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建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379039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建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建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建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建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建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与建模 学 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 业 自 动 化 年 级 2007级 学 号 222007321042083 姓 名 路 康 指 导 教 师 杨 颂 华 成 绩 2010年4月28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与建模摘要:针对目前国内数据采集器测试点较少、体积大、无记忆功能、使用不方便、大多需要与计算机连接工作等问题,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将传感器传输来的数据经A/D转换后送单片机处理、存储、在LED数码管显示,并将采集数据定时上传到上位机。该数据采集系统能有效弥补目前国内数据采集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体积小、

2、使用方便、存储记忆功能。本文对这种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建模,利用仿真软件Keil C51和Proteus对其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论证。关键字:数据采集;AT89C52;A/D转换;Proteus;储存记忆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ModelingAbstract: For the problem like fewer test points, bulky, no memory,inconvenient to use,most needing to connect with computer of current

3、 national data collection.System uses AT89C52 as the core control unit,data collected by sesor transmission to the AT89C52 processing,storage,LED digital display and regularly uploaded to the host computer.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an make up for national data collections shortage with high indep

4、endence,small size,easy to use,storage and memory.In this paper,this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analyzed and modeled using Keil C51 and Proteu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it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Keywords:data acquisition;AT89C52;A/D conversion;Proteus;memory1 引言1.1研究背景及内容 在国外,数据

5、采集技术已发展相当成熟,数据采集器的性能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强,朝着小型化、操作简单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价格昂贵。 在国内,数据采集技术也发展迅速,市场上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数据采集器。但相比较国外的数据采集,国内的数据采集器数据测试点少,而且主要是数据采集板卡,无记忆功能,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开发高性能且价格较低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器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积小、功耗低、具有记忆功能、处理精度高、性价比高的单片机也为开发这样的数据采集器提供了可能。本文正是基于此来对这种高性能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分析与建模。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利用keil和proteus软件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仿真,用到

6、了51单片机、串行A/D转换器、LED显示、非易失存储器、监控芯片(watchdog)。使这种新型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能实现大量数据测试点数据采集、丰富显示功能、存储记忆功能、较强抗干扰能力。多路开关MUX传感器传感器传感器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器基本构成形式如图1所示。A/D放大器单片机LED存储通信 图1: 多通道数据采集器基本构成Figur 1: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Basic Components图中各个传感器通道都有各自独立的保持器,但公用一个A/D转化器,通过多路开关MUX对各路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这种结构虽然由于只使用了一个A/D转换器

7、,采集速度会稍微减慢,但不影响多路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还节约了成本。在本系统中,作者选择了proteus中的模拟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虚拟模拟信号来模拟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作为被测对象信号来进行这种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分析、建模和仿真。1.2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数据采集系统在工业现场和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它可以对生产和科研过程中的参数进行采集、监控和记录,是控制系统构成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将温度、压力、流量、速度、位移、光强度、声音等物理量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相应模拟电信号,经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单片机处理、存储、传输、显示。数据采集器一般由数据采集部分(滤波、放大、采样、保持、转换部分)和数据处理

8、传输部分(微机及接口部分),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以及低速与高速之分。为满足工业多数据采集点、实时性要求,数据采集技术朝着高速、多通道方向发展。1.3 系统总体设计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由模拟信号发生器、51单片机、A/D转换器、LED显示等组成。软件系统包括主程序、监控子程序、定时中断子程序等组成。只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协调配合才能组成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系统要考虑软件系统的实际实现,软件设计要了解硬件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抗干扰设计、仿真调试四部分。2 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2.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硬件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外接电

9、路包括时钟电路、A/D转换器、非易失存储器、键盘控制电路、RS232通信、显示驱动芯片以及电源电路等组成。其结构图如图2。传感器 单 片 机时钟电路显示驱动调理电路A/D转换数码显示键盘控制存储器复位电路电源RS232 图2 硬件系统组成框图Figur 2 Hardware System Block Diagram硬件电路设计应考虑软件设计,能软件实现的可由软件实现,只有在高实时性要求时才硬件实现。外接电路较多时要考虑单片机驱动能力。同时兼顾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系统芯片和器件的选择应考虑货源是否充足、具有较高性价比、选择熟悉的系列型号利于缩短开发周期。2.2 硬件系统2.2.1 单片机芯片 采

