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364123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 专 业: 车辆工程 年 级: 2008级 学 号: 0#111313033 姓 名: # 指导老师: 杨永柏 2011 年 1 月 18日一、D1设计要求:1、设计题目:用于卷向筒传动装置的蜗杆减速器2、传动示意图:3、原始数据:钢绳拉力钢绳速度卷筒直径400045275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连续运转的时间不超过0.5小时,载荷平稳,室外工作(钢绳与卷筒及支撑间、包括卷筒轴承的摩擦力的影响已在F中考虑)5%使用期限:十年,大修期三年生产批量:20台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精度齿

2、轮及蜗轮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伏钢绳速度误差:5%目录1电机选择12选择传动比22.1总传动比22.2减速装置的传动比分配23各轴的参数23.1各轴的转速23.2各轴的输入功率23.3各轴的输出功率33.4各轴的输入转矩33.5各轴的输出转矩33.6各轴的运动参数表34.蜗轮蜗杆的选择44.1选择蜗轮蜗杆的传动类型44.2选择材料44.3按计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进行设44.4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54.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64.6验算效率74.7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75圆柱齿轮的设计85.1材料选择85.2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设计85.3计算95.4按齿

3、根弯曲强度计算设计105.5取几何尺寸计算116 轴的设计计算126.1蜗杆轴126.1.1按扭矩初算轴径126.1.2蜗杆的结构设计126.2蜗轮轴136.2.1输出轴的设计计算146.2.2轴的结构设计146.3蜗杆轴的校核156.3.1求轴上的载荷156.3.2精度校核轴的疲劳强度176.4蜗轮轴的强度校核206.4.2精度校核轴的疲劳强度227.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2671蜗杆轴上的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267.2蜗杆轴上轴承的选择计算278.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318.1输入轴与电动机轴采用平键连接318.2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采用平键连接318.3输出轴与蜗轮连接用平键连接329

4、联轴器的选择计算339.1与电机输出轴的配合的联轴器339.2与二级齿轮降速齿轮轴配合的联轴器3410.润滑和密封说明3510.1润滑说明3510.2密封说明3511拆装和调整的说明3612减速箱体的附件说明3713.设计小结3814参考文献39华侨大学2008级车辆工程1电机选择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传递装置总效率式中:弹性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每对轴承的传动效率0.98:蜗杆的传动效率0.85:开式齿轮的传动效率0.94所以 故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95kw 蜗杆的传动范围1040开式齿轮的传动范围37符合这一要求的同步转速有3000r/min电机容量的选择比较:表

5、1.1 电动机的比较方案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满载转速/r/min重量价格1Y112M-243000292045高2Y132S1-25.53000292064中3Y132S2-27.53000292070高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 重量及成本,可见第二种方案较合理,因此选择型号为: Y132S1-2的电动机。2选择传动比2.1总传动比 2.2减速装置的传动比分配 所以 3各轴的参数将传动装置各轴从高速到低速依次定为I轴 (蜗杆)II轴 (蜗轮)III轴(滚筒轴) 则:3.1各轴的转速 3.2各轴的输入功率 轴 轴 轴 3.3各轴的输出功率 轴 轴 轴 3.4各轴的输入转矩轴

6、轴 轴 3.5各轴的输出转矩电动机 轴 轴 轴 3.6各轴的运动参数表表3.1 各轴的运动参数表轴号功率转矩(Nm)转速(r/min)传动i效率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电机轴5.53.9512.92292010.991轴3.913.8312.7912.53292015.502轴3.263.19165.26161.71188.390.8333.63轴3.002.94547.49 536.5452.330.92124.蜗轮蜗杆的选择 4.1选择蜗轮蜗杆的传动类型根据GB/T100851998 选择 渐开线蜗杆ZI4.2选择材料 考虑到蜗杆的传动功率不大,速度中等,蜗杆选45钢,因希望效率高些,耐磨性好些齿

7、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5HRC。蜗轮用ZCuSn10P1,金属模制造。为了节约材料齿圈选青铜,而轮芯用灰铸铁HT100制造4.3按计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进行设(1)根据闭式蜗杆传动的设计进行计算,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进行设计,再校对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由式(11-12), 传动中心距由 前面的设计知作用在蜗轮上的转矩, 按Z=2,估取,则:(2)确定载荷系数K因工作载荷比较稳定,取载荷分布不均系数;由表11-5选取使用系数;由于转速不大,工作冲击不大,可取动载系;则(3)确定弹性影响系数因选用的是45钢的蜗杆和蜗轮用ZCuSn10P1匹配的缘故,有(4)确定接触系数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 和

