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399462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2、:教学读万级的数。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3、计数方法: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

3、位都是一级。(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5、数的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7、练一练:(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

4、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1、学生试读。2、全班交流。3、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五、巩固联系1、课本第9页的第5题。课本第8页的第2题。六、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 “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

5、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1、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各小组代表介

6、绍自己的方法:(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2、数学游戏: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五、课堂独立作业课本第1011页7、9、12题。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2、通

7、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我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小片子。片子内容: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2)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 (); 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68500000() 一百万七千写作: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8、写作:4090()(4)17860000米(1786)万米() 17865000米(1786)万米()(二)判断反思:(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反思: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零占位的问题)(4)就亿以

9、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5)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三)巩固练习: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我们学校有500多人;我们学校有十万人。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5题;(四)总结: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

10、的感受。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填空。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2、在里填上“”,“”或“”。9991010 601564 687678二、导入新课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教师:这么大

11、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四、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第1、2题。 五、课堂小

12、结第五课时:求近似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5、78题。教学目的: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

13、,白细胞:10000个。2、让学生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4、学生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

14、万数。6、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导入: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3、教师出示例6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在省略1275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

15、“四舍五入”?在求近似数时,1275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5大,该怎么办?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让学生完成第15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4、小结: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第3、4、5题。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

16、练习二第4、5、7、8。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5、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

17、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2000072万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3、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1300013千 1389千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做练习15页的“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

18、成第4、5、7、8题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 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重难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交流。1、数的产生: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

19、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计数方法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符号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

20、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二、十进制计数法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1、数位顺序表。(1)猜一猜: “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3)学生

21、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千万是多少?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 (计数单位)三、练习1、填一填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 )是一百亿、10个亿是( )。4在十亿位,表示( )个()。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四、课

22、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做一做”和练习三P35。教学目的: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教学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二、讲授新课:(一)亿以上数的读法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请你比较一

23、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3、全班反馈: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1)听录音判断对错:610 0000 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236 0509 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100 4000 2000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800 700065 00061500 80003040 0000 70 0000

24、5000 5080 0060 0000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三、课堂小结: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第九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3、例4、“做一做”和练习三 6、7、8、9。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数。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

25、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还可以知道从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2、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5题。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三、教授新课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那么,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呢1、整亿数的写法。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亿,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这样写。2、非整亿数的写法。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打开课本22页,写在书上,写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这些数包含

26、几级? 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 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4、谁来根据大家说的总结一下亿以上数的写法。5、课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四、巩固练习1、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四百八十亿写作: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2、课本练习三,6、7、8、9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讲评。五、小结: 第十课时:改写和省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

27、们的学习乐趣。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改写:1、今天,我们全班进行一下信息的交流。(分小组汇报)2、刚才,同学们分组介绍了自己收集的信息。通过交流我们对北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来说说你记录了哪些信息?3、抓住学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1)两位同学记录了相同方面的信息,看看一样吗?例如: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亿立方米。(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

28、亿。数值相同:大小相等。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3)总结改写的方法:二、省略: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是一个近似数。)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方法。)全年订阅报纸1170000000份。收寄函840000000份。西城区大型商场年营业额达到9580000000元。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98950000000元。3、汇报,交流:4、小练:老师这儿有一组信息:2000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39000000人次。2001年北京的铁路年运

29、送乘客2510000000人次。自己独立完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订正239000000人次2亿人次2510000000人次3亿人次 师:都是2亿多,为什么一个是2亿,一个是3亿。利用手中的数轴,小组合作解释这个问题:01亿2亿3亿汇报。看图。三、总结: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过程:一、计算工具的历史(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

30、与使用1、算盘。(1)算盘各部分名称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

31、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2、计算器。(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三、总结四、作业: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第十二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2、

3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利用计算器计算:386179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自己试试看:26393128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2、计算。5446 6021984950303879 20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3、做一做练习。二、观察发现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99991 99992 99993 99994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

33、你发现什么规律?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 99997 99999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三、练习: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

34、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35、 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一)教学目的: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1、亿以内数的读法要注意什么

36、问题?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1、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2、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3、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4、请同学总结写法。四、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如:19002万,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1、整亿整万的数。如:470 0000470万 12

37、7 0000 0000127亿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2、求近似数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六、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第十五课时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

38、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过程:第一关:明辨概念。一、填空。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二、判断对错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43

39、214320万90009万,里最小填0。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3500000元(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A、1 B、2 C、3 D、4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一、在里填上“”、“”或“”。567765576756 3560000356万二、按要求写数。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三、求近似数。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13

40、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3000000)(800000)(9)3800009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

41、0704,40705,70504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作业:认真复习,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出示线段(长4分米)。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画线段时,开

42、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2认识射线。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3认识直线。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

43、得一条直线。(板书:直线)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4提问: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5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二、认识角1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角是怎样的图形呢

44、?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角是怎样组成的? 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3做“练练”第2题。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三、课堂小结2、

45、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3引入课题。二、认识量角器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

46、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

47、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同学们看明白了吗?(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 拉出10、30、90、120、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180呢?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呢?80?90呢?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

48、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 刻度线。(老师巡视)三、教学角的量法1自学课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

49、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要看内圈?四、课堂小结3、量角的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教具学具准备: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角的量法。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出自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4揭示课题。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

50、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二、量角练习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投影出示:老师作示范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2练习四第4题。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

51、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3练习二四第7题。(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老师巡视指导)(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提问: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量角的吗?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要怎

52、样摆?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三、课堂小结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读数看清是哪一圈。)4、角的分类和画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53、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二、教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的度数。(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下列图形。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

54、角就是直角。2认识平角。(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提问:

55、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 )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3认识锐角和钝角。(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0。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

56、呢?小黑板出示图:提问: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类?你是怎样分的?(2)同学们分得很好。现在来看一下,1、5是什么角? 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3、4有什么特点?那么,像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角呢?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先量一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3)提问: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锐角钝角)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4认识周角。(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边?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

57、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o);提问:想一想,从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这一边绕端点旋转了多少?指出: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为什么?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来。(画图)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

58、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老师。出示周角定义。(4)说明:周角是360。(板书:周角是360)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5)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为什么。5组织练习。(1)“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三、教学角的画法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3画角。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4组织练习。(1)“做一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四、课堂小结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