10、用ATMEL公司的AT89C52,AT89C52是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EPROM)和256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与标准的MCS-51指令系统及8052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2单片机适合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与传统的8051单片机相比,AT89C52具有8kb字节的Flash闪速存储器,256字节内部RAM,32个I/O口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

11、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行口及中断操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2.2.2 A/D转换器被测对象的状态测试一般都离不开传感器、A/D转换器。传感器将非电模拟信号转化成电量(电流或电压),经过A/D转换后送单片机。若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大信号的模拟电压,能直接满足A/D转换输入要求,则可直接送入A/D转换。若为小信号的模拟电压,则应先将该信号电压放大到满足A/D转换的要求。若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电流信号则应先进行I/V转换为电压信号,一般的I/

12、V转换采用一个精密电阻。A/D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量化误差,分辨率,转换精度,转换时间和速度。A/D转换器主要的选择原则:根据允许的误差范围选择A/D转换的精度和分辨率,根据信号对象的变化率选择A/D转换的速度,根据计算机接口特征选择A/D转化器的输出状态。本系统为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选择ADC0809转换芯片已能满足大多工业现场需要。ADC0809是8通道8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典型时钟频率为640KHz,每通道转换时间约为100us;时钟频率越高,转换速度越快,允许最大时钟频率为1280KHz,功耗为15mW。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3所示。图3 ADC

13、0809引脚图Figur 3 ADC0809 pin其中,通过ADD A、ADD B、ADD C三根地址线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此三位000到111的组合,分别选择IN0到IN7。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START为A/D转换启动信号,EOC为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OE为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出。V(REF)为参考电压,VCC为+5V电源。在与单片机的连接中用到了74LS373芯片、74LS04芯片等。接线图如图4所示。图4 A/D转换接线图Figue 4 A / D Converter Wiring Diagram2.2.3 LED显示电路LED显示器的显示方式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在静

14、态显示中,各个字段连续通过电流,而动态显示的字段是断续通过电流的。在动态显示中,逐次把所需显示的字符显示出来;在每点亮一个数码管之后,必须持续通电一段时间,使之发光稳定,然后再点亮另一个显示器,如此巡回扫描所有的显示器。虽然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显示器通电,但人的视觉为每个显示器都在稳定的显示。 在本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7SEG-MPX6-CC显示器动态扫描显示。既简化了电路也降低了成本。在设计动态显示硬件电路时,不需要加限流电阻,可以将单片机输出端码的I/O直接接到LED的8个发光二极管的各个引出脚。7SEG-MPX6-CC芯片是6个共阴极数码管合一的,引脚123456表示选择的数码管供电

15、的管脚,abcdefg dp是数码管的段码输入。该芯片引脚如图5所示。增加一个74LS245芯片为LED数码管的驱动,单片机的P1口为LED的段码输出口,P3.0到P3.6分别是LED的为位码输出口。图5 7SEG-MPX6-CC引脚Figur 5 7SEG-MPX-CC pin2.2.4时钟电路 AT89C52单片机芯片内部设有一个反向放大器所构成的振荡器,XTAL1和XTAL2分别为振荡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时钟可以由内部或者外部产生,在XTAL1和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器件,内部振荡电路就会产生自激振荡。本系统采用的定时元件为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晶振频率选择为12MHz

16、,C1、C2的电容值为30pF,电容的大小可起到频率微调的作用。时钟电路如图6所示。图6 时钟电路图Figur 6 Clock Circuit2.2.5 复位电路 单片机具有多种复位方式,本系统采用电平式开关复位和上电复位方式,具体电路如图7所示。当上电时,C1相当于短路,是单片机复位,在正常工作时,按下复位开关使单片机复位,当系统频率为12MHz时,C1=22uF,R1=200,R1=1K。其缺点是干扰易于传入复位端,在大多数条件下,不会造成单片机错误复位,但会引起内部某些寄存器错误复位,这时可以在RESET端加一个去耦电容。图7 复位电路图Figur 7 Reset Circuit2.2.