8、中心距的比值,从图11-18中可查到(5)确定许用接触应力根据选用的蜗轮材料为ZCuSn10P1,金属模制造,蜗杆的螺旋齿面硬度45HRC,可从11-7中查蜗轮的基本许用应力应力循环次数因为N 所以N取寿命系数则 (6)计算中心距: 取a=125mm,由,则从表11-2中查取,模数m=6.3蜗杆分度圆直径从图中11-18中可查,由于,即以上算法可用。4.4蜗杆与蜗轮的主要参数与几何尺寸(1)蜗杆头数 =2轴向尺距 = 19.782mm直径系数q= =10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分度圆导程角 蜗杆轴向齿厚蜗杆的法向齿厚(2)蜗轮 蜗轮齿数, 变位系数 验算传动比,这时传动比误差为:,在误差允许值

9、内。蜗轮分度圆直径喉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咽喉母圆半径B圆整取604.5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当量齿数 根据 从图11-19中可查得齿形系数Y=3.00螺旋角系数:许用弯曲应力:从表11-8中查得有ZCuSn10P1制造的蜗轮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56MPa寿命系数 可以得到:S=1.5故该轴在截面右侧强度也是足够的。本设计因无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称,故可略去静强度校核。至此轴的设计即告结束。7.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71蜗杆轴上的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1)轴承的选择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根据轴直径d=45mm,选择角接触球轴承的型号为7209C,主要参数如下:基本额

10、定静载荷基本额定动载荷极限转速(2)寿命计算因蜗杆轴所受的轴向力向左,所以只有最左边的角接触球轴承受轴向力该轴承所受的径向力约为对于70000型轴承,按表13-7轴承派生轴向力,其中为表13-5中的判断系数,其值由的大小来确定,查表13-5得角接触球轴承判断系数 所以当量动载荷深沟球轴承所受的径向力约为当量动载荷所以,应用核算轴承的寿命因为是球轴承,所以取指数轴承计算寿命减速器设计寿命所以满足寿命要求。7.2蜗杆轴上轴承的选择计算(1)轴承的选择选择使用深沟球轴承,根据轴直径d=65mm,选用角接触球轴承的型号为7213C。主要参数如下: 基本额定静载荷基本额定动载荷极限转速 (2)寿命计算对

11、于70000C型轴承,按表13-7轴承派生轴向力,其中为表13-5中的判断系数,其值由的大小来确定,但现轴承轴向力未知,故先初取,因此可估算:按式(13-11)得由表13-5进行插值计算,得,。再计算: 两次计算的值相差不大,因此可以确定,。(3)轴承当量动载荷、因为 由表13-5分别进行查表或插值计算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为对轴承1 对轴承2 因轴承运转中有中等冲击载荷,按表13-6,取。则:轴承计算寿命 减速器设计寿命 所以满足寿命要求。(3)静载荷计算查机械零件手册可知,角接触球轴承当量静载荷因载荷稳定,无冲击,所以取静强度安全系数所以满足强度条件(4)极限工作转速计算以上所选各轴

12、承的极限转速都成立,所以他们的极限工作转速一定满足要求。8.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8.1输入轴与电动机轴采用平键连接根据轴径,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书P123可选用A型平键,得:,。即:键870GB/T1096-2003键、轴和联轴器的材料都是钢,由表6-2查的许用应力 ,取其平均值。键的工作长度:键与联轴器接触高度。由式(6-1)得: 所以此键强度符合设计要求。8.2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采用平键连接根据轴径,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书P123可选用A型平键,得:,。即:键2070GB/T1096-2003键、轴和联轴器的材料都是钢,由表6-2查的许用应力 ,取其平均值。键的工作长度:键与联轴器接触高度。

13、由式(6-1)得: 所以此键强度符合设计要求。8.3输出轴与蜗轮连接用平键连接根据轴径,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书P123可选用A型平键,得:,。即:键1670GB/T1096-2003键、轴和联轴器的材料都是钢,由表6-2查的许用应力 ,取其平均值。键的工作长度:键与联轴器接触高度。由式(6-1)得: 所以此键强度符合设计要求。9联轴器的选择计算9.1与电机输出轴的配合的联轴器(1)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距查表14-1得小转距、电动机作原动机情况下取(2)型号选择根据前面的计算,电机输出轴,选择弹性联轴器TL6型。主要参数如下:公称扭距(满足要求)许用转速 ,因此此联轴器符合要求。轴孔直径轴孔长度9.

