8000.800=4.08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5.488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500+2.000)0.8000.800=2.24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0NG + 1.40NQ4.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

51、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9.72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60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l0 = ku1(h+2a) (1)l0 = ku2h (2)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5.4.6取值为1.155;u1,u2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

52、C表;u1 = 1.071, u2 = 1.687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50m;计算结果:取整体稳定最不利值 l0=3.216m =3216/16.0=201.643 =0.178=9722/(0.178424)=128.52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4.7基础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 fg其中 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N/m2),p = N/A;p = 38.89N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9.72A 基础

53、底面面积 (m2);A = 0.25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g = 46.0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 = kc fgk其中kc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0f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115.00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八、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图1施工图绘制的依据及原则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并本着支架搭设方便、立杆及纵横杆间距协调统一、保证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等原则绘制本工程的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图。2模板支架搭设施工要求模板支架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搭设。3施工图纸附录一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

54、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员项目专职安全员木工组技术员木工组专职安全员附录二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图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员项目专职安全员砼组技术员砼组专职安全员 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

55、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

56、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

57、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

58、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螀螆莆莈薂肄莅蒁螈肀莄蚃蚁羆莃莃袆袂莂蒅虿膁莁薇袄肇莁蚀蚇羃蒀荿袃衿肆蒂蚆螅肅蚄袁膃肅莃螄聿肄蒆罿羅肃薈螂袁肂蚀薅膀肁莀螀肆膀蒂薃羂腿薅蝿袈腿芄薂袄膈蒇袇膃膇蕿蚀聿膆蚁袅羅膅莁蚈袁膄蒃袄螆芃薆蚆肅芃芅袂羁节莈蚅羇芁薀羀袃芀蚂螃膂艿莂薆肈芈蒄螁羄芇薆薄袀莇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