17、6 非易失存储芯片采用一片带IC口的串行EPROM芯片AT24C02C来存储采集的数据,系统工作时每一分钟按一定格式存储一次数据。AT24C02C具有接口方便,体积小,数据掉电不丢失等特点。AT24C02C的存储容量为2K,工作电压为4.5V到5V,具有2线串行接口的2568bit存储器。其接口电路如图8所示。其中SDA引脚接单片机的串行数据输入,SCK引脚接时钟信号。图8 24C02接线图Figur 8 24C02 Wiring Diagram2.2.7 RS232通信本系统中,单片机与上位机采用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传输信息,单片机为从机,上位PC为主机。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以RS-232C为主

18、。RS-232C是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和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之间的接口标准,它采用负逻辑:逻辑0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3V或者更高的电压,逻辑1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3V或者更低的电压。当连接电缆线不超过15m时,允许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s。但当连接电缆长度较短时,可以大大提高传输速率。2.3 硬件仿真环境硬件仿真采用proteus软件实现。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及印刷电路板设计软件,可以仿真、分析各种模拟电路和集成电路。系统提供了大量模拟与数字元器件及

19、外部设备,各种虚拟仪器,例如电压表、电流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特别是它具备对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综合应用系统的交互仿真功能。Proteus主要由ISIS和ARES两部分组成,ISIS的主要功能是原理图设计、与电路原理图的交互式仿真、ARES主要用于印刷电路板设计。ISIS提供的Proteus VSM(Virtual System Modlling)实现了混合式的SPICE电路仿真、第三方程序开发和调试环境有机结合,在搭建硬件电路之前就可在PC上完成原理图设计、电路分析和仿真以及单片机实时仿真、测试和验证。软件调试方面,其自身只带汇编编译器,不支持C语言。但可以把它和Keil C51

20、集成开发环境连接,在Keil C51中用汇编和C语言编写程序,编译生成.Hex文件下载到proteus中的单片机中进行软件硬件结合的仿真调试。2.4 硬件仿真在proteus 7.12中选择硬件电路设计所选择的元器件,按要求将各个器件连接到AT89S52上,得到硬件电路仿真图如图9所示。图9 硬件电路proteus仿真图Figur 9 Proteus Simulation Hardware Circuit Diagram2.5 模式发生器建立好硬件仿真电路后,利用proteus VSM提供的模式信号发生器(Pattern Generator)模拟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交ADC0809处理。模式发

21、生器是模拟信号发生器的数字等价物。它支持8位1KB的模式信号,在编辑窗口放置模式发生器。在仿真界面中按下运行按钮,弹出模式发生器的控制面板,设置模式发生器属性。单击模式发生器的栅格设置其逻辑状态与用户需要发生的模式,如图10所示。确定时钟位内部时钟,触发方式为内部触发。在本系统中只仿真一路信号,期望得到单时钟周期的模式信号,则在仿真控制面板单击STEP按钮,后用STEP按钮时栅格向左移动。图10 模式信号发生器Figuer 10 Pattern Generator模式发生器的设置如下:Clock Rate为1Hz,Reset Rate为500mHz,Clock Mode为Internal(内部

22、时钟),Reset Mode为Async External Pos Edge(异步外部正沿冲),Output Configuration设置为Output to Pins Only。 3 软件分析与设计3.1软件功能划分 由多通道通用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和各部分电路的组成,软件系统可划分为主程序、A/D采样控制子程序、LED显示子程序、数据存储子程序、数据传输子程序。其中,主程序完成对各个子程序的控制和协调工作;A/D采样控制子程序完成系统对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数据传输子程序实现和上位机的通信和数据交互功能;数据存储子程序定时按一定格式存储采集的数据;LED显示子程序完成对采集数据

23、的实时显示功能。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完成多通道数据采集。3.2 程序设计3.2.1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为整个数据采集软件系统的主体部分,由若干模块组成:初始化、A/D转换程序、LED显示程序、数据上传程序、定时计数程序等。主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当运行正常后,进入数据采集软件的主程序运行,使用默认配置参数来设定系统的采集通道,完成数据采集、显示、数据传输和存储等基本功能。主程序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主程序框图Figur 11 Main Program Block Diagram3.2.2 A/D转换程序 A/D转换器采用8通道8位A/D的ADC0809。整个A/D转换程序先送地址锁存信号ALE

24、一上跳沿,使A、B、C地址状态送入地址锁存器中,然后送START一上跳沿,开始进行A/D转换,然后判断转换结束状态信号EOC是否为1,为0 则继续等待转换,为1则将转换好的数据经ADC0809的8个数据输出口送AT89C52的P0.0到P0.7口。其程序框图如图12所示。图12 A/D转换程序框图Figur 12 A / D Converter Block Diagram3.2.3 通信子程序本部分程序任务是把采集数据上传,其初始化已经在主程序中完成。串行通信波特率为9600位/秒,无校检,8个数据位,一个停止位。其程序框图如图13所示。图 13 通信子程序框图Figur 13 Subrout