14、2与二级齿轮降速齿轮轴配合的联轴器(1)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距查表14-1得小转距、电动机作原动机情况下取(2)型号选择根据前面的计算,蜗轮输出轴,选择弹性销柱联轴器HL4型。主要参数如下:公称扭距 许用转速 ,因此此联轴器符合要求。轴孔直径轴孔长度10.润滑和密封说明10.1润滑说明因为是下置式蜗杆减速器,且其传动的圆周速度,故蜗杆采用浸油润滑,取浸油深度h=12mm;润滑油使用50号机械润滑油。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因为轴承转速v1500r /min,所以选择润滑脂的填入量为轴承空隙体积的1/2。10.2密封说明在试运转过程中,所有联接面及轴伸密封处都不允许漏油。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

15、不允许使用任何碘片。轴伸处密封应涂上润滑脂。11拆装和调整的说明在安装调整滚动轴承时,必须保证一定的轴向游隙,因为游隙大小将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在安装齿轮或蜗杆蜗轮后,必须保证需要的侧隙及齿面接触斑点,侧隙和接触斑点是由传动精度确定的,可查手册。当传动侧隙及接触斑点不符合精度要求时,可以对齿面进行刮研、跑合或调整传动件的啮合位置。也可调整蜗轮轴垫片,使蜗杆轴心线通过蜗轮中间平面。12减速箱体的附件说明机座和箱体等零件工作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刚度,箱体的一些结构尺寸,如壁厚、凸缘宽度、肋板厚度等,对机座和箱体的工作能力、材料消耗、质量和成本,均有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其形状的不规则和应力分布的复杂性,未

16、能进行强度和刚度的分析计算,但是可以根据经验公式大概计算出尺寸,加上一个安全系数也可以保证箱体的刚度和强度。箱体的大小是根据内部传动件的尺寸大小及考虑散热、润滑等因素后确定的。13.设计小结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看着学长每天也是这么忙的在做课程设计,当时我就很不理解,我们专业有这么忙吗?现在我才知道了,原来我们专业是很有意思,能够让人学到很多知识。转眼间,我就大三了,拿到任务书时我是非常的兴奋,当时心里就想一定要把课程设计做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计算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在老师的开题讲座中,我明白了我们本课程设计要设计什么,那一阶段该干些什么。在设计计算阶段中,我遇到了

17、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蜗轮的传动比分配不合理。在这问题直接导致了我重新分配传动比,再次对减速器的各个零件的设计及选用。第二阶段,减速器装配图草图绘制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要根据我们之前的计算实现在图纸上,要确定箱体的大小,以及各个零件该安装在箱体的那个位置上。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也参考了书籍资料,最终毫不费力的把草图绘制出来了。第三阶段,用CAD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两个阶段我做的比较仔细所以各个零件的尺寸我很快的就绘制了出来,但是由于工程制图的很多相关知识的遗忘,在绘制标准件和减速器附件时不是很顺利,要不停的去看书和查尺寸。但是经过我废寝忘食的绘制,最后这个难关也被我攻克了。第四阶段,减速器

18、设计说明书的书写。在这一阶段中,由于个零件图和装配图,与我最初的设计计算有一些出入,所以很多数据又进行了再计算。但是当我把说明书在word中体现出来后,文章的排版是一个很繁琐而又复杂的难题,按照老师的版面要求,最后把说明书排成了老师要求的版式。在这个课程设计中,它把我以前所学的独立课程(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有机结合了起来。在这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了,这些学科即使相对独立又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这次设计把我以前落下的和忘了的知识都补了回来。虽然在设计的工程中我有抱怨,但是我的内心还是想必须要把这个课程设计要做好

19、。所以我每天从早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不是太累的时候,我还做到凌晨的三四点。在这个繁琐又复杂的设计中,我体会到了我们专业需要我们严谨的思维、精确的计算、刻苦的精神。在此设计的过程中,又把我高三的奋斗精神激发了出来。这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体会到了我们专业的伟大,展望出了我们就业前景的美好。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设计是要反复思考、反复修改,设计是要以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前提的,设计机械的最终目的是要用于实际生产的,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让我又重温了一遍学过的机械类课程的知识。经过多次修改,设计的结果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但是体验了机械设计的过程,学会了机械设计的方法,能为以后学习或从事机械设计提供一定的基础。14参考文献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 陆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3 张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一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5取T=34.33803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