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315783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隐性课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基于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挖掘大课程体系下,体育隐性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功能。同时阐述了实施体育隐性课程时,可能遇到的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隐性课程,中小学,体育教学1 引言:现代课程研究认为:课程是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的。完整的教育课程,应当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按其存在与起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划分的。如果说显性课程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是外显的、裸露的,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内隐的、潜藏的。前者是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明确陈述的课程;后者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

2、程;前者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映起作用的,后者则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映影响学生的。隐性课程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隐性课程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生作用,它隐含于现代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特别是情商起着很大的促进、转化、巩固作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艺术,人际关系等潜在课程当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仅靠课堂体育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隐性体育课程的积极配合。学校的体育实践表明,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就情境陶冶、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

3、、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隐性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以惠贞书院小学一年级101、102班学生96人和中学7年级701、702班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论文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和隐性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2.2.2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216份,有效卷213份2.2.3实验法 本次实验确定小学101班和中学701班为实验班,进行情景教学,激励教学和小团体教学实验,其余班级为对照班。3 实验结果及分析3.1 情景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表1、实验班学生对体育

4、教学环境及体育教师个人形象满意度调查教学环境%教学情景%教师形象% 很满意15.116.4 11.5 较满意一般 不满意51.319.713.953.217.512 .9 24.6 58.3 5.6 表2、对照班学生对体育教学环境及体育教师个人形象满意度调查教学环境%教学情景%教师形象% 很满意8.210.7 12.1 较满意一般 不满意28.243.320.322.149.817.4 23.457.66.9(注:不满意:60分以下;一般:6074分;较满意:7584分;很满意:85100分)情境教学法作为隐性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运用生活显示情境、事物演示情

5、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让学生处于愉快而不紧张的情境之中,并提倡师生感情的通融与协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形成一定的志向,积极地进行练习,其中故事化、形象化的教学是最基本的情境教学法。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情景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严重阻碍学生体育意识及兴趣的培养,同时无论实验班还是对照班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个人形象满意度一般,这表明体育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形象及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和行为都是一个显性表达的过程,中

6、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定位仍然停留在四肢发达,知识面狭窄的位置上,这对注重形象示范的体育教学过程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3.2激励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激励教学原理:引起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驱动学习行为激发学习成功形成自我激励表3、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的激励、表扬及批评班级激励%表扬%批评%实验班727816对照班544134表3显示:实验班在体育课中绝大多数学生曾受到过教师的激励和表扬,在调防中也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生,学生个人都十分在意课堂上自己的表现能否得到教师的认同。在得到激励和表扬后,学生自身也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激励意识,这对技能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影响。同时批评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中都

7、已经十分慎用,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激励和表扬固然是隐性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相对过多的表扬部分学生学习技能快、聪明或者接受力强,这些过度甚至失度的表扬,往往会刺伤其他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造成负面影响。3.3小团体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两个水平相同的班级进行试验,对照班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班用小团体法教学学期结束后进行考试,并且考试的项目(50m、立定跳远、女800m、男1000m、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前滚翻分腿起、排球对墙垫球、斜身引体)和评分标准也相同!从一班和二班各随机抽取10名同学,体育考试成绩如下:对照班

8、: 76 77 89 78 81 78 74 85 91 69实验班: 83 89 85 88 79 88 82 77 92 95假设传统教法和小团体教法效果差异不显著表4、T检验:双样本方差分析变量一变量二平均79.885.8方差观测值 合并方差假设平均差Dft statP(T=t)t单尾临界P(T t双尾临界值,故应拒绝原假设,即两种教学方法差异效果显著。表5、学生行为模仿、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变化(P)班级行为模仿团队协作人际交往实验班0.050.01 0.01对照班0.050.050.05小团体教学的优势具体表现为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良好的态度和社会需要的行为规范,如

9、团结、乐于助人、善于交往等等,对于培养学生步入社会的活动能力,加强互相交往、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和互相照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满足学生学习、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发挥集体学习的“镜子作用”(即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参照物,比自己学得好的是自己的未来,比自己学得差的是自己的过去),加深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总结,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在体育学习中由于外在的运动表现(如动作的正确、漂亮与否)经常成为对某人的学习结果和能力的评价,而且由于运动学习的特性(与文化课的学习不一样,体育课的会与否随时表现在每名学生的运动表现上)所致,这一评价又始终存在于运动学习过程中。因此,在体育

10、学习中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而利用集体中、特别是小组中的相互承认、相互激励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集体的激励和友爱气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表4和表5充分证明了小团体教学模式的优势,在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后,实验班学生在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有些内向的学生通过此教学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逐步趋向开朗,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意见。在文化课和体育课的学习中形成了双向促进,优势互补,学生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这对人生塑性期的学生有极大的推进影响。对照班的学生除了行为模仿能力有明显提高外,其他两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要指出的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

11、师用学生的红领巾、手帕或随意摘取校园中的花木树枝作为课中的标志物,表面上看上去是方便了教学,加强了教学效果。尽管这些动作在高年级学生中可能不会产生影响,但在小学生中,因为他们还处在知识汲取的“海绵期”,教师的这些不注意环保、不爱红领巾的不文明行为,会潜在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上课或休息时为了方便,随意摆放器械等不良行为,都会使学生不自觉地模仿,所以体育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3.4影响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实现的主要因素表6、隐性教学中影响教学任务实现的重要因素因素体育场馆及设施学校制度和领导的重视度体育教师的个人素养%68.2%19.5%12.3%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存在严重

12、不足的现象,这已是长久困扰我们的事实,而且宁波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际推广后,中小学体育课出现场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就以我校来说,在2007年高中部建成招生以后,初中、高中和小学同时在有限的空间(一片200米操场和一幢体育馆)上体育课,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时再加上体育教师之间没有协商好,就更容易出现学生扎堆无法上课的现象,这对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有严重的打击,而且教师之间没有协商好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学校领导的支持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创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保证。这是因为,学校领导者的办学指导思想、行政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关系到

13、一个学校的校风、体育传统与风气的营建。实践也表明,凡是一些体育工作开展得较好、并形成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学校,无一例外地都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在认识上到位,在制度措施上落实。此外,教师形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它对教学任务的影响也是日趋明显,体育教师经常和学生进行直接的交往,他们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而深刻的。四 建议1改善体育隐性课程的物质载体。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各校各自的环境条件,发挥各自校园的优势,科学地设计、巧妙地布置各种器材设施,才是摆脱困境的惟一出路。另外,学校还要配备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体育器材设施,合理

14、做好安装布局,而且要重视对其进行保养与维护,使其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2优化体育隐性课程的精神载体。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行动可以带动学生,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加强体育活动的参与,发挥表率作用,并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促进良好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3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隐性课程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的个人形象及素养问题应该有所改善,同时要完善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促使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运用,充分发挥体育隐性课程的正面效应。4完善校内的各种体育规章制度。首先,必须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和本校实际,发动全校师生共同研制。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

15、锻炼习惯,光停留在思想教育和一般号召上是很难奏效的,必须要有一套可操作的制度性的措施加以巩固,使“软件”变成“硬件”,让学校一些法规性文件都能落实到实处。其次,确保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设法改善学校体育的物质条件,在学校内设置一些健身的简易器材设施,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自行锻炼,对促进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诱导和保证作用。参考文献1黄俊亚,詹建国.隐性体育课程的理论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2).2 姚雷.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4 董国华、龚春燕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版5 毛振明探索成功体育教学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