25、ine Block Diagram of Communication3.2.4 数据定时存储子程序 数据存储芯片采用24C02C,其与单片机AT89C52连接图如图2-5所示,其中SCL接口接单片机P2.2口,SDA接单片机P2.3口,并为SCL何SDA接4.7K的上拉电阻。系统每隔一分钟存储一次采集数据。存储子程序框图如图14所示。图14 数据定时存储子程序框图Figur 14 Timing Diagram of Data Storage Subroutine3.2.5 LED显示子程序 LED显示芯片为7SEG-MPX6-CC。芯片与AT89C52单片机的接线为abcdefg分别接到单片机

26、的P1.0到P1.6口,LED数码片选接口123456分别接单片机的P2.0到P2.5口。由P1.0到P1.6口送LED显示的段码,由P2.0到P2.5动态扫描顺序输出6个片选信号,并延时一段时间使输出稳定再选择下个LED数码管点亮。将存储于数据栈中的采集数据首先由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据,再从堆栈中顺序取出各位数据送LED数码管显示。在系统仿真过程中只对一路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以温度信号为例,在6位温度信号的显示时,首位为符号位,三位整数,一位小数,最后一位“C”为摄氏温度标志。其程序框图如图15所示。图15 LED显示子程序框图Figur 15 LED Display Subroutine

27、Block Diagram4 抗干扰分析与设计4.1 系统抗干扰设计 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用于工业现场,在现场环境比较恶劣、干扰较大时,会该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仪器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必须周密考虑和解决抗干扰问题。4.1.1 系统硬件抗干扰 系统干扰源的主要来源:接地不合理、电源噪声、感应噪声等。在工业中一般采用的硬件抗干扰措施有滤波技术、去耦电路、屏蔽技术、隔离技术、接地技术等。在本多通道数据采集设计仿真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主要考虑接地方案和电源去耦。(1) 接地方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接地方案的优劣对采集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在接地时,应尽量将地线加宽,减小地线的等效电

28、阻以达到减小干扰的作用。同时,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在系统中普遍存在两种形式的地信号,在数字电路中,由于各元器件的开关特性,使系统存在大量瞬时脉冲,如果这些脉冲混入到要求比较精度的模拟地,就会对系统的测量精度、测量稳定度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模拟地和数字地不在数据采集板上接通,而在电源接入端接通,从而严格实现了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分别走线。(2) 电源去耦电路器件工作时,所需电流在不断变化。器件对电源的需求与瞬时发生的动作有关,而电源总有连线,这就把分布电感引入到了电源部分,因而电源就不能对高速、瞬态的供电需求做出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中必须加上去耦电容。4.1.2 系统软

29、件抗干扰 常用的软件抗干扰措施有:数字滤波、输入口信号重复检查、输出端口重复刷新、软件拦截技术、定时监视技术等。本系统中主要使用软件陷阱技术。软件陷阱技术:在系统的程序设计中采用模块化得设计方法,程序是以模块为单位执行的。可以将陷阱指令(指向各个程序模块)分散放置在各模块之间的存储空间。在正常运行时不执行这些程序。当程序“乱飞”时,一旦落入这些陷阱区可以马上转到相应模块而恢复正常。5 系统调试与仿真5.1 系统调试 本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的过程中,在设计完成之前,必须对系统进行调试,包括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硬件调试是检查各个元器件是否按要求接线、接线是否正确等,软件调试主要检查各模块

30、功能的实现和整个软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最后在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中,看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是否实现了需要的功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5.1.1 硬件调试本系统中硬件调试主要是硬件检查,检查各个元器件的接线,选型等是否正确。5.1.2 软件调试(1) 根据系统所需功能编写流程图。(2) 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逐一编写及调试。(3) 各个功能模块调试正常后,进行联编。一定要注意地址的分配、程序的连贯性及各功能的相互搭配。(4) 对总程序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要对总程序进行精简,在完成各功能的前提下,删除多余的程序。5.1.3 软件和硬件的联合调试在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调试后,还需要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各项技术指

31、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仿真检查。不断完善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直到仿真结果满足要求。5.2 系统仿真 在系统调试结束后,用Keil C51完成系统软件的编译并生成.Hex文件,下载到Proteus仿真环境下已经完成的硬件电路AT89C52单片机中运行,得到仿真结果。若结果不满足要求,则对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调试;若满足要求则该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工作完成。6 总结本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借助于单片机、微机、数据采集技术和通信技术,采用了单片机AT89C52、A/D转换器ADC0809、LED数码管7SEG-MPX6、非易失存储24C02等器件。利用Keil C51和Proteus软件对这种多通道

32、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建模,得出这种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本系统也存在许多改进提升的地方,本文仅仅对它做了分析和建模,并未做出实物;A/D转换所需的数据也不是来自传感器,而是由proteus提供的模式发生器产生的虚拟模拟数据;在分析和建模过程中也没对实时性、测试点数量、转换精度等作特殊要求,诸如以上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参考文献:1 申忠如,申淼,谭亚丽,编著.MCS-51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2 高卫东,辛友顺,编著.51单片机原理与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3 张毅刚,修林成,胡振江。MCS-

33、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4 陈 涛,编著.单片机应用及C51程序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5 张义和,王敏男,编著.例说51单片机(C语言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66 周润景,张丽娜,编著.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57 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8 王燕峰.HG-200数据采集器的研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9 龚永彬.采用单片机设计温湿度控制仪.今日电子.北京:今日电子杂志社2002.No.2;13-1410 熊一利.

34、可视化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化工自动化仪表.2007(34)11 林国汉,李晓秀.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湖南工业学院学报.2009(2).12 AT89C52 Data Sheet.ATMEL.200113 R.Bibbero,Microprocessors In Instruments and Control.New York,John Willey and sons,1999.10:8-2附录:在Keil中编写汇编源程序;主程序ORG 0000HMAIN: LCALL ADCONVERT ;A/D转换 LCALL GET_DATA ;读取转换数据 LCALL SEG_

35、GEN ;生成显示码 LCALL DISPLY ;数码显示 SJMP MAIN;A/D转换程序ADCONVERT:SETB IT1SETB EASETB EX1SJMP $ADC_INT1: MOV DPTR,#0000H MOVX DPTR MOV DPTR,#0000H MOVX DPTR,A RET1END;读取转换数据GET_DATA: SETB DQLCALL INT1JB FALG1,TSS2RETTSS2: MOV A,#OCCH LCALL WRITE MOV A,#44H LCALL WRITE LACLL DELAY LACALL INT1 MOV A,#0CCH LACL

36、L WRITE MOV A,0BEH LCALL WRITE LCALL READ RETWRITE: MOV R2,#8 CLR CREAD: MOV R4,#2 MOV R1,#31HRE00: MOV R2,#8RE01: CLR C SETB DQ NOP NOP CLR DQ NOP NOP NOP SETB DQ MOV R3,#9RET10: DJNZ R3,RE10 MOV C,DQ MOV R3,#23 DJNZ R3,$ MOV R1,A DEC R1 DJNZ R4,RE00 RET;数码显示子程序SEG_GEN:MOV DPTR,#TABLE JB SIGN,S_NEG

37、 MOV SEG_S,#00H SJMP S_INTS_NEG: MOV SEG_S,#04HS_INT: MOV A,INTEG MOV B,#100 DIV AB MOVC A,A+APTR MOV SEG_I3,A MOV A,B MOV B,#10 DIV AB MOVC A,A+DPTR MOV SEG_I2,A MOV A,B MOVC A,A+DPTR ORL A,#80H MOV SEG_I1,A MOV DPTR,#FLOAT_TAB MOV A,DECIM MOVC A,A+DPTR MOV DPTR,#TABLE MOVC A,A+DPTR MOV SEG_D1,A MO

38、V SEG_C,#39H RET;显示子程序DISPLY: MOV P3,#0FFH CLR P3.0 MOV P1,SEG_S LCALL DELAY SETB P3.0 CLR P3.1 MOV P1,SEGI3 LCALL DELAY SETB P3.1 CLR P3.2 MOV P1,SEG_I1 LCALL DELAY SETB P3.2 CLR P3.3 MOV P1,SEG_I1 LCALL DELAY SETB P3.3 CLR P3.4 MOV P1,SEG_D1 LCALL DELAY SETB P3.4 CLR P3.5 MOV P1,SEG_C LCALL DELAY SETB P3.5 RET;延时子程序DELAY: MOV R5,#5D1: MOV R6,#248 DJNZ R6,$ DJNZ R5,D1 RETTABLE: DB 3FH,06H,5BH,4FH,66H DB 6DH,7DH,07H,7EH,6FHFLOAT_TAB: DB 00,01,01,02,03,03,04,05,06,06,07,08,08 DB 09,09 END - 21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